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科學魅力

主编 : 曾尧 责任编辑 : 曾尧 策划 : 曾尧. 科學魅力. 本期內容. 电话 :84876328 邮编 :610100 地址 : 龙泉. 1. 前言 , 名言 2. 胶卷盒滴水计时器 3. 科学的看待科学 4. 万年寿命的混凝土 5. 低声教育孩子更有效 6. 一种新的天然蛋白. 刊号 :ZY58-2516 出版日期 : 每月 18 日 出版 : 科编辑部. 2006.10.21. 封面. 上页. 退出. 退出. 下页. 封底.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 达尔文. 前言 名言.

nole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科學魅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编:曾尧 责任编辑:曾尧 策划:曾尧 科學魅力 本期內容 电话:84876328 邮编:610100 地址:龙泉 • 1.前言,名言 • 2.胶卷盒滴水计时器 • 3.科学的看待科学 • 4.万年寿命的混凝土 • 5.低声教育孩子更有效 • 6.一种新的天然蛋白 刊号:ZY58-2516 出版日期:每月18日 出版:科编辑部 2006.10.21 封面 上页 退出 退出 下页 封底

  2.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前言 名言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卡皮察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科學是一種高尚的學習,它足以使人成功,它為我們創造了財富,它今天又來到了我們身邊……

  3. 胶卷盒滴水计时器 1.取一有盖的胶卷盒,在盖的中心处钻一小孔,插入一根内径1.6毫米,外径4毫米,长1.7厘米的玻璃管(盒外露出1.1厘米)。离盖8毫米处开一直径1.8毫米的侧孔。 2.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盒盖盖严后把盒倒置,如图1.4-1所示,即成滴水计时器。 這個簡單而實用的設計可以為我們節約買手錶的錢,還很簡單。

  4. 科學的看待科學 现代社会,科学越来越不像是一种认识工具,而像是一种超验的存在。作为认识工具,科学乃是人类认识工具中的一种,即使作为认识成果,科学也并非人类认识成果的全部。而作为“超验的存在”,科学被一些人认为具有“惟一正确”的属性。  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使用“科学”这个词的时候,并非描述一种状态,指称一件工作,说明一个事实,而是在说一种办法“合理”等等。这种附着性的意义,来自于“科学”所显示出来的各种成效,也正在使“科学”变成一种具有神格的东西。上帝死了,站起来的本来应该是人,而我们突然发现,站起来的是“科学”,而人正在变成被“科学”衡量的一个存在。  这便是所谓“科学主义”。按照科学主义,人当然不可以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尺度乃是科学。因为科学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人的作用不过作为发展科学的工具而已,一个人为了科学而存在的时代将要到来,科学需要发展到哪一地步,人就要使之发展到哪一地步,例如克隆一个人出来,或者像电影《我,机器人》里面那样,世界被“科学”的机器人所统治,人也无话可说。如果人不合乎科学,那么就当以“科学”改造之,事实上人正是“不科学”的,科学很理性,而人往往有各种弱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合科学主义的理想。如果“科学性才是真正的人性”,未来的人性恐怕都要被科学性所取代,今后如果还有人谈论人、人性、人道、人文,而又并不是在“科学性”上来谈论,那就相当于“科学敌人”,其命运可能会与革命时代的“阶级敌人”差不多。  我自然想到了一些“反伪科学斗士”。一个人立志反伪科学,当然是好事,把伪科学反掉,不仅有利于科学发展,甚至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当然,这也只是基于科学为人所用、为人所掌握这个意义上来说。然而,一些“反伪斗士”的职志并不止于此,他们是要建设一个“科学社会”的,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们法眼一看,“不科学”,立即就要大棍挥舞。他们尤其反感讲人文的人,“反伪科学斗士”差不多就要宣判这些都是科学的敌人,一个人倘若写不出几个公式、定理,那就只好宣布接受科学的统治,做科学的顺民,否则连给不给做人的资格都值得考虑,道理是明确的:不懂科学,或者达不到博士水平,你便是弱智,弱智要说话,就是妄人,这些人身上“科学性”严重不足,而“科学性”又是“真正的人性”,所以这些人的人性就有欠缺,人性缺得太多,做人的资格就发生了问题。这样的“科学主义”分子,为什么不说自己是“科学法西斯主义”,而偏偏会认为环保主义是“环境法西斯主义”,实在是一个怪事。  科学的基本精神是怀疑,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证伪。只要具备科学能力,谁都可以反对伪科学,反对伪科学,应该算是科学领域的自由言论权,应予保护;面对质疑,学者也应该保持风度。现在的中国,科学界的作伪造劣现象并不鲜见,反伪科学大有必要。但一个人要研究什么问题,也许不合乎公式、定理,仍然可能是一种探索;一个人得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可能是一次探索失误,而未必一定是故意作伪。反伪科学本身需要科学的态度、学者的审慎,而不是学阀学霸的姿态,威风凛凛,“惟我独科”。  学阀姿态的“反伪科学”,运之于科学界,可能产生的“革命吞食革命之子”般的效应。“科学、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帽子晃来晃去,效果不会有太大差异。至于在社会上,更不应好像“反科学”、“不科学”是什么罪似的,毕竟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科学为本”。科学应尊重,科学主义必须反对。你可以说社会上有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的人还太少,但未必就要塑一个科学神来让大家拜,你可以说“科学茄子”产量高,但也要允许别人说“科学茄子”味道淡。

  5. 万年寿命的混凝土 日本鹿岛公司等3家企业联合开发出使用寿命可达1万年的新型混凝土。 目前广泛利用的混凝土,使用寿命一般只有100年左右,而这种名为“EIEN”的新型混凝土使用寿命可长达1万年,可广泛用于堤防、桥墩、隧道等工程。据报道,开发新型混凝土的灵感来自5000多年前的中国考古遗址。在5000多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大地湾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类似混凝土的遗物,其耐久性令建筑专家侧目。研究显示,挖掘出来的古代“混凝土”因为化学反应,表面的缝隙被填实,有效阻止了水和盐分向内部渗透,从而延缓了腐蚀作用。“EIEN”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在材料中加入特殊矿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同样的化学反应。

  6. 最 地球 相似 的星球 一个由法国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由12国科学家所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探测到一颗新的太阳系外行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质量最小的类地行星,也是温度最低的太阳系外行星。它的质量是地球的5.5倍,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这一发现是寻找支持生命的系外类地行星的一项重大突破,所用方法为最终寻找到适宜生命居住的星球带来了希望。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OGLE-2005-BLG-390Lb,位于人马座,距银河系中心20000光年,距地球2.8万光年,围绕一颗比太阳质量重1.5倍的褐矮星运行,其轨道半径是地球与太阳间距离的2.6倍,公转周期为10.4年。由于该褐矮星的辐射能量很低,该行星的表面温度大约只有零下220摄氏度,不适合生命存在。它可能存在稀薄大气,其岩石下面还可能藏有冰的海洋,因而更像是一颗大质量的冥王星。美国太空望远镜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参与此项研究的萨胡说:“这一发现表明,低质量恒星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一颗这样的行星,必定会存在更多此类行星。” 英国约翰莫瑞斯大学的伯德教授认为:“这个发现非常令人振奋,也非常重要。”他表示,这是天文学家迄今所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以前所发现的类地行星要么太大,要么太热。 这个国际观测小组自1996年开始,一直利用位于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国的天文望远镜寻找系外行星。2005年7月至8月观测到这颗行星,经过分析它所围绕的恒星引起的重力场效果,确认发现了该新行星。 由于这次发现采用了与以前不同的观测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官员特纳表示,发现新的类地行星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所采用的新方法展现出了发现类地行星的强大威力。引力微透镜技术的应用,也许将使人类发现第二个“地球”成为可能。 该成果发表于2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7. 封底设计;曾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