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六节 CT 检查方法

第六节 CT 检查方法. 一、 CT 平扫. 1. 普通扫描 基本扫描方式 管电压 120 ~ 140kV ,管电流 70 ~ 260mA ,扫描时间 6 ~ 20s ,矩阵 512×512 ,层厚 5 ~ 10mm ,层距 5 ~ 10mm ,连续扫描。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均可,对 CT 机没有特殊要求,在普通 CT 机和螺旋 CT 机上都可实施,螺旋 CT 扫描后得到容积数据。. 一、 CT 平扫. 2. 薄层扫描 thin slice scanning 层厚小于 5mm 主要优点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主要用途: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六节 CT 检查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节 CT检查方法

  2. 一、CT平扫 • 1.普通扫描 基本扫描方式 • 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70~260mA,扫描时间6~20s,矩阵512×512,层厚5~10mm,层距5~10mm,连续扫描。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均可,对CT机没有特殊要求,在普通CT机和螺旋CT机上都可实施,螺旋CT扫描后得到容积数据。

  3. 一、CT平扫 • 2.薄层扫描thin slice scanning • 层厚小于5mm 主要优点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 主要用途: • ①较小组织器官如鞍区、颞骨乳突、眼眶、椎间盘等 • ②检出较小病灶,如肝脏、肾脏等的小病灶,胆系和泌尿系的梗阻部位等 • ③观察较大病灶的内部细节 • ④拟进行图像后处理 • 薄层扫描信噪比降低 通常需增大扫描条件

  4. 一、CT平扫 • 3.重叠扫描overlap scanning • 层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 • 优点:减少部分容积效应,易于检出小于层厚的小病变 • 缺点:扫描层面增多致病人的X线吸收剂量加大 • 4.靶扫描target scanning 放大扫描、目标扫描 • 感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 • 提高了空间分辨力 • 主要用于小器官和小病灶的显示

  5. 一、CT平扫 • 5.高分辨力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 • 薄层扫描,大矩阵、骨算法重建图像,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 • 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120~220mA,层厚1~2mm,层距可视扫描范围大小决定,可无间距或有间距扫描,矩阵通常512×512,选用骨算法重建 • 主要用于小病灶、小器官和病变细微结构的检查。如肺部、内耳、颞骨乳突、肾上腺等小器官 • HRCT需使用较高的曝光条件

  6. 一、CT平扫 • 6.图像堆积扫描stack slice scanning • 利用多个薄层扫描,通过图像叠加功能进行重建图像 • 叠加后的CT图像,信息量加大,信噪比得到改善,减少了伪影 • 7.定量扫描quantitative CT,QCT • 利用CT检查来测定某一感兴趣区内特殊组织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扫描方法 • 用于测定骨矿物质含量,监测骨质疏松或其它代谢性骨病病人的骨矿密度

  7. 一、CT平扫 • 8.低剂量扫描 • 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X线剂量的进行CT扫描 • 9.CT导向穿刺活检 • 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内,进行组织活检、抽吸、注入药物等诊断、治疗的手段

  8. 二、CT增强扫描 •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称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 • 增强扫描增加了组织与病变间密度的差别,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还可动态观察某些脏器或病变中对比剂的分布与排泄情况,根据其特点,判断病变性质。可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性病变等 • 临床应用普遍。

  9. 二、CT增强扫描 • (一)对比剂 • 1.对比剂的类型 三碘苯环的衍生物 • 离子型 非离子型 • 单体 二聚体 • 离子单体渗透压约1500~1600mOsm/kg • 非离子型单体渗透压约500~700mOsm/kg • 二聚体对比剂渗透压均比相应单体减半 • 对比剂的浓度多为300~370mgI/ml

  10. 临床常用对比剂的名称及特性

  11. (一)对比剂 • 2. 对比剂毒副反应和过敏反应 对比剂进入体内,有化学毒性、渗透压毒性、免疫反应、离子失衡、肝肾功能损害等毒性反应,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循环停止等,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对症治疗 • 增强扫描前:过敏反应史,碘过敏试验,签名,碘过敏病人禁做增强扫描 • 增强扫描后观察30min后再让病人离开 • 部分非离子型对比剂已不需做过敏试验 • 增强扫描过程中和扫描后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反应

  12. (一)对比剂 • 3.对比剂的注射方法及用量 • 用量1.5~2ml/kg • 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射 • 静脉团注法 2.0~4.0ml/s 50~100ml • 快速静脉滴注法 • 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

  13. (二)常规增强扫描 • 常规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按普通扫描的方法进行扫描 • 在普通CT机、螺旋CT机上均可进行 • 一般采用静脉团注法注入对比剂,注射速度2.0~4.0ml/s,注射总量50~100ml

  14. (三)动态增强扫描 • 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scanning •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扫描,研究病变血供的动态变化特点 • 对比剂采用团注法静脉注入 • 扫描方式:进床式动态扫描 同层动态扫描

  15. (四)延迟增强扫描 • 延迟扫描delayed contrast scanning • 在常规增强扫描后延迟一段时间再行感兴趣区扫描 • 延迟7~15min或4~6h不等 • 观察组织与病变在不同时间的密度差异

  16. (五)双期和多期增强扫描 • 一次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血供的不同时期,对欲检查器官进行两次或多次扫描 • 需在螺旋CT机上实施 • 扫描方法:①确定增强扫描范围,设定不同时期的开始时间;②抽取对比剂80~100ml,生理盐水30~50ml,建立手背静脉通道。设定高压注射器注射参数,流速2~4ml/s,团注法。③同时按下注射开始键和扫描键,即按设置好的起始扫描时间分别进行两次或多次扫描 • 准确显示不同时期组织器官及病灶的血供特点,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能力

  17.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

  18. 三、造影CT检查 • 1. 非血管造影CT • 如腹部检查时,口服对比剂以充盈胃和十二指肠;盆腔检查时憋尿等 • 2.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 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经快速、薄层扫描,并经重建得到血管图像 • 可以充分显示血管形态、走行、分布、管腔狭窄与扩张等,并可通过分析软件进行多种分析 • 目前广泛用于全身各大血管,如主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脑血管等的检查。

  19.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