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902 Vues
第十二章. 存貨之規劃與控制. 存貨之規劃與控制.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買賣業存貨管理方法之發展 製造業之存貨管理 附錄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之其他考量. 12.1.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最適存貨水準之定義 存貨之攸關成本 經濟訂購量( EOQ ) 再訂購點之決定. 最適存貨水準之定義. 一企業之存貨政策以追求最大利潤(或降低與存貨攸關之成本)為存貨管理之指標。. 存貨之攸關成本. 進貨成本 訂購成本 持有成本 缺貨成本 品質成本. 進貨成本.
E N D
第十二章 存貨之規劃與控制
存貨之規劃與控制 •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 買賣業存貨管理方法之發展 • 製造業之存貨管理 • 附錄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之其他考量
12.1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 • 最適存貨水準之定義 • 存貨之攸關成本 • 經濟訂購量(EOQ) • 再訂購點之決定
最適存貨水準之定義 一企業之存貨政策以追求最大利潤(或降低與存貨攸關之成本)為存貨管理之指標。
存貨之攸關成本 進貨成本 訂購成本 持有成本 缺貨成本 品質成本
進貨成本 • 除商品之發票價格外,進貨成本通常受下列二因素之影響 • 訂購數量多寡影響可享有之數量折扣 • 付款方式不同影響實際支付之金額。
訂購成本 • 自提出採購申請至驗收貨品為止之一切相關成本。
持有成本 • 泛指一切因持有商品存貨而發生之成本 • 亦稱為儲存成本。
缺貨成本 • 係指庫存量不足,無法供應顧客需求之訂購數量,所產生之成本。
品質成本 係指為使商品或服務符合一定的標準、規格,所發生之成本。
品質成本 • 預防成本 • 為防止產品或勞務有所瑕疵而發生之成本。 • 鑑定成本 • 為偵測產品或勞務是否不符規格或需求而發生之成本 • 內部失敗成本 • 將不符品質要求之產品或勞務,在送交顧客前偵測得知所發生之成本。 • 外部失敗成本 • 因不符品質要求之產品或勞務在送交顧客後始發現而發生之成本。
經濟訂購量(EOQ) • 經濟訂購量模式之基本假設 • 總攸關成本之決定 • 經濟訂購量之決定
經濟訂購量(EOQ) • 經濟訂購量係指為使存貨攸關成本為最低,每次應訂購之數量。
經濟訂購量模式之基本假設 • 每次商品採購之數量均相同,且一次送達。 • 商品存貨之需求量、訂購成本及持有成本均為已知且固定。 • 每單位進貨成本不受訂購數量之影響。 • 能維持一定的庫存量,不可能發生缺貨情事 • 對於品質成本,僅考慮對於訂購成本與持有成本有影響之部份。
總攸關成本之決定 • 總攸關成本=總訂購成本+總持有成本 • 持有成本與訂購成本係呈反向關係。 • 假設Q為每次訂購量,每單位存貨在需求期間內之持有成本為C,則總持有成本之計算公式為: 總持有成本=Q/2×C • 假設特定期間內(例如每年)商品之總需求量為D,每次訂購量仍為Q,每次之訂購成本為P,則總訂購成本公式為: 總訂購成本=D/Q×P • 總攸關成本=Q/2×C+D/Q×P
經濟訂購量之決定 • 以表列法求經濟訂購量 • 本法步驟為: • 將最可能是EOQ的數個訂購量列於表上, • 就各訂購量推算平均存貨及訂購次數, • 分別計算其訂購與持有成本, • 求出總攸關成本最低之訂購量。 • 以圖解法求經濟訂購量
以公式法求經濟訂購量 EOQ= = 當總訂購成本與總持有成本相等時總攸 關成本將為最小,而能使總訂購成本與 總持有成本相等之訂購量即為最佳訂購 量。
【釋例一】普欣公司零售辦公設備,每年採購8,000張辦公桌,每張購買價格為$1,000,每張桌子每年持有成本為$1,000,而每次訂購成本則為$2,500,試以表列法求普欣公司桌子之經濟訂購量。【釋例一】普欣公司零售辦公設備,每年採購8,000張辦公桌,每張購買價格為$1,000,每張桌子每年持有成本為$1,000,而每次訂購成本則為$2,500,試以表列法求普欣公司桌子之經濟訂購量。
【解析】普欣公司以表列方法計算之總攸關成本如表12.1所示。【解析】普欣公司以表列方法計算之總攸關成本如表12.1所示。 以表列方式求經濟訂購量
再訂購點之決定 • 當存貨數量降至特定水準時,即須再行訂購,以確保貨品之供應不致短缺,此應提出訂購申請之特定存貨水準即稱為再訂購點。 • 再訂購點之存貨量 =單位時間需求量×訂購前置時間
12.2 買賣業存貨管理方法之發展
買賣業存貨管理方法之發展 • 及時採購制度 • ABC存貨管理 • 其他簡易存貨管理制度 • 目視法 • 缺貨法 • 雙倉法 • 底線法 • 標籤制度
及時採購制度 • 及時採購之基本概念係商品或原物料之供應與需求相互配合,在需要時能立即送達,以供銷售或使用。 • 此制度強調重新與供應商建立關係,改採訂購次數十分頻繁且每次訂購數量極小之方式,盡可能降低庫存量,以降低持有成本,其最高境界為零庫存。
ABC存貨管理 • 當企業擁有之存貨項目甚多時,可將各項存貨依其重要性之不同,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施以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即ABC存貨管理。
【釋例二】某電器行經銷電器用品共計56種,該公司將高級視聽器材共4種歸為A類,一般大型家電用品共12種歸於B類,小家電用品等共40種歸為C類,試編製ABC存貨計畫表。【釋例二】某電器行經銷電器用品共計56種,該公司將高級視聽器材共4種歸為A類,一般大型家電用品共12種歸於B類,小家電用品等共40種歸為C類,試編製ABC存貨計畫表。
【解析】ABC存貨計畫表如表12.2所示。 ABC存貨計畫表
其他簡易存貨管理制度 • 目視法 • 當存貨種類龐雜,且量多價微時,企業可能不對存貨之變動作永續盤存記錄,而採不定時查核各項商品之存量,認為存量不多時即提出該項商品之訂貨申請。 • 缺貨法 • 當最後一單位售出時,再提出訂貨之申請。
雙倉法 • 若存貨為大量小體積之商品,則每項商品可分裝於兩個相同之容器,當第一個容器之商品售完,開始出售第二個容器之存貨時,即為再訂購點,訂貨數量以裝滿第一個容器為準。 • 底線法 • 當存貨為液體或可貯存於容器之小物品時,可於容器適當位置劃一紅線,當存貨用至看到紅線時,即為再訂購點,每次訂購之數量以不超過容器之容量為原則。
標籤制度 • 採用此制度時,每件商品均掛有附商品編號之標籤,商品出售時將標籤取下妥善保存,每隔一定時間盤點手頭標籤,作存貨減少之記錄,並以之為依據,決定應訂購存貨之種類與數量。
12.3 製造業之存貨管理
製造業之存貨管理 • EOQ模式之應用 • 及時生產制度 • 及時生產制度之特點 • 及時生產制度與傳統生產制度之比較 • 實施及時生產制度之效益 • 原料需求規劃制度 • 其他自動化生產技術
EOQ模式之應用 • 就製造業而言,每次生產之數量若能使製成品存貨之總攸關成本最低,即為最適當之生產量,稱為經濟生產量(EPQ)。 • 經濟生產量=
【釋例三】駿霖公司以機器製造多種包裝盒,由於樣式多變,在生產不同模版的盒子時,必須重新啟動機器。某類包裝盒之單位持有成本為$150,每年平均銷售量為150,000單位,而機器每次的開工成本為$50,000,試計算其最適生產量。【釋例三】駿霖公司以機器製造多種包裝盒,由於樣式多變,在生產不同模版的盒子時,必須重新啟動機器。某類包裝盒之單位持有成本為$150,每年平均銷售量為150,000單位,而機器每次的開工成本為$50,000,試計算其最適生產量。
【解析】 經濟生產量 = =10,000(單位) 由以上計算結果可知,駿霖公司該類包裝盒 最適生產量為10,000單位,每年應生產 150,000÷10,000=15批次。
及時生產制度 • 及時生產之要求為,當次一部門需要某種零組件時,前一部門必須立即提供,使生產線上各步驟之進行不致中斷。 • 及時生產制度之特點 需求帶動生產 降低製程所耗時間 立即修正錯誤
實施及時生產制度之效益 • 存貨持有成本之降低 • 儲存空間之節省 • 產品品質之改進 • 無附加價值作業之消除
原料需求規劃制度 • 當企業以多種不同的原料或零組件,製造或組裝成不同之產品時,由於有些原料或零組件由多種不同產品所共用,因此其訂購時點與數量常需配合相關產品之生產與需求而決定,原料需求規劃(簡稱MRP)制度乃被用於此類存貨之管理。
採用原料需求規劃制度管理存貨之步驟 • 由產品需求及生產前置時間決定生產計畫,即何時需生產何種產品若干單位。 • 由生產計畫推算原料及零組件之需求,即何時需耗用何種原料及零組件若干單位。 • 由零組件之需求計畫及零組件生產前置時間,決定零組件之原料需求。 • 由原料需求計畫及訂購前置時間決定原料之訂購時點及數量。
其他自動化生產技術 • 彈性製造系統係在電腦控制之下,利用機器人或其他自動化之設備,以彈性方式生產少量多樣之產品。 • 電腦輔助設計系統是運用電腦協助產品之開發與設計。 • 電腦輔助製造系統是指產品製造過程之規畫、執行,皆透過電腦進行管理及控制之工作。 • 電腦整合製造系統則從研發至銷售為止,將電腦運用於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使所有程序,包括本章所述之存貨管理方法在內,皆予以自動化,並加以整合。
附錄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之其他考量
買賣業傳統存貨管理模式之其他考量 • 有數量折扣之經濟訂購量 • 需求不穩定之存貨管理 • 安全存量與再訂購點 • 正常最高存量 • 絕對最高存量 • 經濟訂購量模式之敏感度分析 • 存貨管理之績效評估
有數量折扣之經濟訂購量 • 在有數量折扣時,必須考慮因取得折扣而節省的成本是否高於增加的持有成本,此時之經濟訂購量係指可使持有成本、訂購成本與進貨成本之合計數為最低之數量。
【釋例四】沿釋例一,普欣公司每年採購8,000張辦公桌,每張桌子每年持有成本為$1,000,而每次訂購成本則為$2,500,某供應商對普欣公司提出以下採購約定:
當訂購數量超過折扣點時,所提供之折扣係針對所有訂購數量,而非僅就超過部份給予折扣,試計算普欣公司之經濟訂購量。當訂購數量超過折扣點時,所提供之折扣係針對所有訂購數量,而非僅就超過部份給予折扣,試計算普欣公司之經濟訂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