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汇报人:徐峰 电子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剖析. 汇报人:徐峰 电子信息工程系. IIHT. 目录. 教学条件. 专业特色. 师资队伍.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与思考. 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4. 6. 5. 3. 2. 1. 8. 7. 专业概况. 1. 历史沿革. 2004 年. 开设信息网络技术专业,尝试推行校企共建 试点工作. 2005 年. 正式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专业代码: 590102. 2010 年. 2012 年.

mer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汇报人:徐峰 电子信息工程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剖析 汇报人:徐峰 电子信息工程系 IIHT

  2. 目录 教学条件 专业特色 师资队伍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与思考 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4 6 5 3 2 1 8 7

  3. 专业概况 1. 历史沿革 2004年 开设信息网络技术专业,尝试推行校企共建 试点工作 2005年 正式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专业代码:590102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正式与印度最大的计算机硬件和网络领域的 培训机构IIHT合作,外教驻校教学 成功申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物联 网工程技术专业群,群内支撑专业之一 成功申报无锡市职业教育国际化重点项目 《中印合作的计算机软硬件人才培养 》

  4. 专业概况 2.基本情况 专任教师:9人。 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7人,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4人。 本专业在校学生102人,生源为江苏省及周边省份普招考生,生源质量较好。

  5.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 宏观政策 国家 江苏省 无锡市 十二五规划 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 十二五规划 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 十二五规划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壮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8月17日 国务院下发了“宽带中国”发展战略

  6.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2.产业背景

  7.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感知层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 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软件技术专业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应用电子专业

  8.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3.企业参与

  9.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的困惑: 一、成熟网络技术课程的同质化 没有特色 二、新兴网络技术的转移效率低 技术滞后

  10.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IIHT全球合作伙伴

  11.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4. 建设思路 借助长三角IT产业优势,以蓬勃发展的无锡物联网产业为契机,与我校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依托,与印度最大的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公司IIHT合作,采用“引外强内,嵌入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12.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5.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及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开发等技能,在企事业单位IT领域中从事网络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服务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初始主要就业岗位: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助理工程师、信息化建设管理与维护助理工程师、网络产品售中产品调试助理工程师、网络组建项目实施助理工程师。

  13.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6. 人才培养规格 素质 结构 知识 结构 能力 结构 1.思想政治素养 2.文化科技素质 3.专业素质 4.职业素质 5.身心素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网络设备知识 3.网络应用服务知识 4.网络安全维护知识 1.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维 护能力 2.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3.网络组建能力 4.网络应用能力 5.网络安全与管理能力

  14.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1.建设思路 安全 强化 管网 用网 应用 提升 入门 基础 建网

  15. 二、 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2.课程体系 • “一个目标,两种语境,三项能力,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16. 二、 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引入英文原版教材 3.教材建设

  17. 二、 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4.职业证书

  18. 三、 教学团队 引进 引进博士4名,博士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4%, 专业带头人1 名。 扶持 专任教师“硕士化”, 1人评为副教授,7人 奔赴各地参加高职高专骨干师资培训 挖潜 2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担任访问学者,2名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 借力 聘请南邮学者张顺颐教授和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 限公司、上海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高级技术人员做专业技术的相关讲座 1.建设思路

  19. 三、 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20. 三、 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江南大学 工学博士   河海大学  管理学博士 江南大学 工学博士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工学博士

  21. 三、 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3名博士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 蒋勋博士的《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库结构研究 》,赵吉博士的《基于整个演化历史信息的进化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课题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傅毅等四位博士获得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 ;

  22. 外籍教师常年驻校教学 三、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23. 三、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近几年科研立项情况 2009年,科研立项1项。 2010年,科研立项5项,结题2项。 2011年,科研立项18项,其中市级以上5项。 2012年,科研立项12项,其中市级以上5项,结题1项。

  24. 三、教学团队 2.建设成效 发表论文 2009年,本专业教师论文发表5篇,其中核心2篇。 2010年,本专业教师论文发表达16篇,其中核心4篇。 2011年,本专业教师论文发表14篇,其中EI 5篇,SCI 1篇。 2012年,本专业教师论文发表21篇,其中核心4篇,EI 2篇。

  25. 四、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 通用技能区 专门技能区 物联网展示实训室 计算机维护实训室 网络综合实训室 物联网实训室 …. ….

  26. 四、教学条件 1.公共实训基地

  27. 四、 教学条件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小天鹅营销有限责任公司 无锡天舜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山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无锡建设信息中心 NIIT无锡培训中心 无锡万泰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几禾软件有限公司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校外实训基地 无锡中微凌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 四、教学条件 3.图书资源丰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图书:41645册,生均:80册 非专业图书馆藏:141581册,生均:20.3册 电子图书:230万册 网络资源: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中文学术搜索、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

  29. 四、教学条件 4.经费投入

  30.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教学院长 院教务处 系主任 教研室主任 教师 系二级督导 院督导 1.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

  31.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1.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

  32.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2.教学资源库建设 院级精品课程:2门《SQL Server 2005》和《C#语言程序设计》 市级精品课程:2门 《网络设备互联》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院级资源库网站:待建!

  33.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3.科研课题成果 • 博士后 • 博士工作站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博士工作站

  34.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4.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2013 2010 软硬件版本、教材、 课件升级,课程全面 更新,保持技术领先 2012 与IIHT合作,校 企合作确定培养 方案 调整2.5+0.5为2+1 模式,增加学生实 践课时比例 2011 引入包含微软、思 科、红帽等公司课 程,外教驻校授课

  35. 六、 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 1.招生 以江苏为主, 面向长三角。

  36. 六、 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 2.就业 成效:就业率达100%。

  37. 六、 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 3.人才质量 • 学生就业面广 非常感谢学校课程学习所赋予我的一切!我知道了用何种方式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它使我更自信了. 2013届学生 杨兆云 苏州德国科德宝公司 IT业务支持 2010届学生 丁涛(网络架构师) 现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 李方舟,石玲利,张文 上海联想 桌面支持

  38.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 六、 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 4.社会声誉 暑期社会实践 <<无锡日报>>报道

  39. 六、 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 • 企业评价良好 4.社会声誉 本专业学生在海辉软件工作合影

  40. 七、 专业特色 1. “引外强内,嵌入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41. 七、 专业特色 2.培养 “基本素质良好,专业特色鲜明,职业能力领先” 的网络人才

  42. 八、问题与思考 •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有部分同学学习吃力,影响教学效果。 • 二、教师素质较好,但与学生教学的衔接还有待磨合。

  43. 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44. 汇报完毕 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