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新农合面临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新农合面临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王禄生. 1 、参合居民门诊和住院需求释放: 由于参会居民对新农合制度的逐步了解,利用明显增加; 由于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补偿比的逐步提高,需求释放; 住院率由启动初期的 3.1% 提高到 2013 年的 11% ,主要是住院实际需求的释放,也有门诊转住院的不合理增长因素; 门诊平均每人每年就诊次数由过去的不到一次提高到 2013 年的近 2 次,今后随着门诊补偿比的逐步提高,门诊就诊率还会有明显增长。. 2 、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

omar-sext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新农合面临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农合面临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王禄生

  2. 1、参合居民门诊和住院需求释放: • 由于参会居民对新农合制度的逐步了解,利用明显增加; • 由于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补偿比的逐步提高,需求释放; • 住院率由启动初期的3.1%提高到2013年的11%,主要是住院实际需求的释放,也有门诊转住院的不合理增长因素; • 门诊平均每人每年就诊次数由过去的不到一次提高到2013年的近2次,今后随着门诊补偿比的逐步提高,门诊就诊率还会有明显增长。

  3. 2、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 • 几年来各地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都在以不同的年增长幅度在增长,有些地区的住院次均费用以年均两位的速度增长。 • 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的增长,有些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增长,很多是不合理的过快增长。 • 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将部分抵消了提高筹资标准从而提高补偿比的作用,降低了参合居民的受益程度。

  4. 3、保障程度还较低,受益期望值高; • 目前参合居民医疗风险保障程度总体上还较低,2013年住院实际补偿比平均55%,统筹区域内为66%,门诊实际补偿比平均49%左右; • 目前参合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其中慢性病门诊和转县外住院的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而且补偿低; • 政府领导和参合居民对新农合补偿受益程度的期望值日益在增长。

  5. 4、筹资水平低,尚未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 适应参合居民门诊和住院需求的释放,利用率的合理增长,需要适当提高筹资标准; • 提高参合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门诊和住院的补偿比,需要适当提高筹资标准; • 满足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合理增长,需要每年适当提高筹资标准; • 综合以上因素,需要确保政府投入和个人保费的稳定增长,否则将影响新农合的稳定发展。但政府和个人筹资承受能力有限,另外,稳定筹资机制尚未形成。

  6. 5、新农合补偿方案尚需完善和规范 不切实际的统一全省补偿方案。起付线、补偿比和最高支付限额设置不科学。 病人分流出现向上级医疗机构流动增加的趋势,住院病人流向,乡卫生院下降,县外住院上升。 由于门诊与住院补偿比差距较大,普遍出现门诊转住院的现象。 门诊统筹的实际变相家庭账户加大了药费支出。 6

  7. 6、推进医改相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 部分地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用新农合基金补偿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后的收入缺口。 • 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用药品范围缩减,服务能力和诊疗效果受制约,参合患者流向上级医疗机构。 • 一般诊疗费的80%要由新农合补偿,出现分解门诊等,加大了新农合基金的支出压力。 7

  8. 7、基金压力加大,部分地区出现基金超支 基金超支风险逐年增加, 2011年全国基金使用率为83.52%,共有193个县(市、区)当年基金超支,31个县出现净超支; 2012年全国基金使用率平均为97%,中、东部为100.14%。 原因分析:需求大量释放;统筹补偿方案调整不合理;费用控制不力;用本年度资金抵消上年超支。 8

  9. 8、基金到位、存储和支付的运行安全: • 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的提高,政府筹资负担逐年加重,地方政府补助资金到位风险增加。 • 随着新农合转入常态运行,重视基金安全的高压态势弱化,供需方不规范行为造成的基金支付风险增加; • 新农合基金管理的任何环节出现风险都将影响稳定运行。

  10. 9、新农合监管任务繁重,难度加大 随着新农合基金数量不断加大,基金的监管任务越来越艰巨,违规套取和造假骗取新农合基金的案件增加。 案件特征 团伙作案,数额巨大 手段隐蔽、反复作案 基层、民营定点医疗机构套取资金 10

  11. 10、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 经办机构管理队伍不稳定,专业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 管理专业知识缺乏,财会、信息、测算、分析、评价、监管等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科学管理的需要; • 管理水平总体上还较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尚未普遍较好地实现。

  12. 新农合面临的挑战 需求释放 期望上升 道德损害 不合理上涨 病人上流 需求上升 费用上涨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西部个人已不可承受 未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西部地区政府不可承受 筹资承受力 政府 个人

  13.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改革 控制不合理费用,建立转诊 适度保障的原则、 理性补偿的政策 三方平衡 供方 需方 支付制度改革 筹资 建立与农民纯收入挂钩的筹资政策 与政府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14. 1、筹资---完善医保筹资政策 • 原则:医保筹资水平要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 方式:医保筹资标准应采取与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挂钩的方式,职工医保现按工资总额的8%确定;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总额标准建议按农民(居民)年纯收入的5--6%确定。 • 机制:坚持筹资责任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机制。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筹资以政府和个人按4:1或5:1比例确定为宜。 • 立法:通过立法建立起长效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

  15. 2、需方---完善医保补偿政策 • 适度保障:根据筹资水平,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补偿范围和补偿程度;应坚持保基本医疗,保常见病,保受益面和共付制原则。 • 慢病补偿:提高慢病在基层就诊的补偿比和封顶线,减轻慢病经济负担。 • 大病救助:大病救助应多方筹资,提高统筹管理,大病转大额,与医保正常补偿衔接,抵御灾难性医疗负担。合理引导:医保应对乡村和社区基层卫生机构开放;通过对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补偿起付线、补偿比和封顶线的调整,引导病人在基层就医,减少转县外住院;缩小门诊和住院补偿比差距,减少门诊小病转住院。

  16. 3、供方---完善医保购买机制 • 付费机制:即通过付费机制改革,即支付方式改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定点医疗机构自我控费机制,建立起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 • 谈判机制:医保与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平等谈判和协议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协调双方关系,实现公平购买。 • 监管机制:通过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管理,并与支付挂钩,建立合理监管机制和医疗质量保证机制。 • 引导机制:医保应通过完善报销制度,引导病人首先在基层就诊,支持社区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建立起有序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17.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