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299 Vues
书刊编辑学 第六讲 文稿编辑加工概述. 主讲教师 :李新祥 开课院系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 第六讲 文稿编辑加工概述. 第一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涵与原则 第二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容与范围 第三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节 书刊名称与标题的编辑加工 第五节 书刊文稿的结构与层次 第六节 书刊编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七节 语言文字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概述. 第一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涵与原则. 一、文稿加工的内涵 1 .文稿编辑加工的定义 2 .文稿编辑加工与审稿的区别. 二、文稿编辑加工的必要性 1 .出版工作的需要
E N D
书刊编辑学第六讲 文稿编辑加工概述 主讲教师:李新祥 开课院系: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
第六讲 文稿编辑加工概述 第一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涵与原则 第二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容与范围 第三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节 书刊名称与标题的编辑加工 第五节 书刊文稿的结构与层次 第六节 书刊编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七节 语言文字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概述
第一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涵与原则 一、文稿加工的内涵 1.文稿编辑加工的定义 2.文稿编辑加工与审稿的区别
二、文稿编辑加工的必要性 1.出版工作的需要 2.克服作者的局限
三、文稿加工的原则 1.尊重作者,遵守《著作权法》 2.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3.改必有据,切忌妄改 (1)必改之处一定要改 (2)不必改的一定不改 (3)可改可不改的不改
第二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内容与范围 一、内容和形式的角度 1.内容 • 消除政治性差错 • 订正学术性、知识性差错 • 核对引文
2.形式 • 结构上的调整 • 标题、章节的处理 • 逻辑的调整 • 文字、语法 • 人名、地名的汉语拼音拼写 • 标点符号 • 辅文 • 插图
二、正文与辅文的角度 1.正文加工整理的基本内容 (1)消除政治差错,完善原稿观点 (2)订正事实材料,消除知识性差错 (3)核对引文 (4)调整结构 (5)修正标题,统一层次编码 (6)润饰文字 (7)修改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8)修改表格 (9)检查插图
2.辅文加工整理 (1)检查封皮文字 (2)核对图书书名页信息 (3)撰写或修改内容提要、凡例、出版说明、作者小传、后记及译名对照表 (4)检查目录、书眉 (5)校正注释 (6)核对附录 (7)规范参考书目(参考文献) (8)核改索引
3.技术加工整理 (1)统一术语、名词、人名、机构名及地名 (2)统一数字用法 (3)统一计量单位 (4)描改工作 (5)添加批注
第三节 文稿编辑加工的程序与方法 一、编辑加工的程序 1.准备工作 2.粗读摸底 3.精读加工 4.复查整理
二、编辑加工的方法 1.改错 2.修饰 3.订正 4.压缩(删节) 5.改写 6.整理 7.其他
三、编辑加工的要领 1.明确书稿类型 2.精心编排辅文 3.设计全书体例 4.提炼各级标题 5.讲究语言表达 6.规范专业术语 7.检查量和单位 8.注意数字标点 9.呼应图表公式 10.核对引用资料
四、加工整理注意事项 1.不能边审稿边加工 2.加工整理时选用与原稿墨色不同的色笔 3.直接使用电脑加工整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书刊名称与标题的编辑加工 一、书名 1.书名的概念和构成 2.书名的作用与要求 3.图书命名的方式 4.图书命名的原则
二、图书标题的编辑 三、期刊标题的编辑
第五节 书刊文稿的结构与层次 一、书稿的结构与层次 二、期刊的结构与层次 三、文章的结构与层次
第六节 书刊编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1.什么叫著作权(版权)?版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 2.哪些作品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那些作品不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3.什么是邻接权?什么是专有出版权?其内容包括什么? 4.什么是演绎作品?什么是汇编作品?什么是职务作品?各自的著作权归谁所用? 5.各类作品的著作权的保护期有多长? 6.什么是合理使用?什么是法定许可? 7.侵犯著作权应承担哪些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8.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第七节 语言文字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概述 一、文字、词汇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年) 3.《简化字总表》(1986年) 4.《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5.《新旧字形对照表》 6.《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 7.《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8.《汉语拼音方案》 9.《汉语拼音字母名称读音对照表》 10.《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1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年) 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3.《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T3259-1992)13.《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T3259-1992) 14.《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15.《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16.《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17.《关于印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首批科技新词的通知》 18.《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 19.《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20.《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 21.《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 23.《数值修约规则》(GB/T 8170-1987)
二、量和单位 1.《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名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0~3102.13-1993) 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1-1993) 4.《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5.《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6.《力学的量和单位》 7.《热学的量和单位》
8.《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9.《光及其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10.《声学的量和单位》 11.《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12.《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13.《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三、版面格式与装帧 1.《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 2.《图书再版编目数据》 3.《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1987) 5.《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GB 147-1989) 6.《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788-1987)
四、其他 1.《我国历代纪元表》 2.《夏商周年表》 3.《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 4.《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5.《辞书编纂符号》 6.《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7.《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8.《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 9.《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10.《图书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