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教育部協助大學校院產學合作 培育研發菁英計畫 申辦說明會

教育部協助大學校院產學合作 培育研發菁英計畫 申辦說明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計畫目的. 1. 提高學生就讀博士意願 2. 培育實務型博士 3. 與業界共同培育研發人才 4. 降低學用落差. 產學共構的高階人才培育模式. 高階人才培育目標 : 學術型  實務型 × 教授 ○業界. 研發能量. ( 教師、博士班學生 ). 博士學位學程. 優質企業、法人. 共同培育. ( 由各學院、系串連而成之學位學程 ). ( 有研發需求、具備長久合作意願 ). 資源分享. ( 研發資金、智財 ). 教育部. 實用誘因.

mick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教育部協助大學校院產學合作 培育研發菁英計畫 申辦說明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部協助大學校院產學合作培育研發菁英計畫 申辦說明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 計畫目的 • 1.提高學生就讀博士意願 • 2.培育實務型博士 • 3.與業界共同培育研發人才 • 4.降低學用落差

  3. 產學共構的高階人才培育模式 高階人才培育目標: 學術型實務型 ×教授 ○業界 研發能量 (教師、博士班學生) 博士學位學程 優質企業、法人 共同培育 (由各學院、系串連而成之學位學程) (有研發需求、具備長久合作意願) 資源分享 (研發資金、智財) 教育部 實用誘因 取得學位後,已具備業界工作經驗,業界無須重新培育,提高就業廣度。 獎助金 為什麼要考博班? 畢業後的就業問題?

  4. 執行方式 • 碩博士五年研發一貫方式:碩士修課1年後逕讀博士,博士第1年及第2年於學校修課,第3年及第4年於產業或法人實作研發並完成論文,共計5年完成博士學位。 • 招收博士班新生(僅本年度申辦者得權宜使用) :第1年及第2年於學校修課,第3年及第4年於產業或法人實作研發並完成論文方式。惟以不超過全部博士學位學程1/2名額為限。 • 各校補助計畫不得超過3個培育學程,每學程以10人為限,各校總計申請人數合計不得超過15人;且不得計列已有正職工作之學生。

  5. 申請前置作業(1/2) • 擇定優勢或重點產業研發領域組成博士學位學程:請評估學校擬發展之重點領域(即並非以單一系所),以學院串連系所、或學院間串連成一博士學位學程之方式組成。 • 尋找優質企業或其他法人:請以具備研發需求或能量之企業或法人(EX.工研院)為主要目標,並評估合作對象願意投入之資本、學程是否能獲得長期之研發資助。 • 尋找校內其他資源:如產學中心、研發處、教務處或其他可能資源,能協助學程與業界洽談、能支持學程運作之行政資源。

  6. 申請前置作業 • 建立共同培育目標、招生條件、課程及畢業條件:學程與合作對象必須共同培育博士生成為實務之研發人才,因此須共訂目標、擬訂招生或甄選條件、參與課程規劃、訂定新的畢業條件並調整原系所之畢業條件。 • 簽訂產學合作意向書或契約:規範雙方之權利義務,如企業挹注之資金、研發成果之分享方式、企業須提供之共同指導人員及資源…等。 • 向教育部提出申請:申請書一式6份,以校為單位申請,1學程撰寫1份申請書,每學程不得超過10頁,請於103/9/22前寄達本部高教司古雅瑄小姐。

  7. 計畫撰寫重點(1/5) • 壹、計畫緣起 • 請說明申辦理由及學程與產業聯結之重要性。 • 貳、學程規劃 • 一、申辦模式。 • 二、學程設立目標: 請說明學校推動產學合作培育模式而進行課(學)程改革目標及學程設立目標。 • 三、資源投入: 學校或外部資源投入狀況。 • 四、作業規劃: 請敘明學程組織(圖)、人力配置及各組織權責等。

  8. 計畫撰寫重點(2/5) • 參、學程執行 • 一、甄選機制: 請至少說明學程申請條件、提交之研究成果及甄選機制。 • 二、養成規劃: • (一)課程規劃: 請敘明研發人員養成規劃 • 1.博士基礎知能規劃 • 2.企業參與博士課程規劃 • 3.研發人員自我學習規劃 • 4.研發人員成效檢核系統(含淘汰機制)

  9. 計畫撰寫重點(3/5) • (二)產學合作機制: • 1.產學合作整體規劃(含雙方聯結機制、共同指導機制及研究成果協議機制) • 2.產學合作運作資金: 企業法人出資或共同資金規劃。 • 三、鼓勵機制: 請說明學校協助或鼓勵教師參與產學合作博士培育之措施。

  10. 計畫撰寫重點(4/5) • 肆、永續經營措施 • 請說明對推動單位(系所或學程)之各項全校性專業行政支援規劃(如法律、財務、技術轉移),包括補助停止後之永續性規劃。 • 伍、經費需求 • 本計畫採部分補助,每年學校配合款不得低於本部補助經費額度之50%,配合款50%以上應由產學合作企業或法人出資。 • 依所提申請計畫期程及學生參與人數核計補助經費,每年每名學生補助新臺幣20萬元。補助學生,並非補助學校 • 請分列經費需求項目並敘明各單位出資狀況。經費申請表除各學程撰寫1份外,請學校另行彙整1份總表。

  11. 計畫撰寫重點(5/5) • 陸、預期成效 • 請分別說明以下預期成效: • 一、博士生至企業就業情形 • 二、企業研發成果之取得及應用 • 三、博士生學習模式之建立 • 柒、附錄 • 一、產學合作意向書或契約書 • 二、學校其他佐證資料

  12. 核定之後,學校要做什麼 • 啟動甄選機制:11月核定後甄選,進行配對。 • 向學生說明權利義務並簽訂同意書:如補助要點之「其他注意事項」所列,及其他學校與企業所訂條件。 • 修改課程規劃、畢業條件:請啟動各項校內行政程序進行調整,以利計畫之順暢執行。 • 學生進入本案計畫:104.02學生進入計畫。 • 啟動新學年甄選機制:104.03-05進行新學年度甄選作業,納入各系所推甄或其他招生方式。 • 每年5月30日前檢送當年度期中執行報告書

  13. Q&A • 1.可以只提出招收博士新生之規劃,明年再提碩博一貫5年規劃嗎? • 不可以。本計畫原則須採用碩、博士5年一貫方式,招生博士新生方式僅為計畫初期之過渡措施。 • 2.企業法人指的是? • 財團法人,以營利或非營利為目的均可,如各類企業或經濟部下設之各類法人。 • 3.一定要用學程為名義提出申請嗎?可否以「博士班」提出申請? • 請以學程名義提出申請。本計畫所培育之實務型人才,期待能具備跨領域能力,在學校端,亦期待可透過不同學院、系所或各式行政資源的整合,共同完成。

  14. Q&A • 4.這個學程的成立可以外加名額嗎?學生的學籍如何歸屬? • 學程名額原則請各校自行由總量核定名額內調配。學程為虛擬組織,學生學籍仍掛在各系所。 • 5.博士班註冊率達90%以上是指單一學系、學程內的學系、還是全校博士註冊率?此條件設定之功能為何? • 指全校博士班註冊率須平均達90%以上。此條件是因碩博5年一貫培育方式而生,依學生逕讀博士學位辦法規定,逕博名額以教育部核定博士班招生名額之40%為限,故若學校使用5年一貫培育方式,造成逕讀博士班名額超過本部核定招生名額之40%情況下,本部同意在全校博士招生名額之10%以內予以外加,惟外加前提是全校博士班註冊率達90%以上。

  15. Q&A • 6.本校及企業的配合款應有多少? • 每年學校配合款不得低於本部補助經費額度之50%,配合款50%以上應由產學合作企業或法人出資。即倘本部補助1,000萬,學校配合款至少500萬,在學校配合款中,至少250萬須由企業或法人出資。 • 7.核定通過後,教育部補助之經費可以由學校運用嗎?還是全都要給學生? • 本計畫旨在鼓勵學生投入實務導向之研發工作,爰在功能區分上,教育部補助款將用於對「人」的補助,至於學校為支持學程發展所衍生之人力、教學、研發或設備等經費,均由學校或合作企業支應。

  16. Q&A • 8.學生退出計畫,到底要不要追繳獎助學金? • 依補助作業要點第9點第2項規定,學校須追繳獎助學金總額之1/2之情況為「因其他因素自行申請退出」。 • 至於以下情況,僅停止撥付,無須追繳: • (1)休、退學 • (2)因學業成績評量結果未通過而退出本計畫 • (3)接受其他政府獎助 • (4)另有全職工作

  17. Q&A • 9.學生在計畫中可否另支薪水? 若在計畫中成為企業的職員,是否可再申請獎助金? • 學生參與本計畫,其身份仍為博士班學生,並非企業之實習生或雇員,不建議另支薪水或津貼,然研發所得,依學校與企業所訂之產學契約辦理。 • 若於計畫過程中受雇,停止獎助學金之撥付,並不追繳已受領之獎助金。 • 10.學生如無法於計畫規定期間內取得學位,會有什麼後果? • 獎助學金停止,其餘效果依學校與學生簽訂之同意書辦理。

  18.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