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配色原理、技术 手工调色技术要点 色彩 ~ 高夫建

配色原理、技术 手工调色技术要点 色彩 ~ 高夫建. 住宅 艺术 时尚 遐想. 颜色的分类. 消色 : 即黑、白、灰等无彩色, 只有明度的差别,也称中性色。 消色都处在孟塞尔色立体的明度轴上。 彩色 : 即有色味,有红、黄、蓝等颜色倾向的色,是对可见光有选择吸收的结果。. 颜色的三要素 ( 色相 ).

mitc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配色原理、技术 手工调色技术要点 色彩 ~ 高夫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配色原理、技术 手工调色技术要点 色彩~高夫建

  2. 住宅 艺术 时尚 遐想

  3. 颜色的分类 消色:即黑、白、灰等无彩色, 只有明度的差别,也称中性色。 消色都处在孟塞尔色立体的明度轴上。 彩色:即有色味,有红、黄、蓝等颜色倾向的色,是对可见光有选择吸收的结果。

  4. 颜色的三要素 (色相) • 色相(H):是一个“质”的概念,指不同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特性,是表示物体的颜色在“质”的方面的特性,即表示颜色的红、橙、黄、绿、蓝、紫或中间色知觉 属性。物体的色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产生的感觉。

  5. 颜色的三要素 (明度) 明度(V):是一个“量”的概念,指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能够表征出颜色的明暗深浅的差别,它表征的是一个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的知觉属性。不同的颜色,明度不同。

  6. 颜色的三要素 (饱和度) 饱和度(C):即纯度,指颜色彩色的纯度。是表示颜色饱和和纯洁的一种特性,一种颜色不加其他色为纯色,加入其他色为复色。 当物体反射出光线的单色性越强,则饱和度越大。

  7. 颜色的三要素(总结) 每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基于三种元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表现,通过这三个性质来描述一个颜色,你可以准确地鉴别一个颜色并把它同其他颜色区分开来。两个颜色完全相同的充要条件是H、V、C三要素的值都相同。

  8. 光的三原色 红 绿 蓝

  9. 颜料的三原色 红 黄 蓝

  10. 配色知识 -配色方法 加色调色混合:指光的颜色的混合混色后亮度增加,色调变弱。 减色调色混合:指颜料的混色,混色后饱和度降低,明度降低,色值变浓。使用色浆调色就是这一类。

  11. 配色关系 间色 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 消色 红+绿=灰 黄+紫=灰 蓝+橙=灰 红+黄+蓝=灰

  12. 配色知识-乳胶漆配色原理 颜料的细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涂膜之中, 光线照射到涂膜上时,这些细小的颜料颗 粒表面所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对人眼的感 觉就是涂膜的颜色。

  13. 乳胶漆对调色的影响 • 乳胶漆作为调色的载体,可以分为白漆和调色漆两大类。调色漆在调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漆的内外墙区分 • 2 漆的钛白含量 ( 0%-20%) • 3 漆的乳液含量 ( 10%-40%) • 4 漆的细度—粒径大小(20-30mu) • 5 漆的粘度(90ku-105ku)

  14. 手工调色 • 清楚的知道调色基础漆的各项性能 • 对调色用色浆的要求 3在调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15. 使用色浆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要搅拌均匀 2 碳黑、酞菁蓝等品种色浆,一般先用水进行冲淡使用效果较好; 3 在调色时,如一次不能用完整件包装色浆,必须及时密封好,放置阴凉处保存,防止包装内色浆受到污染或表面结皮而影响下次使用。

  16. 手工调色技术要点 1 参照物的确定 仔细研究色卡或指定颜色的色样,明确色调范围,以确定所需色浆的种类和数量,并初步拟定大致配方。如有参考配方尽用参考配方。

  17. 2 相容性检测 目的是为了检验色浆与基础漆的相容性,以控制调色成本保证涂料上墙后的效果。

  18. 3调色法则 ( 1 ) 先调色相,再调色相深浅。深浅和亮度可以在原色或复色基础上用白漆或黑色调整。 ( 2 ) 少加多比。可以通过比例叠加法进行操作。

  19. 4 注意色浆使用的支数 色浆使用的种类越多,被颜料吸收进涂料中的光线也就越多,色漆颜色的明度就会相应的降低,色彩变暗,同时调色的工作量变大,颜色难于控制批次一致。因此应选用最接近样板的色浆调色以减少色浆的支数,提高颜色的明度。

  20. 5 注意原始加入比例 (1)预留调色基础漆:可以预留基础漆的20%,当颜色调深了时可以利用其进行调节。 (2)预留色浆:避免一次把颜色做的太深或色相出现偏差。

  21. 6 注意色浆加入色次序 根据配方,先加入主色浆的70%左右,再加入副色浆,其后要每次少加,多次加入,使颜色逐步接近标准样板颜色。

  22. 7 注意制板方法 制板的方法直接影响色彩的明度,对观察者看色相也有一定影响,以致影响调色的效果。所以制板要涂刷均匀,厚度适宜,不要出现透底现象。制板的工艺要与样板的工艺一致。如果样板为色卡建议使用湿膜制备器刮涂样板。

  23. 8 选择参比光源 (1)自然光:部分有云的北方光线,从日出3小时以后到日落3小时以前的光,光照应均匀,其照度不小于2000lx。 (2)人造日光:采用具有CIE标准照明体D65光谱能量分布近似的光源照明的比色箱,其比色位置的照明度应在1000~4000lx。

  24. 9 光泽对比色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尽量使样品颜色与标准样的光泽保持一致,例如亚光涂料应尽可能选择光泽度较低的色卡。否则,就应考虑及人为排除对比颜色时由光泽差异带来的颜色丰满度差异。

  25. 10 对观察者的要求 由于每个人的色感是不同的,所以同一种颜色需要由不同的比色者验证。 对观察者的要求:首先观察者必须没有色觉缺陷,如佩戴眼镜,那么镜片必须满足均匀的光谱透过率;不要进行连续的强对比比色(深~浅,明~暗);如要进行连续比色,观察者应经常间隔地休息,期间不看彩色物体,以保证目视比色的质量。

  26. 11 注意干膜和湿膜对调色的差异 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所以在调色时要注意干湿膜的差异,并与之对应比色。

  27. 12 注意尺寸的差异 覆盖在大面积上的颜色比覆盖在小面积的颜色看起来更明亮和更鲜艳,这就是所谓的面积效应。 比较大面积的物体却根据小面积的色样为标准,这样就会产生视觉误差。因此在最后比色时所制的样板要尽量与标准样板尺寸一致。

  28. 13 环境色的影响 (1)注意背景的差别 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体看前来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显得灰暗,这称之为对比效应。 (2)在比色的环境中,观察者所穿的衣服应为中性色;在视场中除试板外不允许有色彩的物体存在;比色光源要保证其纯洁性,不应有彩色物体的反光。

  29. 灰色部分

  30. 一样的灰色

  31. 14 注意方向的差别 当人们从两个稍稍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被测物体的某个点看起来会有明暗之差,这称为涂料的方向性。 在比色时,要将试板和样板进行上下左右反复对比以减少涂料在方向性方面的误差。 进行目视比色时,眼睛至样板的距离为500mm,在自然光下比色时,必须保证从一个方向观察试板,一般人眼以45度观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