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1

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

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 实训一 蔬菜浸种催芽 --- 番茄、辣椒、茄子. 一、浸种催芽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 1 )催芽的基本条件: ① 吸收充足的水分。西瓜种子要吸收自身重量 60% 左右的水才能发芽。吸水量不够,就不能发芽。一般来说,有生命的种子在达到发芽所需吸水量时,就不再吸水了,但种皮仍能继续吸水。因此,当浸种时间过长,或催芽环境湿度太大,会因种皮吸水过多而膨胀,堵死发芽孔和气孔,不能使种胚吸收外界氧气而闷死。. 一、浸种催芽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 1 )催芽的基本条件:

noel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

  2. 实训一 蔬菜浸种催芽---番茄、辣椒、茄子

  3. 一、浸种催芽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1)催芽的基本条件: ① 吸收充足的水分。西瓜种子要吸收自身重量60%左右的水才能发芽。吸水量不够,就不能发芽。一般来说,有生命的种子在达到发芽所需吸水量时,就不再吸水了,但种皮仍能继续吸水。因此,当浸种时间过长,或催芽环境湿度太大,会因种皮吸水过多而膨胀,堵死发芽孔和气孔,不能使种胚吸收外界氧气而闷死。

  4. 一、浸种催芽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1)催芽的基本条件: ②需要适宜的温度。西瓜种了发芽最适宜温度是30℃,温度超过30℃时发芽率降低,温度低于25℃时,发芽时间延长。 ③需要充足的气味。种子吸足水分以后,种胚生理活动加强,需要大量氧气。这时催芽环境空气越充足,种子的生命活动就越旺盛,发芽也就越快。如果催芽时种子透气性差,就会影响发芽,甚至烂种。

  5. 一、浸种催芽的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2)应注意的问题: ①尽量保持稳定的催芽温度,且始终控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催芽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3℃,最低不能低于20℃。 ②催芽时要把种子摊放开,不能把种子都集中在一起。同时不能用塑料薄膜包得过紧过严,要保证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 ③浸种时间不要过长。浸完种后要将种皮表面水分擦净。催芽时包种子的纱布要拧干。 ④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温水搓洗一次种子。洗完后将种皮擦干。

  6. 二、浸种催芽的过程 (一)、选种:一定选好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纯度高的种子,要去掉种子里的泥土杂质,以免影响发芽或造成烂种。 (二)消毒 1、干热消毒法。多用于番茄,先晾晒种子,使含水量在7%以下,放入摄氏70~73℃的烘箱中烘烤4天,取出后催芽,可防治番茄溃疡病和病毒病。 2、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在60℃的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边浸泡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3~4小时,取出晾干催芽,可减少苗期病害。 3、药液浸泡法。一般常用福尔马林100倍液,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放入药液中浸泡2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净即可催芽。黄瓜种水浸2小时,药液浸30 分钟即可。此法可防治番茄早疫病、茄子褐纹病、黄瓜炭疽病、枯萎病等。还可针对要防治的不同病害,使用不同药液浸种。

  7. 二、浸种催芽的过程 (三)、浸种:催芽前必须浸泡种子,但浸种时间不宜过长。经试验,黄瓜用1~2小时,番茄用3~4小时浸种较合适(包括种子消毒处理时的浸水时间),辣椒10-12小时,茄子6-8小时 (四)、催芽:把浸泡过的种子控去水,用通气性好的纱布包好,注意使种子处于松散状态,不要压得过紧。催芽期间,如种子干燥,可用清水冲冼。

  8. 三、催芽的关键 催芽的关键是温度,适宜的温度和催芽时间为:黄瓜28~30℃,催芽时间16~24小时;番茄28~30℃,催芽时间3天;甜椒33~35℃,催芽时间 4~5,茄子30℃,催芽时间4~5天。目前提倡变温催芽的办法,即夜间8个小时降低5~10℃,保持在20℃左右。这种方法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催芽时间。催芽设备有条件的最好使用电恒温箱。催芽后,种子出芽露白,即可播种。如温度、湿度不适宜,可待芽长到2~3毫米时播种。如种子已出芽,又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子放在摄氏5℃左右的地方贮存数天,注意防冻防干。

  9. 四、番茄浸种催芽 (一)催芽目的:由于番茄种子发芽对温度、湿度及透气性要求较严格,直接进行播种,往往造成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和拱土困难。经催芽后,再进行播种,可以加速种子出土过程,提高发芽率,保证苗齐苗壮。 定义:番茄催芽是指将番茄种子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空气环境条件下,培养种子发芽的过程。 (二)步骤 1、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用20℃-30℃温水浸泡5-12小时捞出,用清水洗去种皮粘液后,装入干净的湿布袋内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种子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又不能湿度过大,以免烂种。 2、催芽: 将番茄种用湿毛巾、湿布、纱布、滤纸或纸巾包好,滤去多余水分,放在底部搭有井字形木棍架的盆钵内,置于25℃的温度下保湿催芽,并每天早晚用温水淋洗种子1次,至80%种子露白时播种。

  10. (三)催芽方法 1、首先我们要准备几张常用的滤纸、纱布或滤纸(面巾纸)、一个平底的容器、牙签等。 2、把几张滤纸(面巾纸)铺到容器中,用凉开水把折叠好的干净滤纸(面巾纸)浸湿,注意浇水不要太多,浸湿即可。然后把种子轻轻的放到湿润的滤纸(面巾纸)上,种子的距离适中,不要堆在一起,上面再覆盖一张滤纸(面巾纸)。上面的这张滤纸(面巾纸)不用浸湿,它可以把下面湿巾多余的水分接替过来。最后再把培养皿盖住,盖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滤纸(面巾纸)内的水分较快蒸发。

  11. (三)催芽方法 3、做好以上工作后就可以把容器放到温暖、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进行催芽了。在这期间要注意多观察滤纸(面巾纸)的湿润程度,如果水分蒸发的较快,就需要及时补水。另外每天还要敞开容器几次,更换新鲜空气。 4、在这样的条件下,较细小的种子,如番茄、辣椒、矮牵牛等三四天就能看到种子头部开始冒白了。此时要及时的把种子播到盆土里,进行正常的播种管理,否则等种芽完全冒出后再播种就很难成活了。在把种子播到盆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移动种子时最好能用镊子等合适的工具,注意千万不要碰伤种子头部冒白的地方。

  12. 五、茄子浸种催芽 (一)目的: 茄子幼苗生长比较缓慢,从播种到现蕾,在光照、水分、矿质营养适宜的条件下,需积温1300℃左右,冬春茬、春茬的保护地生产的育苗期往往历时90天左右,浸种催芽是育成壮苗的基础因素,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基础,因此,浸种催芽芽是保护地茄子栽培的重要环节。

  13. 五、茄子浸种催芽 (二)步骤: 1、消毒:浸种之前将种子在室外晒6-8小时,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了防止种子带菌,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1小时,之后捞出反复搓洗。 2、浸种:洗净药液后,用55℃热水浸种30分钟,注意搅拌,清洗后,再用30℃温水浸泡6-7小时,期间要投洗5-6次,搓掉种皮上的粘液,提高种子通气性。浸好后捞出用干净的布擦和细砂搓,使种皮松散,再用40-50℃的温水泡一下捞出,用温布包好。 3、催芽方法:茄子种子催芽比较困难,为了加快出芽,最好实行变温催芽。即每天16小时25-30℃高温、8小时15-16℃低温。土办法可采取白天放在火炕或电褥子上,夜间放到室内桌子上,也能达到变温处理,这样不仅出芽快,且芽壮,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注意催芽期间每天浇洗1-2次。

  14. 五、茄子浸种催芽 (三)处理方法 1、首先我们要准备几张常用的滤纸、纱布或滤纸(面巾纸)、一个平底的容器、牙签等。 2、把几张滤纸(面巾纸)铺到容器中,用凉开水把折叠好的干净滤纸(面巾纸)浸湿,注意浇水不要太多,浸湿即可。然后把种子轻轻的放到湿润的滤纸(面巾纸)上,种子的距离适中,不要堆在一起,上面再覆盖一张滤纸(面巾纸)。上面的这张滤纸(面巾纸)不用浸湿,它可以把下面湿巾多余的水分接替过来。最后再把培养皿盖住,盖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滤纸(面巾纸)内的水分较快蒸发。 3、做好以上工作后就可以把容器放到温暖、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进行催芽了。催芽采用变温处理方法是,1天之中有16到18小时温度控制在25到30摄氏度,另8到6小时控制在20到16摄氏度。也可以8小时30摄氏度,16小时20摄氏度地交替进行。

  15. 六、辣椒浸种催芽 (一)目的: 浸种催芽有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和促进出苗整齐、迅速的作用,浸种也常与种子消毒结合起来进行。

  16. 六、辣椒浸种催芽 (二)步骤: 1、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30℃左右温水中漂去瘪粒,再用60℃的温水浸15分钟后将水温降至35℃,再浸泡10-12小时,捞出用清水洗净,装入干净的湿布袋内置于28℃-30℃下催芽。 常用的浸种方法:在清洁的容器内,装入50~55℃温水,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倍。将种子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出水,沥干水分,用滤纸或纱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湿的麻袋片或毛巾,置盆钵内进行催芽。这种方法称为温汤浸种,对辣椒疮痂病、菌核病有杀菌作用。

  17. 六、辣椒浸种催芽 (二)步骤: 2、催芽:辣椒催芽温度为30℃。催芽过程中要常翻动种子包,每天用温水淋洗,使其受温均匀,经4~5天后出芽达60%~70%时即可播种。催芽温度的控制可使用恒温箱,也可将种子包放置火炉旁或加温温室的火道上,但要注意勿将种子烤干,保持温度及湿度均匀。 芽出齐后,如有特殊原因,需延迟播种期时,可将温度降低至5~10℃之间,保持种子周围一定的冷凉环境。

  18. 实训作业 • 将种子处理、播种过程记录、整理成报告。 • 完成以下表格 表一 浸种催芽记录表 表二 催芽记录表

  19. 实训二 春季穴盘育苗--番茄、辣椒、茄子

  20. 一、目的要求 掌握园艺植物穴盘育苗技术。 二、材料与器具 园艺植物种子、药品、育苗基质。 工具:不同规格的穴盘、喷壶、覆盖物

  21. 三 方法步骤 1、育苗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选用优质的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按6∶3∶1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再加入为15∶15∶15的优质复合肥1~2 kg,同时每立方米基质加入60%多·福(苗菌敌)可湿性粉剂100 g进行消毒。搅拌时加入适量水,基质含水量在50%~60%,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将配好的基质用薄膜密封,48 h后即可使用。 2、育苗温室及穴盘的消毒 封闭温室,将高锰酸钾、甲醛和水按1∶1∶5的比例混合进行消毒,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甲醛倒入开水中,再放高锰酸钾,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烟雾,闷棚48 h,待气体散尽后即可使用。穴盘消毒时,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苗盘15~20 min,然后在穴盘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闭7 d后揭开,用清水将穴盘冲洗干净。

  22. 三 方法步骤 3、装盘 选用72孔或105孔的穴盘播种,将其放平,把拌好的基质装入穴 盘中。装盘时要注意,装到穴盘每穴中的基质要均匀、疏松,不能压实, 也不能出现中空。 4、播种 将装好的穴盘用压穴器压好后进行播种。压穴时需调整好压穴 器,每穴压的深度要均匀一致,穴深在0.5~0.8 cm之间。每穴播1粒种子 ,平放在穴孔中间,播完后覆盖一层均匀、已消毒的蛭石。将播好的育苗 盘平放在苗床上,喷匀、喷透水,喷至每穴滴水为宜。最后移到催芽室( 或温室)内。 5、播后处理 播后灌透水,每天8:00前和16:00后,不少于2次,连续 灌水3d。3d后适当减少用水量。冬季时,育苗盘上要覆盖一层薄膜保温保 湿;夏季光照强的情况下,使用遮阳网适当遮阴。在种子没有出苗前要适 当补水,使育苗盘保持一定的持水量,便于出苗。

  23. 三 方法步骤 6、温度、湿度、肥料 出苗前室内白天25~30℃,夜间高于10℃。苗齐后,白天棚温低于25℃, 夜间高于10℃,并适当通风。温度管理应白天低、夜间高,晴天低、阴天 高,前期高、后期低;采取前促、中控、后降的苗棚管理办法,保温、防 风、防雪。苗龄45d后炼苗,加大通风量,培育壮苗。幼苗期子叶展开至 二叶一心时棚内适宜湿度65%~70%。 三叶一心后结合喷水适量叶面追肥1~2次,选择氮磷钾复合肥,子叶期用0.1%溶液 浇灌,真叶期用0.2%~0.3%溶液浇灌;对长势较弱的幼苗可适量喷施0.2%硼肥或多 元微肥。还要及时清理杂草。定植移栽前,及时拔出杂株、黄化苗、丛生株及小 老苗,确保品种纯度。 7、定植移栽 五叶一心时叶面积25~30cm2,苗龄45~50d时可大田移栽,定植后及时灌水,确保 其成活率。

  24. 四、作业 1 将穴盘育苗过程记录,整理成实习报告。 2 用表格调查播种成活率及生长清况 表1 穴盘育苗生长观察记载表 植物种类:播种日期:成活率:% 表2播种育苗成活调查表

  25. 实训三 落叶植物嫩枝扦插 ---迎春花

  26. 扦插时期:在春秋两季。春季选芽没萌动但快要萌动时或在花后进行。秋季可在9-10月或结合整形修剪时进行。此期扦插,生根快,易管理,成活率高。扦插时期:在春秋两季。春季选芽没萌动但快要萌动时或在花后进行。秋季可在9-10月或结合整形修剪时进行。此期扦插,生根快,易管理,成活率高。 苗圃的选择:要求土壤土质疏松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砂土或砂壤土。苗圃地育苗前深翻晒白,耙细整平,四周挖好排灌沟。用0.5%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再整地作床,床面宽约1米,沟宽30厘米,以便排水和管理。扦插前要求深翻35~40厘米,土粒细碎平整,将苗床浇湿浇透。 插穗的剪取:插穗应选择1-2年生枝条,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枝条为好。将选好的枝条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插条至少带2-3个芽,上端离腋芽1厘米左右处剪平,下端离腋芽1厘米左右剪成45度的斜口。剪去所有侧枝,中下部的叶片亦应剪除,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最上部一对叶片可以保留,以利光合作用,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生根。在剪截和整理时,需当心插穗的倒顺,以免影响成活。

  27. 插条处理:在扦插前要对插条进行药剂处理,使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刺激素,能促使扦插早生快发,提高成活率。在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50PPM的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配制成溶液,将插条下端剪口浸3~5小时;配制500PPM萘乙酸溶液的方法:将1克萘乙酸粉剂,先溶解在30~50毫升酒精中,然后再倒入200千克清水中稀释即可使用。1克萘乙酸配制成的溶液,能处理5000~10000根插条。插条处理:在扦插前要对插条进行药剂处理,使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刺激素,能促使扦插早生快发,提高成活率。在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50PPM的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配制成溶液,将插条下端剪口浸3~5小时;配制500PPM萘乙酸溶液的方法:将1克萘乙酸粉剂,先溶解在30~50毫升酒精中,然后再倒入200千克清水中稀释即可使用。1克萘乙酸配制成的溶液,能处理5000~10000根插条。 扦插方法:扦插规格一般为行距6~8厘米、株距4~5厘米左右。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3-1/2。用手使土壤与插条结合紧密,扦插完毕,喷水要喷透。

  28. 插后的苗床管理: 初期要适当遮荫,一个月左右要早晚见光,只在中午阳光直射的情况下遮荫,直到生根为止;扦插初期为了保证空气中的湿度,要避免空气过分的流通。 插条愈合组织已形成,开始发根时,则应注意通风换气,促使迅速发根生长;灌溉,插后一星期内晴天和傍晚各浇水一次(地膜育苗法除外)。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土壤条件,酌情浇水或灌水,保持地表湿润;雨天则应该注意清沟排水。 高温干燥季节,除早晚两次浇透水外,中午还要适当淋水。当插条形成愈合组织后,则应减少插床喷水次数,并注意勿使土壤过分潮湿,因为过分潮湿和干燥同样会使根引起腐烂;施肥,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薄液肥;除草,扦插苗根浅且少,最好用手拔草,以免伤根。草长得过高则根深,拔时易损伤花苗根系。拔草后要立即浇水,使土壤与苗根密接,并注意培土,防止根系露出地面。

  29. 移栽: ①移栽时期以春秋两季为宜。夏季气温太高,不适应根系生长,移栽时容易晒干影响成活。冬季气温低生长缓慢而影响成活。 ②栽培规格,一般是栽植于路缘和绿篱,花篱,应密植。 ③移栽方法选择株高30厘米以上,两个以上分枝、两层根系、叶色正常、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苗,剪去25厘米以上枝叶,剪去过长的根系,要栽正、栽直、根系顺直与土壤结合,无空洞现象,不能裸露根系,浇足定根水。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为防治病虫害,必须每年修剪。花后剪去基部老枝,促发新梢。

  30. 作业 1 将扦插实习过程记录、整理成实习报告。2 用表格调查扦插成活率及生长清况 表1 扦插育苗生长观察记载表植物种类:扦插日期:成活率:% 表2扦插成活调查表

  31. 第四章 工厂化穴盘育苗

  32. 4.1 工厂化穴盘种苗的特点及发展

  33. 一、容器育苗基本知识 ㈠、容器育苗概念及应用 容器又称营养器(营养钵)。利用各种容器加入培养基质培育苗木,称容器育苗。其所得的苗为容器苗。 优点: (1)节能。传统育苗100株/m2,穴盘育苗700-1000株/m2,节能2/3 (2)省工省力,效率高。传统育苗土坨重500-700g,穴盘基质不足50g 缺点:容器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成本高;营养土的配制和处理操作技术比一般育苗复杂;在栽植上也存在运输不便,运费高的问题,同时对容器的大小、规格、施肥灌溉的控制及病虫防治等抚育措施,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和研究。

  34. ㈡、容器种类及规格 容器有两种类型: 一类具外壁,内盛培养基质,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以育苗钵应用更普遍。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作容器材料。 另一类无外壁,将腐熟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学肥料压制成钵状或块 状,供育苗移栽用。

  35. ㈡、容器种类及规格 容器大小的选择根据作物或树木的种类和所需苗龄的长短而定。 用于番茄、黄瓜等果菜类早熟栽培蔬菜的育苗钵,直径一般为8~10厘米,高6~10厘米;用于白菜等叶菜类蔬菜的育苗钵,直径一般为5厘米,高4~5厘米; 林木苗钵的直径一般为5~10厘米,高8~20厘米。 容器育苗与一般园土育苗相比,浇水次数应增加,有时还需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同时要注意苗床中容器的排列和掌握苗床的覆盖保护管理。

  36. (1)塑料杯:是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一般高度8—20厘米,直径5—12厘米,四周有排水通气孔,这种容器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我国还用无底的塑料薄膜钵(塑料薄膜筒)育苗。(1)塑料杯:是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制成,一般高度8—20厘米,直径5—12厘米,四周有排水通气孔,这种容器在国内外应用较广。我国还用无底的塑料薄膜钵(塑料薄膜筒)育苗。

  37. (2)纸钵:用纸浆和亲水性合成纤维、少量的防腐剂和肥料制成为六角形柱体,直径4一10厘米,高7.5一13厘米,用来培养苗木,如用于蔬菜、花卉则可用再小的型号,纸杯与纸杯可以用溶解胶粘连形成蜂窝状,所以日本又叫蜂窝纸杯,不用时可以折量成册。这种容器容易腐烂,不会阻碍幼苗根系的生长。(2)纸钵:用纸浆和亲水性合成纤维、少量的防腐剂和肥料制成为六角形柱体,直径4一10厘米,高7.5一13厘米,用来培养苗木,如用于蔬菜、花卉则可用再小的型号,纸杯与纸杯可以用溶解胶粘连形成蜂窝状,所以日本又叫蜂窝纸杯,不用时可以折量成册。这种容器容易腐烂,不会阻碍幼苗根系的生长。

  38. (3)泥炭钵:大多是用泥炭和纸浆粘合而成,泥炭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苗根的呼吸和生长,同时定植后,苗根也容易穿过容器壁而扎根入土壤中。泥炭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有许多型号,如芬兰小型方型容器Ep-615和Ep-620型容器。前者大小为3×6厘米,18个容器压制为一盘;后者大小为5×8厘米,50个压制一盘。(3)泥炭钵:大多是用泥炭和纸浆粘合而成,泥炭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苗根的呼吸和生长,同时定植后,苗根也容易穿过容器壁而扎根入土壤中。泥炭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有许多型号,如芬兰小型方型容器Ep-615和Ep-620型容器。前者大小为3×6厘米,18个容器压制为一盘;后者大小为5×8厘米,50个压制一盘。

  39. (4)其他育苗容器 ①育苗碟:国外在蔬菜育苗和花卉育苗时,常用一种压缩成小块状的营养钵,有的称为育苗碟、压缩饼,使用时吸水膨胀成钵,不必再加入培养土或基质。这种小块体积很小,作用和搬运方便、运输省工。

  40. ②育苗袋:是用聚乙烯薄膜制成的育苗袋,袋内盛以泥炭等。所以也称为泥炭袋。在袋底部有很小的排水孔,并配备滴灌系统。有利幼苗生长、育苗袋轻巧,便于运输。我国重庆市缙云山园艺场柑橘所,采用育苗袋培育柑橘苗,其袋长宽为25X37厘米,底部两侧垫压成斜线,底中段不封口,既不掉土,又能渗水,土壤混入牛粪渣等肥料后,装入袋内,苗木根系全在袋内,须根多,枝叶茂,定植时除去塑料袋。②育苗袋:是用聚乙烯薄膜制成的育苗袋,袋内盛以泥炭等。所以也称为泥炭袋。在袋底部有很小的排水孔,并配备滴灌系统。有利幼苗生长、育苗袋轻巧,便于运输。我国重庆市缙云山园艺场柑橘所,采用育苗袋培育柑橘苗,其袋长宽为25X37厘米,底部两侧垫压成斜线,底中段不封口,既不掉土,又能渗水,土壤混入牛粪渣等肥料后,装入袋内,苗木根系全在袋内,须根多,枝叶茂,定植时除去塑料袋。

  41. 目前,我国穴盘育苗的公司有哪些? • 穴盘育苗的优缺点?

  42. 4.2 工厂化穴盘育苗的生产要素 ---种子、基质

  43. 种子 • 种子的分类 • 按照种子的颗粒的大小分:大粒种子(>5mm)、中粒种子(2—5mm)、小粒种子(1—2mm)、微粒种子(<1mm) • 按照种子的形态分:球形、卵形、椭圆形、披针形、线性、扁平形 • 按照种子的生产方式分类:常规种和杂交种 • 按种子的处理方式分:未经过处理的种子、包衣种子、精选种子、脱化种子、预发芽种子。

  44. 种子的质量 • 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它在规定时间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是判断田间出苗率的指标; • 发芽率是指种子发芽终止在规定时间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粒数的百分率,是用以判断田间出苗率。

  45. 种子的寿命和贮存条件 • 种子的含水量:8—10%;湿度:35—40%;温度:8—10度;空气:氧气 • 低温低湿密闭的空间内。 • 【提问】:种子贮存的条件?

  46. 基质 • 育苗基质:以草碳原料为主,配以园艺用珍珠岩及园艺蛭石,再添加营养元素十余种。经自动化工序搅拌加工后,使基质营养完全均衡、持久。 • (一)基质的作用? • 1.支持锚定植物。要求植物扎根于固体基质中不致沉埋和倾倒。 • 2.保持水分。 • 3.透气。固体基质中透气和持水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二的关系,即固体基质中空气含量高时,水分含量就低,反之亦然。 • 4.缓冲作用。缓冲作用可以使根系生长的环境比较稳定,即当外来物质或根系本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危害作物根系时,缓冲作用会将这些危害化解。

  47. (二)基质的物理性质(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颗粒大小(粒径)) • 1、容重 • 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干基质的重量,单位为g/L或g/cm3。用一已知体积的容器装满待测干基质,再将基质倒出后称其重量,以基质的重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即可测得某种基质的容重值。 • 基质的容重与其自身的质地和颗粒大小关联度大,其大小反映了基质的疏松、紧实程度和持水、透气能力。容量过大,说明基质过于紧实,不够疏松,虽然持水性较好,但通气性较差;容重过小,说明基质过于疏松,虽然通气性较好,有利于根系延伸生长,但持水性较差,固定植株的效果较差,浇水时根系易漂浮。 • 不同基质的容重差异很大,同一种基质由于压实程度、颗粒大小不同,其容重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基质容重在0.1~0.8 g/cm3范围内作物栽培效果好。

  48. 2、总孔隙度 • 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的总和,以孔隙体积占基质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其大小反映了其质的孔隙状况。总孔隙度大(如岩棉、蛭石的总孔隙度都在95%以上),说明基质较轻、疏松,容纳空气和水的量大,有利于根系生长,但植物易漂浮,锚定效果较差,易倒状;总孔隙度小(如沙的总孔隙度约为30%),则基质较重、坚实,水分和空气的容纳量小,不利于根系伸展,但锚定效果好。由此可见,基质的总孔隙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上常将颗粒大小不同的基质混合使用,以改善基质的物理性能。基质的总孔隙度一般要求在54%~96%范围内适合多数作物栽培。

  49. 3、大小孔隙比 • 基质总孔隙度只能反映基质容纳空气和水分的空间总和,难以反映水、气的相对容纳空间。而大小孔隙比能够反映基质中气、水间的状况,是衡量基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与总孔隙度合在一起可全面反映基质中气和水的状态。所谓的大小孔隙比(即基质气水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基质中容纳气、水的相对比值,通常以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之比表示。基质中¢0.1mm以上的孔隙,其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很快流失,主要容纳空气,称为通气孔隙(大孔隙);而¢0.001~0.1mm的孔隙,主要贮存水分,称为持水孔隙(小孔隙)。如果大小孔隙比大,说明基质空气容量大,而持水量小,贮水力弱而通透性强;反之,空气容量小,而持水量大。一般来说,基质的大小孔隙比应保持在1:(1.5~4)为宜。在水孔隙比的计算公式为: • 大小孔隙比(气水比)=通气孔隙(%)/持水孔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