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纤维都着色)

要点: 1 、从“染料”选择说明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工艺特点。 2 、对涤棉混纺织物采用涂料印花,应注意什么。 3 、采用可溶性还原染料亚硝酸钠 -- 尿素热熔法印花时, 各助剂的作用。 4 、采用分散 -- 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应注意的问题。 (碱剂、尿素应用、热熔温度).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纤维都着色). 一 . 概述 二 . 涂料印花 三 .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四 . 分散 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五 . 分散 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概述. 工艺方法 “单一染料”

oce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两种纤维都着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要点: 1、从“染料”选择说明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工艺特点。 2、对涤棉混纺织物采用涂料印花,应注意什么。 3、采用可溶性还原染料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印花时, 各助剂的作用。 4、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应注意的问题。 (碱剂、尿素应用、热熔温度) 第七章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两种纤维都着色) 一.概述 二.涂料印花 三.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四.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五.分散\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2. 概述 • 工艺方法 • “单一染料” 涂料;聚酯士林;混纺专用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稳定不溶性偶氮染料;缩聚染料等. • “混合染料” (称同浆印花) 分散-活性;分散-(可溶性)还原;分散缩聚等. • 工艺特点及要求 • “单一染料”工艺: (1)一般为涂料印花. (2)其它工艺对两种纤维容易产生色差\染料有所选择\只宜浅色. • “混合染料”工艺: (1)充分考虑色浆组分的相容性, (2)选择合适染料,防止沾色; (3)严格控制酸碱度,防止纤维损伤. 返 回

  3. 涂料印花 • 工艺 与前述直接工艺基本相同. •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容易泛黄的粘合剂和交联剂. ~后面热定形. • 选择升华牢度好的涂料. • 全涂料工艺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提高成膜性能: 1.轧树脂焙烘(见P121). 2.印制最后轧白浆光板辊筒. 返 回

  4.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 原理及印花特点 • 染料选择 • 工艺 • 工艺分析及注意事项 返 回

  5. 原理 焙烘时, 已氧化的不溶性染料,如分散染料一样向涤纶渗透并固色. 工艺特点 1.日晒\耐氯\湿处理\升华等牢度优良. 2.色泽鲜艳. 3.后处理中不沾污白地. 4.得色棉深涤浅. ~只宜做浅色 返 回

  6. 染料选择 • 涤\棉得色几乎一致品种: 黄V 黄I2G 黄R 黄2GB 金黄AR 金橙I2R 橙HR 艳橙IRK 红IFBB 红AB 红玉IRB 蓝IGG 蓝IBC 绿IB 绿IGG 橄榄绿IB 棕I3B 灰IBL 黑BZ • 有明显差异,尚可应用品种: 金黄IGK 金黄IRK 橙I8K 红紫IRH 紫ABBF 艳紫I4R 棕IRRD 返回

  7. 工艺 返回 P123工艺流程,轧酸不必

  8. 工艺分析及注意事项 • 尿素: • 作用:1.吸湿助溶,提高给色量.2.热熔时分解,产生HOCN~提供酸度,使染料氧化固着.3.克服棉纤维泛黄\损伤. • 用量:1.总体用量较大.2.不同染料影响程度有差异. • 亚硝酸钠用量:一般比纯棉直接印花多10-20%.过多或过少都使色光变萎 • 太古油:松油:有利染料渗透;得色略下降. • 原糊:海藻糊与合龙糊互补. 前者印制好,后者给色好. • 其它:加5%利奥明HSG有利涤给色量. 返回

  9. 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 印花特点 • 染料选择 • 工艺 • 一般工艺(碱剂或释碱剂一相法) • 两相法 • 中性同浆法 返 回

  10. 印花特点 • 色泽鲜艳\色普较全\工艺较简单\适宜中深色 • 需控制沾色. 染料选择 • 活性染料 稳定性好:色浆稳定;遇高温色泽稳定. (一般汽蒸影响小;部分染料热熔时易变萎.) 适宜弱碱性固色. 涤粘色轻. • 分散染料 耐碱稳定性好. 棉粘色轻. 180-190℃热熔固色的染料. ~升华牢度较好;沾色少;不易使棉泛黄\损伤. 选择相近染料拼色. 返回

  11. 一般工艺 • 色浆处方 • 工艺流程 • 说明 返回

  12. 色浆处方 K型\M型 F型(氟氯嘧啶) KN型 活性染料 x x x 分散染料 y y y 尿素 5%左右 5%左右 5%左右 防染盐s 0.5-1.0% 0.5-1.0% 0.5-1.0% 小苏打 0.8-1.0% 0.5-0.8 % - 三氯醋酸钠 - - 1-2% 海藻湖 60% 60% 60% 水 z z z 一般都用K型,碱剂为碱性较弱的小苏打. 返回

  13.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热熔(180-190℃,2-3min) →蒸化(100-102℃,5min) →水洗→皂洗烘干→后整理 热熔也可采用(190-200℃,1min ). KN型用三氯醋酸,需汽蒸10min,充分分解. 返回

  14. 说明 • 染料:两类染料有拼色效果;通常分散用量较多. (3:2或2:1,随涤棉混纺比有所变化) • 调浆:先调好活性染料色浆,临用前滤入溶解好的分散染料. • 原糊:海藻糊以粘度低\含固量高为好. ~有利印制和洗涤. (含固量高,色浆对涤纶不易渗化) • 尿素:10%以内(KN型不用或少用) (1)提高给色量;却促进相互沾染. (2)有抑制棉纤维在碱剂\高温作用时泛黄的作用. (吸湿) • 碱剂:1.用弱碱性小苏打且用量偏低. ~高温分解,碱性增强,分 散染料遇碱易变色.2.三氯醋酸钠属释碱剂,适合KN型. ~在高 温时释碱,并产生三氯甲烷,促进分散染料在涤纶中扩散.若加酸,三氯醋酸钠用量要大一些. 返回

  15. 两相法 • 工艺P129-130 • 说明 1.工艺优点:消除碱剂和尿素的不利作用. (色浆稳定\棉泛黄\沾色问题) 色浆不加碱~色浆稳定性提高;棉不泛黄~可不加或少加尿素 ~沾色减弱. 2.轧碱及后处理碱洗较难控制.一是活性染料的渗化(花纹轮廓不清晰);二是活性染料的溶落(白地沾色). 3.工艺对KN型更适合. 返回

  16. 中性同浆法 • 工艺P131. • 属于新工艺.适宜部分结构的活性染料固色. • 原理:中性催化使活性染料固色.避免碱剂作用. 摘: 催化剂H在高温下会分解生成碳化二胺,对氟氯嘧啶类活性染料可以起催化 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具有羧基吡啶均三嗪基的活性染料的花色深度。在分散/活 性染料中性同浆印花中采用烟酸钠和催化剂H作催化剂,不仅可以使活性染料获 得与碱性工艺相当的色深度,而且解决了碱性高温焙烘时棉纤维的泛黄和分散染 料得色降低的问题,使印花花色的鲜艳度大有改善。此外中性色浆贮存稳定性好,为印花操作带来方便。举中性同浆印花大样处方如下:分散紫HFRL15g/kg,分散蓝SGL7.5g/kg,活性紫K-3R7.5g/kg,活性翠蓝K-GL3.7g/kg, 催化剂H20g/kg,烟酸钠10g/kg。工艺流程:白布 印花 烘干 焙烘(190.C,1.5min) 汽蒸(7min) 水洗、皂洗 烘干。从印花布样结果看,采用中性工艺色泽鲜艳,色相均一,得色比喊性工 艺深且丰满。 返回

  17. 分散\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 印花特点 • 工艺 • 工艺说明 返回

  18. 印花特点 • 中浅色效果好; (活性浅色的日晒\气候牢度较差) • 工艺过程简便. • 不宜做深色. (色浆中电解质多,分散染料转移难,容易沾染) • 工艺控制要求严格. 返回

  19. 工艺 • 色浆处方及调制 •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热熔(180-190℃,2-3min)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先调制可溶性还原 染料色浆;再滤入溶解好的分散染料;最后加足水和糊料调节至总量 返回

  20. 工艺说明 • 氯酸钠\硫氰酸铵\钒酸铵用量:最低限.   偏高:泛黄\棉损伤.   偏低:发色不充分,影响给色量. • 热熔条件应严格控制:问题同上. • 尿素对泛黄有明显改善. 返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