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46 Vues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敬军. 内容. 一手足口病知识 二 . 预防控制措施. 二、手足口病知识. 手足口病病原包括 20 多种病毒 : 肠道病毒属的 EV71, COX-A4.5.7.9.10.16 和 COX-B2.5.13, ECHO 病毒。 其中 EV71 和 COX-A16 引起的流行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为无壁膜病毒 , 对乙醇不敏感 , 消毒应 选择含氯 . 含碘消毒剂。 肠道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长 ,50℃2 小时病毒 活力不丧失 , 夏季是疫情高发季节。. 2. 传染源.
E N D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敬军
内容 一手足口病知识 二.预防控制措施
二、手足口病知识 • 手足口病病原包括20多种病毒: • 肠道病毒属的EV71, • COX-A4.5.7.9.10.16和COX-B2.5.13, • ECHO病毒。 • 其中EV71和COX-A16引起的流行最为常见。 • 肠道病毒为无壁膜病毒,对乙醇不敏感,消毒应 • 选择含氯.含碘消毒剂。 • 肠道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长,50℃2小时病毒 • 活力不丧失,夏季是疫情高发季节。
2.传染源 人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 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为显性和隐性 感染后排毒期可达4-8周 各型感染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3.传播途径 手-口传播和皮肤粘膜接触传播为主 被病毒污染的奶具.饮具.食具.玩具.厕具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被褥.衣物.书本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地板.桌椅板凳面.门把.扶手传播 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不能排除 在农村,粪便缺乏管理,无害化程度低,环境卫生差, 一旦有病毒污染,可持续传播病毒 生活环境卫生差患手足口病的风险增加3倍 与患者密切接触患手足口病的风险增加2.3倍 早产.体弱儿童患手足口病的风险增加2.5倍
4.临床表现(临床讲) 临床一般病例: 发热和手.足.口 等部位出现皮疹 (四不象)或疱疹 临床重症病例: ①少数病例(尤其3岁以下)进展迅速,1-5日出现脑炎.脑膜炎. 脑脊髓炎.肺水肿.心肺衰竭的表现 ②神经系统表现:肢体抖动/肌阵挛/急性迟缓麻痹,嗜睡/惊厥 /头痛/呕吐/谵妄/昏迷,巴氏+,腱反射- ③呼吸系统表现:呼吸短促/咳嗽/咳痰/紫绀/罗音 ④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发绀/冷汗, 心律血压异常 ⑤血WBC计数异常.转氨酶升高,病毒感染性脑脊液
三.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难度大,原因有: 1.发病率高,轻症多,重症难预测,小年龄死亡 2.隐性感染者多,具有传染性 3.排毒期长,潜伏期排毒(肠排8W,口排2W,疱排随时) 4.已经在各地生根发芽 5.人传人,人传环境,环境再传人 6.病毒在外界耐受力强 7.幼儿行为卫生差,皮肤粘膜娇嫩,免疫不健全,易感染 8.对幼儿健康教育难,对传染源控制效率低 9.尚无疫苗可预防 10.无EV71快诊试剂早期预测,重症.死亡机制不明
(一)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疾病控制机构要做好手足口病网络报告数据的审核、 查重、订正工作,负责网络直报工作的人员要每日对 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浏览,随时发现和汇报重症、死亡、 聚集病例,定期分析和预测辖区手足口病发病趋势。
(二)做好聚集、重症事件处理工作 疾病控制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重症或死亡病例报告时, 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填写《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 例个案调查表》,组织采样、检测和消毒。 聚集性病例的定义为: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 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 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 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三)做好散居儿童预防工作 今年以来,无论是总体发病,还是重症.死亡病例,均以散居 儿童为主。预防散居儿童发病是控制手足口病危害重点。 疾控机构要积极参与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消控肠道病毒滋 生环境。教育儿童监护人改善儿童个体卫生,降低沾染病 毒风险。在疫情高发地区和高发月份,推广“84”消毒液入 户,教会群众洗消衣物.餐具.日常用具和粪便污染的病毒。
(四)扩大病原学检测 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 对于重症.死亡病例,各市一定要采样检测,并上报个案调查 表。同时送省CDC一份样品,以期早判病原变化。 发病高峰期县CDC每月至少采集5例首次就诊的手足口病 病例标本(包括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并附流行病 学个案调查表上报市CDC。当月本县病例总数少于5例时,全 部采样并附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表于次月10日前送市级CDC。市级CDC检测汇 总后,于中旬报送省CDC。 CDC要及时将检测结果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发现病 原以EV-71为主时,要报请卫生行政部门提醒医疗机构重视. 增强手足口病诊疗意识,尽早识别和诊断,尽早针对性治疗, 减少重症.死亡的发生,降低手足口病危害。
(五)做好传染源管理工作 对于手足口病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 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 触,尤其管理好患儿粪便。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 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居住的场所.使用的物品和排泄物,要督 促落实随时消毒措施,包括使用含氯消毒剂及其他消毒措施。 对于停课的托幼机构和小学,要使用含氯消毒剂终末消毒。 管理时限为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1)能够浸泡的玩具.餐具.用具,用含氯消毒剂(2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 2)门把.扶手.桌椅板凳及固定游戏设施表用具含氯消毒剂搽洗消毒 3)对衣服.被褥.书本在阳光下暴晒 4)对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用漂白粉(有效氯>20%)混合消毒 5) 因手足口病放假的托幼机构,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对监护人的宣传教育 1.看护人接触幼儿.换尿布前要洗手,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要 洗手 2.及时清洗.消毒.爆晒尿布 3.及时消毒.煮烫奶具.餐具 4.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家庭要经常通风换气,晾晒衣物 6.流行季节不带婴幼儿去人群聚集.通气差的地方,无病不去 医院,不去看望居家治疗的手足口患儿 7.婴幼儿发热.出疹,要立即去医院
(七)对托幼机构的指导 1.流行季节坚持晨检,发现患儿,立即要求去医院 2.教师和工勤人员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3.教育.指导儿童正确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保持教室.宿舍.活动室良好通风 5.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用品消毒 6.定期对教室.活动室.寝室.门把.扶手.桌凳.固定玩具清洗消毒 7.每日消毒厕所 8.托幼机构同班出现聚集2例和重症.死亡病例,建议该班放假 10天,一周10例或3个班出现聚集病例,建议全体放假10天
(八)对高发村的指导 对发生多例聚集.死亡病例的村子采取: 1.教育村民实施托幼机构1-7的有关措施 2.每户发放1瓶”84”消毒液,在安全前提下指导 实现所谓”84”化消毒
(九)做好大众宣传教育工作 疾病控制机构应主动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发放 告家长.园长书,使6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了 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保持良好环境和个人卫生,远离手足口病。 同时要向乡镇卫生院.村医宣传手足口病特点,提高乡.村医 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强化诊疗过程的消毒,努力做到早识别. 早发现.早转诊,遏制一般病例向重症.死亡病例转化。 近日省CDC为各市印发了一批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张贴画和 告家长.园长一封信,请大家尽快发到村(居委会),并张贴宣传。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 幼儿行为卫生差,皮肤粘膜娇嫩,免疫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