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1.05k Vues
越南战争. 钟毅婷. 战争简介. 越战 又称 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 ,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 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 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越战 —— 冷战的一部分. 被攻击的南越村庄. 战争背景. 越南在二战前是 法国的殖民地 ,二战中则被 日本 占领。 1945 年,二战结 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 越盟 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 越南民主共和国 (称“ 北 越 ”)。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
E N D
越南战争 钟毅婷
战争简介 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 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 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越战 ——冷战的一部分 被攻击的南越村庄
战争背景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 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 越”)。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 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印度支那战争。1954年在中国的 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 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 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 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步入战争 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 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 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 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 立。同年,“中苏论战”爆发,中 国和苏联都需要在“国际共运”中 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北越对南方进攻。
步入战争 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 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 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 1961年5月,为了进一步帮助吴庭艳政府,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 南越,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先河。 ——越战开始的标志
逐步升级 南越政府军面对被俗称为“越共遊擊队”的 民族解放阵线节节败退。美国海军派出舰艇协助, 进行电子战支持。 东京湾事件:越战的重大分水岭。北越和美国双 方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 应。北越越共游击队对多处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 性攻击。北越325师进入南越领土集结,标志着北 越正规军(越南人民军)对南越的公开进攻。 North Vienam South Vienam
DD-729号驱逐舰炮轰越南南岸 1965年,美军用凝固汽 油弹轰炸西贡南部的一 个越共遊击队的建筑
美国在越战中的参与程度不断攀升,美军数目不断增加。 在1965年8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动了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规模陆战并取得胜利。同年,美国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的三个营和北越第66团在德浪河谷相遇,爆发美军及北越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战斗以平手收场,但北越将南越分为两段的计划因此失败。这两场战役使北越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游击战的战术。 空中作战也同样的大规模提升;约翰逊批准了轰雷行动(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 正在执行轰炸任务的F-105战斗轰炸机
春节攻势 日期: 1968年1月30日-9月23日 地点: 越南共和国 结果: 联军战术胜利,但越共心理优势产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第37任美国总统 1969年,成为美国总统,推行“越南化” 政策。
战争结束 南越、美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 线”(越共)于1973年签订巴黎和平协约。 被越共俘虏的美军士兵 美军撤出越南,北越攻陷了美国驻西贡 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南越政权覆灭。柬 埔寨和老挝的共产党也先后夺取了政权, 越南战争以共产主义的全面胜利告终,成 立南越南共和国。
总结—越战的影响 • 越南 • 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美国 • 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战加剧了美国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 • 美国的经济受到极大损失。 • 柬埔寨 • 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大量平民死亡,造成了地区动荡,威胁了国 • 内政府的安全。 • 中国 • 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 • 因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坏了地区均势,中国出兵越南,导致中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