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创造性使用教材实例

创造性使用教材实例.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7-9 年级)编写组 程燕云. 增设一问:第 2 组超出第 4 组多少分? 更改意图:添加问题:第一组比第四组超出了多少分?让学生明白“超出的分数可以是负数”所表示的含义。. 改编: 已知数轴上 A,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1 、 3 ,点 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 x 。 ( 1 )若点 P 到点 A 、点 B 的距离相等,求点 P 对应的数; ( 2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点 P 到点 A 、点 B 的距离之和为 6 ?若存在,请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odett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创造性使用教材实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创造性使用教材实例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7-9年级)编写组 程燕云

  2. 增设一问:第2组超出第4组多少分?更改意图:添加问题:第一组比第四组超出了多少分?让学生明白“超出的分数可以是负数”所表示的含义。增设一问:第2组超出第4组多少分?更改意图:添加问题:第一组比第四组超出了多少分?让学生明白“超出的分数可以是负数”所表示的含义。

  3. 改编: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改编: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点向右运动,当遇到时,点O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4. 改编

  5. 改编(某地中考题8分) • 22.2007年5月,第五届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在黄陵庙揭开比赛帷幕.20日上午9时,参赛龙舟从黄陵庙同时出发.其中甲、乙两队在比赛时,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甲队在上午11时30分到达终点黄柏河港. • (1)哪个队先到达终点?乙队何时追上甲队? • (2)在比赛过程中,甲、乙两队何时相距最远?

  6. 改编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2∠B,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F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且满足CE+CF=5㎝,1)试问:随着动点E、F的位置的变化,△AEF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如果菱形ABCD变为正方形,且∠EAF=45°,请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探究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改编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2∠B,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F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且满足CE+CF=5㎝,1)试问:随着动点E、F的位置的变化,△AEF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如果菱形ABCD变为正方形,且∠EAF=45°,请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探究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

  7. . 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 ,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 • 形ABCD的顶点A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 • 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与AC相 • 交于点G.①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②旋转过程中,当点E为边BC的四等分点时(BE>EC),求 • CG的长.

  8. 如图1,已知△ABC中,AB=10cm,AC=8cm,BC=6cm.如果点P由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2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0≤t≤4).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Q∥BC.(2)设△AQP面积为S(单位:cm2),当t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 (3)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ABC的面积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把△AQP沿AP翻折,得到四边形AQPQ′.那么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四边形AQP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 5. 如图,在△ABC中,∠A=90°,AB=2cm,AC=4cm.动点P从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沿B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 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AP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PDE,过点Q 作QF∥BC,交AC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正方形和梯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cm2. • (1)当t=s时,点P 与点Q重合; • (2)当t为何值时,点D在QF上; •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

  10. 22.如图,宜昌西陵长江大桥属于抛物线形悬索桥,桥面(视为水平的)与主悬钢索之间用垂直钢拉索连接.桥两端主塔塔顶的海拔高度均是187.5米,两主塔之间的距离是900米,这里水面的海拔高度是74米.22.如图,宜昌西陵长江大桥属于抛物线形悬索桥,桥面(视为水平的)与主悬钢索之间用垂直钢拉索连接.桥两端主塔塔顶的海拔高度均是187.5米,两主塔之间的距离是900米,这里水面的海拔高度是74米. • 若过主塔塔顶的主悬钢索(视为抛物线)最低点离桥面的高度为0.5米,桥面离水面的高度为19米.请你计算距离桥两端主塔100米处垂直钢拉索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

  11. 20. 如图,某建筑工地上一钢管的横截面是圆环形.王师傅将直尺边缘紧靠内圆,直尺与外圆交于点A,B(AB与内圆相切于点C,其中点A在直尺的零刻度处).请观察图形,写出线段AB的长(精确到1cm),并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该钢管的横截面积.(结果用含π的式子表示)

  12. 改编练习: 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动点,MP垂 直x轴于点P,如果△MOP的面积为1,那么k的值是( ) A 1 B 2 C 4 D

  13. 19.如图,为了对我市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对象-—高AC约42米的天然塔(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进行保护性维修,工人要在塔顶A和塔底所在地面上的B处之间拉一根铁丝,在BC上的点D处测得塔顶的仰角α为43°(测倾器DE高1.6米,A,E,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BAC的度数和铁丝AB的长.(接头部分的长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sin43°≈0.68,tan43°≈0.93)19.如图,为了对我市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对象-—高AC约42米的天然塔(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进行保护性维修,工人要在塔顶A和塔底所在地面上的B处之间拉一根铁丝,在BC上的点D处测得塔顶的仰角α为43°(测倾器DE高1.6米,A,E,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BAC的度数和铁丝AB的长.(接头部分的长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sin43°≈0.68,tan43°≈0.93)

  14. 1.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一动点P从B开始,沿射线BC运动,连结DP,作CN⊥DP于 点M,且交直线AB于点N,连结OP,ON。(当P在 线段BC上时,如图9:当P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0) (1)请从图9,图10中任选一图证明下面结论: ①BN=CP: ②OP=ON,且OP⊥ON (2) 设AB=4,BP=x ,试确定以O、P、B、N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关系。

  15. 22、(11分) 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4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2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5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6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