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仙跡岩植物介紹

六年愛班 32 號 張詩涵. 仙跡岩植物介紹. 目錄. 1. 吊竹草 2. 南美朱槿 3. 曼陀羅 4. 火炭母草 5. 樹薯 6. 野桐 7. 提湯菊 8. 紅樓花 9. 芒萁 10. 島榕. 11. 相思樹 12. 筆筒樹 13. 姑婆芋 14. 台灣肖楠 15. 五節芒 16. 血桐 17. 夾竹桃 18. 樟樹 19. 雀榕 20 . 非洲鳳仙花 21. 仙跡岩傳說. 吊竹草. 花 : 花序開於莖頂,小花是粉紅色。花語:『熱情』. 科別 : 鴨跖草科 學名 : Zebrina pendula Schnizl .

myr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仙跡岩植物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年愛班 32號 張詩涵 仙跡岩植物介紹

  2. 目錄 1.吊竹草 2.南美朱槿 3.曼陀羅 4.火炭母草 5.樹薯 6.野桐 7.提湯菊 8.紅樓花 9.芒萁 10.島榕 11.相思樹 12.筆筒樹 13.姑婆芋 14.台灣肖楠 15.五節芒 16.血桐 17.夾竹桃 18.樟樹 19.雀榕 20.非洲鳳仙花 21.仙跡岩傳說

  3. 吊竹草 花:花序開於莖頂,小花是粉紅色。花語:『熱情』 科別:鴨跖草科 學名:ZebrinapendulaSchnizl. 別名:吊竹梅、雞舌草、紫露草、帽子花、藍姑草、耳環草 原產地:墨西哥 型態:多年生斑紋植物,慢性菁具下垂性 葉:葉卵狀披針形,葉面青綠色有兩裂顯著銀色白斑,葉背紫紅色

  4. 南美朱槿 科名:錦葵科 學名:MalvaviscusarboreusCav.  別名:捲瓣朱槿、大紅袍、燈籠扶桑、懸鈴花、風鈴花 原產地:巴西、墨西哥、秘魯 莖:高約一至二公尺 葉:葉有柄,互生,叢集株端,長橢圓形狀,先端漸尖,粗鈍鋸齒緣,主葉脈掌狀,有五至七條 花:花單生,自葉脈處抽出,紅色,小苞六至八片;花萼五裂,花瓣五片,呈螺旋狀,略左旋,花瓣不開展,呈含苞狀,雌雄蕊均伸出花瓣外,鮮紅色,全年開花

  5. 曼陀羅 科名:茄科 學名:DaturatatulaLinn. 原產地:印度 莖:直立草本,有時為亞灌木,株高可達一點五公尺,莖灰白色,光滑 葉:葉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為不對稱的楔形;葉緣具不規則的波狀且裂;葉柄長零點三到零點四公分,葉長十二到十八公分 果實:蒴果,直立,卵狀。果期七到十月 花:花單生於枝的分叉處或葉腋,直立,具短柄;花萼筒狀,筒部具 5 稜角,5 淺裂,裂片三角形,花後自基部斷裂,宿存部份隨果實而增大併向外反折;花冠漏斗狀,下半部帶綠色,上部白色或淡紫色,5 淺裂;雄蕊 5;子房卵形,不完全 4 室。花期 6~10 月

  6. 火炭母草 科名:蓼科 學名:PolygonumchinenseLinn. 別名:冷飯藤、秤飯藤、倩飯藤 原產地:中國南部、菲律賓、印度 莖:火炭母為多年生披散或攀援狀草本,長達 1.5 公尺;莖下部多分枝。匍地者節處生根,嫩部帶紅色,被疏毛或無毛 花:秋季開花。花序近頭狀,呈二歧狀或繖房狀排於枝頂,花序梗常被腺毛;花萼 5 裂,白色或淡紅色;無花瓣;雄蕊 8;子房上位,柱 3,下部合生 葉:單葉互生,紙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三角形 果實:瘦果卵形,具 3 稜,包於宿萼內

  7. 樹薯 科名:大戟科 學名:Manihotutilissima Pohl. 別名:木薯、臭薯、葛薯 原產地:巴西 莖 :高約 1-3 公尺,塊根圓柱狀,肉質、肥厚,故又稱木薯,莖有乳汁,木質、粗壯 葉 :單葉互生,掌狀 3~7 深裂或全裂,各裂片呈倒披針形 果實:蒴果橢圓形或圓球形,徑約 1.5 公分,有 6 條狹波狀縱稜 花 :花單性,圓錐花序,雌雄同株而異花,無花瓣;花萼大,鐘狀,5 裂,呈花瓣狀,黃白而帶紫色;雄花 10 枚,2 輪;花柱 3,下部合生;雌花子房 3 室。

  8. 野桐 科名:大戟科 學名:Croton japonicumThunb. 別名:白葉仔、白匏仔 原產地:印度、菲律賓群島、澳大利亞、琉球、中國南部及日本 莖:半落葉小喬木,高可達 10 公尺,徑 15~30 公分,樹皮平滑;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小枝細長,有淡褐色星狀絨毛 葉:嫩葉與芽密生紅褐色絨毛,葉互生 花:花小,多數,雌雄異株 果實:果實為蒴果,三角狀球形,外表密生黃褐色腺毛及軟,刺種子球形,略扁平,黑色

  9. 提湯菊 科別:菊科 學名:Tithoniadiversifolia 別名:提湯菊、金花菊 原產地:墨西哥 莖:高度約為2~5公尺 葉:形狀為卵狀長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葉背有短柔毛 花:雌雄同株,大型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徑約5~15公分,花被黃色,周圍舌狀花約有10~13朵

  10. 紅樓花 科名:爵床科 學名:OdontonemastrictumKuntze 別名:紅筒花 原產地:中美洲,波多黎各 莖:株高 50~150 公分,叢生狀 葉:葉稍大形,長 10~30 公分,寬 4~10 公分,闊卵狀披針形 果實:蒴果棒狀,1~2 公分長。 花:花頂生,花梗細長,赤褐色,穗狀花序,成串,紅色,小花花冠細筒狀花期 9~12 月

  11. 芒萁 科名:裏白科 學名:Gleichenialinearis (Burm. f.) Clarke 別名:芒萁骨、小裏白、小羊齒、山蕨 原產地:大陸南部和日本等熱帶 莖:高 30~60 公分,棕褐色 葉:達 20~100 公分,先端雙叉葉表均呈綠色,有光澤,葉背白色 果實:孢子囊群不發達,孢子體集體長成一大片。每一孢子囊群有孢子囊 6~9 個,孢膜缺如,成熟期 6~8 月

  12. 島榕 科名:桑科 學名:FicusvirgataReinw. exBlume 別名:白肉榕、赤榕 原產地:中國南部、台灣 莖:高 4~10 公尺,枝條淡黃色或淡綠色 葉:長 10~20 公分,寬 4~8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果實:成熟時橘紅色或橘黃色;徑約 0.8~1 公分 ,熟時紅褐色,粗糙。 花:單生或對生,無花序梗,但看起來像是有花序梗,此乃因為球形花序的基部會突然地伸長 0.3~0.5 公分

  13. 相思樹 科名:豆科 學名: Acacia confusaMerr 別稱:相思仔、香絲樹、假葉豆 原 產 地:台灣原生種 莖:樹高可達 10~20 公尺,徑有時能達 1 公尺以上,樹皮灰白色 葉:葉長 8~10 公分,寬 1~1.5 公分,表面呈有光澤的濃綠色 果實:長 5~8 公分,扁平,表面平滑,黑褐色 花:金黃色,長 0.3~0.5 公分,寬 0.2~0.25 公分,花期在春季

  14. 筆筒樹 科別:桫欏科 學名:Sphaeropterislepifera 別名:蛇木、山棕蕨 原 產 地 : 台灣、菲律賓、印度 莖:筆筒樹的直立莖如樹木狀,高達6公尺至20公尺以上,粗約15一20公分 葉:葉叢生幹端,葉柄粗大(徑約5公分),脫落性,掉下之後會在幹上留下葉痕,葉片大型 果實:沒有果實與種子,以孢子繁殖

  15. 姑婆芋 科名:天南星科 學名:Alocasiamacrorrhiza 別名:天荷、海芋、木芋頭 原產地:台灣、東南亞 莖:肉質粗壯呈圓柱形,高可達 30~80 公分 葉:葉片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長可達 1 公尺 果:漿果球形,紅色,具少數種子 花:花序柄常單生;春季開花,佛焰苞肉質,綠色;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中央為中性花

  16. 台灣肖楠 科名:柏木科 學名:Libocedrusformosana Florin 別名:肖楠、肖楠柏 原產地:中國、台灣 莖:可達 50 公尺高,徑多在 2.5 公尺左右,樹皮薄,淡紅褐色 葉:葉鱗片狀,扁平,長 1.5~2.5 公分, ,表面深綠色,背面略帶有蒼綠色 花: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於枝頂 果實:長 1~1.5 公分,寬約 0.4 公分,毬果是圓錐狀的長橢圓形

  17. 五節芒 科名:禾本科 學名:SaccharumfloridulumLabill 別名:寒芒、菅草、芒草 原產地:台灣、華南地區 莖:高約 1~3 公尺,莖節處常有粉狀物 葉:葉緣含有矽質,能割傷皮膚,葉片細長如甘蔗葉 果實:穎果長橢圓形 花:秋天開花,花初期為淡黃色、成熟時呈黃褐色

  18. 血桐 科別:大戟科 學名:Macarangatanarius 別名:流血樹、大冇樹、橙桐 原產地:菲律賓、蘭嶼 莖:莖的主幹粗而明顯,直立莖 葉:單葉,互生,多叢生於枝端,心狀盾形葉,葉長可達25cm以上 花:雌雄異株,花沒有花瓣,花萼淡綠色

  19. 夾竹桃 科名:夾竹桃科 學名:Neriumindicum Mill. 別名:柳竹桃、柳葉桃、桃竹 原產地:地中海沿岸 莖:高約 2~ 5 公尺,小枝呈四稜 葉:葉對生或輪生,長 12~ 20 公分,寬 1~ 2.5 公分,葉正面綠色,背面淺綠 果實:蓇葖果長圓柱形,長 20 公分左右,種子上端密生淡褐色長毛 花:花桃紅、粉紅或白色,花期極長,幾乎全年均能開花,尤其以夏季最盛開

  20. 樟樹 科名:樟科 學名:Cinnamomumcamphora (L.) Presl. 別名:栳樟、栳樹、番樟 原產地:台灣、中國、日本 莖:高可達 50 公尺,徑 3~16 公尺,樹幹通直,樹皮紅褐色或灰褐色 葉:葉緣長 5~9 公分,寬 3~4 公分,先端銳尖而呈尖突狀,表面有光澤綠色且光滑無毛,背面光滑或散生柔毛 果實:徑約 0.6~0.9 公分,成熟時紫黑色,帶有光澤 花:花較小,多數,黃綠色,光滑,每年 2~4 月開花

  21. 雀榕 科名:桑科 學名:FicuswightianaWallich 別名:大葉榕、赤榕、山榕 原產地:海南、琉球、香港 莖 :高可達 25 公尺,徑 40~100 公分,樹皮暗褐色 葉 :葉片及嫩枝初呈紅色,葉片長橢圓形,長 10~20 公分,寬 4~6 公分,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 果實:紅褐色具白斑,鳥類喜食 花 :花小不明顯, 粉紅色而散生白色或黑色斑點春天為花期

  22. 非洲鳳仙花 科名:鳳仙花科 學名:Impatienswalleriana Hook. f. 別名:矮鳳仙 原產地:非洲 莖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高 20~80 公分。 葉 :葉序為互生,葉的形狀為廣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而先端尖銳,葉色濃綠有些具斑紋 花 :繖花色為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白色,四季常開狀花序 果實:鳳仙花開完後會結蒴果,到了完全成熟時,只要輕輕一碰,果袋裂開,迸彈出比芝 麻粒還小的種子,非洲鳳仙的果袋裂開後,果皮還會捲縮起來,果實為翠綠色

  23. 仙跡岩傳說 仙跡岩傳說之ㄧ 傳說五百年前的某一天,劉海仙翁雲遊到景美地方,遙望北方山巔,妖氣沖天,仔細察看一隻大蟾蜍正在危害人畜,仙翁決定收妖,便利用魚竿釣魚的方法,引誘怪物上鉤,但用力過猛,雙腳竟硬生生的陷入石內,才將身子穩注,怪物既除,仙人大笑離去,遂留下岩石上的足跡供後人瞻仰,而北方的那座山,後來就被稱為蟾蜍山。 仙跡岩傳說之二 相傳八仙之ㄧ的呂洞賓,於仙界欲追求何仙姑,一個不留神,卻被仙姑推下凡界,第一個落腳的地方就是今天公館的蟾蜍山,因不滿其地理位置,便踏出一步來到景美仙跡岩,而今仙跡岩上的足印,就是當年呂洞賓所留下的足跡。

  24.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