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1.51k Vues
這一天,我們來說相聲. ~淺談相聲. 相聲概說. 相聲以前的名字是「像聲」, 屬於中國傳統說唱藝術的一門。 它是語言表達的藝術,起源於 北京的客棧、大街、廣場等等 表演街頭藝術的地方。. 相聲概說. 從空間變化而言,相聲經歷 地攤期 、 茶館期 到 劇場期 。 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表演者在表演的內容做了一些改變,除了曲藝、數來寶等說唱表演外,甚至以相聲劇形式出現。. 相聲的類別. 依表演人數分類 單口相聲、對口相聲和群口相聲 依演員分工分類 一頭沈和子母哏(ㄍㄣˊ) 依結構基礎分類 情節推演、主題雜談和即興後設. 相聲的類別 ~表演人數. 單口相聲
E N D
這一天,我們來說相聲 ~淺談相聲
相聲概說 相聲以前的名字是「像聲」, 屬於中國傳統說唱藝術的一門。 它是語言表達的藝術,起源於 北京的客棧、大街、廣場等等 表演街頭藝術的地方。
相聲概說 • 從空間變化而言,相聲經歷地攤期、茶館期到劇場期。 • 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表演者在表演的內容做了一些改變,除了曲藝、數來寶等說唱表演外,甚至以相聲劇形式出現。
相聲的類別 依表演人數分類 • 單口相聲、對口相聲和群口相聲 依演員分工分類 • 一頭沈和子母哏(ㄍㄣˊ) 依結構基礎分類 • 情節推演、主題雜談和即興後設
相聲的類別~表演人數 單口相聲 • 一個人演出,類似說書,與說書最大差別在於說書不一定要有「笑點」,相聲無「笑點」難以成立。 • 單口相聲內容通常具有強烈的故事性 。
相聲的類別~表演人數 對口相聲 • 雙人對說,是相聲表演的主要形式。 • 主述者稱為「逗哏」,站在桌子的右側。 • 幫腔者稱為「捧哏」,站在桌子的正前方。
相聲的類別~表演人數 群口相聲 • 三人或三個人以上的相聲表演。 • 除了捧、逗之外,加上第三人,叫做泥(ㄋㄧˋ)縫兒,取其填補磚牆縫隙之意。
相聲的類別~演員分工 一頭沈 「剃頭擔子一頭熱」,命名由扁 擔而來。 由「逗哏」人主講,「捧哏」幫腔。 (哏是笑話的意思) 逗的人使出十八般武藝,捧的人則幫腔撐腰。
相聲的類別~演員分工 子母哏 兩個演員你一句我一句,互吹 牛皮,牢不可分,二人比重相 當。 內容多為對詩、俏皮話,互比 意味濃厚。
相聲的類別~結構基礎 情節推演(小說型) 以一個故事情節為主軸。 主題雜談(散文型) 討論主題時,加入笑料。 即興後設(劇場型) 呈現活動排演的討論過程,包括過 程中的出錯、批判或責怪與逗趣。
相聲的技巧 相聲!相聲!有「相(表演)」也 有「聲(語言)」! 誤解--「狗掀門聯子,全憑一張嘴。」 相聲技巧四字訣 說、學、逗、唱
相聲的技巧~說 貫口活兒:一連貫的字句組合呈現。 如:繞口令、數來寶或RAP…… 怯口活兒(切口):運用各地方言演 出,展現南腔北調的趣味。 雙簧:「相」與「聲」的分解演出。
相聲的技巧~學 狹義而言:對聲音的模仿, 如:口技。 廣義而言:對性格與人生的 模擬,舉手投足展現相聲 演員的特質—幽默。
相聲的技巧~逗 三分逗,七分捧 逗哏的「六字真訣」: 嗯、哎、哦、啊、嘿、嗐
相聲的技巧~唱 將歌唱穿插於段子中,卻非 歌唱表演,而是特色模仿。 柳口活兒:學唱歌謠、戲曲 ,以唱為主的表演段子。
相聲的道具 扇子 扇子在相聲表演中不僅百變,可說 是萬能。 打開是個面,收合是根線。扇子可 以幻化為刀槍劍戟、旗傘書畫, 甚至寫下小抄,以備不時之需。
相聲的道具 服裝 服裝以素、淨、樸、雅為主要訴求。 常見為長袍和馬褂。 配合內容著現代服裝亦可。
相聲的內容 創作起手式(馬季,相聲藝術漫談) 三翻四抖、先褒後貶、性格語言、 違反常規、陰錯陽差、故弄玄虛、 辭意錯覺、荒誕誇張、自相矛盾、 機智巧辯、邏輯混亂、顛倒岔說、
相聲的內容 運用諧音、吹捧奉承、誤會曲解、 亂用成語、引申發揮、強詞奪理、 歪講歪唱、用俏皮話、藉助形聲、 有意自嘲。
抖開包袱 包袱又稱哏,就是笑點。 抖包袱就是把好笑的地方包起來, 在適當的時機抖開,似是而非,出 乎意料之外,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抖開包袱(範例) 甲:你們家有一幅字,把男人的特性說得一清二楚。 乙:說什麼? 甲:說你們男人啊!一個個都是胡塗蛋。 乙:不可能。我家可說是書香門第,哪會掛這種字。 甲:怎麼沒有。就掛在你們家客廳,還是鄭板橋大師題的字。 乙:寫些什麼? 甲: 「男的」糊塗! 乙:啊? — 嗐! 包袱: 難得糊塗!
相聲段子欣賞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2528335798976419/5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dzqqRPeqc&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