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第七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型

第七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型. 一、植物界的分类 二、植物的命名 三、植物界的类群. 一、植物界的分类. 植物分类是对植物进行鉴定、命名、分类并按 一定的系统排列起来,便于认识、研究和利用植物。. (一)植物分类的目的. 1 .正确鉴定植物种类,为 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性开发利用 提供保证;. 2 .熟悉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二)植物的分类等级. 分类等级的高低常以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形态相似性及构造的简繁程度来确定。.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最高级单位. 基本单位. 植物分类单位表达方式.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型 一、植物界的分类 二、植物的命名 三、植物界的类群

  2. 一、植物界的分类 植物分类是对植物进行鉴定、命名、分类并按 一定的系统排列起来,便于认识、研究和利用植物。 (一)植物分类的目的 1.正确鉴定植物种类,为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性开发利用 提供保证; 2.熟悉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3. (二)植物的分类等级 分类等级的高低常以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形态相似性及构造的简繁程度来确定。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最高级单位 基本单位

  4. 植物分类单位表达方式 一般植物分类单位用拉丁文词来表示, 具体规定为: 门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phyta; 纲的拉丁名词尾加-opsida; 目的拉丁名词尾加-ales; 科的拉丁名词尾加 -aceae。

  5. 以下8 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 留科名,可以用习用名,也可以用规范名。

  6. 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在自然 界中占有一定分布区的植物类群。同种个体 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后可以产生 后代,不同种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

  7. 用下面的例子,说明植物在分类上所属的各级单位。用下面的例子,说明植物在分类上所属的各级单位。 油松 界:植物界 门:松柏门 纲:松柏纲 目:松柏目 科:松科        属:松属 种:油松 芍药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虎耳草目 科:芍药科    属:芍药属 种:芍药

  8. 二、植物的命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给每一种 植物制定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即 学名﹙scientific name﹚。

  9. (一)植物的学名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学名必须用拉丁文来书写,采用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的“双名法”命名。 每个学名由两个拉丁词组成,前者是属名,后者是种名,最后附上命名人的姓名。 双名法 由瑞典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创立: 1 统一了植物的名称; 2 明确了植物种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10. 植物学名的构成 命名人 + 属名 种加词 + 首字母大写 全部字母小写 姓氏缩写 ﹙首字母大写﹚ 如: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Coptis属名, chinensis 种名, (中国的) Franch.(命名人Franchet 缩写)

  11. 1 属名 属名是分类中最重要的名称,不仅是种加词 依附的支柱,也是 科级名称构成的基础。 银杏Ginkgo biloba L. Ginkgo银杏属 Ginkgoaceae 银杏科 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 Magnolia玉兰属 Magnoliaceae木兰科

  12. 1 属名 属名通常根据植物的特征、特性、原产区地方名、生长习性或经济用途而命名。 用植物特征命名的: 五加属 Acanthopanax(有刺的人参属) 指本属植物形态似人参属而有刺 沙参属AdenOphora(腺体) 指本属植物的花有腺体。

  13. 1 属名 以植物特性命名的: 甘草属 Glycyrrhiza(甜的根茎) 指本属植物的根茎具有甜味 葱属 Allium(辛辣), 指本属植物有辛辣味 鸡屎藤属 Paederia(恶臭), 指本属植物具有恶臭等

  14. 1 属名 以原产区地方名的语音经拉丁化而成的属名: 茶属 Thea、荔枝属 Lichi、南天竺属Nandina 根据我沿海所叫的名称用拉丁语拼成 以植物的生境命名的: 葶苈属 Draba(森林中生长)、松属 Pinus(山)、 柳属Salix (近水) 以经济用途命名的: 人参属 Panax(万能药)、茄属Solanum(镇静)

  15. 1 属名 属名使用拉丁名词的单数主格,首字母必须大写。 银白杨Populus alba L.(杨属 Populus) 银 杏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 Ginkgoaceae、银杏属 Ginkgo)

  16. 2 种名 植物的种名用于区别同属中不同种。 通常使用形容词、同位名词或名词所有格。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白丁香Syringa oblata var.alba 种以下的分类等级: 亚种(Subspecies)缩写为subsp.或ssp. 变种(varietas)缩写为var. 变型(Forma)编写为 f.

  17. 3 命名人 命名人的引证一般只用其姓,用拉丁字母拼写,每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我国的人名姓氏,统一用汉语拼音拼写。 姓氏较长时,可以缩写,缩写之后加缩略点“.” 银杏Ginkgo biloba L. 黄连Coptis chinensisFranch.

  18. 三、植物界的基本类型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大多为单细胞,生殖过程为合子不形成胚,直接萌发为植物体。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颈卵器植物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卵受精后合子发育成胚。 维管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19. (一)藻类植物 1 生活环境多为水生,少为陆生 2 构造细胞壁分两层,细胞内有叶绿素和色素形成的 载色体。 植物体较小、构造简单,仅有单细胞、群体、 丝状体或叶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植物 称为原植体植物。 3 代表植物

  20. (1)念珠藻 属蓝藻门(原核植物) 构造:单列细胞构成的丝状体 繁殖: 营养繁殖 异形胞 藻殖段 新的丝状体 无性繁殖 厚垣孢子 新的丝状体 厚垣孢子 异形胞

  21. (2)衣藻 衣藻属(属绿藻门) 构造:单细胞藻类,细胞内含有 细胞核,位于中央,细胞 有两根鞭毛。 细胞核

  22. 原生质体 分裂 衣藻的繁殖 无性繁殖 细胞失去鞭毛 游动孢子 新的衣藻

  23. 营养体 无性生殖

  24. 原生 质体 分裂 合子 衣藻的繁殖 无性繁殖 细胞失去鞭毛 游动孢子 新的衣藻 有性繁殖 同配生殖 母细胞 形态 结构 大小相同的配子 合子 异配生殖 母细胞 形态结构相同, 大小不同的配子 合子 卵式生殖 小而具双鞭毛的雄性配子 大形无鞭毛的球型卵细胞 减数分裂 休眠后 衣藻 孢子 萌发 合子

  25. 衣藻有性繁殖 C 配子的结合 D 游动合子 E 停止游动的合子 F 成熟合子 G 合子减数分裂

  26. (3)水绵属 构造:多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 繁殖:营养繁殖 断裂方式 有性繁殖 接合生殖 梯形接合 侧面接合

  27. 侧面接合 梯形接合 两配子 水绵属的生活史 A 细胞的构造 B 侧面接合 C 梯形接合 D 合子萌发 合子 合子进行减数分裂

  28. 侧面接合 梯形接合 两配子 A 细胞的构造 B 侧面接合 C 梯形接合 D 合子萌发 合子进行减数分裂 合子

  29. 2 (4)海带(褐藻门) 构造 由假根、带柄和带片组成 繁殖 孢子繁殖 生活史出现了明显的世代交替 孢子囊 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2 孢子体 孢子体 叶状体 精子囊 配子体 丝状体 卵囊 1 孢子体 2 孢子囊 3 游动孢子 4 雌配子体 5 雄配子体 6 精子 7 卵囊及卵 8.9 幼孢子体 合子

  30. (二)菌类 1、营养方式 大多数营异养生活 异养细菌 寄生:从活的有机体中吸收营养 腐生:从死的有机体中吸收营养 2、类型: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A 细菌门属原核、单细胞生物 (1)构造:原核细胞 (2)形态:球菌 杆菌 螺旋菌 (3)繁殖:简单的细胞分裂 (4)营养方式 自养细菌 合成有机物 化能合成细菌 光合细菌

  31. B 真菌门 (1)构造:属真核细胞,植物体由菌丝构成,称菌丝体。 (2)繁殖: 营养繁殖:以菌丝断裂进行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有性繁殖:有同配、异配、卵式生殖等各种方式 (3)代表属:

  32. 1 黑根霉 属根霉属 孢子 孢子囊 孢子囊柄 匍匐菌丝 假根 无性生殖:孢子囊 孢子 新的菌丝体

  33. 有性生殖 必须在不同性的菌丝相遇时,才能进行有性生殖。 B、C 原配子囊 D 配子囊 E、F 早期及成熟的合子 G 合子的萌发

  34. 2 蘑菇属 植物体称子实体,由菌丝交织而成,呈伞形。 由 菌盖 和 菌柄 组成。

  35. 2 蘑菇属 菌褶部分放大

  36. (三)地 衣 地衣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 植物体大部分由菌丝构成,藻类分布在复合体内部, 聚集成一层或若干团。

  37.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三)地衣 1、类型 a 壳状地衣 b 叶状地衣 c 枝状地衣 2、构造 同层地衣 异层地衣 ⊙ 3、繁殖 营养繁殖最普遍的方式 有性繁殖:菌类产生孢子 孢子落到藻细胞上萌发

  38. 地衣的类型 上皮层 藻胞层 髓层 下皮层 ⊙ 同层地衣 异层地衣

  39. (三)地衣 4、地衣的生活环境 ① 地衣喜光,怕空气污染。 ② 地衣一般生长很慢。尤其是壳状地衣。 ③ 地衣能生活在干旱和寒冷环境。

  40. (四)苔鲜植物 1、特点: ① 植物体简单矮小,较低等的为扁平叶状体,较高 等的有茎叶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 ②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③ 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是精子器; ④ 出现了胚。 2、生境:潮湿的环境条件

  41. A 苔纲 以地钱为例 构造:植物体为扁平叶状体匍匐生长; 叶状体分背、腹两面,背面生有 圆形的胞芽杯;腹面生有假根和鳞片。 地钱的植物体为配子体,雌雄异株。 有性繁殖的性器官 雌托 和 雄托 分别着 生在不同叶状体的背部,形状象伞,具柄。

  42. A 苔纲 气孔 表皮 孔下室 同化 组织 薄壁组织 下表皮 鳞片 假根 植物体(配子体)

  43. 托盘 托盘 指状芒线 雌托 雄托 托柄 托柄 雄托 边缘浅裂,形如盘状。 雌托 边缘深裂,星芒状。

  44. 雄托 雌托 弹丝 精子器 孢子 鳞片 原丝体 雌雄配子体 孢子体 精卵结合 形成胚 基足 蒴柄 卵细胞 腹部 颈卵器 假被 孢蒴 芒线 颈部

  45. 蒴帽 孢蒴 B 藓纲 蒴柄 以葫芦藓为例 构造:植物体矮小直立,有茎、叶分化,根为假根; 配子体为雌雄同株; 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生于不同的枝顶。 繁殖: 游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后,形成合子,合子在 颈卵器内形成胚。 配子体

  46. 孢子 孢子 孢子萌发 孢子萌发 孢蒴脱帽后孢子散出 孢蒴脱帽后孢子散出 原丝体 原丝体 孢蒴 孢蒴 蒴帽 蒴帽 雄苞 雄苞 雌苞 蒴柄 雌苞 雄配子体 雌株 雌配子体 配子体

  47.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48. 苔鲜植物 苔鳞植物的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 寄生于配子体上,有性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 配子体构造简单,虽有茎叶分化,但无真正的根与输导组织,喜欢潮湿环境。因此,苔藓植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