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5

CARDIACARRHYTHMIA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CARDIACARRHYTHMIA. 主讲人 : 曲秀芬.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概述 Summary. 心脏传导系统 解剖 心律失常的 概念 心律失常的发生 机制 心律失常的 分类及表现 心律失常的 治疗原则. 本部分内容将主要包括. 治疗. 表现. 分类 . 机制. 概念.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心脏传导系统接受迷走-交感神经支配.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Anatomy of the Conducting System. SA Node.

penn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CARDIACARRHYTHMIA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CARDIACARRHYTHMIA 主讲人 :曲秀芬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 概述Summary •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 心律失常的概念 •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表现 •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本部分内容将主要包括

  3. 治疗 表现 分类 机制 概念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4. 心脏传导系统接受迷走-交感神经支配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Anatomy of the Conducting System

  5. SA Node Atrial muscle Internodal conducting fibers Atrial muscle AV node (slow) Purkinje fiber conducting system Ventricular muscle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窦房结发放规律的电冲动在特殊传导组织乃至心肌中以固定方式传导

  6. 起源于SN(窦房结) • QRS≤0.10s-0.11s • P 波在Ⅰ、Ⅱ、aVF 导联直立 • 60-100次/分 • P-R间期=0.12~0.20s • P-P间期变异﹤0.12s The normal Sinus Node Rhythm 窦性心律特点Characterof Sinus Rhythm

  7. 概念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 • 频率 • 节律 • 起源部位 • 传导速度 • 激动次序 • 指心脏冲动的 的异常。 • 冲动形成异常 • 冲动传导异常。 • 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

  8.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Mechanism(一)冲异常从动形成 (一)冲动形成异常 Origination 自律性异常Autorhythmicity disorder (自律细胞和心肌细胞) 触发活动=后除极Triggered activity =afterdepolarization

  9. 折返机制Reentry Theory 形成折返机制的三个基本条件: 单向传导阻滞 传导速度减慢 折返通路 (二)传导异常 Conduction 最常见的是:

  10. 发生部位 频率 规则性 发作 生理性障碍 冲动传导异常 病理性障碍 conduction 意外传导 捷径传导 心律失常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传导系统及心肌 Atrial,AV Junction,Ventricular 正常、快速的、减慢的 Normal,Fast,Slow 冲动形成异常 origination 规整的、不规整的 Regular,Irregular 冲 动 Impulse 主动性的、被动性的 Passive Escape,Active 左右束支及分支 干扰与脱节 窦房、房室、室房、 房内、室内阻滞 1stdegree 2nddegree 3rddegree 超常传导、孔隙现象、维登斯基现象 预激综合征

  11. 窦性心律失常 Sinus Arrhythmia •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 窦性停搏 Sinus arrest • 窦房传导阻滞Sinoatrial block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Sick sinus syndrome

  12. 窦性心动过速--临床 • 咖啡、酒精、情绪;甲伉、贫血、心肌缺血、心衰 • 治疗:病因、β 受体阻滞剂 ECG ECG:窦性P波频率在100~105次/分,偶至200次/分

  13. 窦性心动过缓--临床 • 见于运动员、睡眠、颅内疾病、甲减、急性下壁心梗等 • 治疗:心排量不足--阿托品、异丙肾 长期--起搏治疗 ECG:窦性P搏的频率﹤60bpm 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差异﹥0.12s ECG

  14. 窦停--临床 • 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如无逸搏发生, 可出现脑缺血症 状 Adams – 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 • 病因:迷走神经张力、急性心梗、窦房结病变 • 治疗:→SSS • ECG: • 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延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 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 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出现潜在起搏点逸搏或逸搏心律 ECG

  1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概念 病因:众多病变过程,SN周围病变,血供减少 临床表现:脏器供血不足 心电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 2、窦性停搏或/和窦房传导阻滞; 3、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 (bradycardia-tachycardia) 固有心率(intrinsic heart rate) 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 治疗:定期随诊、器搏治疗

  16. 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Arrhythmia • 房性早搏 Atrial premature beats • 房速 Atrial tachycardia (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 房扑 Atrial flutter • 房颤 Atrial fibrillation

  17. 房早Premature Atrial Complexes ECG: 1、提前出现房性P波; 2、可出现PR间期过长或房早未下传; 3、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常见; 4、QRS波群形态正常或畸形。 ECG

  18. 房早 1、在每个期前发生的QRS波群以前的P波,不一定就是房性早搏 2、房早之PR间期>0.12s; 3、P波可重叠在前一个窦性搏动的T波上 4、起源于心房下部的房早可呈逆行性P波;与交界性P波难以区 别; 5、舒张晚期的房早可形成房性融合波; 6、房早可呈二、三等联律,并有单源性或多源性房早之别。 治疗: 通常不需治疗,症状明显或房早触发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时应予治疗

  19. Conditon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tachycardia Cardiomyopath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Sick sinus syndrome Digoxin toxicity • 心肌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缺血性心脏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病窦综合征 • 地高辛中毒 房速--自律性房速的病因

  20. 自律性房速--ECG 1、房率(50~200次/分) 2、P波形态与窦律者不同 3、洋地黄引起者,继续应用可致房率逐渐加快,并逐渐出现AVB 4、P波之间的等电位线存在 5、发作开始后房率逐渐加快,直至稳定水平 6、P波间期与房率有关 7、抑制房室结的药物或压迫颈动脉窦可致 AVB,但不影响自律点 ECG

  21. 自律性房速--心脏电生理检查EP 1、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2、心房激动次序与窦性P波不同 3、心动过速的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一致 4、心房超速起搏能抑制心动过速,但不能使其终止。

  22. 自律性房速—治疗 • 洋地黄引起者 • 立即停用洋地黄; • 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2.5小 • 时内口服7.5克或2小时内静点2克); • 已有高血钾者或不能用氯化钾者,可 • 选用普萘洛尔、苯妥英钠或普鲁卡因 • 胺; • 心室率不快者仅停用洋地黄。

  23. 自律性房速—治疗 • 非洋地黄引起者 • 用洋地黄减慢心室率,效果不佳者加 用β受体阻滞剂 或钙离子阻滞剂 • 复律应用ⅠA、ⅠC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药物复律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24.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Reentrant atrial tachycardia •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和非器质性心脏病 • 心电 • 1、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 2、PR间期和房率有关; • 3、当PR间期较长时,P波可与T波重叠, • 使房速诊断困难。

  25. 折返性房速心脏电生理EP • 自身窦律快到或慢到临界值及房早可诱发房速 • 心动过速开始前必先发生房内传导过缓 • 心房激动次序与窦律时不同 • 折返性房速多位于右房,少数位于左房。 • 刺激迷走神经通常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但可导致AVB • 心房程序刺激和非程序刺激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26. 折返性房速--治疗 • 降低心室率,首选洋地黄,效率不佳时加用β受体 阻滞剂或钙离子阻剂 • 静推异搏定,心律平或胺碘酮可终止心动过 速 • 程序或非程序性刺激可终止心动过速 • 有明显血流动力学紊乱者可同步直流电复律 • 射频消融可根治

  27.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 • 病因 • 属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和洋地黄中毒等; • 心电 1、有3种或3种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 2、房率 100 ~130 次/分; 3、部分P`波因过早发生而不能传到心室; 4、本型房速最终发展为房颤。

  28. 紊乱性房速--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维拉帕米和胺碘酮有效 3、补充钾盐和镁盐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29.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 病因: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 • ECG特点: 心房呈现规律的锯齿装扑动波,F波。 心室律规则或不规则 QRS形态正常或有差异传导 • 治疗: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导管射频 ECG

  30. 房颤的病因Cau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CG

  31. 房颤临床表现 心排血量减少25%; 症状受原有心脏病和室率的影响,室率慢者可无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室率>150次/分,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 体循环栓塞;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和短绌脉。 ECG:P波消失,出现f 波,频率350600次/分 RR间距绝对不规则 QRS波群形态正常或畸形-室内差传 f波越纤细,频率越高,也越不易被直流电或药物复律。有时f波过于纤细而不清楚,此时房颤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找不到P波和RR间距绝对不齐 ECG

  32. 房颤治疗 急性房颤 初次发作的房颤,持续时间一般不 超过48时 1、如病人有血流动力学紊乱,首选同步直 流电复律 2、无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目的是减慢心室率,首选洋地黄制剂,效果不佳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

  33. 慢性房颤 --治疗 • 阵发性房颤 能够自行终止的慢性房颤 • 急性发作的处理同急性房颤; • 预防发作服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 持续性房颤 能够转复的房颤,用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等)或同步直流电转复,影响转复成功与否的因素包括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大小和年龄等。转复后用上述药物预防复发。 • 永久性房颤 不能复律的房颤或复律后又复发的房颤。 以控制心室率为主,效果不佳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阻滞剂。

  34. 房颤--预防栓塞并发症 栓塞病史,严重瓣膜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室大和冠心病为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 任何一种情况存在,均应长期抗凝,房颤持续≥3天,复律前后,应用抗凝剂(华法林或阿斯匹林)3周。

  35.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AV Junction Arrhythmia • 结性早搏 Premature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beats • 结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escape beats and rhythm • 非阵法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Nonparoxysmal AV junctional tachycardia • 阵发性室上速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

  36. 交界性早搏—ECG • 提前出现逆行性P波(Ⅱ、Ⅲ、aVF倒置、aVR直立)或QRS波群; • P波在QRS波群之前(P’R<0.12s)、之中或之后 • (RP’<0.20s) • 多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 QRS波群正常或畸形。 • 治疗:通常不需治疗 ECG

  37. 交界性逸搏心律 • 作为防止心室停搏的生理性保护机制 ECG

  38.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 • 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速类型 • 病因:病人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 临床表现 突然发作和终止,病状有心悸,眩晕,晕厥和心绞痛等,甚至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症状与心室率快慢,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及原心脏状态有关,如发作突然终止后窦房结未能及时恢复自律性,也可发生晕厥。体征为第一心音恒定,心律绝对规则

  39. AVNRT--ECG HR: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可能伴有室内差传 P波为逆行性,P与QRS波群关系固定 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发作 ECG

  40. AVNRT—电生理 • 心脏电生理 房室结双径路; 心房程控刺激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开始伴随房室结传导过缓 (AH间期延长) 心房和心室不参与形成折返环路

  41. AVNRT—治疗 • 刺激迷走神经 • 药物治疗( 腺苷、异搏定,洋地黄,普罗 帕酮,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和索他洛尔) • 程序或非程序刺激 • 同步直流电复率 • 预防发作口服地高辛,缓释异搏定或长效普萘洛尔 • 射频消融根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