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k likes | 1.79k Vues
现 代 汉 语 修 辞 现代汉语课程组编. 【 教学目标 】 1 、对现代汉语修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掌握词语锤炼、句式选择的方法和要求。 3 、熟练分析和运用各种常用修辞格。 【 教学重、难点 】 难点:词义的选择句式的选择修辞格的辨析 重点: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各种修辞格及其辨析 【 教学内容 】 七节. 第 六 章 修 辞. 第 一 节 修 辞 概 说. 【 教学目标 】 1 、掌握什么是修辞。 2 、掌握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3 、了解修辞研究的历史。
E N D
现 代 汉 语 修 辞 现代汉语课程组编
【教学目标】1、对现代汉语修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掌握词语锤炼、句式选择的方法和要求。3、熟练分析和运用各种常用修辞格。【教学重、难点】 难点:词义的选择句式的选择修辞格的辨析 重点: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各种修辞格及其辨析【教学内容】七节【教学目标】1、对现代汉语修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掌握词语锤炼、句式选择的方法和要求。3、熟练分析和运用各种常用修辞格。【教学重、难点】 难点:词义的选择句式的选择修辞格的辨析 重点: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各种修辞格及其辨析【教学内容】七节 第 六 章 修 辞
第 一 节 修 辞 概 说 【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修辞。2、掌握修辞与语境的关系。3、了解修辞研究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修辞语境 难点:修辞和语境的关系;修辞的要求 【教学内容】1、什么是修辞2、修辞和语境 3、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
一、修辞和修辞学 1、定义 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修辞的客观规律(名词,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修辞活动,也就是在说话或写作时,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使话语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以收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动词,依据情境题旨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 律来恰当地表达特定思维内容的一 种活动。) ;
三是指修辞学,也就是研究运用语言的艺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三是指修辞学,也就是研究运用语言的艺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科。当然,不是以某一个语言要素作为研究对象的,也不是一般地综合研究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要素,而是研究运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各种要素提供的可能性,自如地驾驭语言,更好地达意传情。 我们这里说的修辞,是指修辞活动,即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 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最佳表 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 象”。
语言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她很漂亮(/美/俊/好看/靓/喜欢人/稀罕人)。 上面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语言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她很漂亮(/美/俊/好看/靓/喜欢人/稀罕人)。 上面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各有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采用不同的句式或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例如: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使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 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使用熟语描写) 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 她长得简直就是个人样子。(暗喻) 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 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夸张) 她就是咱村的“七仙女”。(借代) 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 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安娜。(排比)
同样,如果说一个人长得丑,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例如:她很丑。(可碜/难看/不好看/不俊/不漂亮) 采用不同的修辞格会取得更加不同的效果: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 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借代) 大家都叫她“朱二姨”。(借代)
以下几例都是夸张,但是夸张的程度不同, 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 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 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 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 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 要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就要结合语体、具体的语境、人物角色等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
2、修辞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应题旨。 2)适应语境。 3、修辞的作用在于: 1)使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更上一层楼。 2)帮助注释、考证及校订等。 3)可以给语法、逻辑和词汇排忧解难。 因此,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二、修辞与语境(一)语境的构成人类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简称语境。其分类多种多样: 1)分类一:狭义语境,一般指上下文及语言本身的环境,不妨称之为小语境;广义语境,指与言语交际有关的时间、空间、对象、气氛、语体风格、社会背景、时代风云等环境,称为大语境。 2)分类二:主语境与客语境。 3)分类三:内语境与外语境。 4)分类四:隐语境与显语境。 5)分类五:小语境(上下文)、中语境 (时间地点情景)、大语境(社会、文化、 时代)。
我们这里把语境分为两类:(1)上下文语境,即词语句子的前言后语。 (2)社会语境,即语言运用的背景因素,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语境因素的类型 :1)语言工具 共同语言工具是语境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共同语言,交际无法顺利进行。 例 :“洋泾浜”网络语言本人在贵公司的烘焙鸡上荡了一个软件不能用,可能贵公司的东东里面bug太多,现特发上一张帖子奉告,虽然是小case,也请贵公司予以重视。BTW,如有可能,请将修正后的软件E我。大虾。——(《语文建设》2000年第11期) 这里面有许多网络语言:
“烘焙鸡”—音译词,Homepage,主页; “荡”—音译词,Download,下载; “东东”—东西; “bug”—臭虫、问题、故障; “帖子”—在公共留言板 上张贴留言; “小case”—小意思、小问题; “BTW”—英语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E我”—通过电子信件传给我; “大虾”—网络高手。实际上这段话的意思是:本人在贵公司的主页上下载了一个软件不能用,可能贵公司的东西里面问题太多,现在特发一个网上留言,虽然是小问题,也请贵公司予以重视。顺便说一句,如果有可能,请将校对后的软件通过电子信件传给我。网络高手。
2)话题 话题是谈话的主题。话题常常关系到交际的进展和方向。3)上下文 上下文是具体言语片断中的前言后语。言语交际过程中有许多省略的现象,就是因为借助上下文提供的信息保证了的交际顺利进行。例如:她(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孙犁《荷花淀》)
6)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语词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例如:狗 英语:褒义 You are a lucky dog.汉语:常用作贬义词,指坏人。(二)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1)语境是人们进行修辞活动、选择表达手段的依据。 (2)语境往往会赋予词语种种语境意义,从而使语义表达丰富多彩,富于变化,是理解话语的根据。
三、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古书中关于修辞理论、修辞实践的记载,可以看郑奠、谭全基编的《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三、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古书中关于修辞理论、修辞实践的记载,可以看郑奠、谭全基编的《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分析。 元朝王构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我国第一本断代的修辞学资料汇编。 清代王国维的诗歌评论在修辞学方面也多有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修辞学著作。 唐钺的《修辞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修辞格的著作。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是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之作。
四、如何学习修辞 (一)修辞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当结合言语实践学习修辞。 (二)修辞是多种同义形式的最佳选择。因此,应当尽量掌握多种同义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只知道一种表达形式,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修辞。 (三)言语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对象、语境、内容、语体等等。运用修辞格式和手段必须结合具体情况。 (四)修辞贵在创新。创新是修辞的灵魂。
第 二 节 词 语 的 锤 炼【教学目标】1、掌握词语锤炼的总的要求 2、掌握意义锤炼的要求3、掌握色彩锤炼的要求 4、掌握声音锤炼的要求【教学重、难点】重点:词语的锤炼、多义词语的选择、词语的活用、词语的色彩 难点:意义锤炼的要求、声音锤炼的要求【教学内容】1、词语意义的锤炼 2、词语色彩的锤炼 3、词语声音的锤炼
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词语的锤炼,又称炼字。一、词语锤炼的总体要求(一)选择和使用词语的一般要求1.词语要规范 这是用词的最起码要求。2.用词要准确贴切(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义词、同义成语选用问题。例: ①朱教授通读了全部的手稿,并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②……47岁的刘××来到濒临倒闭的……任党支部书记。……他处心积虑地改善经营,支持……(光明日报)
要做到准确贴切地选用词语,要做到:(1)要看清对象。表达的对象不同,所选的词语也应不同。如写买酒喝:阿Q:“满把是银的铜的,在柜上一扔”。 孔乙己: “排出九文大钱”。(2)要留心环境(包括现实环境和语言环境)。如鲁迅的杂文多用反语—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父亲和爸爸—日常生活环境;平仄声字等的选用—语言环境。(3)要注意真实。语言表达要能准确反映客观现实,必须善于根据对象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 系,精选最恰当的词语,严密组织这些词 语,准确贴切地表达思想。
(二)选择词语的进一步要求1.用词简练和生动,力求使寻常词语艺术化。例: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 (《骆驼祥子》)2.注意词语的声音配合。3.用词要富于变化。例:原先他就不喜欢说话,现在就更不爱开口了。
1、注意下列词语的选用(1)多义词语 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例如“老”是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义项: ①年岁大:老人; ②老年人:徐老; ③婉辞,指人死:老了人了; ④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的:老手; ⑤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朋友; ⑥陈旧:老脑筋; ⑦原来的:老地方; ⑧(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白菜老了; ⑨(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 ⑩经常:老迟到。
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恰如其分: ①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 ②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 ③“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鲁迅《祝福》)④“因为老下雨,所以把我泡成这么大了。”阿凡提说。(《阿凡提的故事》)
(2)同义词语 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例如:……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 (3)反义词语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2)同义词语 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例如:……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 (3)反义词语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
2、一般词语的推敲 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一般词语的推敲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认清表达的对象,留心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的和谐统一。2、一般词语的推敲 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良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一般词语的推敲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认清表达的对象,留心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的和谐统一。
(1)动词的选用例如: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鲁迅《孔乙己》) ③……他悠悠地踱着步子,嘬着牙花子,慢吞吞地吐着每一个字。好象是在掂着每一个字的分量;又象是在咂每一个字的滋味。是的,他的话语就象五香牛肉,浓缩,醇厚。 (王蒙《说客盈门》)
①“排”字既通过孔乙己付钱时的谨慎反映了孔乙己钱财的来之不易,又表现出了孔乙己想要摆阔气的虚荣心理; ②“摸”则说明他的钱很少,表现出了他的穷困潦倒。两个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传神,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生活境况和心理的变化。 ③作者用五个动词,再配以最后的一个比喻和两个形容词,就用白描手法把“他”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吃老本、说套话、保乌纱的有官僚习气的领导干部,可见作者是精心挑选了这几个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动词的。
(2)形容词的选用①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这个句子中,作者使用白描手法描写父亲的形象,几个形容词非常普通,但是又用得恰如其分,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普通父亲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人至深。
②“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鲁迅《故乡》) 这一段叙述,是围绕着 “圆规”即杨二嫂顺手牵羊偷手套的行为来选择词语的:“愤愤”表明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气恼地回身就走;“絮絮”是写她边走边发泄怨气;“慢慢”点出她想伺机拿点小东西。这三个形容词与下文的副词“顺便”和动词“塞”配合起来,一气呵成,把一个爱占便宜的杨二嫂写活了。
(3)名词的选用 例:……(晓燕)睡在道静身边,细心地照顾着她。天还没亮,她就悄悄爬起来,生怕惊醒了病人。但是在她摸着黑穿衣服的时候,道静也醒了。 杨沫《青春之歌》) 这里用“病人”而不用“道静”,一方面突出道静患病这个特点,另一方面也更适合与“生怕惊醒”搭配,更适应当时的语言环境。 另外,还有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至某些虚词,选择得好,都有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3、词语的活用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词语“变通”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 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①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很阳光。 (“青春”、“阳光”都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②真没想到你这么无情无义,咱们总算是兄弟一场,你心里竟然一点亲情都没有。(“兄弟”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 “做兄弟”。)
③黄克山得理不让人:“我从来不矛盾他,他光矛盾我。”这个怪词,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曲波《山呼海啸》) (“矛盾”一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与之产生矛盾”。例句的一般说法是“我从来不和他闹矛盾,他光和我闹矛盾”。相比之下,例句中的活用显得更加简洁明了,而且具有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效果。)注意:在选用词语时,要特别注意前后意义的配合关系,否则表意就不确切。
(二)色彩的锤炼(P220)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恰当选用词语的不同色彩,可以增强言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1、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不同的语境要求使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例如: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可爱”、“高尚”等词语是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赞美。)
2、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主要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1)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 (2)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书面语。 口语形式灵活,书面语规范严谨。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品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要 多一些;理论文章、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 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例如:
①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路遥《人生》)这个句子富有口语色彩,“赤脚片儿”是典型的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②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濡以沫》)句中的“邀约”、“瞻仰”、“遗容”、“钦敬”、“追随”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了鲁迅先生逝世时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各界人士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敬仰爱戴的深厚情感。注意:词语锤炼过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相称的错误。①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路遥《人生》)这个句子富有口语色彩,“赤脚片儿”是典型的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②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濡以沫》)句中的“邀约”、“瞻仰”、“遗容”、“钦敬”、“追随”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了鲁迅先生逝世时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各界人士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敬仰爱戴的深厚情感。注意:词语锤炼过程中,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都要使用得当,否则就会出现感情色彩不相宜、语体色彩不相称的错误。
(三)声音的锤炼(222)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是通过声音表达的。词语是语音语义结合体,说话、写文章必须声情并茂。 声音配合得好,说(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同时,明快的 节奏,优美的旋律,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 声音协调是选择词语的重要方面。词语的声音美具体体现在:(1)音节匀称 方块汉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一大有利条件。汉语的词 ,有单 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它们之间往往可以找到同义关系,这是做到音节匀称的又一有利 条件。人们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用音节,可以获得整齐美、对称美 。 做到音节匀称,主要是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 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配三音节词, 等等,使并列 结构或相应的地方保持平衡或满足语流节拍的要求。
(2)平仄相调 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例如: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韵脚和谐 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这就叫押韵。押韵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回环反复,同音相应 ,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 例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 声韵和谐,悦耳动听。
(4)叠音自然 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等。 叠音的恰当运用可突出词语的意义,增强形象性和音乐感 。用它描绘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它写景状物,可以烘托气氛,有如身临其境。 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律美。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 的舞女的裙。层层的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 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 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月色》短短一段话,就有九处叠音。这些叠音,给这幅秀丽朴素、生动形象的画面增添了立 体 感,使人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都获得真切的感受,领略到荷塘月色的神韵。 注意:音节不匀称、平仄不相间、押韵不和谐等是 声音锤炼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韵 律配合的协调。
第 三 节 句 式 的 选 择【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 2、掌握句式选择的要求。【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 难点:被字句和被动句、双重否定句【教学内容】1、长句和短句 2、整句和散句3、主动句和被动句 4、肯定句和否定句5、设问句和反问句 6、紧句和松句 7、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8、句子成分易位
句式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炼句。表达基本相同的意义,但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上有细微差别的几个句式,称为同义句式。所谓句式调整,主要是同义句式里选择问题。一、长句和短句 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的长短,是以用词的多少和结构的繁简情况来确定的。所 谓 长和短,没法量化,只是相对而言。长句指那些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指 那些用词少,结构简单的句子。这里所说的结构与一般所说的结构稍有不同。如:他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媳,三个孙子,三个孙女,两个孙媳;还有五 个已经出嫁的姑娘。真是儿孙绕膝,金玉满堂。第一个分句中有五种人作“有”的宾语,由于其间可以从容停顿,应算作短句,不算 长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长句一般多出现在政论、科技等语体中。文学作品也有采用长句形式的,例如: 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秦牧《土地》) 这个长句子用了复杂状语:“每逢… …土地”;句子中宾语“情景”的定语很长,共有四个修饰限制的成分,具体、细致、明确、生动地描写了“我”心头涌起的情景,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充分地领会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短句短小精悍,有简洁、明快、有力的修辞效果。句子简短,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 ,所以常用来记述紧急情况,渲染紧张的气氛,表达激烈的情绪。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例如: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峻青《沧海日出》) “美”这个名词和“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两个偏正短语构成了具有递进关系的感叹句,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美景的赞叹。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1950年正月15元宵节,虚岁20 ,周岁19。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是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赵树理《登记》) 这段文字没有任何修饰语句,只使用短句平铺直叙,却收到了简洁、明快,清晰利落的表达效果。
说理,一般多用长句,对话一般多用短句。但是只用长句或只用短句都是不大可能的, 通常是长句和短句兼用,根据表达的需要,各取其利,使语言变化多姿。例如: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 红。最后,当这 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 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 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这段话描绘的是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之一,共用了九个单句(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其中两 个长句,七个短句。用灵活的形式,写多变的色彩和光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