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1

第五章 盛世华彩 —— 隋唐美术

第五章 盛世华彩 —— 隋唐美术. ( 公元 581 年 -906 年 ). 【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繁荣、文化开放交融的角度,主要了解此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及其它美术现象。 【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人物画的成就 2. 青绿山水画派的发展和水墨山水画的兴起 3. 石窟壁画、墓室壁画 4. 陵墓雕刻、佛教雕塑. 第一节 概述.

meno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盛世华彩 —— 隋唐美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盛世华彩——隋唐美术 (公元581年-906年)

  2.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繁荣、文化开放交融的角度,主要了解此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及其它美术现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繁荣、文化开放交融的角度,主要了解此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及其它美术现象。 •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物画的成就 2.青绿山水画派的发展和水墨山水画的兴起 3. 石窟壁画、墓室壁画 4. 陵墓雕刻、佛教雕塑

  3. 第一节 概述 •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与欧、亚各国频繁交往,长安就是当时世界著名的繁华大都市,在与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显示出了海纳百川的气度景象。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文学艺术的精神气象。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局面,诗歌、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处处都体现出了盛世华彩的时代风貌。

  4. 在思想领域,佛教的贡献最大,同时儒、道、佛进一步融合,出现了一些带有中国民间智慧的佛学流派,佛教艺术也因此带有世俗化倾向。总之,赞美现实生活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主流。

  5. 在建筑方面,就大城市来说,当时的长安和洛阳,气势宏伟,规模严整,不仅是自古未有,即使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没有的。在建筑方面,就大城市来说,当时的长安和洛阳,气势宏伟,规模严整,不仅是自古未有,即使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没有的。 • 唐代工艺,特别是“唐三彩”塑像,驰名世界。

  6. 唐代将中国雕塑艺术推向一个高峰,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前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经走完了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历程,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唐代将中国雕塑艺术推向一个高峰,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前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经走完了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历程,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 道教雕塑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与佛教雕塑共存一处,这是道释合一的社会思想的形象反映。 • 陵墓雕刻和其它雕塑也都有长足发展,体现出雄浑、豪迈的大唐风度。

  7. 绘画,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这也是对整个隋唐绘画风貌的概括。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画坛,表现技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备。这是一个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风貌的时代。绘画,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这也是对整个隋唐绘画风貌的概括。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画坛,表现技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备。这是一个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风貌的时代。

  8. 从总体上看,唐代绘画具有如下几个新特点: • 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出现了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昉等杰出画家。 •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画法上进一步丰富,开始画分为青绿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步基础。

  9. 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旺之先河。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旺之先河。 • 传统的壁画仍是隋唐绘画的重要形式,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备了新的气象。道释壁画日益显示出世俗化倾向,墓室壁画的制作规模和艺术水平均超过了前代。

  10. 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则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则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 彦悰的《后画录》,张怀瓘的《画断》、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李嗣真的《画后品》是绘画批评方面的重要著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则是绘画史论领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著作。

  11. 第二节 人物画 • 一、阎立本与尉迟乙僧 • 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兄立德俱擅画,亦是当时的建筑设计师。阎立本继承家学,以丹青著称于世,擅长人物画,尤精肖像,为宫廷创作了大量作品,文献记载其曾创作有《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图》。

  12. 代表作品:《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等。代表作品:《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等。 • 铁线描,用笔劲挺,工笔重设色

  13. 尉迟乙僧,于阗(今新疆和田)国人,本为王族子弟。其父尉迟跋质那在隋代时来到中原,以画艺出众扬名于时,至唐时仍享有盛名,人称“大尉迟”。尉迟乙僧于唐太宗贞观六年被其国王以善丹青推荐入朝,初封宿卫官,后袭封为郡公。他擅画佛像、鬼神、人物、飞禽走兽等,画风具有明显的西域特色。所作“皆是外国之物象”,与阎立本齐名。尉迟乙僧,于阗(今新疆和田)国人,本为王族子弟。其父尉迟跋质那在隋代时来到中原,以画艺出众扬名于时,至唐时仍享有盛名,人称“大尉迟”。尉迟乙僧于唐太宗贞观六年被其国王以善丹青推荐入朝,初封宿卫官,后袭封为郡公。他擅画佛像、鬼神、人物、飞禽走兽等,画风具有明显的西域特色。所作“皆是外国之物象”,与阎立本齐名。

  14. 据画史记载,其所画人物“奇形异貌”, “身若出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多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画佛像“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勾线“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而有气概”,是一种力度均匀、气脉相通并富于韵律感的线描。这种重视色彩晕染,强调色线相辅相成的西域凹凸派风格有别于阎立本所代表的中原传统画风。

  15. 陈用志(北宋) 《仿尉迟乙僧释迦出山图》

  16. 二、“画圣”吴道子 • 吴道子 (约686~760年前后),又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已能“穷丹青之妙”。开元年间(713~742)被玄宗召入禁中为宫廷作画。

  17. 在绘画上,他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早年行笔流丽纤细,继承六朝风范,中年后笔迹磊落,流畅而又有顿挫。他兼擅人物、佛道、神鬼、鸟兽、草木、殿阁、山水等题材。尤以人物、佛道见长。所作宗教画迹,仅在长安、洛阳两京寺观,便有三百余堵,且奇踪异状,无一雷同。

  18. 人物画成就更为突出,常能造成“天衣飞扬,满壁飞动”的效果。他用独创的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圆转而有飘举之势,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称之 “吴带当风”。

  19. 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世称“吴装”。他的有些作品,纯是白描,还有些作品,甚至“脱落”到只以“墨踪为之”,“竟使后人莫能加彩”,仅以抑扬顿挫的线条既能表现出物象的运动感和量感,为白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传世作品:《送子天王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20. 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师尊为祖师。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师尊为祖师。 • 自开元以后,寺观壁画多流行“吴家样”。

  21. 三、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盛唐时期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贵公子、儿童等题材,所画妇女不似魏晋六朝时清肌秀骨的形象,而是丰颊硕体,服饰艳丽,体现出丰腴华贵的审美情趣。

  22. 传世作品:《捣练图》(宋摹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虢国夫人游春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23. 周昉,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是由盛唐转入中唐时的画家,擅画题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尤以仕女画最为突出。 • 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人物都是“贵而美者”贵妇人,秾丽丰腴,衣饰华美,犹具盛唐仕女画之遗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