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15 Vues
第三章 信息组织分类法. 第三节 分类法的标记系统. 本节主要内容.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与要求 二、分类标记的类型 三、分类标记系统的构建技术.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与要求.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 (二)分类标记的要求.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 分类标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代号的形式表达类目 固定类目位置 显示类目之间的关系. (二)分类标记的要求. 容纳性 容纳性也称扩充性、弹性,是指分类标记系统不但能充分满足类目体系设计的需要,也能为分类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动提供足够、合适的号码。 简明性 表达性
E N D
第三章 信息组织分类法 第三节 分类法的标记系统
本节主要内容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与要求 二、分类标记的类型 三、分类标记系统的构建技术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与要求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 (二)分类标记的要求
(一)分类标记的功能 分类标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以代号的形式表达类目 • 固定类目位置 • 显示类目之间的关系
(二)分类标记的要求 • 容纳性 • 容纳性也称扩充性、弹性,是指分类标记系统不但能充分满足类目体系设计的需要,也能为分类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动提供足够、合适的号码。 • 简明性 • 表达性 • 表达性是指分类标记能够(或在一定的程度上)表达类目体系的结构,显示类目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表达某种类目的共同构成要素或属性(如手册、理论、统计资料等)。 • 助记性 分类标记的这四种基本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常应当在有足够的容纳性的基础上,根据分类法应用的范围,尽量提高其他功能。
二、分类标记的类型 (一)按组成成分划分 • 单纯号码 • 混合制号码 (二)按标记制度划分 • 层累标记制 • 顺序标记制 • 混合标记制 • 分面标记制 • 回归标记制 • 起讫标记制
单纯号码 • 单纯数字号码 • 单纯数字号码(阿拉伯数字)由于具有通用、简明、易于排检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 • 如:DDC、UDC、《人大法》、《科图法》等。 • 单纯字母号码 • 单纯字母号码,使用拉丁字母(包括大写字母、小写字母)编制而成,个别分类法还使用非拉丁字母标记。但是单纯字母号码在识别、记忆、书写、排序等方面都不如数字号码方便,所以很少被使用。 • 某些专业分类法时有采用,例如:《伦敦教育分类法》。
DDC 单纯数字号码(实例)
混合制号码 •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固定次序的符号系统编制的分类标记称为混合制号码。这种号码是汲取了单纯数字和单纯字母号码的优点,既易识读又有较大的容量 • 如:《国际专利分类法》、《中图法》
层累标记制 • 层累标记制 • 又称等级标记制、展开标记制、树型标记制。 • 层累制的主要优点是分类号码能够揭示类目的等级关系、有很强的表达性、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 • 其缺点是随着类目的逐级展开号码将越来越长,影响简短性;当同位类超过其进位基数后,就得采用变通的方法来弥补,号码位数与类目的等级就不能完全对应了。 • 如:《中图法》。
顺序标记制 • 即在配号时不管类目的等级,只按类目排列顺序分配号码的标记制度。这种标记制度只反映类目的先后次序,不显示类目的等级层次结构 • 顺序制号码的优点是配号简单,由于不表达等级关系所以号码较简短、号码利用率高 • 主要缺点是表达性差,不能体现类目之间的等级关系,不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适应性也差,因此较少被采用 • 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混合标记制 • 是把层累制与顺序制相结合的一种标记制度,包括层累—顺序制和顺序—层累制两种基本类型 • 较多采用的是在层累制的基础上有限、灵活地加入顺序制配号法,以缩短号码的长度或局部增加号码的容量,层累—顺序制基本上显示了类目的等级结构及逻辑关系
分面标记制 • 也称分段标记制,是用若干节段符号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记制,它能显示类目的组配结构 • 分面标记制采用特定的符号或组配方式表示复杂主题各个主题因素所属的分面,使号码不仅揭示类目的次序和等级,也能显示类目的分面结构,其特点是灵活的组配性能可以充分揭示文献主题。但是分面标记制造成号码冗长复杂,易识别性和排序性都不如其他类型的号码,因此完全的分面标记制很少被使用,而是将其融入其他的标记制度结合使用 • 如:《冒号分类法》CC
回归标记制 • 也称回溯标记制,是一种适用于分面组配式分类的标记制。其配号的方法是直接将位置在前的组面类号加在位置在后的组面类号上。回归标记制一般采用单纯字母,按数序配号,号码简短,组配时不需要单独设置分面指示符 • 20世纪50年代被用于《布利斯书目分类法》(BC2)
起讫标记制 • 又称扩充编号法,是用一个号码或一个起讫号码表示一类,用起讫范围内的若干个号码(包括起讫号码)标记某个起讫类号所在类目的下位类 • 起讫标记制有一定的容纳性和表达性,号码比较简短和便于扩充。这种标记在易读、易记、易排序等方面都不如层累制,使用的很少 •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叙词表》的分类表部
三、分类标记系统的构建技术 构建分类法的标记系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类法的结构形式 (二)分类法的功能 (三)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系统 (四)配号方法
(一)分类法的结构形式 • 分类法的不同结构形式对分类标记系统有不同的要求 • 例如:等级体系式分类法最好使用层累标记制;分面分类法则需要相应的分面标记制才能满足其组面设置、主题组配的需要。
(二)分类法的功能 • 分类法的功能各不相同,对分类标记系统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例如文献分类法、信息分类法、学科分类法、事物分类法、现象分类法等因功能不同,对标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分类标记系统除了显示等级结构外,还要便于计算机处理 • 文献分类法的标记系统最为复杂,其中是否具有文献排架功能,也对标记系统的要求不同。 • 学科分类法由于不会划分得十分深细,号码长度不是主要因素,但等级显示的功能要强。 • 某些事物分类法,比如电子商务的商品分类法的同位类可能相当多,就必须考虑号码的容纳性,而无须考虑其组配的功能。 • 对于网络信息分类法来说,最重要的构成直观的树型结构,以便于直接层层浏览检索。
(三)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系统 • 现代分类法不管是等级体系的还是分面式的,多配有一定的辅助符号用于标记特定的主题、或用于文献主题的组配。如UDC的+、/、:、=···、(0···)等,《中图法》的< >、“”、—、a、+、( )等。辅助符号的种类、功能、使用及其与主类号的关系等都须根据分类法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四)配号方法 1.涉及总论与专论类目的配号 2.通用复分表类目的配号 3.专用复分表类目的配号 4.号码扩充技术 5.空号的技术
1.涉及总论与专论类目的配号 • 有关某类文献、信息、事物的共性问题,都是总论性的。文献、信息分类法通常编制一组总论性类目置于该类之前,并用“0 一般性问题”来标记总论性类目
2.通用复分表类目的配号 • 通用复分表由于适用于整个分类表,配号时不仅涉及号码编号制度,也常常涉及辅助标记符号的使用
3.专用复分表类目的配号 • 专用复分表类目的配号主要要考虑与主类号的组配需要,同时要与主表有关类目的配号相呼应
4.号码扩充技术 最常用的号码扩充技术有以下几种: (1)借号法 (2)八分法 (3)双位法 (4)字顺扩号法
(1)借号法 • 借下位类号 • 借上位类号 • 借同位类类号
(2)八分法 • 也称扩九法,是同位类较多(或预计发展较多)但不超过16个时常用的扩充编号技术 • 基本编号方法是:使用前八个号码为前八同位类配号,将剩余的“9”扩成双位,为其他同位类配号。在八分法扩号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第二层的扩九,但这样同级类目的号码位数差距太大,一般很少使用
(3)双位法 • 也称百分法,是用于同位类数量相当多时的一种扩号技术 • 基本的编号方法是:1-9本身不使用,每个号码直接扩充为双位号,为同位类配号,这样在同一个类列中号码的位数与类目的等级是相对应的
字顺法 • 当某类下同位类很多,但无须再进一步划分,且同位类有不可预见性时,可使用类名的首字母进行扩号,即“类号+字母”
5.空号的技术 • 在分类标记系统设计和实际配号中,为了给类目扩充或修订留有余地,或为了编号的逻辑性,或为了编号的对应性等目的,大量使用空号技术。空号预留如果合适,将会对今后的修订有积极的意义。常用的空号方法有: (1)间隔空号 (2)对应性空号 (3)逻辑性空号 (4)尾部空号 (5)预测性空号
(1)间隔空号 • 当号码比较充裕,号码的预留难以预测时使用 网络信息分类系统: AG 大田作物 AG00 大田作物技术 AG10 禾谷类作物 AG20 豆类作物
(2)对应性空号 • 为达到对应编号的目的,为性质相同的类列中没有列举的类目配以对应性空号
(3)逻辑性空号 • 当列类时按逻辑性的原则应为某事物设立某类目,但由于当时文献保证不足等原因没有列类,则为该主题应占据的位置进行逻辑性空号 R161 一般保健法 .5 青年卫生 .6 (逻辑空号:中年卫生) .7 老年卫生
(4)尾部空号 • 这是最常用的空号法,编号时类列的前面类目依次顺序配号,把“其他”或“××应用”置于类列最后,用“9”配号,其余尾部号码为空号
(5)预测性空号 • 在编表时根据类目今后可能展开的情况,有预见地在一定位置预留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