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38 Vues
拉美国家现代化与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 —— 对美拉关系发展中三大标志性“峰会”的考察及思考 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 洪国起. 拉美所成立 50 周年纪念大会暨拉美 现代化历程及其启示学术研讨会论文. 中心思想. 本文从拉美历史嬗变的视角,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不完全是单纯的国家工程,它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条件,要求与改革旧的游戏规则、推进国际秩序民主化相衔接。美拉关系历史表明,拉美国家现代化与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进程中充满着国家主权与国家强权之间的博弈与斗争,要实现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还会走很长的路,但其前景是看好的。. 文章的框架及思路.
E N D
拉美国家现代化与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对美拉关系发展中三大标志性“峰会”的考察及思考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 洪国起 拉美所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暨拉美 现代化历程及其启示学术研讨会论文
中心思想 • 本文从拉美历史嬗变的视角,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不完全是单纯的国家工程,它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条件,要求与改革旧的游戏规则、推进国际秩序民主化相衔接。美拉关系历史表明,拉美国家现代化与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进程中充满着国家主权与国家强权之间的博弈与斗争,要实现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还会走很长的路,但其前景是看好的。
文章的框架及思路 本文讲的美拉关系,系指美国与拉美国家群体的关系;而群体关系中主要围绕着美拉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大峰会这一重点展开。三大峰会是: 1826年“巴拿马大会” 1889年第一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 2010年墨西哥坎昆“团结峰会” 为此,文章写了四个部分:
文章的四个部分: 一,巴拿马大会同第一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博弈 的实质:由谁主导拉美新兴独立国家未来的命运 二, 美拉关系的特点:充满信任与疑惧、合作与冲突、 希望与失望的120年 三,“团结峰会”召开的特定条件及其意义 四, 考察美拉关系中三大标志性峰会后的启示:
(一)前两次峰会的博弈及实质 • 19世纪初,拉美国家独立后美洲并行存在着两种发展战略思想 和两种发展路径; • ①,1815年,以玻利瓦尔为代表提出“大陆团结联合反殖”、建立南美“大祖国”的战略思想; • ②1823年,美国发表“门罗宣言”,表面上维护拉美新独立国家,实质上是把欧洲势力拒之美洲门外,自己独占美洲;
两种发展战略的本质区别: ①价值取向; ②思想内涵; • 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①1826年,玻利瓦尔主持召开拉美国家独立后第一次“巴拿马泛美大会”,通过《团结、同盟和永久联邦条约》等文件; 此后, 玻利瓦尔事业的继承者又多次召开类似大会,均因历史条件所限未能成功;
②玻利瓦尔建立南美洲“大祖国”的抱负受挫后,美国抓住时机打着维护西半球安全的旗号于1889年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建立起 “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 简称“泛美联盟”)。1948年“泛美联盟”更名为“美洲国家组织”,其功能扩展至经、政、军事等领域。拉美地区遂成为美国的“后院”。玻利瓦尔的泛美主义被美国异化为“美式”泛美主义。
(二)美拉联姻后复杂多变的关系 • 美国主导、已有120年历史的“泛美联盟” 组织,由于其本身存在的先天性矛盾和后天运行机制上民主功能的缺失,导致“泛美联盟”组织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和难以克服的脆弱性; ①经济层面:美国在拉美追求的目标是,获取在拉美的经济特惠权和垄断资本利益最大化;
②政治层面:美国推行强权政策。在“不干涉内政”这一原则问题上,美拉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政治对立; • ③安全层面:美国推行实用主义政策。打着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幌子实现其独占拉美的目的; • 泛美联盟组织运作到 21世纪第一个10年,美国这个“大家长” 就不好当了。
(三)团结峰会召开的背景及意义 • 这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即“团结峰会”召开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 一,2010年2月,墨西哥坎昆“团结峰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①历史逻辑; • ②时代特征; • ③现实条件; • ④导火索;
“团结峰会”的重要意义 • ①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酝酿、筹备会议期间一致决定,不邀请美国和加拿大参加而邀请被美国封锁近半个世纪的古巴出席,这是美洲国家组织“大家庭”历史上的第一次。他向世人昭示:拉丁美洲不再是“美国人的美洲”,而是拉丁美洲人的美洲,“拉美人民将一起创造新的历史”;
“团结峰会”的重要意义 • ②拉美和加勒比32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及其代表在“团结峰会”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的精神,克服国与国之间, 左、中、右各派意识形态之间多年的积怨和分歧,在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上取得高度共识,一致同意组建“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在独立200年来追求“拉美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关键性的一步。
(四) 几点思考 • 思考一:美国主导、已有120年历史的“泛美联盟”组织,其内部组织制度、运行机制是美国“门罗主义”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美国利用玻利瓦尔创建南美洲“大祖国”的抱负受挫、凭借其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从“泛美联盟”到“美洲国家组织”的发展,是将玻利瓦尔的泛美主义异化成“美式”泛美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其结果是,既把欧洲列强拒之于西半球大门之外,又把 中、南美洲国家拉入美国的怀抱,变为美国自家的“后院”,达到一箭双雕、控制整个美洲的目的。
思考二 • 拉美国家现代化需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美拉关系充满了合作与冲突,互补而不能共赢。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追求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构成了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泛美联盟”建立120年之后召开的“团结峰会”,决定组建一个 “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这是拉美人民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所做出的富有远见的战略性选择。这对于推动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促进拉美国家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思考三 • 美拉关系发展史启示我们,崭时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同强势大国打交道,必须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事关国家主权和发展战略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切不可放弃原则“趋同化异”。否则,就有可能像19世纪玻利瓦尔的泛美主义被美国“门罗主义”所异化那样陷入强势大国所设下的陷阱、造成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美拉关系史中这一沉痛教训,对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当今美国在亚太、北非、中东的战略布局及其所作所为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思考四 • 人类历史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社会强烈呼吁,要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方式。世界大国,尤其是早已进入后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各国的关系。应该坚持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有的大国或国家集团,总想寻找种种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理所当然受到各国人民的抵制。“团结峰会” 胜利召开最重要的时代意义就在于,独立200年之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决心不再充当美国 “后院”的角色,他们要在国际社会挑战面前以一个声音说话,在新大陆崛起的道路上开辟新的征程。要强调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