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提 纲

提 纲. 一、心理异常的症状 二、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诱发因素及事件 三、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诊断技巧和方法. 心理异常的症状. ( 一 ) 心理异常症状的分类 根据人的心理过程 ( 知、情、意 ) 来划分,可分为: 1.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自知力障碍) 2. 情感障碍 3. 意志行为障碍. 心理异常的症状. ( 二 ) 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 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2.感觉减退 , 多见于癔病患者。   3.感觉倒错 , 多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

overt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提 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提 纲 一、心理异常的症状 二、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诱发因素及事件 三、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诊断技巧和方法

  2. 心理异常的症状 (一)心理异常症状的分类 根据人的心理过程(知、情、意)来划分,可分为: 1.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

  3. 心理异常的症状 (二)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 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2.感觉减退,多见于癔病患者。   3.感觉倒错,多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   4.内感性不适,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知觉障碍 1.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 2.幻觉是在没有外在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器官的前提下,出现的一种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感知综合障碍

  4. 思维障碍 • 思维障碍可以划分为联想障碍、逻辑结构障碍与思维内容的障碍。 联想障碍 1.联想奔逸又称观念飘忽, 2.思维迟缓 3.联想贫乏或称思维贫乏 4.思维中断 5.思维云集 6.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概念在患者脑子里反复出现,如一个想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数字等等,欲罢不能。多见于强迫性神经症。 7.病理性赘述

  5. 逻辑结构障碍 1.象征性思维   2.破裂性思维与语词杂拌 3.诡辩症与逻辑倒错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6.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妄想是指在精神病态中产生的 (1)夸大妄想 1)发明妄想   2)财富妄想,   3)血统妄想   4)钟情妄想 (2)自责妄想 1)贫困妄想,   2)罪恶妄想,即自责妄想 3)疑病妄想   4)虚无或否定妄想 (3)被害妄想 1)被害或迫害妄想 2)关系妄想   3)跟踪妄想 4)妒嫉妄想 5)控制妄想或物理影响妄想 6)附体或着魔妄想 7)变兽妄想、化变妄想 8)损失妄想 9)诉讼妄想 (4)特殊妄想 1)内心被揭露感   2)影响他人的体验  3)妄想性洞悉感   4)思维插入 5)思维被剥夺

  7. 注意与记忆障碍 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多见于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儿童多动症。 2.注意减退。多见于疲劳、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3.注意转移。见于躁郁病人。 记忆障碍 1.遗忘即回忆丧失,表现为病人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经历的遗忘。 (1)顺行性遗忘(2)逆行性遗忘(3)选择性遗忘 2.错构 3.虚构 4.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

  8. 情感障碍 1.情感高涨,多见于心境障碍的躁狂发作。 2.情感低落。 3.病理性焦虑。 4.病理性恐怖 5.情感迟钝 6.情感淡漠。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单纯型、紧张性和多年的慢性患者,多以情绪淡漠为特征。 7.情绪倒错。

  9. 意志行为的障碍 意志始动性的障碍 1.意志缺乏。 2.精神运动性抑制。严重者可进入木僵状态。 3.木僵症。 4.精神运动性兴奋。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麻痹性痴呆等多种精神疾病。 5.运动性兴奋。 6.意向到错 意志自主性障碍 1.矛盾意向 2.被动服从 3.模仿症 4.违拗症 5.重复与刻板动作 6.强迫现象

  10. 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诱发因素及事件 • 诱发因素: 1.角色转换带来的适应不良:事件1 2.人际交往障碍 3.恋爱与性心理:事件2 4.生活经济负担压力:事件1 5.网络成瘾 6.就业求职、学习、考研压力:事件1、4 7.家庭变故:事件3 8.身体疾病 9.独生子女“后遗症” 注:孔蓓蓓. 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质 [J].时代教育,2012年,第3期,75页

  11. 刺激事件: 事件1 事件2 事件3 事件4

  12. 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诊断技巧和方法 • 诊断途径:心理测量、临床观察、资料分析 • 基本方法:观察法、测量法、产品分析法、摄入谈话法和综合分析法。 • 摄入谈话法是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会谈,从而获得求诊者的背景资料、求诊目的和对求诊的期望的谈话方法。 其操作步骤分为:确定谈话主题、确定提问形式、认真仔细倾听、控制谈话方向、谈话内容分类、规范结束谈话及注意事项。

  13. 提问的方法: 1)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和范围; 2)确定提问的方式; 3)倾听来访者的叙述; 4)控制谈话的方向; 5)谈话内容的归类; 6)结束谈话。

  14. 2、提问中要注意的: 1)态度要中性; 2)避免提问失误; 3)严格控制引导和提问语言; 4)禁用指责和批评; 5)禁止给出绝对性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和客气。

  15. 如何确定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键 1.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2.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3.找到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心理问题关键点:   ●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   ●无论形式如何改变,本身性质不变

  16.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