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00 Vues
宏观经济及期货 投资策略. 申银万国期货 王颖梁 二 O 一三年六月. 1. 目录. 上半场 热火朝天的债券市场 哀鸿片野的期货市场 上串下跳的股票市场 下半场 外汇市场 国外市场 投资机会.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E N D
宏观经济及期货 投资策略 申银万国期货 王颖梁 二O一三年六月 1
目录 • 上半场 • 热火朝天的债券市场 • 哀鸿片野的期货市场 • 上串下跳的股票市场 • 下半场 • 外汇市场 • 国外市场 • 投资机会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2013年06月20日下午有媒体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银行今天下午资金违约,交易时间延半小时给各家找资金,但是一直没找到,市场资金缺口千亿规模。对此,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对和讯银行表示,中国银行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6月20日按时完成全部对外支付。有关市场传闻不属实。 6月20日晚间从接近央行的人士处获悉,为应对这种局面,央行已经通过定向逆回购的方式注入流动性。“获得资金的是工行、中行等大行,资金规模肯定不到市场上传言的4000亿元,虽然不是针对所有银行的措施,但已经传递出政策信号,大家消除了对资金面进一步紧缩的担忧,拆借利率自然也就下来了。”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交易员称,20日一开盘7天回购利率就定在12%的惊人位置,市场处处可闻哀嚎声。“借钱无门呐,市场快崩溃了!”7天回购利率周二是6.82%,周三飙升至8.2%,周四飙升至12%。而在上个月底之前,今年的7天回购利率平均水平为3.3%左右。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6月20日,中国货币市场紧张程度进一步加深。Shibor短期利率飙升,隔夜利率飙升578.40个基点,创历史新高;1周利率上涨292.90个基点,也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短期利率中,隔夜利率大涨578.40个基点,至13.4440%,7天期利率大涨292.90个基点,至11.0040%;14天期利率下跌24.50个基点,至7.5940%;1月期利率上涨178.40个基点,至9.3990%。 中长期利率中,3月期利率上涨39.50个基点,至5.8030%;6月期利率上涨13.93个基点,至4.2425%;9月期利率上涨0.63个基点,至4.2674;1年期利率上涨0.05个基点,至4.4005%。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20日将继续发行20亿元央票操作,期限为3个月。对此,某国有大行交易员预计,央票延续地量,是表明了央行的一种姿态,即“市场的问题需要市场自身去解决”,机构被动去杠杆、去泡沫的过程将比较漫长。 根据此前公告,今日还将进行400亿元6个月期限的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相当于为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资金,有望一定程度缓解流动性紧张。 。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高度紧张的态势并非孤立,这也传递到了票据市场。记者获悉,某股份制银行昨日内部宣布暂停贴现业务。 “现在起涨价,20日带票:国股9.98,全国城商12,农商外资13.5.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行的贴现价格三天内变动了三次。有天上午我刚对外报出5.2的价格,下午接到通知说,价格改为7.0。”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6月21日,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大降495基点,报收8.4920%,市场资金紧张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近期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昨日隔夜拆借利率上升至13.44%的历史高点,引起市场的一片惊慌,而作为最终借款人的央行并未出手相救。据交易员透露,今日隔夜回购开盘成交300亿,显示大行已开始出钱,今日资金面情况较昨日会略有缓解。但7天回购利率盘中一度飙升,且触及25%高位.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中国央行周五(6月21日)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简称SLO)向市场投放500亿人民币。 报道称,在央行向银行提供资金缓解信贷紧张状况后,基准货币市场利率回落。截至上午11:30,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平均利率下降317.56基点至8.568%。银行间质押式回购7天加权平均利率下降250.2基点至9.1197%;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大跌495.20个基点至8.4920%,7天拆放利率下跌246.10个基点至8.5430%。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今年1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所谓SLO是指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的12家主要机构,可以在流动性短缺或者盈余时,主动与中央银行进行回购或者逆回购的操作,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天。各项交易数据通常将在一个月后通过专门渠道公布。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潮也已经提前到来,流动性安排不足的货币市场基金,不得不亏损出让手中的债券。即便如此,爆仓的风险也已经到来。 除了亏损出售手中的债券,一些货币基金选择性地限制了部分机构的赎回。按照以往的情况,流动性安排较多的基金公司,足以应对50%左右的基金赎回压力。。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最近,一向走势较为稳定的国债利率都已由3.4%升至3.6%,一些短期债券的收益率更是大幅度飙升,由3%一线升至8%以上。但一些货币基金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下卖出手中的债券,以应对正在面临的流动性危机。这些操作无疑将给货币基金造成亏损。这也导致了在市场利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亏损卖出债券的货币基金的7天收益却出现了下降。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126018 江铜债。周三周四跌1%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货币基金的净值是不变的,它的收益是每天计算一次,也就是每万份的收益,假如你买了1万元,今天每万份的收益是1.3元,那么你今天的收益就是1万×1.3/1万份=1.3元,收益每日计算并发放到账户。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上证 6月1日2300点 至6月21日2040,下跌11.3%。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沪深300 6月1日2600点 至6月21日2300,下跌11.5%。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第一波冲击波震源很浅,主要在银行间市场,表现为短期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的很高,冲击波很可能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还会有多次余震,6月底以前还会有很多问题,甚至7月中旬,甚至9月都会有阶段性问题暴露出来。但最大的冲击应该就是昨天,已经过去了。 第一波冲击波的极限,从最坏角度考虑,不可能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但是完全可能出现银行类金融机构对自己的短期借款出现违约压力,部分问题严重的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负责资金、风控的高层被处罚,资产负债表、很多业务被派驻工作组整顿。。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第二波,还没有开始,所以大家还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冲击波上,将主要冲击票据贴现市场和理财市场,这里还有大量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信托、证券公司等。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被迫大量收缩表外资产和票据融资。票据和理财市场会受到强烈冲击。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存在4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1、杠杆比例极高;商业银行杠杆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在所谓影子银行体系内,杠杆比例极高,几乎躲在监管的盲区里。 2、期限错配极为严重。资金都是短借长贷,资产负债期限严重错配。 3、这个体系是过去3-5年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压力测试,风控严重不足; 4、如果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因为流动性危机导致破产关闭,中央银行可以选择不救助,并且很可能不会救助,这与银行是不一样的。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第三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影子银行规模的收缩,票据贴现利率的大幅上升,在基本面仍然很弱的背景下,一定会加速经济的大幅度下滑。这会导致企业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尤其会出现问题。地方政府杠杆比例异常高,也涉及用大量短期融资支持长期资产,而且地方政府很多项目没有现金流,无法应对短期融资成本的大幅波动。收入的下降和地方政府刚性支出的矛盾,会使得风险只会由融资人承担问题。这样影子银行体系会面临极大的清偿和流动性压力,这又会对理财市场、信用债市场乃至股票市场造成冲击,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最近中央领导表态,总量已经可以了,主要是盘活存量,这已经给了央行尚方宝剑,不要造成局部金融系统风险,就可以了。 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实际都在裸奔,杠杆比例限制是没有的,准备金制度也是没有的,责任人找不到,保护措施也没有。一次中等规模的冲击就会使整个影子银行体系坍塌或者受到严重破坏,从转变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是短期有痛苦,长期有收获,从阴谋论的角度说,现在引爆这个问题,经济上和政治上影响都会小的多。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在其研究报告中称,当前流动性收紧的担心主要和QE退出、外汇占款少增预期有关。进入三季度这些不利的因素会进一步增强,如果央行不进行宽松的政策对冲,流动性可能会从松转紧。 从实际情况看,央行并未对这种诉求予以回应。部分市场人士将央行的这种坚持解读为,央行希望一些高杠杆的机构为此前的过激行为自行埋单。 央行是有计划地把流动性收一收。在以前,央行会及时出手,但这次很明显是有意让资金成本往上走。 。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6月18日,惠誉发布数据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惠誉中国金融机构评级主管朱夏莲指出,短期内,偿还这些即将到期的理财产品将是内地银行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政策方向未变,7月前银行间同业拆息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我们已经与此人进行过直接的交涉,要求其说清楚数据来源,具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不管是比照金融机构的8万亿还是审计机构的10万亿,都与惠誉的数据有很大出入。”张旭阳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掌握的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业总资产130万亿,截至今年3月份理财产品规模大约8万亿,其中风险较大的非标产品只有4万亿左右。
目前国内外 宏观经济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脚步渐行渐近的背景下,前期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境资金,其流动特征正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 近期以来,全球跨境资金异动的端倪已初步显现。全球资金追踪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显示,在6月初的一周里,有超过50亿美元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而在截至6月12日的一周内,东南亚国家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继续出现大规模资金出逃现象,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共计流出资金超过10亿美元。 继5月份外管局收紧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以来,5月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已从3、4月的月均400亿-500亿美元降至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