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 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 》 ( BTWC )规定的义务

《 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 》 ( BTWC )规定的义务. 第 六 课. 1. 概览. BTWC 制度 第 2-3 张幻灯片 BTWC 前言的作用 第 4-6 张幻灯片 BTWC 中的伦理责任 第 7-8 张幻灯片 实践 BTWC 的规范 第 9-14 张幻灯片 BTWC 具体条款中的伦理规范 第 15-18 张幻灯片 科学背景文件 第 19-20 张幻灯片. 2. 制度. 国际法律是一项制度的中心,它也是国际准则的起点,生物科学中的 两 用伦理问题可以从国际准则入手。 制度指的是:

mil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 》 ( BTWC )规定的义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BTWC)规定的义务 第六课

  2. 1. 概览 • BTWC制度 • 第2-3张幻灯片 • BTWC前言的作用 • 第4-6张幻灯片 • BTWC中的伦理责任 • 第7-8张幻灯片 • 实践BTWC的规范 • 第9-14张幻灯片 • BTWC具体条款中的伦理规范 • 第15-18张幻灯片 • 科学背景文件 • 第19-20张幻灯片

  3. 2. 制度 • 国际法律是一项制度的中心,它也是国际准则的起点,生物科学中的两用伦理问题可以从国际准则入手。 • 制度指的是: • —“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基于这些,各方的期望在某个特定问题领域汇合。”(Krasner, 1982)

  4. 3. BTWC制度 • “某个特定问题领域”: • 国际社会对生物和有毒武器的禁止; • “原则、准则、规则”: • 《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 • “决策程序”: • 审议会议、会间会程序(ISP)和其它维护发展此制度的会议

  5. 4. 前言:BTWC的准则 • 条约前言的作用: • 条约前言阐明条约的大原则和准则 • 不是实质性的文章而是解释指南 •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2款: “就解释条约而言,上下文除指连同并言及附件在内之约文外,还应包括全体当事国间因缔结条约所定与条约有关之任何协定。[第31条第3款]”

  6. 5. BTWC最初的前言 • 本公约缔约国:“决心采取行动,切实推进普遍而且彻底的裁军,……,确信用有效的措施来禁止化学和细菌(生物)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积,以及消除这类武器,…… • ……决心为全体人类,完全排除使用细菌(生物)剂和毒素作为武器的可能,” • 用粗体标注的内容为公约针对内容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7. 6. 2006年BTWC的庄严申明 • 本公约缔约国庄严申明: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禁止恐怖分子发展、生产、积储或用其它方法取得或保留生物制剂、毒素和设备,或本着非和平目的取得或保留生物制剂或毒素的运输方式……” • 通常,对于生物和有毒武器的禁止既是针对国家层面又是针对非国家层面。

  8. 7. 在BTWC下科学家的伦理责任 • 关于科学家的伦理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在科技研究和实践中,有哪些部分具有潜在的非和平因素: • 发展、生产、积储、获取、保留、使用生物制剂、毒素、仪器,或获取保留生物制剂的运送方式。

  9. 8. BTWC下非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非科学家的伦理考虑可以从如何在不损害科学家自由的前提下,让两用风险最小化入手。 这样的考虑应该涉及到防止和应对发展、生产、积储、获取、保留、使用生命科学知识办法的各个方面

  10. 9. 变准则为实践(1)国际层面/制度层面 • BTWC中重要但难以执行的内容 • 服从;1.第1、2、3、4、5、6和7条(关于每条条款的作用,请参考第5课);2.信心建立措施;3.2001年失败的<《验证议定书》( • 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BTWC1980年的最后声明)这是BTWC下的欠完善的地方。 • 研究;由于以下原因,在BTWC制度下无法开展:1.难以确定研究人员的“真正”意图;2.第一条没有禁止“研究”;3.没有其它的法律约束来禁止生物战的研究。 • 永久性;第一条中的禁止的内容广泛,保证了第七条的无限期执行。

  11. 10. 变准则为实践(2)国家层面 • 使BTWC变为国家性政策 • 第四条:国家的履约 • “本公约各缔约国应依照本国宪法程序,采取必要措施,来禁止及预防在它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发展、生产、储积、取得或保留本公约第一条所称的用剂、毒素、武器、设备和投送工具。” • 履约困难 • 第四条既没有指示该如何具体执行此条款,也没有明确地说明那些措施是否需要立法推行。

  12. 11. 变准则为实践(3)国家层面 • 国家履约的参考指南 • BTWC:审议会议最后宣言的第四条对公约的适用范围具有参考价值。 • 缔约国:可以参考其它缔约国的国内立法,各缔约国在2007年BTWC缔约国大会都意识到在此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价值。 • 其它资源:证据研究训练和信息中心(VERTIC);国家履约立法集;BTWC示范法

  13. 12. 变准则为实践(4)国家层面 • 2003-2005年和2007-2010年会间会(ISP)所讨论的题目包括: • 对研究的监管;准则;提高意识以及两用问题教育 • 科学家积极参与到提高意识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 由于科学家与尖端科技有紧密联系,缔约国应帮助科学家拥有参与提高意识过程的积极性。

  14. 13. 变准则为实践(5)个人层面 • 规范方面的参考指南 • 《国际科学院组织生物安全声明》 “此份声明旨在为想要制定准则以供自我使用的科学家和当地科学界提供原则指南。” • 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生物安全准则》 “《生物安全准则》包含的规则呼吁在各个层面的执行和服从……对于提高意识、增加责任感和提高监管力度的呼吁主要是针对个人、研究人员、实验室人员、管理人员等。”

  15. 14. 变准则为实践(6)个人层面 • 提高意识、进行教育方面的指导指南 • 由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创建的生物安全教育门户(Biosecurity Education Portal)提供一系列由不同机构共同设计的网络教育课程。 • 由布拉德福德裁军研究中心(Bradford Disarmament Research Centre )编写的《两用生物伦理学》(Dual-Use Bioethics)提供“可修改”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

  16. 15. 第一条 • 第一,在生命科学家履行伦理责任的问题上,应首先考虑他们的研究如何才能在“发展、生产、积储或用其它方法取得或保留生物制剂、毒素和设备,或本着非和平目的取得或保留生物制剂或毒素的运输方式”上避免两用问题的产生。 • 第二,应积极促进预防科学滥用的活动。

  17. 16. 第3条 • 在生命科学家履行伦理责任的问题上,还应考虑该如何利用两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来加强下述条款“禁止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人转让[第一条提及的被禁活动的被禁材料],亦禁止以任何方式帮助、鼓励任何国家或国家团体或国际组织。”

  18. 17. 第10条 • 在生命科学家履行伦理责任的问题上,还应考虑如何能让两用科技被和平用于促进全球健康事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如何能避免两用问题的风险。 • 安全方面的伦理和发展方面的伦理 尽管“安全”和“发展”缺一不可并且两者相互联系,但对于一些国家和个人来说,“安全”具有优先权,“发展”是别国或别人需要考虑的内容。

  19. 18. 第12条 • 没有任何关于两用问题的伦理 • 但是,唯一清楚的是,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最新知识是思考科学家应如何有效履行其伦理职责的基础。 • 从这一角度出发,第12条的意义非凡,因为它为缔约国提供了更新科学知识的渠道。第十二条写到,审议大会“……应该把任何与公约相关的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列为考虑范围。”

  20. 19. 科学背景文件(1) • 审议大会秘书处汇编了各缔约国的科技投入信息。 • 背景文件回顾了不同的科技进步,并且回顾了在公约范围方面,这些进步与BTWC的相关性。 • 在第六届审议大会上,除了秘书处编写的背景文件外,各缔约国也贡献了10份文件。

  21. 20.科学背景文件(2) • 与快速发展的生命科学相比,每五年回顾一次科学进步的速度相对较慢。人们希望各缔约国能投入连续的更新工作。因此,科学家为BTWC制度注入他们的科学知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22. 样题 1.请讨论在两用问题上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时需要多大程度的伦理职责。 2.请解释为什么非科学家有伦理职责来考虑科学研究中的两用风险。 3.请评价科学家在推进国家立法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促进提高意识方面的潜在作用。 4.请考虑在制定两用问题伦理时,应从哪一个教育层次和生命科学家的意识提高开始 。

  23. 参考文献 (幻灯片2) Krasner, S. D. (1982)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 (2), 185-206. Rosenau, J. N., and Czempiel, E.-O. (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幻灯片4)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Reproduced in United Nations Treaty Law Series, Vol. 1155, p. 331. Available at http://untreaty.un.org/ilc/texts/instruments/english/conventions/1_1_1969.pdf (幻灯片5)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Re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24. (幻灯片6) United Nations (2006) “Final Report” BWC/CONF.VI/6, December 8, 2006,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daccessdds.un.org/doc/UNDOC/GEN/G07/600/30/PDF/G0760030.pdf?OpenElement (幻灯片7) United Nations (1996) Final Declaration, BWC/CONF.IV/9 Part II, December 6, 1996,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Robin M. Coupland, “Modelling Armed Violence: A Tool for Humanitarian Dialogue in Disarmament and Arms Control,” in John Borrie and Vanessa M. Randin, ed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n Multilateral Decision Making (Geneva: UNIDIR, 2005).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unidir.org/pdf/articles/pdf-art2359.pdf (幻灯片8) United Nations, (2007) Report of the Meeting of States Parties, BWC/MSP/2007/5, 14 December,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daccessdds.un.org/doc/UNDOC/GEN/G08/600/09/PDF/G0860009.pdf?OpenElement

  25. (幻灯片9) Sims, Nicholas (2001)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Disarmament (SIPRI Chemical & Biological Warfare Studies No. 1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幻灯片10) Dunworth, T., Mathews, R. J., and McCormack, T. L. H. (2006)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and Security Law, 11 (1), 93-118.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jcsl.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11/1/93 (幻灯片11)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VERTIC, (2003) VERTIC: Collection of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Legislation [Onlin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vertic.org/datasets/bwlegislation.html VERTIC (2009) A Sample Act for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1972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and Related Requirements of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540, London: VERTIC.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vertic.org/programmes/armscontrolanddisarmament/NIM%20Building%20capacity.asp

  26. (幻灯片12) United Nations (2005) “Report of the Meeting of States Parties”, BWC/MSP/2005/3, 14 December 2005,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new_process/msp2005/BWC_MSP_2005_3_E.pdf (幻灯片13) InterAcademy Panel (2005) “Statement on Biosecurity”,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google.com/url?q=http://www.interacademies.net/%3Fid%3D5405&ei=mhSQSanrE4iyjAfTpazECg&sa=X&oi=spellmeleon_result&resnum=1&ct=result&cd=1&usg=AFQjCNEcqxKn3je-MvFsCzTMsEXAjjWzog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8) A Code of Conduct for Biosecurity: Report by the Biosecurity Working Group, Amsterdam: KNAW.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knaw.nl/publicaties/pdf/20071092.pdf (幻灯片14)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08) Biosecurity Education Portal [Onlin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fas.org/programs/ssp/bio/educationportal.html

  27. (幻灯片15)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Re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幻灯片16) Mathews, R. J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alia Group Export Control Lists of Biological Pathogens, Toxins and Dual-Use Equipment, The CBW Conventions Bulletin, December 66, 1-4.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sussex.ac.uk/Units/spru/hsp/pdfbulletin.html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Re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幻灯片17) Sims, N. (2001)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Disarmament (SIPRI Chemical & Biological Warfare Studies No. 1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Re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28. Pearson, G. S. (2006) ‘ARTICLE X: Exchange of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Nicholas A. Sims and Malcolm R. Dando (Eds.) Key Points for the Sixth Review Conference. Bradford: University of Bradford.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brad.ac.uk/acad/sbtwc/key6rev/contents.htm (幻灯片18)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Re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 Website.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幻灯片19) United Nations (2006) Background Information Document on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Relevant to the Convention, BWC/CONF.VI/INF.4, 28 September,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 United Nations (2001) Background Paper on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Relevant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tockpiling of Bacteriological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BWC/CONF.V/4 Add.1. 26 October, Geneva: United Nations. 可在以下网页进行阅读http://www.opbw.org/rev_cons/5rc/docs/rev_con_docs/i_docs/V-04%20Add.1.pdf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