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十一章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

第十一章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 学习目标. 了解国内外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了解国际竞争力排名的研究现状。 理解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内容、结构与体系。 掌握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基本方法。. 国外对综合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近代) 代表人物 : NO. 1: 阿弗雷德 · 马汉( Alfred Thayer Mahan ) —— 美国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 一、综合国力比较的基本概况 (一)近代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 第一节综合国力比较. 主要观点 : 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制海权 , 掌握海权的六个条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一章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比较

  2. 学习目标 • 了解国内外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 了解国际竞争力排名的研究现状。 • 理解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内容、结构与体系。 • 掌握综合国力比较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基本方法。

  3. 国外对综合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近代) 代表人物: NO. 1:阿弗雷德·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 ——美国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 一、综合国力比较的基本概况(一)近代国力的定性分析研究 第一节综合国力比较 • 主要观点: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制海权,掌握海权的六个条件: 地理位置、领土大小、自然结构、人口数量 、 国民习性、政府特性 • 代表人物 NO. 2:李德尔· 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 • 主要观点:“大战略”理论 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时必须统筹运用国力的诸因素,包括政治、军事、外交、贸易、时政及民心等

  4. 代表人物 NO. 3: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r ) ——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家 主要观点 主张把国力作为一个国家推行其对外政策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国力应由九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 • 第一个提出“综合国力”概念 ——美国国际政治学家丁.富兰克尔 • 首次对综合国力进行定量测算 ——J.P.考尔 将国力分解为人口、面积、钢消费量、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军事实力等6个指标,先计算各国指标占世界总计的比重,然后,根据给定的权数对3个指标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其结果作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总得分。

  5. 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富克斯提出综合国力由人口、钢和能源消费量3个要素组成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富克斯提出综合国力由人口、钢和能源消费量3个要素组成 强国公式为: P表示人口、S表示钢产量,E表示能源产量,Mt表示t时期的 国力 • 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提出综合国力的层次分析法 (AHP) 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进行系统分析 ,内容涉及经济、军事、科教、资源、政治、社会、国际影响等七个领域

  6. R.S.克莱因(Ray.S.Chen)提出国力方程 ,并提出 “国力方程”的公式: Pp=(C+E+M)×(S+W) Pp为综合国力,(C+E+M)为物质力量,(S+W)为精神力量的乘积 • 《日本的综合国力》提出综合国力是国际贡献力,生存力和强制力三种力的有机组合 • 国际贡献力包括基础实力和政策力 • 生存力包括地理、人口、资源力、经济实力、防卫力、国民意识、同盟友好关系 • 强制力包括军事力量、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力

  7. 日本学者福岛康仁在克莱因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某些变量的内涵略作改动,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国力方程”日本学者福岛康仁在克莱因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某些变量的内涵略作改动,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国力方程” P=(C+E+M)×(G+D) • 其中:C=人口+领土+自然资源 • E=(GNP+人均GNP+GNP实际增长率) • +(工业、农业、商业实力之和) • M为军事实力,G为国内政治能力,D为国家外交能力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S.奈(Josph S.Nye)在《仍是竞赛中的强者》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组成 • “软实力”包括国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 • “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

  8. 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综合国力问题 主要的研究成果: • 丁峰峻提出综合国力质量公式 综合国力 = 软国力×硬国力 =(政治力+科技力+精神力)× [R 自然力+人力+经济力+国防力)] • 海平、运平、王景涛等设计的综合国力模型体系 综合国力 = 基本实体×物质形态国力×精神形态国力 = 资源力×(经济力 + 科技力 + 军事力) ×(政治力 + 文教力 + 外交力)

  9. 朱喜安、肖腊珍设计的综合国力模型体系 综合国力 = (资源 + 经济活动能力 + 国际竞争能力 + 科技能力 + 可持续发展水平 + 社会发展程度 + 国家强制力 + 外交能力) ×(战略目标 + 追求国家战略意志 + 民族凝聚力) • 综合国力的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 ,但表现出一个共同特性——以军事实力为中心的“强权政治国力观”也是时代的产物

  10. 二、综合国力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设计(一)综合国力概念界定1. 综合国力的概念 •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所具有的综合实力。 “全面发展”包括一个国家在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一个可以计量的复杂的大系统 • 综合国力不仅是指物质力量,而且也包括精神力量,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综合国力不仅指现实力量,而且也包括潜在力量

  11. 2. 概念特点: 综合性 、关联性 、战略性 、时效性 、可比性 、差异性 3. 综合国力分为现实综合国力和潜在综合国力 • 以上所述综合国力概念实际上都是指现实综合国力. • 潜在综合国力是指未来其一特定时期,由于各种要素实力发生变化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它与现实综合国力所含要素范围相同(均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 • 实力即是指现实力量

  12. 测算公式 • 若用P表示现实综合国力,Ai表示第i个构成要素,则综合国力P可表示为要素Ai的函数 P=F(Ai) • 若用Vi表示现在到未来某一时间段之间要素的发展速度,潜在综合国力用P’表示,潜在要素水平用Ai’表示,则 P’=F(Ai’)=F(Vi×Ai)

  13. (二)综合国力指标体系 1. 指标选择原则: 系统性 、代表性 、可比性 、可行性 2. 综合国力要素构成 • 物质要素: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社会发展程度、国际化程度,构成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可直接计量 • 精神要素:政治实力和国民精神,不可直接计量,可由专家评分进行计量 3. 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 8大类构成要素可分为4个层次,包括128项指标 4个层次分别为 : • 第一层次或称为最高层次,也就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 第二层次由综合国力的8大类构成要素组成; • 第三层次分别由8大类要素的各个构成部分组成,例如,“经济实力”中的工业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等; • 第四层次则是由第三层次上各构成部分的具体指标。

  14. (三)综合国力的测评方法 1.数据处理 : (1)数据标准化: 解决数据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矛盾 常用标准:最高值、最低值、特定标准、理想值、极差(最高值 与最低值之差)、标准化因子 (2)逆指标的处理: 常用方法 : a)用一正常数减去逆指标,使其结果为正值 b)对逆指标求倒数 c)将逆指标的标准化值乘上常数-1 d)凡是正指标均计算各国该指标占其最高值的比重,凡是逆 指标均计算各国该指标占其最低值的比重

  15. (3) 权数的确定: • a)主观赋权法: 又叫专家评分法,国外也称为德尔菲法 • 步骤: • (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集,并依据目标将评价因素集分 • (2)由专家咨询得到反映评价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 (3)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 • 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也就是各指标 • 所占的权重 • b)客观赋权法: • 主要方法: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 • 和因子分析

  16. 主观赋权法 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 能够考虑到客观的实际情况,使指标的权数更具有现实意义 但带有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适用资源、经济、科技、军事等构成要素 c)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的区别 客观赋权法 •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 重视了指标数值本身的特征,避免了主观判断造成的后果 • 对指标的具体经济意义重视不够 • 适用各个构成要素内部指标权数的确定

  17. (4) 精神因素的量化 : 精神因素是综合国力中最难把握、最不稳定的因素,一般采用专家评分法 2.综合国力测评的步骤 (1)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国力物质构成要素中每一个构成部分(指标体系框架的第三层次)的得分值。 (2) 区分正指标或逆指标,调整逆指标的方向。即将逆指标的数值乘以常数-1,使其数值的变化与正指标的方向一致。 (3)对调整后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就使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多种指标过渡到可以进行汇总的标准化数据。 设指标数据构成矩阵:有n个参评国家, P个指标

  18. (续)利用公式 (i=1,2,…n, j=1, 2,…,p) 其中: 可得标准化矩阵为 :

  19. (4)计算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R (R为P×P阶方阵) (5)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由方程E-R =0,得到P个特征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1 2……P0,由方程组(E-R)X=0, 得到对应于P个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为 ti为对应于特征根i的单位特征向量, ti=(t1i,t2i,……tpi )

  20. (6)计算主成分得分。为了充分保证Z的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被新的主成分所提取,考虑提取主成分的原则规定为累计贡献率达到90%。设Yi为提取的第I个主成分得分,则 (7)计算综合得分值。以每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对提取的各 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构成要素各构成部分(第三 层次)的综合得分值。 (8)由第三层次的得分值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国力各大类构成 要素(第二层次)的综合得分值. (9)根据各个构成要素对综合国力作用的大小确定相应各自的权数,对 各大类构成要素的得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各个国家综合国力 的最终得分值。

  21. 【例11-1】选择世界上综合国力较有代表性的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韩国,发展中国家中和中国情况相接近的国家印度和巴西,加上俄罗斯和中国,共12个国家进行对比。以1993年为比较年份。【例11-1】选择世界上综合国力较有代表性的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韩国,发展中国家中和中国情况相接近的国家印度和巴西,加上俄罗斯和中国,共12个国家进行对比。以1993年为比较年份。 1.按照综合国力测评的步骤: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人口数的调整和价值指标的价格调整(汇率法),利用spss软件,依次对综合国力其他五个物质构成要素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测算,可得各个物质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及相应位次,如表11-1。

  22. 表11-1 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及相应位次

  23. 2.八大构成要素权数的确定。时代不同,国力诸要素的作用也不同。因此,2.八大构成要素权数的确定。时代不同,国力诸要素的作用也不同。因此, 应该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和各个构成要素对综合国力影响程度的大 小,分别赋予其一定的权数,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科学性。根据这个 准则,并在参考众多综合国力研究构成要素权数确定的基础上,赋予各个 构成要素权重如下:资源为0.08,经济实力为0.26,科技实力为0.20,军 事实力为0.12,社会发展程度为0.10,国际化程度为0.10,政治实力为 0.07,国民精神为0.07,其权重总计为1.00。 3. 将八大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用以上权数进行加权求和,即得综合国力的 最终得分值,结果如表11-2所示。 表11-2 综合国力最终得分值及各国位次

  24. 上述综合国力测算排序结果可以和国内外其它各种测算排序结果作一对比如表11-3:上述综合国力测算排序结果可以和国内外其它各种测算排序结果作一对比如表11-3: 表11-3 综合国力各种测算排序结果对比 名 称

  25. 4.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 上述12国综合国力结果顺序如图11-2所示。 (得分) (国家) 图11-2图综合国力位次排序

  26. 5. 结论与分析 1993年12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大致可分为强、中、弱三大类。美国、原苏联和日本的得分均大于1.0,即比1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为0)高出1个标准差还多,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和韩国的得分均处于-1.0~+1.0之间,在1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附近徘徊,其综合国力处于中等水平; 巴西和印度两国的得分相对于其他10个国家差别较大,得分均在-2.0以下,低于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属于综合国力较弱的国家。

  27. 第二节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早在 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就开始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初步创立了一套评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原则、研究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开始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评价体系,同时,出版《世界竞争力报告》(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公布研究结果。 198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ment Developement,简称IMD)加盟WEF共同进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8. 20多年来,国际竞争力从概念到理论,从统计方法到指标体系等方面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其评价结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学界的认可,但由于研究理念的不同,这两大最为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机构于1996年又再度分开,各自进行较为独立的研究,并从当年开始出版各自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即WEF出版《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GCR》),IMD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WCY》) 此外,西方主要国家也都先后建立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和评价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如美国成立了国际竞争力委员会、欧洲建立了国际竞争力咨询组织。

  29. (二)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入而由最初的比较优势、技术落差论等发展到由波特所创立的“国家钻石”体系 。 • 世界经济论坛(WEF)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能够实现以人均GNP增长率表示的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它在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也强调要持续增进人民生活水平。 •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地创造增加值及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它认为国际竞争力依赖于国家形成的持续创造增加值环境的能力,这些环境包括教育、价值体系等。 • 对于WEF和IMD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九十年代研究竞争力的最为杰出的学者——哈佛大学的米歇尔·波特认为二者均有各自的局限性。 • 可见,目前国际上对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的认识并未统一,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向实际应用拓展。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涉及的是社会经济大系统,因此,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和统计方法的结合。国际竞争力更加关注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能否持续地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竞争力的动态和可持续提升。因此,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的确立更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和磨砺,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逐步完善。

  30. (三)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背景下,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结构等宏观层次,评价一国或地区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 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较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或者是一个国家在其特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里,依靠自然资源禀赋来创造附加价值,或者通过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条件以吸引国外投资,或者依靠国内经济并发展国际经济,来创造并提高附加价值,增加一国的财富的能力。它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在理论上,IMD和WEF提出的竞争力方程将国际竞争力表述为: 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是两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概念。综合国力主要反映一国的整体实力,它是国际竞争力内涵的一个重要层次。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综合实力,还包括实现综合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运行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

  31. 经济竞争力主要涉及生产状况、经济关系协调状况、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经济竞争力主要涉及生产状况、经济关系协调状况、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反映生产与收入总量及发展水平的增加价值的竞争力; • 反映投资总量及发展水平的资本形成竞争能力。这是从生产投资角 • 度反映财富创造所需的资本状况; • 反映在国际市场中经济竞争水平的产品和劳务出口的竞争力; • 反映储蓄总量及发展水平的积累竞争力,这是从积累角度反映经济 • 的积累状况和运行状况; • 反映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及发展水平的最终消费需求竞争力; • 反映农业、工业、服务产业实际增长的部门运营竞争力; • 反映消费价格、生活费用比较、房租等的生活成本竞争力; • 反映预测经济改革、生产资源的再配置等经济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潜 • 在发展竞争力。

  32. 二、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主观赋权评价,多采取综合咨询评分的方法加权,是根据无量纲后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综合指数法、专家评定法。 另一类是客观赋值法,然后对无量纲后的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如主成份分析法、熵值法等。 下面分别对竞争力评价分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作简要介绍。 1.竞争力评价分数法 评价模型 : • ECF为经济竞争力分数,KF为类分数, 为数权重  • 类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KF =∑SF,SF为单项分数 • 单项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为指标分值, 为权重 • 指标分值的公式为: 为标准化指标 • 标准化指标公式为: 为评价指标

  33. 计算过程如表13-4所示。 表11-4 权重的计算 其中,相对重要比可以采用德尔菲法,由有关专家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 的各分项指标进行评估。

  34. 2.主成分分析法 步骤: (1)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35. (2)利用标准的数据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2)利用标准的数据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 (3)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令,求解方程得到特征 值和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4)选择个主成分,使得其累积贡献率超过85%; (5)解释所选主成分的经济意义。 3.综合评价法: (1)非定量指标量化 (2)选择m种有代表性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一般要在两大类评价方法中各选一种,如表11-5所示。 • 表11-5 评价结果排序

  36. (3)比较m种评价方法结果。只有当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时,它们的组合才具有有效性,在此采用Krndall(肯达尔)一致性系数来对各评价结果一致性进行检验。(3)比较m种评价方法结果。只有当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时,它们的组合才具有有效性,在此采用Krndall(肯达尔)一致性系数来对各评价结果一致性进行检验。 ①当n≤ 7时,检验统计量肯达尔一致性系数. 其中, 当 时 ,说明这几种评价结果一致,其中, 是水平下肯达尔一致性系数的临界值。

  37. ②当 时,检验统计量。 式中, 时,说明m种评价结果一致,其中 当 可由卡方分布的临界值表查得。

  38. (4) 选择组合方法,组合m种评价结果得出组合评价结果 组合的方法很多,如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模糊Borda法等,我们可根据情况选取组合方法,但根据经验,Copeland法效果较好,这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若评价方法中认为i企业优于j企业的个数大于认为企业i劣于企业j的个数,则认为企业i优于企业j,记为iSj ;若两者个数相等,则记为iRj,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认为企业i劣于企业j,记为jSi,即定义 企业i的得分为, 依Ci的大小再给企业i排序,若Ci-Cj,则需要根据企业在不同方法下得分的方差、大小来判断企业的优劣,其方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企业i在第j种方法下的得分; 为企业i在第j种方法下所排位次; 为企业i在m种方法下的平均得分。最后,根据的大小 对企业经济竞争力强弱再作判断,越小企业经济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

  39. 三、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竞争力比较要素选择以及比较指标设计 20世纪90年代,咯佛大学教授波特利用“钻石模型”,提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①生产因素;②需求条件;③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的表现;④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参照波特的要素理论,本书把经济竞争力构成要素作如下划分,并以此作为区域间进行经济竞争力比较的依据,即总量因素、效益因素和结构因素。要素设计及指标构成如图13-3所示。

  40. GDP 人均GDP 价值量 制造业增加值 进出口贸易总额 居民储蓄总额 谷物产量 (1)总量因素 钢产量 水泥产量 实物量 发电量 (主要是工农 原油产量 经 业产品产量) 原木产量 济 … … 竟 投资回报率及开工率 争 资金(资本)产值率 力 资金占用产出效益 (2)效益因素 流动资金(资本)周转率 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者人均GDP)及投入产出弹性系数 能源效率及能源弹性系数 产品和劳务出口效益(换汇率等) 基础产业比重(运动、邮电、能源、原材料) 主导工业比重(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 (3)结构因素 第三产业比重 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经济成分比重 股份制企业占地区企业数的比重 图13-2 经济竞争力指标构成图

  41. (二)国际竞争力指标设计的原则 • 量化原则 • 一致性原则 • 简明、易操作原则 • 启发性原则 • 科学性原则 (三)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WEF和IMD两家机构所采用的指标共分为381项,其中249项为统计指标(硬指标),其余132项为调查指标(软指标),这些指标共分为十大类,即经济活力、工业效率、市场趋向、金融活力、人力资源、国家干预、资源利用、国际化倾向、未来趋势和社会政治稳定性。从1991年开始,指标体系及要素分类做了较大调整,要素分为八大类,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指标项目也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渐调整合并。从2001年开始,IMD将要素系统分为四大类,即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 由于IMD的指标体系大体上继承了原WEF和IMD共同的思想和理论框架,因此,下面主要分析IMD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以2000年指标体系为准。

  42. 1. 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1)2001年以前的八大国际竞争力要素 • 国内经济实力要素。国内经济实力要素是对一国或地区内部经济实力进行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现在7个方面,即增加值、投资、储蓄、最终消费、经济部门的表现、生活成本、适应性。后面将要介绍的企业管理、科学技术两大要素是对国内经济实力要素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这三大要素构成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这其中包含着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基本运行和发展竞争力。 • 国际化要素:国际化要素反映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的程度,体现在8个方面,即国际贸易运营、出口、进口、汇率、证券投资、资本国际流动、国家保护、开放度。 • 政府管理要素。政府管理要素反映政府政策有益于增强竞争力的程度,体现在6个方面,即政府债务竞争力、政府支出竞争力、财政政策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社会政治稳定程度。 • 金融环境要素。金融环境要素反映一国资本市场发育状况和金融业的服务质量,体现在4个方面:资本成本、金融效率、股票市场活力、银行部门的效率。 • 基础设施要素。基础设施要素反映的是一国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程度,体现在4个方面:基本基础设施竞争力、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能源自给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环境这三大要素反映市场、体制、法制、政策的作用条件,是国际竞争力发展的重要环境和激励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和国际竞争力基础的发育都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43. 企业管理要素。企业管理要素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在创新、盈利和责任 • 方面的有效程度,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率竞争力、劳动成本与报酬 • 竞争力、公司运营绩效竞争力、管理效能竞争力。 • 科学技术要素。科学技术要素反映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密切相关的 • 科学技术能力,体现在5个方面:科技资本投入、科技劳动投入、技术管 • 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获取与保护。 • 人力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反映一国国民素质与生活质量,体现在7个 • 方面:人口、劳动力、就业、失业、教育结构、生活质量、劳动者态度与 • 价值观。基础设施、国民要素两大要素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支持核心 • 竞争力的长期发展和成长。

  44. (2)2001年以后国际竞争力四大要素评价体系 • 经济运行要素。经济运行要素包括5个方面: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共74项指标。经济运行要素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价格进行系统评价。 • 政府效能要素。政府效能要包括5个方面:公共财政、财政政策、体制结构、企业法规、教育,共84项指标。 • 企业效率要素。企业效率要素包括5个方面: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金融财政、管理绩效、全球化影响,共66项指标; • 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要素。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要素包括5个方面: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价值体系,共90项指标。

  45. 2002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采用的评判标准即为上述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个方面,共314项指标,比2001年增加28项。其中,经济表现方面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及价格等74项指标,比2001年增加6项指标。政府效能方面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金融体制结构、企业结构、教育等84项指标,与2001年相同。企业效益方面包括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管理、全球化影响等66项指标,比2001年增加6项。国家基础结构方面包括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和环境、价值系统等90项指标,比2001年增加16项。 2003年,IMD对评价方法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①除了2002年参评的49个国家或地区,今年新加入了2个国家和8个地区。2个国家是约旦和罗马尼亚;8个地区是浙江(中国)、班加罗尔(印度)、伦巴第(意大利)、圣保罗(巴西)、巴伐利亚(德国)、卡特罗尼亚(西班牙)、巴黎近郊(法国)、莱茵阿尔卑斯地区(法国)。②按人口规模对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分组,一组由人口在2000万以上的30个经济体组成;另一组由29个人口在2000万以下的经济体组成。中国大陆和中国的浙江省被分在了第一组。

  46. (二)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每年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简称《论坛报告》),该报告对7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竞争力指标进行了评比和分析,其中包括: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国家环境法规及状况、国家创新能力、经济创造性和出口贸易。 • 1.经济成长竞争力指数 • 经济成长竞争力指数(GCI)是建立在3个可变因素的范围上的,包括技术、公共制度和宏观经济环境。在技术层面上,划分出两类国家,一类是核心创新国家,所有其他国家被称为非核心创新国家。 • 公共制度指数包括2个次指数,一个反映出腐败的可察觉程度,另一个主要针对合同和法律的作用。 • 宏观经济环境指数不仅包含国家信誉和一般政府开支,还包括一个宏观经济稳定性次指数(其可反映通货膨胀、国家储蓄和实际汇率的变化等) • 2. 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 • 经济成长竞争力指数(GCI)是从中长期去估测经济增长的潜在条件,而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MICI)是考察、界定生产力可持续水平的潜在条件。 • MICI包括两个次指数,一个反映公司技术进步程度,而另一个反映全国商业环境的质量。两个次指数都根据一系列复杂的变量和一般的因子分析来描述与人均GDP的统计关系。

  47. 3.国家创新能力指数 • 2002年以来,《论坛报告》更侧重于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评价。其中,在经济竞争力研究的总体框架下,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专题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论坛报告》提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 研究者从专利指标入手,用美国发明专利数据作为已实现的创新指标,建 • 立起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的基准线,并通过对包括影响技术创新的24种要 • 素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已实现的创新与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之间的关 • 系,进而建立对于各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研究者在表现创新实力的统计性二级指标方面,没有采用创新经费投入指 • 标,而是采用科学家、工程师占人口比重指标。 •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变量设计方面,根据调查的实际结果,选取了创新政策、 • 创新的聚集环境和创新合作3项二级指标,均属于涉及政策因素的调查指标。 • 《论坛报告》在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生成了统一的创新能力指数,并用这一指数对75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序评价。

  48. 《论坛报告》的国家创新能力指数更注重从体制与政策评价的角度研究创新能力的变化,认为国家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国家作为政治和经济实体不断产生有商业意义的创新的潜力,它不仅反映已实现的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所进行的投资和所实施的政策。在比较完整的问卷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大量的定性型量化指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