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第十講. 傳統文化中的「時間」概念及其 21 世紀新啟示. 1. 引言. 1:1 「時之為義大矣哉!」 人生活在「時間」的暴政之下,但又「抓」不到「時間」. 岳飛 : 〈 滿江紅 〉 :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mont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統文化與21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2. 第十講 傳統文化中的「時間」概念及其21世紀新啟示

  3. 1. 引言

  4. 1:1 「時之為義大矣哉!」人生活在「時間」的暴政之下,但又「抓」不到「時間」 岳飛:〈滿江紅〉:「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工業社會中「時間」的宰制力:現代人將空間問題轉換為時間問題 馬庫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irreversibility of time” → tragedy.

  5. 1:1 「時之為義大矣哉!」人生活在「時間」的暴政之下,但又「抓」不到「時間」 • 傳統人文心靈對「時間」的思考: 〔唐〕崔護(殷功,德宗貞元12年登第) 〈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長安桃溪堡桃花西苑進門刻碑

  6. 1:1 「時之為義大矣哉!」人生活在「時間」的暴政之下,但又「抓」不到「時間」 • 中國文學:時間意識強烈 「悲秋」傳統 ※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創造無限的生命意義?

  7. 短片: “To be or not to be…” 資籵來源:《哈姆萊特》

  8. 〔北宋〕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1007-1072) 〈秋聲賦〉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奮發。…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9. 〔清〕曹雪芹(1715?-1763?) 《紅樓夢》,第45回: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續。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淚燭。

  10. 1:1 「時之為義大矣哉!」人生活在「時間」的暴政之下,但又「抓」不到「時間」 • 傳統人文心靈對「時間」的思考: • 日本文學:耽溺於「死亡之美」櫻花,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1972),《雪國》,中尉自殺。

  11. 1:2 「時間」是變遷的主宰 • 孔子: 「逝者如是夫!不捨晝夜。 」 • Heraditus (約500B.C.):“ Life is a flux of becoming.”

  12. 1:2 「時間」是變遷的主宰 • 〔東晉〕僧肇(384-414):《肇論》,〈物不遷論〉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夫人之所以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感也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何則?

  13. 1:2 「時間」是變遷的主宰 〔東晉〕僧肇(384-414):《肇論》,〈物不遷論〉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復何怪哉?

  14. 毛澤東(1893-1976) 〈沁園春〉(1936)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5. 毛澤東(1893-1976)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04.21)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易經》:易簡、變易、不易(鄭玄)熊十力(子真,1885-1968):「易海」

  16. 1:3 人企圖將「剎那」化為「永恆」 「勿忘我」 ( “Forget me not” ) ∴ 文學 → 以文字將「時間」加以凝固,使短暫的「美」成為永恆。 史學 → 掌握「時間」,以成為「時間」的主人。

  17.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eds., Notion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Chun-chieh Huang (與Erik Zurcher合編),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Culture (Leiden: E. J. Brill, 1995).

  18. 1:4 本講問題 • 傳統中國文化中的「時間」概念有何特質? • 如何從「時間」的桎梏中超拔而汲取智慧的靈感? • 普遍而必然的規律與規範如何在「時間」中展現?

  19. 2.傳統文化中「時間」與人文精神的建立

  20. 2:1 傳統中國文化中「時間」概念的具體性 • 相對於康德作為「感性直觀的形式」的具體性「時間」 • 抽象的「時間」展現在世運興衰與歷史變遷之中,所具體的以既是抽象概念又是具體存在。 • 傳統文化中「時間」的往復性:過去 現在 未來

  21. 2:2 時間之流中的「人」:主動?被動? 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與歷史潮流中的「勢」之張力。 • 〔春秋〕魯宣公2年(607B.C.):晉靈公←趙盾史家寫「趙盾弒其君」曰: 「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孔子曰: 「董狐,古之良史也」 。

  22. 2:2 時間之流中的「人」:主動?被動? • 〔唐〕柳宗元(子厚,733-819):〈封建論〉:「封建,勢也,非聖人意也。」 • 〔南宋〕朱熹(晦庵,1130-1200):「因勢而利導,唯聖人能之。」 ∴ 時間之流中「人」既具有主動性,又被客觀形勢所限制 → 孔子提出「義命分立」說

  23. Françios Jullien, The Propensity of Things: Toward a History of Efficiency in China. tr. Janet Lloyd (New York: Zone Books, 1999).

  24. 2:3 讀史以掌握並駕馭時間,建立「人」的主體性 • 如何可能? 「時間」貫串「古」與「今」、「特殊」與「普遍」,以及「具體」與「抽象」,「時間」有其「超時間性」,由此彰顯歷史中的「人」之意義與「人」 之尊嚴= 「人文精神」。 古-今 特殊-普遍 具體-抽象 超時間 時間

  25. 2:3 讀史以掌握並駕馭時間,建立「人」的主體性 • 中國歷史思維中「人文精神」的三種表現: 《史記》五體:本紀、世紀、列傳、表、書 • 人物刻劃 • 人物之心術 • 史學乃所以經世 ∴ 1. 「事實」與「價值」合一:《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匕首: 「不中!中銅柱」 2. 史論傳統

  26. 3.傳統文化中「超時間」的規律在「時間」中展現3.傳統文化中「超時間」的規律在「時間」中展現

  27. 3:1 「超時間」的歷史規律只有在「時間」脈絡與情境中才能展現 • 〔漢〕司馬遷(子長,145-87?B.C.)《史記》〈伯夷列傳〉: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廌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沎,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28. 3:1 「超時間」的歷史規律只有在「時間」脈絡與情境中才能展現 • 〔漢〕司馬遷(子長,145-87?B.C.)《史記》〈伯夷列傳〉: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29. 3:2 經由具體的人與事而展現 • 人是具體的而不是作為範疇的人:青年馬克斯對費爾巴哈的批評 馬克斯(Karl Marx, 1812-1889)《德意志意識型態》: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外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外在於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人。只要描繪出這個能夠的生活過程,歷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還是抽象的經驗論者所認為的那樣,是一些僵死事實的搜集,也不再像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想像的主體的想像的活動。

  30. 3:2 人及其活動使歷史中的規律具體化及其問題 • 人之存在及其活動的具體性:受「時間」與「空間」的決定。 • 歷史經驗的時空性: 如秦帝國的興亡 • 方法論問題:歷史規律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因而有其時空性,所以難以「放諸四海而皆準」。

  31. 3:2 人及其活動使歷史中的規律具體化及其問題 • 問題的解決:歷史規律有其獨立自主性,一旦提煉出來後,可以轉而對它所從出的史實具有批判力。參考:柯靈吾(R. G. Collingwood): 《歷史的理念》(The Ideas of History).

  32. 4.結論

  33. 4:1 現代人被「時間」所宰制、放逐 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現代人生命的虛無感

  34. 4:1 現代人被「時間」所宰制、放逐 〔明〕憨山(德清,1546-1623)大師 《醒世歌》: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35. 4:1 現代人被「時間」所宰制、放逐 〔明〕憨山(德清,1546-1623)大師 《醒世歌》: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神平胃散,兩鍾和氣二陳湯。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36. 4:2 現代人的時間觀:直線的時間觀 Stephen W. Hawking著,許明賢等譯:《時間簡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頁137: 總之,科學定律並不能區分前進和後退的時間方向。然而,至少存在有三個時間箭頭去將過去和將來區分開來。它們是熱力學箭頭,這就是無序度增加的時間方向;心理學箭頭,即是在這個時間方向上我們能記住過去而不是將來;還有宇宙學箭頭,也即是宇宙膨脹而不是收縮的方向。我指出了心理學箭頭本質上應和熱力學箭頭相同。

  37. 4:2 現代人的時間觀:直線的時間觀 Stephen W. Hawking著,許明賢等譯:《時間簡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頁137: 宇宙的無邊界假設預言了定義很好的時間的熱力學箭頭,因為宇宙必須從光滑、有序的狀態開始。並且我們看到,熱力學箭頭和宇宙學箭頭的一致,乃是由於智慧生命只能在膨脹相中存在。收縮相是不適合於它的存在的,因為那兒沒有強的熱力學時間箭頭。

  38. 4:3 傳統的現代啟示 • 往復的時間觀 → 無限的生命觀 ∴以時間的綿延性而拓展生命的意義 • 個人因時間的綿延不盡而浸潤在群體生命之中 ∴ 「個體性」(individuality) 因「時間」之流而融入「群體性」(sociality)

  39. 思考問題 • 報載一位34歲的國小女老師自殺,遺書中自述自殺理由是: 「不願一天天看到自己年華老去」。請討論上述自殺事件的意義與啟示。 • 請討論「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創造無限的意義」 。

  40. 閱讀作業 • 黃俊傑:〈中國傳統歷史思想中的時間概念及其現代啟示〉,收入黃俊傑編: 《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頁3-28。

  41. 延伸閱讀 •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eds., Notion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Chun-chieh Huang (與Erik Zurcher合編),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 E. J. Brill, 1995).

  42. 樂曲欣賞 二胡名曲 《江河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