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三节 动脉疾病

第三节 动脉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三、动脉栓塞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 五、雷诺综合症.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特点: 1. 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闭塞性 疾病。 2. 男性青壮年 3. 累积中小动静脉 (一)病因 1. 外来因素:寒冷、吸烟、感染 2. 内在因素:免疫、遗传 (二)病理特征 累积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 炎症,后期机化,组织缺血. (三)临床表现 1. 皮温 2. 色泽 3. 感觉 4. 疼痛 5. 营养 6. 动脉搏动

ozz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节 动脉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动脉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三、动脉栓塞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 五、雷诺综合症

  2.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特点:1. 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闭塞性 疾病。 2. 男性青壮年 3. 累积中小动静脉 (一)病因 1. 外来因素:寒冷、吸烟、感染 2. 内在因素:免疫、遗传 (二)病理特征 累积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 炎症,后期机化,组织缺血

  3. (三)临床表现 1. 皮温 2. 色泽 3. 感觉 4. 疼痛 5. 营养 6. 动脉搏动 7. 浅静脉炎症 8. 肢体缺血

  4. (四)临床分期 依据:肢体缺血程度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 功能因素为主 间歇痛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 器质因素为主 持续静息痛 第三期:坏死期 坏疽 全身反应

  5. (五)诊断要点 1. 青壮年男性,吸烟 2. 患肢缺血 3. 游走性浅静脉炎 4.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 无致动脉硬化因素 辅助检查:1.血流图 2.超声 3.动脉造影

  6. (六)治疗 1. 一般治疗: 2. 药物治疗: (1)扩血管,祛聚药物 (2)抗生素 (3)中药 3. 高压氧治疗 4. 手术治疗 (1)腰交感神经切除 (2)动脉重建术:旁路转流、内膜剥脱 (3)网膜移植

  7.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特点:1. 大、中动脉 2. 慢性缺血 3. 男性,45岁以上多见 (一)病因和病理 1. 内膜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生 2. 动脉壁脂代谢异常 3. 血流冲击损伤

  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 表现:缺血相关性表现 感觉异常,营养障碍,缺血坏疽 2.辅助检查: (1)超声 (2)造影 (包括DSA, MRA) (3)其它一般检查

  9. (三)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降压降脂,扩血管, 祛聚 2. 手术治疗: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 (2)内膜剥脱术 (3)旁路转流术

  10. 三、动脉栓塞 血管内的异物或血块随血流停留并阻塞在动 脉内,引起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特点:1. 急 2. 重 3. 快 (一)、病因和病理 栓子来源: 1. 心源性 2. 血管源性 3. 医源性

  1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5P综合征 1. 疼痛(pain) 2. 皮肤色泽和温度变化(pallor) 3.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pulselessness) 4.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5. 运动障碍(paralysis) 辅助检查 (1)超声 (2)造影 (3)皮肤测温试验

  12. (三)治疗 1. 非手术治疗:抗凝,溶栓,祛聚 适应症: (1)小动脉栓塞 (2)手术耐受力差 (3)肢体已经坏死 2. 手术:取栓术

  13.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 特点:1. 主动脉及其分支 2. 多发 3. 非特异炎症性血管闭塞狭窄 4. 青年女性 (一)、病因和病理 1. 自身免疫反应 2. 雌激素水平过高 3. 遗传因素

  14. (二)临床表现 活动期:自身免疫疾病特征 稳定期:动脉阻塞表现 依据动脉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五类: 1. 头臂型 2. 胸、腹主动脉型 3. 肾动脉型 4. 肺动脉型 5. 混合型

  15. (三)检查和诊断 辅助检查 (1)超声 (2)造影 (3)免疫相关检查 (4)受累脏器检查 诊断:有低热、乏力、关节酸痛史, 合并出现肱动脉、颈动脉、股 动脉、肾动脉异常变化者。

  16. (四)治疗 1. 药物治疗 (1)活动期免疫抑制治疗 (2)抗凝,祛聚,扩血管 2. 手术治疗:活动期已控制,脏器 功能未丧失前 转流术

  17. 五、雷诺综合征 特点:1. 小动脉 2. 阵发痉挛 3. 程序性颜色变化 4. 寒冷和情绪诱发 (一)、病因和病理 1. 免疫功能异常 2. 性激素异常 3. 遗传因素 4. 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1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 程序性患肢颜色变化 :白-紫-红 2. 青年女性,双侧手指。 (三)治疗 1. 一般疗法:保暖,戒烟,扩血管, 抗交感 2. 手术:交感神经或交感神经末梢切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