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书理学 ——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书理学 ——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Prof. Dr. Fred Y. Ye Zhejiang University. 图书馆 |Library. 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文明在这里积聚和沉淀. 图书馆 |Library. 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理论以应对 (1) 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解释需求 (2) 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发展 (3) 建立现代和传统相统一的理论 研究方法:抽象建模和数学分析. 图书馆学理论:继承与开新. 巴特勒 (P. Butler) 的社会记忆说:图书馆是一种社会记忆装置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书理学 ——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书理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探 Prof. Dr. Fred Y. Ye Zhejiang University

  2. 图书馆|Library 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文明在这里积聚和沉淀

  3. 图书馆|Library

  4. 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理论以应对 • (1)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解释需求 • (2)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发展 • (3)建立现代和传统相统一的理论 • 研究方法:抽象建模和数学分析

  5. 图书馆学理论:继承与开新 • 巴特勒(P. Butler)的社会记忆说:图书馆是一种社会记忆装置 • 阮冈纳赞(S. R. Ranganathan)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是为了用的;二、每个读者有其书;三、每本书有其读者;四、节省读者的时间;五、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 • 克劳福特(Walt Crawford)-戈曼(Michael Gorman) 图书馆学新五律:一、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二、图书馆重视传播知识;三、图书馆善用科技以提升服务质量;四、图书馆维护知识自由;五、尊重过去,开创未来 。 • 杜定友等(1898-1967)的要素论:书-人-法三位一体

  6. 图书馆抽象模型 K, T I i

  7. 图书馆函数 • 外观图书馆函数L: L(I,i) = I/i • 直观地想象i流经图书馆后变成I,于是可引入一个图书馆函数L,使: • iL = I • 亦即: • L = L(i, I) = I/i • 图书馆函数L体现了图书馆吞吐信息的能力:当L > 1时,表明信息流经图书馆后有增殖,图书馆对信息有增强效应;而当L < 1时,表明信息流经图书馆后有衰减,图书馆对信息有阻塞效应;若L = 1,则图书馆形如虚设,对流经信息不起作用。图书馆学研究就是要力争使 L > 1 和避免 L < 1。

  8. 图书馆方程 • 内观图书馆函数N: N = N(K,T) • K表示抽象图书馆的知识水平,T表示抽象图书馆的技术水平 • 内外平衡得:图书馆基本方程 • L(I, i) = f[N(K,T)] • N(K,T) = F[L(I, i)]

  9. 图书馆要素 • 输入图书馆的信息i通过与图书馆内存在的知识K相互作用,就形成图书馆的资源R,这是图书馆的基础结构要素;利用图书馆的技术T推送出信息I就是图书馆的服务S,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要素;而综合知识K与技术T的关键要素就是图书馆的人员H,这是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因此,以上抽象模型中蕴涵三大要素,即资源R、人员H和服务S。

  10. 图书馆要素模型 K, T I i H R S

  11. 带用户反馈的图书馆要素模型 K, T I i H R S U

  12. 要素分析:内核I • 资源R:是对当今图书馆内收集保存的所有载体化信息的总称,既包括传统十大文献信息源,也包括发展中的数字信息资源,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新型信息或知识资源类型,也就是说,可用“资源”概括过去的图书、期刊、文献和当代数字化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未来发展。 其基础是“书”,故简称“书”。

  13. 要素分析:内核II • 人员H:所有知识和技术都需要人来承载,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这是一种特殊的载体,即具有文化或知识的能动主体。人员既包括承载文化的图书馆员,也包括对图书馆有贡献的用户和各类知识主体以及技术操控者。其关键是“人”,故简称“人”。

  14. 要素分析:内核III • 服务S:就是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满足读者或用户的需求,将信息资源转化出知识价值。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的向前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包括对读者或用户个人的协助行为,也包含对全人类更高理想实现的促进活动。 服务的核心涵义就是“用”,故简称“用”。

  15.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分析内核 • 一个轴心: 资源-人员-服务(Resources-Human-Services) • 简称:书-人-用(R-H-S)

  16. 符号化 • 影响R,H,S的关键因素是经费M、经费对时间的变化率和时间t • 引进Lagrange函数:

  17. 书理学: 分析图书馆学的结果 • 书理学(Bookics): • 把图书馆系统视为物理系统,用以下泛函作为图书馆的Lagrange函数: • L=RH-S • 相应Hamilton原理(变分原理)即可体现资源与人员投入成本极小化和服务效益极大化的思想。 δ∫Ldt=0 • 这一思想表达了书的物理和书的道理,故称书理。

  18. 图书馆动力方程

  19. 图书馆服务公式

  20. 图书馆方程具体化 • 图书馆基本方程 • L(I, i) = f[N(K,T)] • N(K,T) = F[L(I, i)] • 具体化途径示例 • 1. K-I关系 • 2. T-i关系

  21. K – I 关系

  22. K – I方程(无源)

  23. 第一分析方程(有源)

  24. T– i关系

  25. 第二分析方程

  26. 求解: 理论意义 • 通解 :规律与机理 如f(K)=(m2/I2)K时第一方程可解得: • 优化解 :图书馆工作努力方向 • 详见:叶鹰. 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3):71-74 或《分析与创造》

  27. 分析内核:原则I • 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资源是基础”包括了“文献是基础”、“书刊是基础”、“书是基础”等命题,因此,以最早的资源形式——书作为代表,可用“书是基础”作为“资源是基础”的简称。同时,“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也点化了图书馆本体论——图书馆存在的本质是基于以书为代表的资源。这是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her book)”、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的概括。

  28. 分析内核:原则II • 人是关键(人员是关键):人包括了图书馆员及其承载的主观知识和载体化的客观知识。人大脑中的知识,是主观知识;载体化了的知识,是客观知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在人的认识中得到统一,人成为知识的载体、文化的关键,故简称“人是关键”。同时,“人是关键”也体现了图书馆认识论——通过人的文化活动来认识图书馆。这也是对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中第一定律“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Libraries serve humanity)”、第二定律“重视各种知识传播方式(Respect all forms by which knowledge is communicated)”的综括。

  29. 分析内核:原则III • 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最终通过服务体现出来。服务,就是要让读者或用户来利用图书馆,因此,“服务是目的”可简称“用是目的”。同时,“用是目的”也体现了图书馆价值论——图书馆对于人和社会的价值主要就是能被“用”。这是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和克劳福特-戈曼“图书馆学新五律”中第三定律“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第四定律“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Protect free access to knowledge)”的综合。

  30. 书理学的分析内核 • 三条原则:书是基础(资源是基础);人是关键(人员是关键);用是目的(服务是目的) • “一个轴心,三条原则”即构成书理学的内核

  31. 图书馆的分析定义 • 定义:图书馆是具有服务功能和效用价值的大量有序资源的集合。

  32. 书理学方法 • 概念抽象及建模 • 数学处理及分析 • 结果解释及还原 • 三步法:模型抽象;数学分析;结果还原

  33. 书理学的优点 • 继承创新并重:继承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和杜定友的“书-人-法三位一体”说等;开创出独特理论体系 • 古今中外贯通:基础理论内核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颠覆性 • 定性定量结合:明显优于仅有概念的国外复合图书馆说

  34. 书理学的作用 • 统一分析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 • 综合说明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应用: • 书的研究与R规范 • 人的研究与H规范 • 用的研究与U规范

  35. 书理学精神 • 书-人-用 • 爱书-敬人-活用 • ——为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学)精神找到一以贯之的理论基础

  36. 主要参考文献 • [1]叶鹰.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抽象建构.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4(3):86-88 • [2]叶鹰. 抽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3):71-74 • [3]叶鹰. 抽象图书馆学的分析化.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73 • [4]叶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分析表述及其逻辑结构.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 23(3):6-10,26 • [5]叶鹰. 书理学论纲.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4(1):22-26 • [6]叶鹰. 分析与创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第一版);2008(第二版)

  37. 理论扩展 • 图书情报一体化基础理论 • 图书情报档案学基础理论 •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

  38. 参考文献 • [1]叶鹰. 信息传播规律研究. 情报学报, 1998,17(6):463-466 • [2]叶鹰. 信息科技基础理论的分析建构. 情报学报, 1999,18(2):160-166 • [3]叶鹰. 分析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情报学报, 2000,19(4):380-384 • 均已收入《分析与创造》

  39. 供讨论交流 • Thank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