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于泽 Email: yuzeruc@163.com 办公室:明德主楼 739 办公电话: 82500230. 教材. W. Nicholson, 《 微观经济理论 - 基本原理与扩展 》, 第 9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Jehle and Reny , 《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 》 ,第 2 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吉本斯 ,《 博弈论基础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Rasmusen, Eric. Games and Information(4e), Blackwell Publishing

owe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西方经济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西方经济学 于泽 Email: yuzeruc@163.com 办公室:明德主楼739 办公电话:82500230

  2. 教材 • W. Nicholson,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第9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Jehle and Reny,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吉本斯,《博弈论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Rasmusen, Eric. Games and Information(4e), Blackwell Publishing • Sorensen, Peter Birch, and H. J. Whitta-Jacobsen , Introducing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 McGrow-Hill Companies

  3. 第 1 讲 经济学原理回顾和经济模型方法

  4. 经济学回顾 •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 · 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17版]

  5. 稀缺是资源相对于人们的欲望不足。 • 稀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经济学研究人们面对稀缺的选择问题。

  6. 生产可能性前沿 • 生产可能性前沿是一般均衡模型的一个基本建筑模块 • 生产可能性前沿反映了利用经济的资源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出的组合

  7. 衣服的机会成本 = 1/2 磅食物 衣服的机会成本 = 2 磅食物 生产可能性前沿 食物数量 (每周) 10 9.5 4 2 衣服数量 (每周) 3 4 12 13

  8. 生产可能性前沿 • 生产可能性前沿提醒我们资源是稀缺的 • 稀缺性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 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依赖于每种商品的生产数量

  9. 生产可能性前沿 • 假设生产可能性前沿可以表示为 • 为了找到斜率, 我们解出 Y • 求导

  10. 生产可能性前沿 • 当 x=5, y=13.2, 斜率= -2(5)/13.2= -0.76 • 当 x=10, y=5, 斜率= -2(10)/5= -4 • 随着y的上升斜率增大

  11. 经济问题与社会组织方式 • 经济问题:如何达到生产可能性前沿、在这之上选择哪个点进行生产、产品如何分配 • 经济体制类型:  • 市场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体制 • 混合经济

  12. 产品市场 需求 供给 鞋子 鞋子 住房 产品市场的 价格 住房 面包 面包 消费者货币选票 生产什么 生产者的生产 居民户(家庭) 如何生产 厂商(企业) 提供要素服务 为谁生产 支付要素报酬 要素市场的 价格(工资、 地租、利息) 劳动 劳动 土地 土地 资本 资本 供给 要素市场 需求

  13. 交换收益 • 考虑一个小岛经济 • Joe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岛上。他利用小岛上面的所有资源生产玉米和布。他一天工作10个小时。玉米和衣服的产量依赖于Joe分配在每种商品上的工作时间。

  14. 交换收益

  15. 交换收益 • 另外一个小岛 • Jane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岛上。她利用小岛上面的所有资源生产玉米和布。她一天工作10个小时。玉米和衣服的产量依赖于Jane分配在每种商品上的工作时间。

  16. 交换收益

  17. 交换收益 • 比较优势 • 某人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比另外一人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 • 考虑Jane (7,2),Joe(11,3) • 生产布的机会成本 • Joe 5个玉米(11-6) • Jane 0.5个玉米 ((7-6)/2) • Joe生产玉米,Jane织布

  18. 交换收益 • 贸易所得 • 考虑Jane (7,2),Joe(11,3) • Jane(0,9),Joe (20,0) • 20>7+11,9>2+3 • 生产率 • 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 所有产品都有生产率优势被称为绝对优势。 • 绝对优势不意味着在所有事情上都相对优势。因为商品间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 • 贸易来自比较优势

  19. 交换收益

  20. 交换收益 • 所得需要交换来实现 • 交换机制需要产权和货币。 • 交换的价格和数量如何决定?(玉米和布的相对价格是1:1,还是1:3) • 市场中需求和供给决定。

  21. 均衡 QD = Qs S 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这是因为边际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而上升 P*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这是因为边际价值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D Q* 供给—需求均衡 价格 每期数量

  22. 供给—需求均衡 qD = 1000 - 100p qS = -125 + 125p 均衡 qD = qS 1000 - 100p = -125 + 125p 225p = 1125 p* = 5 q* = 500

  23. 供给—需求均衡 • 一个更加一般的模型 qD = a + bp qS = c + dp 均衡 qD = qS a + bp = c + dp

  24. 供给—需求均衡 需求的移动会导致新的均衡: Q’D = 1450 - 100P Q’D = 1450 - 100P = QS = -125 + 125P 225P = 1575 P* = 7 Q* = 750

  25. 7 D’ 750 供给—需求均衡 需求上升... 价格 S …导致均衡价格和数量 上升。 5 D 每期数量 500

  26.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 一般均衡模型 • 马歇尔模型是一个局部均衡模型 • 一次仅仅关注一个市场 • 为了回答更加一般的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反映了完整经济的模型 • 需要包括市场和经济参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7.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 用于一般均衡分析的工具已经被用于规范分析,讨论各种经济结果的合意性 • 经济学家弗朗西斯· 埃奇沃斯和维尔弗雷德·帕累托 提供了 经济效率 的精确定义,同时说明了市场达到经济效率的条件 • 完全竞争是帕累托最优的

  28.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对象都是市场经济的这个循环流转过程。 • 微观经济学主要考虑市场经济循环流转如何通过一般均衡价格在生产可能性前沿上选择一个点,其分析方法是从单个厂商和单个消费者入手,说明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如何形成,进而说明一个行业的状况,最后说明所有行业同时均衡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 •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经济循环流转是否能够使得经济到达生产可能性前沿,以及如何移动生产可能性前沿,其研究方法是加总单个市场,形成总量产品市场、总量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更关心总产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问题。

  29.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政府规制 厂商利润 最大化 垄断势力 不对称信息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产品市场需求 要素市场供给 产品市场供给 要素市场需求 有效市场 政治经济

  30.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模型 • 一般均衡和世代交叠 • 博弈 • 宏观经济模型 • 加总 • 时间

  31. 加总 •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用总量变量,例如总资本。 • 总资本包括机器、存货和建筑物,如何加总这些变量? • 以相对价格为权重。 • 问题很大:考虑计算机相对价格和生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 整体涌现性

  32. 时间 • 给定贴现因子,无限的收益序列π1, π2,…的现值为

  33. 时间

  34. 金融系统 • 功能:提供宏观流动性,将资源从一期转移到另一期

  35. 金融系统 • 功能:提供宏观流动性,将资源从一期转移到另一期

  36. 金融系统 • 功能:提供宏观流动性,将资源从一期转移到另一期

  37. 经济理论方法 • 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认为社会现象来自于人们的行为,不同参与人行为总和构成了社会现象。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没有社会规律。 • 初级微观经济学关注经济的循环模式,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考虑个体行为分析。 • 经济学家利用模型描述经济行为。 • 虽然大多数模型是现实的抽象, 它们仍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行为。

  38. 经济理论方法 • 与政治学和社会学之类学科的区别在于研究方法。 • “新古典”方法: • 经济参与人具有对于这个社会资源配置状态的稳定偏好 • 一个人能够获得的资源配置状态会受到约束 • 在约束下,人们选择最偏好的资源配置 • 人们选择的改变来自于约束的变化。 •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 历史规律 (偏好、技术、禀赋和信息)

  39. 经济模型的特征 • 最优化假设 • 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 • 区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40. 最优化假设 • 许多经济模型开始于经济参与人理性追逐某些目标 • 消费者最大化他们的效用 • 厂商最大化利润 (或者最小化成本) • 政府管制者最大化公共福利

  41. 最优化假设 • 最优化假设产生了精确的、可求解的模型 • 最优化模型在解释现实中看起来表现得相当好

  42. 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 • 其他条件不变 意味着 “其他事情相同” • 经济模型试图解释 简单 关系 • 一次仅仅关注一些变量的效果 • 在这期间,其他变量假设不变

  43. 实证与规范的区别 • 实证经济理论寻求解释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 规范经济理论关注 “应该” 做什么

  44. 例子 • 考虑去超市购物。消费者需要购买的商品就是一个资源配置。消费者对于商品有稳定的喜好,明白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同时,能接受的资源配置受到财富和既有商品的限制。在这个限制下,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组合。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是约束发生了变化。

  45. 例子 • 反对意见: • 偏好稳定吗? • 反对者认为偏好依赖于上次购买了什么,所以偏好是不稳定的 • 经济学家的反应:忽略;扩大偏好 • 这能够预测吗?

  46. 这个内容是空洞的。 • 所以要限制偏好。给偏好设定一个结构 • 多比少好。如果收入提高,那么至少有一种商品购买量会增加。 • 检验理论

  47. 经济模型的有效性 • 检验理论包括两步。首先,推导理论的纯逻辑方面,即说明某些变量的行为。其次,将理论构件对应到实际数据中,进行实证。理论的纯逻辑方面就称为模型,模型中的理论构件和实际数据对应后就称为理论。 • 本课程关注模型。检验理论的逻辑模拟过程就是比较静态或者比较动态。

  48. 经济模型的有效性 • 将变量分为两类: • 选择变量 • 参数(检验条件)

  49. 经济模型的有效性 • 检验厂商行为: • 厂商最大化利润 • 厂商最大化利润函数 ,其中 • 利用税率检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