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52 Vues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现状与展望. 报告人 陈刚. 1 、简介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2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几个主要问题 3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发展规划. 1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早在八十年代, DOS 环境下就开始相关单机版的 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早在 1997 年, 在全国高校档案界率先建立 发布档案馆门户网站。. 1.1 、从资源角度看建设 1.2 从平台角度看建设. 1.1 、从资源角度的建设:. 1.2 、从平台角度的建设:. 配套的各类平台系统的建设与开发:. 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 6.0.
E N D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现状与展望 报告人 陈刚
1、简介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2、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几个主要问题 3、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发展规划
1、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早在八十年代, DOS环境下就开始相关单机版的 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早在1997年, 在全国高校档案界率先建立 发布档案馆门户网站。 1.1、从资源角度看建设 1.2 从平台角度看建设
1.3、特色:软件平台的开发——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6.01.3、特色:软件平台的开发——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6.0 • 离不开档案馆具体应用工作中的反馈交流与磨合 • 离不开包括本馆在内的各个档案界同行生生不息的档案实践
2.1、对数字档案馆及其定位的再思考 • 数字档案馆定义 数字档案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组织模式,代表的是一种信息环境和基础设施构建,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 冯惠玲 数字档案馆建设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邱晓威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定位: 服务型、研究型、知识型的 知识信息中心
数字档案馆 不等于 馆藏档案数字化 • 数字档案馆 不等于 数字化档案馆 • 数字档案馆:信息知识中心。 整个数据框架 整个业务流程 整个对内管理流程 整个对外服务模式 主动 优化与重组
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各个方面内容 1、文件案卷目录数据库化 2、馆藏档案数字化 3、归档网络化、服务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 4、电子文件归档与利用 5、档案数据仓库建设与开发 6、基础业务平台系统开发 7、制度规范制定 8、各类数字化标准制定 9、工作流程标准制定 10、组织保障 11、人才队伍建设 12、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2.2、业务数据内部的分割与无序 知识管理 信息 数据仓库
2.3利用开发服务的专门化不够 • 1、由于数据条块分割缺乏整合、利用工作也是条块分割的,耗时费力,人工依赖度高; • 2、来馆利用人数有限,不具备统计意义,很多资源因为分散等原因缺乏关注,未能发挥其价值,两者互为恶性循环; • 3、部分信息化数据通过网站对外开放,但对网站内容以单向发布为主,对访问者信息采集不够,缺乏反馈。
档案利用充分面向网络、面向智能、面向生活社交、面向文化建设档案利用充分面向网络、面向智能、面向生活社交、面向文化建设 颜色越深代表对信息源的关注度黏着度越高
2.4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的缺乏 • 在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整个管理流程,组织结构将获得巨大的再造、重组的空间,最终又会带动其它流程进一步升级 • 这种变革要求首先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开始,化被动应付为主动设计创新,这是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
3、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发展规划与方向 平台规划: 资源整理规划:
发展方向: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建设服务型、研究型、知识型的数字档案馆。最终将南京大学档 案馆建设成为“知识信息中心”。 近期方向: 面向知识的业务信息整合 面向新网络的利用服务 基于流程再造的内部管理信息化 在努力探索在业务数据知识化、利用服务网络化、管理流程信息化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字档案馆基本内涵的理解。
以上是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一点思考和展望,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指正!以上是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一点思考和展望,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