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k likes | 2.8k Vues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主讲教师:王雪平. 参考教材:高鸿业 《 西方经济学 》 (宏观部分) 尹伯成 《 简明西方经济学教程 》. 目 录.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王雪平.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要点: 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 生产的(而非出售的) 一定时期内 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E N D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主讲教师:王雪平 参考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尹伯成《简明西方经济学教程》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王雪平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要点: • 市场价值 • 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 • 生产的(而非出售的) • 一定时期内 • 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 为市场生产的(不包括非市场活动)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 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 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GDP = 名义GDP / GDP价格指数 Χ 100%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 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今年销售:1050亿 50亿 1000亿 100亿 今年生产:1100亿 今年GDP = 今年销售 – 去年库存 + 今年库存 = + = 1100亿 去年库存 1000亿 100亿 今年库存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现在生产和销售
GDP • – 外国公民在本国收入 • + 本国公民在外国收入 • = GNP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11.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 • 没有反映闲暇状况 • 没有反映分配状况 • 没有反映污染程度 没有测度出福利状况
第二节 产出、收入和支出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 产出 = 收入 某纺纱厂某年收支表 (单位:美元)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 产出 = 支出 总产出 =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企业外部净购买(已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 企业存货投资 (未卖掉本年生产部分)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中间产品 企业 家庭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漏出 注入 货币政策 意愿投资(100) 资本市场 储蓄(100) 出售最终产品和服务 个人消费900 企业(生产1000) 家庭(收入1000) 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两部门经济
漏出 注入 财政政策 政 府 征税(100) 政府购买(90) 货币政策 意愿投资(100) 资本市场 储蓄(90) 出售产品和服务810 个人消费810 企业(生产1000) 家庭(收入1000) 企业向家庭支付1000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三部门经济
漏出 注入 外贸政策 国 外 进口(50) 出口(50) 财政政策 征税(100) 政府购买(90) 政 府 货币政策 意愿投资(100) 资本市场 储蓄(90) 出售产品和服务760 个人消费760 企业(生产1000) 家庭(收入1000) 企业向家庭支付1000 提供生产要素 11.2 产出、收入和支出 四部门经济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收入法核算GDP • 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即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工资(但被扣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但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不能计入)、租金 • 非公司企业收入(即自我雇佣者) • 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公司未分配利润) • 企业转移支付(慈善捐款、消费者赊帐)、企业间接税(销售税、周转税) • 资本折旧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收入法核算GDP 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 GDI) = A: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要素收入) + B: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 C: 折旧 (B、C同样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 生产成本)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 • 一个时期内用于个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 M)的支出总和就是该国这段时期内的GDP。 GDP = C + I + G + (X – M)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1) • 个人消费(Consumption, C): 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上的支出,但不包括住宅。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2) • 投资(Investment, 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Fixed Investment): 新厂房、新设备、新建筑物(非住宅、住宅) • 净投资: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 • 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 •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企业持有净存货(年末 – 年初)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3) •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 G): 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由于对政府提供的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价,所以政府购买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计算) 政府购买 = 政府支出 – 转移支付 •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 只是收入的转移,而无相应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发生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用支出法核算GDP(4) • 净出口(Net Export, NX): 出口 – 进口 • 出口(Export, X) • 进口(Import, M)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折旧 =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NDP) + 本国在国外所获要素支付 –国外在本国所获要素支付 =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 企业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 + 政府补助金 =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 – 公司未分配利润 – 公司所得税 – 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 =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 个人所得税 =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 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1.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 收入角度(总供给):GDI = C + S •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 注:这里储蓄(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并非计划储蓄,投资(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也非计划投资,因此能有储蓄=投资。而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往往不一致。 • 收入 =支出: C + S = C + I • 储蓄 = 投资: S = I
收入 =支出: C + S + T = C + I + G • S + T = I + G • 储蓄 = 投资: S + (T – G)= I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 11.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 收入角度(总供给):GDI = C + S + T •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 + G
收入 =支出: C + S + T = C + I + G +(X – M) • S + T = I + G +(X – M) • 储蓄 = 投资: S + (T – G) +( M –X) = I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 国外储蓄 11.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投资恒等式 • 收入角度(总供给):GDI = C + S + T • 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 + G +(X – M)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假设: • 两部门:企业、居民户 • 价格不变 • GDP、NDP、NI、PI、DPI为同一概念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收入-支出法) • 国民产出(国民收入)= 总支出(总需求) Y = AE (AD) 总支出(总需求):AE(AD) = C + I 均衡产出: Y = C + I 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 = 计划支出 + 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 = 0 意愿消费 意愿投资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Y*:均衡产出(AE=Y) Y1:AE > Y 非意愿存货↘ (Inventory Unexpected) => 增加产出 Y2:AE < Y 非意愿存货↗ => 减少产出 AE AE = Y IU > 0 AE IU < 0 45º Y O Y1 Y2 Y*
12.1 宏观均衡的概念 •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储蓄-投资法) 均衡产出:AE = Y AE = C + I;Y = C + S 因此有: I = S 国民收入核算:I = 计划投资 + 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I = 计划投资;S = 计划储蓄 计划储蓄 计划投资
第二节 消费函数
12.2 消费函数 • 家庭消费函数 C = C0 + cY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c) = △C / △Y or dC/dY •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 C / Y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12.2 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C 线性消费函数中: APC > MPC C = C0 + cY 45º Y O
12.2 消费函数 • 储蓄函数 S = Y – C C = C0 + cY S = – C0 + (1 – c)Y •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s) = △S / △Y or dS / dY MPS = 1 – MPC •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APS = S / Y
12.2 消费函数 线性储蓄函数 C S = – C0 + (1 – c)Y O Y
12.2 消费函数 •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 C + S = Y • APC、MPC随Y增加而递减,但APC > MPC; APS、 MPS随Y增加而递增,但APS < MPS • APC + APS = 1;MPC + MPS = 1
12.2 消费函数 C C = C0 + cY C0 S = – C0 + (1 – c)Y O Y0 Y Y1 – C0
12.2 消费函数 •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 • 国民收入分配:分配越不均等,曲线越往下移 • 政府税收政策:所得税率越高,曲线越往上移 • 公司未分配利润:利润占比越大,曲线越往下移
12.2 消费函数 • 消费理论的发展 • 相对收入假定(美· 杜森贝利) • 消费还受别人消费和收入影响(示范效应) • 消费还受过去收入和消费影响(棘轮效应) • 持久收入假定(美· 弗里德曼) • 消费由持久收入决定 • 生命周期假定(美· 莫迪利安尼) • 青年、老年:消费 > 收入 • 壮年:消费 < 收入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12.3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12.3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C + I E C + I C I 45º Y O Y*
12.3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