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杨玉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 、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行为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2 、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 ——“ 多一双眼睛”);. 3 、教师对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的局限;. 4 、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5 、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ol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走进课堂做研究——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走进课堂做研究——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杨玉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 教师为什么意识不到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行为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2、教师培养未经课堂观察技术的专业训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此对一些问题会视而不见(“概念标签”——“多一双眼睛”); 3、教师对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的局限; 4、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 5、缺乏一种机制,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观察指导,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变革社会中教师观念的变革:从“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儿童中心”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有一个理念向行为转移的过程.

  3. 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指导(临床视导)的目标: 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实际,提供客观的反馈,以促进自省. ●利用观察诊断技术,发现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促其反思. ● 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寻找有效的教学策 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 作为教师评价、晋升、录用、培养、表彰之参考,促其提高. ● 关怀师生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4. 聚焦课堂的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观察 反馈会议 教学设计 形成课例 制作视频案例

  5. 作为一种技术的视角 反思“课堂观察” 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

  6. 作为技术或技巧的课堂观察 ——工具视角的反思

  7. 我为何要走进课堂?明确观察目的我在课堂里用什么方法观察?了解观察依据、选择观察视点使用多样的观察方法我能在走出课堂后说些什么?反思观察方法选择反馈方式

  8. 明确观察目的 校本研修中观察者的角色: 督导……………合 作 者………同 伴 考评……………研究问题………提供建议 依据经验 依据观察 “鼻子对鼻子” (nose to nose) “肩并肩” (shoulder to shoulder)

  9. 有经验教师 自我实现 热忱 自尊 变化 新教师 爱与隶属 清晰 控制 安全 生理 管理 教师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 了解观察的依据 (1)教师的需求层次 作为“教师” 作为“人”

  10. (2)有效教师的九种特征 • 清晰 • 教材与方法的多样性 • 热忱 • 任务导向,有效率的教学取向 • 避免严厉的批评 • 间接的教学形态 • 强调教学内容 • 用结构性的陈述方式 • 使用问题激发学生多样的认知层次

  11. 选择观察视点 • 根据预设的观察视点研究教学得失 其表现是预设观察的框架,其他观察技术为框架里要表现的论点提供论据支持 例如,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例如,庄静:对一堂新综合科学课的观察与分析 • 应用观察技术本身所蕴涵的视点 其表现是使用一种或几种观察技术,利用技术本身提供的视点建立论点。 例如,陈非:《华威先生》课的分析报告 例如,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12. 习题水平 教学水平 • 刺激—反应水平 • 记忆水平 • 说明性理解水平 • 探究性理解水平 • 标准题 • 封闭性变式题 • 开放性变式题 • 全开放性题 • 教师主导取向 • 学生自主取向 语言互动水平 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13. 知识传授 高认知水平 两个关注 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 庄静:对一堂<新综合科学>课的观察与分析 • 内容设计 • 教学表述 • 进度安排 • 资源利用 • 激发动机 • 师生互动 • 自主学习 • 鼓励创新 八个视点

  14. 〖资料〗 高思考力水平得以保持有七个要素 ①给思维和推理“ 搭脚手架”; ②为学生提供元认知方法; ③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为; ④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 ⑤任务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⑥在概念间建立联系; ⑦适当的探索时间。 • 国际学习科学领域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 • 我国教师:营造追问风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5. 〖资料〗 高思考力水平下降的因素有六类 ①情境问题常规化(学生希望降低要求,教 师包办代替); ②重点转移到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不注重意义、理解、概念获得等方面; ③时间过多或过少; ④课堂管理问题; ⑤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指向不明或学生 缺乏兴趣); ⑥教师对学生低层次结果或过程迁就(如本 来要求学生解释思考过程,却接受了学生 不正确或不清晰的解释)。

  16. 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分析 1、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2、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 3、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4、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 5、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改进。 6、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

  17. “高参与度高认知水平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 来源:[欧洲]丝黛妮·沃斯尼拉杜12条;[美]匹兹堡大学7因素;国家级骨干班8要素

  18. 课堂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 ——时代的挑战

  19. 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 ——历史的反思

  20. 三、课堂教学观察诊断技术 (一)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二)目的与背景 (三)教学任务认知水平观察与分析 (四)学生参与度及成效分析 (五)执教者与观察者的反思

  21. 课堂观察的两大类型

  22. 1、目的设定 ● 背景分析 ● 技术选择 2、课前准备 ● 座位表、问卷表 ● 摄像机、录音机 3、听课、录像 ● 现场观察记录 ● 全息录像、录音 课堂观察、诊断程序 4、教师访谈 ● 访谈、问卷 ● 教师说课,座谈 5、学生访谈 ● 问卷、访谈 ● 课后测验 6、录像带分析 ● 全息实录整理 ● 录像技术处理 7、老师自我评价 ● 观看录像资料 ● 反思评价 8、指导教师评价 ● 综合评价分析 ● 完成分析报告 9、临床诊断指导 ● 执教、指导面谈 ● 编辑资料光盘

  23. 背 景 分 析 1、观察目的(现场诊断与指导,围绕研究任务,评估与检查) 2、教师 (职初、有经验、骨干;基本情况,教学特点) 3、学生(班级情况,学习差异、特殊需要,座位、分组) 4、环境(教师布置、多媒体设备、教具学具准备) 5、进度(课时安排,前后联系,课前说课) 6、合作与沟通(观察者与执教者) 7、技术选择与准备

  24. 听课教师及班级样本

  25. 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 八个视角:①内容设计 ② 教学表述 ③进度安排 ④资源利用 ⑤ 激发动机 ⑥师生互动 ⑦自主学习 ⑧鼓励创新

  26. 使用多样方法 选择性的文字记录 (3) 基于座位表的记录(3)叙事性文字记录(2)采用时间线标记(1)采用量表记录 (2)

  27. 提问的数量 • 提问的认知层次 • 提问的方式 • 问题的指向 • 学生回答的方式 • 教师理答的方式 ……………… (1)教师的提问分析

  28. 例如: 各教学阶段问题数的预设与生成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29. 提问的认知水平检核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片段)

  30. 问题的目的指向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31. 问题的思维水平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32. 学生应答方式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33. 学生回答的类型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34. 教师理答的方式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35. 编码体系初二几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编码体系初二几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

  36.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37. 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分析

  38. 反馈的数量 反馈的数量可以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 反馈的类型 ①复述:用教师自己的语言复述; ②修正:概念化来修正学生的意见; ③推演:把学生的观点加以应用、推演或引发下一个讨论问题; ④评论:把学生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作分析、比较、归纳或评价。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二分法划为“鼓励”和“批评”或是“肯定性”反馈与“否定性”反馈。 • 辨别有效的反馈 (定性分析) (2)教师的反馈分析

  39. (3)教师的结构性陈述分析

  40. (1)课堂里的语言流动记录 讲桌 可参见:陈非,《<华威先生>课的分析报告》

  41. 讲桌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 + + 男 男 女 女 - ? ? + ? + ? 女 + ? 男 ?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 ? ?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 ? +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 ? 男 女 男 ? 说明:用箭头表示语言互动的流向,箭头的起始点代表发问者;箭头的方向表示回答这一问题者。在图中向上箭头表示学生提出问题,向下表示来自教师的问题或反馈;其中问号表示教师提出问题、加号表示教师正面反馈、负号表示教师负面反馈。

  42. 前门 讲台 窗 时间片断 各个符号发生的时间依次是8:08, 8:10, 8:12, 8:14…… 学生1 A B B A A A A A… 学生2 A A A A A A A A… 符号代表的含义 A:独立连接电路 B:与他人一起连接 C:看他人做 D:独自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 E:离开座位 学生3 A B B C C C C C… 学生4 A B B A C A A A… 后门 学生5 A B B A C D B A… 学生6 A A B A A A A A… (空位) 学生7 E B B A A D A A… (2)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

  43. 男15 男5 男3 男1 男23 男9 女11 女7 女17 男19 男21 女27 女25 女13 女24 男14 男8 男12 女6 女26 男16 男28 女4 女20 女22 女2 男10 男18 男29 学生的移动位置 (3)课堂里的移动方式

  44. 17 8 3 5 16 1 23 43 29 41 36 24 35 7 30 40 18 14 11 26 13 4 19 15 27 42 28 10 33 20 39 32 21 25 34 2 31 22 38 6 12 9 37 说明:该图是1983年某班学生学习讨论关系图。全班43名学生中有4名没有加入到集体讨论,班内有5个讨论中心,其中29名学生可以全部连通。图中椭圆表示女生、矩形表示男生,数字是学号;箭头的方向表明该学生愿意主动和另一学生讨论。 可参见:顾泠沅,《教学实验论》,p17

  45. 教师的移动位置

  46. (1)关键性事件 师:分式和分数相类似,是不是可以猜想一下我们今天要讲的分式的性质?【这里本来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然后再概括,可是这里教师却用了一连串小问题回答来控制学生的学习】 师:分式 =?【没等学生回答,教师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下面打出投影】 A A·M — = ——— B B·M A A÷M — = ——— B B÷M 师:大家注意一下,前面的分数能不能等于零,那么这里有什么条件限制? 生:【没有回答】 师:首先考虑这同一个整式怎么样?也就是大M怎么样? …… 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p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