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新校務系統 – 課 綱 ( 含課程模組 )

新校務系統 – 課 綱 ( 含課程模組 ). 電算中心 廖偉 谷 2014/05/26. Agenda. 名詞解釋 課綱介紹 系統操作 科目 碼 科目 授課老師管理 總綱管理 課綱管理. 名詞解釋. 架構 ( 含條件 ) 掛載科目及開課學期,並訂定畢業條件。 譬如 : 院 共同 必修課程 ( 架構 ) ,必須修畢 6 學分 ( 條件 ) 。 課 綱 某年度,架構與科目的集合。 102( 含 ) 之前的課綱架構 : 校共同必修 通識教育課程 院 的 院共同必修 課程

onell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新校務系統 – 課 綱 ( 含課程模組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校務系統 – 課綱(含課程模組) 電算中心 廖偉谷 2014/05/26

  2. Agenda • 名詞解釋 • 課綱介紹 •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 科目 • 授課老師管理 • 總綱管理 • 課綱管理

  3. 名詞解釋 • 架構(含條件) • 掛載科目及開課學期,並訂定畢業條件。 • 譬如: 院共同必修課程(架構),必須修畢6學分(條件)。 • 課綱 • 某年度,架構與科目的集合。 • 102(含)之前的課綱架構: • 校共同必修 • 通識教育課程 • 院的院共同必修課程 • 系的專門課程及自由選修 • 103(課程模組)之後的課綱架構: • 校共同必修 • 通識教育課程 • 院的院共同必修課程 • 系的基礎模組、核心模組、專業模組 • 總綱 • 所有年度,課綱的集合。 • 101學年度系課綱、102學年度系課綱、…。 • 103學年度基礎模組、核心模組、專業模組、副修模組、輔系。 差異

  4. 課綱介紹 (1/19) 課綱 其他 自動開課 課程地圖 架構 科目 畢業條件 科目碼 畢業檢核

  5. 課綱介紹 (2/19) • 科目碼 • 102年度之前,科目碼由各系所院自行管理。

  6. 課綱介紹 (3/19) • 科目碼 • 103年度之後,科目碼由課務組統一管理。

  7. 課綱介紹 (4/19) • 科目

  8. 課綱介紹 (5/19) • 各單位建立自己所屬的科目碼、科目。

  9. 課綱介紹 (6/19) • 架構(畢業條件)

  10. 課綱介紹 (7/19) • 課綱 • 科目(科目碼)+架構(畢業條件)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11. 課綱介紹 (8/19) 管理知能與資訊服務創新 企業資源規劃與商業智慧 資訊系統開發與軟體創作 選修 必修 專門課程 基礎科學 院共同必修課程 至少34學分 至少89學分 24學分 55學分 6學分 至少3門 至少4門 31學分 樂活產業資訊管理 其他 經濟學 會計資訊系統 微積分 科技法律與智慧財產權 網頁程式設計 計算機概論 企業資源規劃 電子商務 會計學一 顧客關係管理 作業系統原理與實務 財務管理 資訊安全 行銷管理 一下 三上 二下 一上 三上 一上 一上 二上 二下 二下 二上 一下 一上 三上

  12. 課綱介紹 (9/19) 102年度 資管系 大學部 建議在建立課綱前,先畫出課綱的架構,分 析是否沒有問題,再去建立課綱。 學分數下限 專門課程 自由選修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92 12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若選修修得學分超過34,則 多的學分流至自由選修。 超過學分 必修 選修 檢查架構 取代架構 58 34 34 科目 基礎學科 資訊系統開發與軟體創作 企業資源規劃與商業智慧 管理知能與資訊服務創新 樂活產業資訊管理 其它 3 4 24 34 至少要24學分 至少要修畢4門

  13. 課綱介紹 (10/19) • 課程模組課綱建立須知 • 課程模組課綱的建立方式,與102年度之前的課綱有些許的差異。 • 簡單講,建立一個課程模組課綱,需要建立基礎模組、核心模組以及專業模組,這幾個模組就組成一個課程模組的課綱。 • 若系上有副修模組或輔系,也必須建立。 • 102年度之前都需要建立自由選修(架構),但課程模組之後不需建立,系統會自行計算。 • 在後面章節的總綱管理會詳細敘述如何建立

  14. 課綱介紹 (11/19) • 以圖解說明課程模組與102年度之前課綱的差異 102年度之前 課程模組 課綱 基礎模組 核心模組 拆成 專業模組 專業模組 有些系的專業模組有2個,有些有3個,這都是可以的。 但目前我只為各系建立2個,專業模組(A)、專業模組(B)。 若有3個以上或需要修改模組名稱的,請與電算中心聯絡。

  15. 課綱介紹 (12/19) 基礎模組 注意: 這是公事系的例子,實際設 計應以各系實際的架構為主。 學分數下限 基礎模組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26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超過學分 檢查架構 取代架構 科目

  16. 課綱介紹 (13/19) 核心模組 注意: 這是公事系的例子,實際設 計應以各系實際的架構為主。 學分數下限 核心模組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27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政府與政策 方法學 社會與文化 超過學分 檢查架構 12 3 12 取代架構 科目

  17. 課綱介紹 (14/19) 專業模組 注意: 這是公事系的例子,實際設 計應以各系實際的架構為主。 學分數下限 公共事務與文官模組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21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超過學分 檢查架構 取代架構 科目

  18. 課綱介紹 (15/19) 專業模組 注意: 這是公事系的例子,實際設 計應以各系實際的架構為主。 學分數下限 文化事務與文官模組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21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超過學分 檢查架構 取代架構 科目

  19. 課綱介紹 (16/19) 專業模組 注意: 這是公事系的例子,實際設 計應以各系實際的架構為主。 學分數下限 公共與文化事務模組 畢業條件 科目數(門) 子架構 21 學分數上限 上一層架構 超過學分 檢查架構 取代架構 科目

  20. 課綱介紹 (17/19)

  21. 課綱介紹 (18/19) • 注意 • 下面2種架構的邏輯上是一樣的,但是在課程地圖的呈現上有差異。建議是使用左邊的A架構。 • 只有Root會顯示在課程地圖上。 A架構(建議) B架構 Root 核心模組 27 Root Root Root 政府與政策 政府與政策 方法學 社會與文化 方法學 社會與文化 12 12 3 12 3 12

  22. 課綱介紹 (19/19) A架構(建議) B架構

  23. 系統操作 (1/1) 逐年建立 只須建立一次 分8碼(舊的編碼)與12碼(新的編碼) 只須建立一次 103年度之後,由課務組管理。

  24.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1/9) • 新的科目碼由課務組統一管理 • 科目碼 SIM 第1~3碼 資訊管理學系 第4碼:必修、必選、選修。 在建立科目時才使用 S 第5碼 專門課程 1 2 3 4 6 7 第6碼 系共同必修課程 管理知能與創新 管理資訊系統 資訊科技與其他 商務管理與樂活產業 資訊科技與其他

  25.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2/9)

  26.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3/9)

  27.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4/9)

  28.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5/9)

  29.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6/9)

  30.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7/9)

  31.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8/9)

  32. 系統操作 – 科目碼 (9/9)

  33. 系統操作 – 科目 (1/8) • 支援匯出、匯入 • 科目屬性 • 科目中文、英文名稱 • 學分、時數、實習時數 • 必須修畢科目清單 • 是否列為自由選修 • 開課人數下限 • 鐘點數類型 • 新舊科目代碼建立方式都一樣(包括匯入)

  34. 系統操作 – 科目 (2/8) • 舊科目代碼(8碼) • 第1-3:單位碼。 • 第4碼:必修[1]、必選[2]、選修[3]。 • 第5、6碼系所自行定義。 • 第7-8碼:流水號。 • 新科目代碼(12碼) • 第1-3碼:單位碼。 • 第4碼:學制。 • 第5碼:必修[1]、選修[2]、必選[3]。 • 第6-8碼:課程分類。 • 第9碼:專門課程或模組之細分。 • 第10-12碼:流水號。 差異

  35. 系統操作 – 科目 (3/8) 科目管理: 8碼 科目管理(新): 12碼

  36. 系統操作 – 科目 (4/8) 以,分隔 例如:SIM1S02, SIM1S03

  37. 系統操作 – 科目 (5/8)

  38. 系統操作 – 科目 (6/8)

  39. 系統操作 – 科目 (7/8)

  40. 系統操作 – 科目 (8/8)

  41. 系統操作 – 授課老師管理 (1/4)

  42. 系統操作 – 授課老師管理 (2/4)

  43. 系統操作 – 授課老師管理 (3/4)

  44. 系統操作 – 授課老師管理 (4/4)

  45.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1/6) • 建立某學年度的課綱 102學年度之前 103學年度之後 (課程模組)

  46.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2/6) 副修模組 課程模組 輔系 舊課綱

  47.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3/6) 舊課綱

  48.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4/6) 課程模組

  49.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5/6) 副修模組

  50. 系統操作 – 總綱管理 (6/6) 輔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