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84 Vues
工程测量学. 项目六: 地下工程测量. Project 6 :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 任务一 地面控制测量. 任务一: 地面控制测量. 三角锁(网)法. 边角网法. 平面控制测量. 精密导线法. GPS 定位技术. 地面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1. 竖井联系测量内容. 钢尺传递法. 竖井高程传递. 测距仪传递法. 竖井 联系 测量. 一井定向. 竖井定向测量. 两井定向. 陀螺仪定向. a. b.
E N D
工程测量学 项目六:地下工程测量 Project 6: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
任务一 地面控制测量 任务一: 地面控制测量 三角锁(网)法 边角网法 平面控制测量 精密导线法 GPS定位技术 地面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1.竖井联系测量内容 钢尺传递法 竖井高程传递 测距仪传递法 竖井 联系 测量 一井定向 竖井定向测量 两井定向 陀螺仪定向
a b 水准点1 水准点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2、 竖井高程传递 (1) 钢尺传递法 P l Q
水准点1 水准点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注意事项 ①钢尺改正 ②检核
m a b 水准点1 D n 水准点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2)测距仪传递法
B O1 O2 A O1 O2 B′ A′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3、一井定向 目的:将地面点坐标和方位角传递到地下 (1)投点及连接测量方法 联系三角形 b a c c′ a′ b ′
O1 A O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2)联系三角形平差计算 b a c (1)计算两吊垂线间距。 (2)检核计算。 (3)计算三角形边长改正数。 (4)计算β角和γ角。 (5)求闭合差并进行改正。
B O1 A O2 B O1 B′ A′ A O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3)地下导线起始边方位角推算
O2 C ′ A′ B ′ D ′ O1 mq mo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4)方位角传递的误差
O1 b a A O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5)联系三角形的最有利形状
(2)应为伸展形状, 不能大于3°。 测角精度的影响 测距精度的影响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5)联系三角形的最有利形状 O1 O1 O1 b a O2 A A O2 O2 (1)两垂线之间距离尽可能远。 (3)b/a的数值应大约等于1.5。
O1 A O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5)联系三角形的最有利形状 b a c b<c
B O1 B′ A′ A O2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5)联系三角形的最有利形状 √ √ (4)传递方向应经过小角。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4、两井定向 (1) 投点及联系测量 N Q M P 通风井 竖井 B 无定向导线 D O2 O1 b a c C
①计算两吊锤线在地面坐标系的方向角与距离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2)内业计算
设A点为原点,A1边为X’轴方向 X’ x 3 1 2 A B y Y’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②计算地下导线点在假定坐标系中的坐标 式中: i=(1,2,……,n-1)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B点的坐标为: 由A、B两点再假定坐标系中坐标,反算其假定方位角与距离为: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③计算地下导线各点在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 其中: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④两竖井间地下导线的平差 由于 坐标闭合差 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当进行两井定向,则无定向导线最后一条边的方位角中误差为:当进行两井定向,则无定向导线最后一条边的方位角中误差为: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3)精度分析 式中:n为导线边数 如果不作两井定向,按支导线推算最后一条边 的方位角中误差 例如:当布设n=5
任务二 竖井联系测量 (4)铅垂仪与全站仪联合定向法 Q P B C 通风井 竖井 TD1 TD2 W1 W2`
任务三 洞内控制测量 任务三、洞内控制测量 三角锁(网)法 边角网法 平面控制测量 精密导线法 GPS定位技术 地面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任务四:隧道施工测量 1、中线放样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洞内布设的地下导线点,经坐标推算而确定隧道中心线方向上有关点位,以准确知道较长隧道的开挖方向和便于日常施工放样。 2、坡度放样 3、断面放样 为了控制隧道坡度和高程的正确性,通常在隧道岩壁上每隔5~10m,标出比洞底地坪高出1m的抄平线,又称腰线,腰线与洞底地坪的设计高程线是平行的。施工人员根据腰线可以很快地放样出坡度和各部位高程。 4、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1、中线放样 (1)中线法 L P5 D A P4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操作过程 L 180o P5 D A P4 • 标定中线上的点A; • 标定开挖方向(定D点) • 中线点向前延伸
<30m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2)串线法 B C D 工作面 >5m
a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2、坡度放样 腰线 A’ B’ C’ D’ 5m 1m a=1.437m 洞底地坪 HN=172.76m i=+5‰ N
每次开挖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根据中线和规定高程标出预计开挖断面轮廓线。每次开挖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根据中线和规定高程标出预计开挖断面轮廓线。 B C 工作面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3、断面放样 b2 l b1 l B B 直角坐标法放样中线原理
任务四 隧道施工测量 半径法放样断面 B B
mh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任务五: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1、分类 (1)高程贯通误差
ml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2)纵向贯通误差
mq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3)横向贯通误差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隧道工程举例 横向误差17.3毫米 高程误差4.6毫米 大瑶山隧道(14.3公里)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纵向误差125毫米 横向误差12毫米 高程误差1毫米 西康铁路 秦岭特长隧道(18.4公里)
竖井 贯通面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2、误差预计 竖井联系测量的误差 B A
∆t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3、误差的测定 高程贯通误差 横向贯通误差 纵向贯通误差 ∆u ∆h ∆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①延伸中线法 量取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距离即可的贯通误差 A B
贯通面 主要导线 主要导线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②坐标法 β A (XA’, YA’ ) A” (XA”, YA” ) 横向误差: YA’ -YA” 纵向误差: XA’ -XA” 方位角贯通误差
细钢丝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③水准测量法 细钢丝 BM2 BM1 A 贯通面 求解点A的高程H’ 求解点A的高程H” 高程贯通误差为H”-H’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4、误差的调整 调整贯通误差的工作,原则上应在隧道未衬砌地段上进行,不再牵动已衬砌地段的中线,以防减少限界而影响行车。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1)直线隧道贯通误差 • 具体方法 • β<5’ 直线连接 • 调整方法---折线法 • 5’<β<25’ 直线连接 贯通面方向 • β>25’ 加反向曲线 R=4000m β1 C E β2 D R=4000m 各种转折角α的内移外矢距E值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2)曲线隧道贯通误差 贯通面方向 贯通面位于圆曲线上 进口贯通面 辅助切线 辅助切线 40 30 20 10 出口贯通面 在贯通面两侧每20米弦长的中线点上,增加或减少10″~60″的切线偏角
任务五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当贯通面位于曲线始(终)附近 贯通面 α E D F D’ F’ A’ C’ E’ C B A DE与D’E’不平行也不重合 R 调整圆曲线长度法 ε 调整后DE与D’E’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