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 内 容. 第一节 发展性评估概述 第二节 发展性评估的工具 第三节 实施案例. 学习目标与要求: 1 、理解、掌握发展、发展性评估的涵义、发展性评估 的类型、方法;了解发展性评估的原则及 重度障 碍儿童的评估范围与工具特色 。 2 、了解所介绍的测验工具的测验目的、适用范围、测 验内容、各测验的优势与不足等;学会查看发展 性评估量表的使用手册或指导说明;学会对照答 题纸和使用手册,正确理解、掌握各种发展性评 估量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对各测验题项进行解释、 推测的能力。

oma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发展性评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展性评估

  2. 内 容 第一节 发展性评估概述 第二节 发展性评估的工具 第三节 实施案例

  3.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掌握发展、发展性评估的涵义、发展性评估 的类型、方法;了解发展性评估的原则及重度障 碍儿童的评估范围与工具特色。 2、了解所介绍的测验工具的测验目的、适用范围、测 验内容、各测验的优势与不足等;学会查看发展 性评估量表的使用手册或指导说明;学会对照答 题纸和使用手册,正确理解、掌握各种发展性评 估量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对各测验题项进行解释、 推测的能力。 3、结合实例,练习、使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丹佛发 育筛查测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于自己的研究 个案。

  4. 第一节 发展性评估概述 主 要 内 容 一、发展性评估的涵义 二、发展性评估的类型 三、发展性评估的方法 四、发展性评估的原则 五、重度障碍儿童的评估范围及工具特色

  5. 一、发展性评估的涵义 (一)发展的涵义 • 广义发展:指出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期间,在个体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按此界说,“发展”一词的内涵有四个要点: (1)发展包括个体身体的与心理的两方面的变化; (2)发展的历程包括个体的一生;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者有遗传、年龄、学习经验等因素; (4)个体身心发展是顺序性的,顺序只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单向性,而无可逆性。 • 狭义发展:指自出生到青年期(或到成年期)的一段期间,个体在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

  6. (二)发展性评估的涵义 • 发展性评估: 是专为测量幼儿(从出生至6岁左右)的评估。发展性评估提供可以预测的模式。它决定儿童是否在预期的年龄级距内,随着正当的顺序习得应具备的技能。 • 发展里程碑:指所有发生在相同年龄的多数正常儿童身上的事例或经验。 • 发展性量表测量范围主要是发展性学习领域。包括:(1)精细动作;(2)粗大动作;(3)沟通和语言发展:(4)社会发展:(5)认知功能;(6)自理能力等六项。

  7. 表12-1 发展性评估的各种类型 二、发展性评估的类型

  8. 通常发展性先备测验测量的是4—7岁儿童的行为。测验的内容包括:通常发展性先备测验测量的是4—7岁儿童的行为。测验的内容包括: 1.了解关于自身及周围环境的信息; 2.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时间、空间和数量等相关概念; 4.精细动作能力,主要是手的灵活程度; 5.粗大动作能力; 7.阅读的基本能力; 8.书写的基本能力; 9.语言能力; 10.游戏及听从指示的能力; 11.与同伴合作及参与班级活动的能力。

  9. 三、发展性评估的方法 (一)多种方式结合 • 标准化的发展性测验 • 非标准化的发展性测验 (二)多学科多领域合作 • 采用小组评估方法,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合作 :家长 、临床心理学家 、物理治疗师和职能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 、特殊教育教师

  10. 四、发展性评估的原则 1.儿童成长时是遵照可预测的顺序及模式 ; 2.较低技能发展是较高技能发展的基础 ; 3.较高的技能通常会在较低技能消失前出现 ; 4.儿童成长与发展有关键性时刻 ; 5.障碍儿童可能会跳过发展的部份阶段 ; 6.重度障碍儿童可能会有不正常型态的发展模式; 7.发展过程具有共同模式与个别差异 。

  11. 五、重度障碍儿童的评估范围及工具特色 (一)独特评估范围 1、儿童主要的沟通方法 • 需要了解儿童是否有语言,是否能正常与他人交流,或者儿童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他以何种方式与他人沟通,使用手语或表情还是其他方法。应协助语言治疗师共同进行此项评估,了解儿童主要的沟通模式。 2、感官知觉与动作处理 • 评估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知觉及精细动作的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评估者应针对以上几方面能力与相关专家合作进行专门的评估。

  12. 3、儿童的健康状况 • 有些儿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需要接受医疗。因此这些儿童的健康状况也是评估者需要考虑的内容。 5、异常行为状况 • 有些儿童会有某些异常行为,如自我刺激行为、自伤行为、不服从、拒绝、退缩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干扰评估。因此,这些异常行为也是评估者需要考察的内容。

  13. (二)工具特色 • 评估者应该选择对重度障碍儿伤害最少,而且儿童能以最佳能力去反应的工具。 1.根据儿童特点调整评估项目及内容; 2.评估中的分测验较多,能够提供儿童多方面的表现情况; 3.符合儿童的需求,测验允许评估者修改施测程序; 4.记分方法除“通过”、“不通过”外,还有第三种情况“中间反应”,即儿童的表现向着成功的方向有显著的进展; 5.评估者不应依赖测验获取儿童低功能或缺乏某些功能的情况,而应使用那些能够提供方法帮助儿童制定教育计划的工具,将更容易达到目标。

  14. 第二节 发展性评估的工具 一、0—6岁儿童发展筛检量表 二、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三、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四、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五、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 六、PEP发展测验

  15. 一、 0-6岁儿童发展筛检量表 (一)编制目的:在于测量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发展严重度,可作为筛选出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给予监定和早期疗育之帮助。 (二)编制者:黄惠玲。 (三)出版单位:心理出版社,2000年。 (四)适用范围:0-6岁幼儿。 (五)实施时间:约20分钟。

  16. (六)量表内容 儿童发展筛检量表共分为五大类,包括:语言与沟通发展 (31题)、社会人格发展(34题)、动作技能一粗动作(36题)、动作技能一精细动作(36题)、知觉与认知发展(35题),每一大类题目均按照发展能力顺序排列,0至72个月共分为19个年龄组。

  17. 二、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一)测验目的: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诊断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 (二)编制者:由美国心理学家A.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作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三)适用范围:0—5岁婴幼儿。 (四)测验时间:约30分钟。

  18. (五)量表构成 量表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六)评价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

  19. 三、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 (一)编制目的:用于评定幼儿的发展。 (二)编制者:张厚粲等。 (三)编制时间:1985年 (四)适用对象:3一6岁儿童 。 (五)量表构成 儿童发展量表的内容由语言、认知、社会认知以及动作等四个方面构成。分为智力发展量表与运动发展量表两个部分,共16个项目。智力发展量表由11个项目106个题目构成,主要对幼儿言语发展、注意、感知、记忆、想象以及判断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发展、社会认知发展进行评价。测验是用语言和操作两种材料进行。运动发展量表由5个项目构成,主要对幼儿身体素质与动作发展进行评价。

  20. 具体内容: 1.看图命名(10题) 2.量词使用(8题) 3.看图补缺(10题) 4.语言理解(7题) 5.按例找图(10题) 6.袋中摸物(8题) 7.拼摆图形(12题) 8.数数算算(16题) 9.错误分析(6题)

  21. 10.社会常识(8题) 11.人物关系(11题) 12.单脚站立(测平衡力) 13.立定跳远(测爆发力) 14.左跳右跳(测动作的灵活性) 15.蹲蹲站站(测耐久力) 16.快捡小豆(测手眼的协调和灵敏性)

  22. (六)信效度 • 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量表的长度适中,内容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幼儿参加测验的兴趣,便于施测。 • 量表的内容适合于中国儿童,测验项目有较理想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并具有较好的因子结构,能够较准确地鉴别我国3一6岁儿童的发展水平。

  23. 四、丹佛智力筛选检查方法(DDST) (一)测验目的:主要是用作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二)适用对象:0-6岁的儿童。 (三)量表构成 本量表共105个项目,安排于四个方面,即身边处理及社会性、精细动作及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粗动作能力。 (四)测试时间:15分钟左右。 (五)测试结果:有四种情况,即正常、可疑、异常、无法评定。

  24. 五、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 (一)测验目的:旨在评估婴幼儿的运动发育情况,为个体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s)或个别化教育计划(IEPs)提供依据。 (二)编制者:M. Rhonda Folio, Rebecca R. Fewell,初版发表于1983年,1998年发表修订版。 (三)适用范围:0—5岁婴幼儿。 (四)量表构成 该量表由6个亚测验组成,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实物操作、抓握及视觉-运动整合等,共249项。测试结果最终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总运动等的发育商来表示。 (五)评价 作为一种专门的运动发育量表,其评测项目的选择、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评分标准的明晰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优点。其信效度均已得到验证。

  25. 六、PEP发展测验 (一)测验目的:在于了解受测儿童各机能的发展水平,为自闭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的个别化评估与矫治提供依据。 (二)编制者:E.Schopler和R.J.Reichler,1998年修订。 (三)适用对象:自闭症儿童。 (四)测验构成 • 该测验由六大项目组成,分别为模仿、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语言理解与口语表达等。具体内容包括:

  26. 模仿,10题。包括:模仿语言(发音)(动物声音);模仿粗大动作(如举手、摸鼻、移动身体、模仿敲铃铛等)。模仿,10题。包括:模仿语言(发音)(动物声音);模仿粗大动作(如举手、摸鼻、移动身体、模仿敲铃铛等)。 • 知觉,11题。包括:视觉(追视泡沫球、注视书上图画、寻找杯中物、颜色形状的辨别等);听觉(寻找口哨声位置等)。 • 精细动作,10题。包括:剪纸、开瓶盖、用线穿珠等。 • 粗大动作,11题。包括:独自行走、上楼梯、单脚站立、踢球等。 • 手眼协调,14题。此领域与写字、绘画有关涂鸦、着色、仿写、画图形、堆积木等。 • 语言理解与口语表达,39题。语言理解主要在于评估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在于评估语言反应能力(大声数数等)。

  27. (五)评分方式 • 通过(不需主试演示即可独立完成)、中间反应(看起来了解做法,实际上无法独立完成或需主试重复演示才可独立完成)、不通过(完全不知如何解决或主试重复演示后也无法完成)三种。记录:先记在记录纸上,通过1题得1分;中间反应不计分;再将各领域得分转记在侧面图上,然后通过的用实线连起来,即为该名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图,中间反应用虚线连接起来,可作为训练的目标。 (六)评价 • PEP发展测验更能表现出儿童的实际能力。其临床效果在国外已得到充分证明,被视为是操作最简便、提供信息最多、能够完全反映患儿功能发展的使用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8. 第三节 实施案例 一、个案资料 • 孙XX,男,5岁2个月,出生于2000年10月19日,经过医院诊断为轻度自闭症。个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一周能到小海龟幼儿园接受训练3次,主要照顾者是外婆,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和个案一起学习或玩耍等,一岁半才开始发音,语言发展缓慢,动作灵活,有点过动,上课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跑来跑去,影响课堂秩序喜欢玩各种玩具车,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洗澡,有情绪障碍,容易发怒和扔东西。

  29. 二、工具和方法 • 张厚粲主编的《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含题册和答题纸,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与运动发展量表两个部分构成,共16个项目,包括智力量表包括语言、认知、社会认知,运动量表包括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构成。 • 采用个别诊断测验的方法,对个案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30. 三、结果 • 测验结果孙XX智力发展量表的总分为62分,低于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其中语言13分,认知39分,社会认知10分,均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 结果显示出孙XX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好,对方位词“前”、“后”、“中间”理解较准确;量词使用的准确性较差,认识有限;看图命名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个案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是很熟悉,反而对不常见的如“马”能够准确命名;看图补缺中对人的器官比较熟悉,对车和轮子熟悉;查找图例的能力较好;袋中摸物,无法表达自己摸的是什么东西;在30秒内,个案对简单的长方形组合的拼摆基本能够完成;个案对简单的算术掌握的较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将10以内的加减算出,结果显示个案对加法规则的掌握要优于对减法规则的掌握;对日常生活中,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所知甚少;社会常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简单关系能够理解,对人的职业,只有特征非常明显的时候才能够识别。

  31. 运动发展量表原始分为11分,略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单脚站立的时候摇晃得厉害,掌握平衡的能够较差;立定跳远的距离较近,可能与个案不熟悉动作有关;左跳右跳是个案经常做的动作,分数较高;蹲蹲站站的能够略低于正常水平,可能与个案平衡力不好有关;快捡豆子的能力较差,说明个案在手眼协调,精细动作方面较差。运动发展量表原始分为11分,略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单脚站立的时候摇晃得厉害,掌握平衡的能够较差;立定跳远的距离较近,可能与个案不熟悉动作有关;左跳右跳是个案经常做的动作,分数较高;蹲蹲站站的能够略低于正常水平,可能与个案平衡力不好有关;快捡豆子的能力较差,说明个案在手眼协调,精细动作方面较差。

  32.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强个案言语与语言训练,重点是加强个案的表达能力。 2.加强对个案对生活常识的训练,家长买菜、做饭、逛街的呢个都可以带着个案,以扩大他的视野范围,让他更好地体验生活,增加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3.在以后的认知训练中,尽可能让个案了解多种图形以及结构和组合。 4.既然个案坐不住,稳定性较差,尽可能加强规则动作的练习,而不是乱跑乱撞。 5.加强个案精细动作的练习,可以通过捡豆子、画画、翻绳、组装汽车等游戏,一方面锻炼个案的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另一个方面可以锻炼个案的手眼协调工作的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