290 likes | 410 Vues
一、申报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申报基础. 1 . 办学基础扎实. 校园总面积达 2215.26 亩。有 2 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 9109 人。专任教师 376 人,其中,高级职称占 30.3% , “ 双师型 ” 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 70.8% 。 30 %左右的专业教师来自行业和企业. 2001 年进入 “ 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 行列。. 2005 年被评为 “ 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和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 2 . 办学特色鲜明.
E N D
一、申报基础 二、建设目标三、建设内容四、保障措施
一、申报基础 1.办学基础扎实 校园总面积达2215.26亩。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9109人。专任教师37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0.3%,“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70.8%。30%左右的专业教师来自行业和企业
2005年被评为“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办学特色鲜明 领导班子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决策能力,办学定位准确,根据现实的经济发展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化”的办学思路。开展多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了区域高职教育品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处于广西高校前列,被评为“十五” 期间“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3.教改成效显著 有广西精品专业3个、教改试点专业4个、优质专业12个、精品课程6门,有1项教改工程成果获广西“高校教育教改工程二等奖;有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成为广西高校中唯一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和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院校。被评为 “十五” 期间“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证券投资分析》获2006年区级精品课程 《应用越南语》获2006年区级精品课程 《导游实务》获2006年区级精品课程
4.社会服务广泛 20多年来培养了近十万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参与广西“百万农民工”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等活动,近三年来各种培训总量15000人次;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科技服务活动,自主开发的“铜鼓”系列产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指定礼品;对贫困地区学校实施对口帮扶。
5.政府高度重视 市政府将学院列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建设单位,在政策、土地、资金、人才、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与学院大力支持。 • 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学院建设; • 以贴息、担保等方式支持学院获得国家开发银行3亿元政策性长期贷款; • 划拨2000多亩土地用于新校区建设; • 在全市编制紧缩的情况下额外给学院增加教师编制100名,并对学院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给予配套奖励; • 每年从市长基金中划拨30万元支持专业教师培训; • 对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经费按照不低于1:1配套。
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视察南宁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视察南宁 6.外部环境良好 中国与东盟10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发展迅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加快了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步伐,促进区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学院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
二、建设目标 根据区域发展对人才需求,以强化内涵建设为目标,开展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管理机制创新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院基础能力,创建高职教育品牌,最终建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具体包括以下10项指标: 学生规模——至2008年,全日制高职高专在校生达10500人,远程与继续学历教育4500人。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每年达10000人次以上。 人才质量——毕业生职业素质好,就业与创业能力强,当年一次就业率不低于95%,企业、家长、学生的满意度高。 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建设——以6个重点专业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与内涵优化,对应建设30个专业组成的6大优势专业群,进一步推动学院所有专业的质量内涵建设,带动区域内20多个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水平的提高。
实训基地——围绕重点专业建设6个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实训基地,使其真正发挥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科研服务、生产应用等“四位一体”功能,并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实训基地——围绕重点专业建设6个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实训基地,使其真正发挥教学实训、培训鉴定、科研服务、生产应用等“四位一体”功能,并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 课程建设——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参照企业的岗位与技能标准,抓好以60门优质课程为重点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建设一批共享性优质教学资源,在区域或行业内5所职业院校中使用。 合作办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拓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使合作办学的国家由2个拓展到4个。 信息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成教学与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 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质量监督和评价考核系统。 校园环境——至2008年,完成投资5亿元、建筑总面积21.86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二期工程的建设。
表1 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
三、建设内容 (一)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工程 重点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同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表2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
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建成教学与实训、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内外开放、资源共享的6大新型实验实训基地(含6个实训车间和32个实训中心)。
表3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
2.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实施教师到基层锻炼等途径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通过进修、培训、科研等途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实施专业带头人、教师骨干、名师培养工程,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表4为优势专业群(30个专业)新增的专业教师计划。) 表4 优势专业群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计划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3.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个重点专业及30个专业组成的六大优势专业群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改革、职业能力训练、60门核心优质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60种配套特色教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等。 计 信 系 教 师 编 写 的 教 材
表5 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投资50000万元用于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建筑总面积21.86万平方米。至2008年,学院总建筑面积达到45.6万平方米。
表6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学院管理机制创新工程 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管理制度创新、高职学分制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学院教育品牌建设等。 表7 管理机制创新工程建设项目与投资安排 (单位:万元)
四、保障措施 1.领导保障 学院党委书记由南宁市副市长兼任;现任院长曾先后在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勤政廉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市场意识强,观念新,视野开阔,科学决策与开拓创新能力强。 院长与书记 南宁市市长率政府相关部门到我院现场办公
2.制度保障 学院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制订具体、科学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项目建设与部门和领导个人的业绩相挂钩。从制度上确保建设方案落实到位,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3.资金保障 市政府保证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国家示范性建设的项目中,实现社会资源与学院资源的互融、开放与共享,满足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并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院长陈建新在498万欧元西班牙贷款协议上签字
4.监督保障 成立专项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审计制度,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实行财务公开。成立专项经费管理监督办公室,统一规划,专款专用,跟踪进程,监测绩效,以保证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