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电气传动的发展与现状概述

电气传动的发展与现状概述. 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 马小亮. Ⅰ. 电气传动的发展. 电气传动 —控制电动机,使机械实现期望之运动 (运动控制)。 电气传动 技术的换代取决于功率变流装置的换代,功率装置 的换代取决于功率器件及控制装置的换代。 电气传动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时代: A. 机组变流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前) 功率装置 —电动-发电机组 (直流调速为主和少量交流变频调速), 控制装置—电机放大机、磁放大器。 从有级切换电阻的开环控制进步到闭环连续控制。

olin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电气传动的发展与现状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气传动的发展与现状概述 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 马小亮

  2. Ⅰ. 电气传动的发展 电气传动—控制电动机,使机械实现期望之运动 (运动控制)。 电气传动技术的换代取决于功率变流装置的换代,功率装置 的换代取决于功率器件及控制装置的换代。 电气传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时代: A. 机组变流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前) 功率装置—电动-发电机组 (直流调速为主和少量交流变频调速), 控制装置—电机放大机、磁放大器。 从有级切换电阻的开环控制进步到闭环连续控制。 主要问题: 设备多,效率低;电流响应慢(>100ms),控制精度 不高,静动态稳定性不好,转速环频带窄。

  3. B. 汞弧整流管变流(离子传动)时代 (上世纪40-70年代,主要在欧洲) 功率装置—汞弧整流管可控整流直流传动为主和少量交-交变频器(CC)和负载换流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LCI), 控制器—磁放大器,后期用半导体控制器。 开启电力电力静止变流;打下了移相可控整流和静止变频的技术基础,电流响应<100ms,转速环频带展宽。 主要问题: 汞弧整流管维护麻烦,汞弧蒸汽有毒; 汞弧压降(器件导通压降)大,损耗大。

  4. C. 晶闸管变流时代 (上世纪60年代开发,70年代起全面推广,取代机组和汞弧管变流) 功率装置: 以电源自然换流的可控整流直流传动为主; 交-交变频器(CC)和负载换流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LCI),至 今仍有使用; 强制换流的电压型和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己淘汰。 控制器:模拟控制器、数字控制器。 开启半导体固体变流;电流响应<20ms,转速环频带展宽至几十, 静动态稳定性好, 已能满足高性能调速要求。 主要问题: 输入输出谐波大,移相控制导致网侧功率因数低,需要庞大的补偿及吸收装置。

  5. D. 自关断器件变流时代 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大功率晶体管BJT和可关断晶闸管GTO,均为电流控制器件,触发功率及阻尼电路大;从 90 年代起IGBT取代BJT;从本世纪初起IGCT取代GTO;另外高压IGBT模块和压接式IGBT(称IEGT或PP-IGBT)问世;小功率装置有时用功率MOSFET;下代可能是碳化硅或氮化镓器件。 功率装置主要是变频装器: 主流是电压型交-直-交PWM变频器,另外还有电流型 交-直-交PWM变频器和矩阵变频器(PWM交-交变频器)。 控制器:数字控制器,现常用DSP+FPGA。 实现以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从移相控制过渡到PWM控制,因开关频率提高,电流响应可<10ms, 转速环频带展宽至上 百。

  6. Ⅱ. 变频调速现状 • 低压变频器20多年来沒有质的变化,原因—器件、拓扑及控制策略基本没变,控制器换了几代。 • 中压变频器的器件和拓扑多样化。 • 矩阵变频器开始产业化,前景难料。 • 变频器的应用范围扩大,重心从电机调速向新能源及电力系统转移。例如电驱动车辆和船舶,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补偿等。

  7. 1. 低压变频器 逆变器拓扑—电压型两电平PWM ,20多年来沒有质的变化。(矩阵变换MC在后面专题讨论) 发展趋势: a) 逆变器容量扩大 380-480V 110-800kW 500-690V 75-1200kW b) 推广公共直流母线 c) 三种整流单元 二极管整流单元 (DFE) PWM整流单元 (有源前端AFE) IGBT整流/回馈单元 (取代晶闸管整流/回馈)

  8. IGBT整流/回馈单元特点: • 不用PWM,一个电源周期中每个IGBT只导通和关断一次,在自然换流点(a =0处)开始导通,持续120°后关断 (网侧交流电源同步开关); • 无PWM和闭环调节,控制简单; • 相支路的上下两个开关的导通时间彼此错开60°,无“直通”可能; • 交流电源故障时,关断所有IGBT,二极管桥阻止逆变电流流通,从而避免逆变颠覆发生。 • 能四象限工作,进线不用LCL滤波,且 电抗小(4%); • 网侧功率因数和谐波与二极管整流相近; • 价格和性能位于DFE和AFE之间。

  9. 无直流贮能元件的交-直-交PWM低压变频器 特点: • 无直流贮能电容或电抗,有交流进线电容; • 网侧交流电源同步开关,输入电流120 °方波; • 负载侧PWM,正弦输出电压,最大=0.87输入电压; • 双向功率流,四象限运行。

  10. 2. 中压变频器 中压变频器的拓扑多样化,常见的有: a. H桥级联 (HBC) b. 中点钳位三电平 (NPC) c. 电容钳位四电平 (FC) d. SGCT电流型交-直-交PWM变频器 e. 五电平变频器 f. 晶闸管负载换流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 (LCI) g. 晶闸管交-交变频器 (CC) h. 矩阵变换MC桥级联变频器 (MCBC) 其中:a和b广泛应用; c受电容限制,容量不大; e是a、b和c的发展; d器件特殊,电流型价高。 f和g技术较老旧; h在后面专题讨论矩阵变换器时介绍。

  11. H桥级联变频器(HBC)应用最广泛,但存在下列不足:H桥级联变频器(HBC)应用最广泛,但存在下列不足: 浮空整流电源数太多,常用二极管整流,不能回馈; 多绕组移相变压器结构复杂、庞大、昂贵; 直流贮能电容数量多、容量大、分散,影响可靠性。 • 三电平中点钳位变频器(NPC)在国外应用广泛,国内不及HBC,原因及不足: 输出电压<6kV,不符合国标; dv/dt高,影响电机绝缘和轴电流,需使用特殊电机; 高压器件开关频率低,输出谐波大。 如何克服HBC和NPC的不足是当今热点话题。

  12. H桥级联变频器的回馈 为满足某些应用对回馈要求,例如提升传动,我国某些企业把H桥的整流改为PWM整流(AFE)。 问题: • AFE要求进线用LCL滤波且 电抗大(>10%),变压器漏抗 (5-6%)不够,需增加电抗及 电容; • 3N套PWM整流控制麻烦。 如何简化回馈主电路及控制?

  13. 改进办法—把IGBT整流/回馈电源用于H桥: • 进线电抗小,变压器漏抗已满足,不用增加任何元件; • 无PWM和闭环调节,控制简单; • 网侧功率因数与谐波和二极管整流一样(cosf≥0.95,借助变压器副方绕组移相,网侧谐波小)。 整流 回馈 (上—24脉波,中—12脉波,下—6脉波)

  14. 5电平变频器 针对HBC(H桥数多、复杂)和NPC(输出电压不满足国标、电平数少、谐波大、dv/dt高)的不足,5电平变频器受关注。 (时下热点) • 二极管钳位5电平变频器 因钳位二极管电压太高 及控制复杂,沒实用。

  15. B. 三电平H桥(ACS-5000): IGCT 6-6.9kV 4-20MW 1Q ABB公司针对亚洲(主要是中国)对6kV的需求开发。 特点: 输出6-6.9kv,电压等级符合国标。 4.5kV器件,器件数少,不用电解电容; 相电压5电平,可用普通电机。 6套整流电源,36脉波二极管整流,网侧谐波小,不能回馈。 与使用4.5kV器件的常规两电平H桥2级级联HBC相比,特点和性能相同,但多12支钳位二极管,无优点。

  16. C. 有源中点和电容混合钳位 (ACS-2000) IGBT,6-6.9kV,0.4-1MVA,1或4Q 特点: 输出6-6.9kv,电压等级符合国标。 相电压5电平,可用普通电机。 同样拓扑的双PWM变频器可以直接经进线电抗接至6kV电网,无变压器。 电容钳位限制容量。

  17. D. 定子绕组打开,两套三相三电平NPC逆变器串联 方案1 定子绕组打开,两套隔离的三相三电平变频器串联 (西门子早期的GTO三电平变频器曾用此方案) 方案2 定子绕组打开,两套公用直流母线的三相三电平逆变器串联 (德国许多学者推荐此方案)

  18. 特点: • 可以输出6-6.9kV或10kv,电压等级符合国标; • 相电压电平数从3增至5,减小谐波; • 6kV电机端的dv/dt、共模电压及对地电压与3kv的NPC相同,可以使用普通电机; • 贮能电容接在三相逆变器输入端,电容量小(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流中只有开关频率谐波,无低频谐波,电容量小;H桥是单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流中有二倍频低频谐波,电容量大) ,数量少且集中; • 等效开关频率加倍,有助于低开关频率工作; • 与HBC相比,实现回馈容易。 • 定子绕组打开不是问题,但电缆数增加。

  19. 3. 矩阵变换器MC 矩阵变频器(MC)是一种基于全控器件PWM调制的交-交直接变频器,是电力电子领域最热门课题之一。 优点:一次换流,效率高; 正弦电压输出; 正弦电流输入; 网侧功率因数=1 (与负载功率因数无关); 双向功率流,四象限运行; 没有庞大的直流贮能电容。 基于上述优点,MC被称为“理想变频器”及“纯硅变频器”。 除无直流贮能电容外,上述优点双PWM交-直-交变频器也有。

  20. A. 低压MC 各相输出端都通个三个双向开关(双向电流及双向电压)交替接至三相交流电源,共计9个双向开关,18个开关器件。

  21. MC的概念由Venturini在1980年提出,性能理想,但产业化进程极慢,30多年来只有安川公司在前几年推出产品, 并未广泛应用。与之竞争的双PWM交-直-交变频器早已普遍应用。 原因: • MC需较多开关器件(18个),双PWM只需12个,差50%。 • MC最大输出电压=0.87输入电压,把它接至380V电网,输出电压<330V, 不能用标准电机, 双PWM可以需出380V。 • MC换流控制麻烦 MC希望换流过程既无重迭又无间断,无法实现,需采用4步换流或2步换流技术。 双PWM通过设置“死时”安全换流。 • MC不是真的不需要贮能电容(不是“纯硅变频器”),只是换了安装地点和名字,由输入滤波电容和箝位电容两部分组成。 • MC是交-交直接变频,没有中间直流环节及贮能电容,电网电压的拢动直接影响变频器输出。 双PWM是交-直-交间接变频,有直流贮能电容,变频器输出受到电网拢动的影响小,且间接。 • MC体积和重量比双PWM小 (原因—双PWM的LCL滤波大)。

  22. 低压间接矩阵变频器 (IMC) 在MC和无直流贮能元件交-直-交变频器基础上改型。 特点: • 无直流贮能电容,有交流进线电容; • 网侧PWM,正弦输入电流; • 负载侧PWM,正弦输出电压,最大=0.87输入电压; • 双向功率流,四象限运行; • 原理和优缺点与MC类似。

  23. C. 中压MC—MC桥级联变频器 (MCBC) 桥式MC—由3个共交流进线的 三相/单相MC桥构成。 开关数量和输出电压增加一倍, 性能不变。 为输出3.3kV,3级桥式MC级联: 把各级桥式MC中3个三相/单相 MC桥的交流进线分开,分别 由3套独立的电压幅值和相位都 相同的变压器付方绕组供电。 (IGBT电压1700V, 桥输出电压635V, 变频器输出电压3.3kV)

  24. MCBC与采用整流/回馈单元之HBC(R/I-HBC)的比较: • 二者都有优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都能四象限工作。 • 二者都基于功率单元级联,但MCBC需要较多IGBT器件,每个MC桥需12个IGBT,每个R/I-HBC桥只需10个,差20%,且网侧IGBT电流可减小1/3。 • MC桥无直流贮能电容,但有交流进线“滤波”电容; R/I-HBC桥有直流贮能电容 ,但无交流进线电容。 交流电容的体积/容量比值比直流电容大许多。 二者都不需要进线电抗。 • MCBC的换流及PWM调制控制较麻烦,R/I-HBC简单。 • MCBC是交-交直接变频,没有中间直流环节及贮能电容,电网电压的拢动直接影响变频器输出。 R/I-HBC是交-直-交间接变频,有直流贮能电容,变频器输出受到电网拢动的影响小,且间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