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前 言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1 、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 ( 1 )概念辨析 GDP 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 生产活动 的最终成果(形态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GNP 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 初次 )收入总和价值。 GDP 为国土或生产概念; GNP 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porti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2.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 前 言 •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3. 一、单一指标 • (一)总量指标 •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 (1)概念辨析 • GD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形态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 GN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初次)收入总和价值。 • GDP为国土或生产概念;GNP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 二者的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4. 2、关于绿色GDP(自学解疑,了解) • (1)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 (2)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 •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3)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 • 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 按市场价格,但有的项目环境成本难以科学估算。

  5. (二)平均指标 1、加上“人均”二字反映区域发展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2、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平均指标有: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6. (三)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课外小知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7.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 实际运用中,GNP与GDP可通用,但常用人均GDP; • 既要考虑GNP或GDP总值,又要注意人均值和相对值; • 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 GNP或GDP仅考虑的是市场领域,故可能较实际偏小; • 应注意分析绿色GDP,以填补GDP核算的不足;

  8.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 3 • 二、综合指标体系 • 1、UNRISD指标体系(自学,P139) 2、莫里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 识字率指数=实际识字率/识字率标准值; • 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婴儿死亡数)/0.222 • 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实际期望值-38)/0.39 通常,PQLI<60为低素质;60~79为中等素质;>=80为高素质;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PQLI=82.5

  9. HDI=(GDP指数+教育指数+寿命预期指数) 3 3、人类发展指数(HDI) (1)健康状况,用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成人受教育的比率(2/3权重)、各级教育入学率(1/3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 附:关于用平均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的换算问题,详见P142

  10.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自学解疑) (1)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GNP指数表示; (2)区域经济增长活力,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表示; (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累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4)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见P144 (5)结构转换条件(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数表示) (6)人口文化素质,见P144 (7)技术水平指数,见P144 (8)城市化水平,见P144 (9)居民生活质量,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11. 实际应用的结论 • 若此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则经济成熟区;介于80%~120%间为经济成长区;小于或等于80%为经济不发达地区 • 以上指标均以更大区域为背景,而且每个指标本身就是综合性指标,故能较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请自学)

  12.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自学辅导) 一、竞争力的概念与分类 • 重点了解“竞争力的分类”。 二、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 重点了解“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争论及当前的一些观点”。 • 一般了解“两个模式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3. 三、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1、区域竞争力研究(东、中、西三大区域;省级区域、城市等三个层次) 2、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策略,P158 附: • 我国中科院的倪授在其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分5个部分,即综合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等。 课后参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教授牵头的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14.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库兹涅茨理论(自学,P160) 用劳动力与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变化趋势分析,与克拉克-配第定理类似。 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重点介绍) (一)背景 • 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及1971年修订的《政治与成长阶段》

  15. (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传统社会阶段(牛顿学说以前) • 没有现代技术; • 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 社会组织是家族或氏族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工业化初期) • 近代科学知识在工业中开始发挥作用; •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 • 金融、商业开始发展并扩大; • 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专业分工与协作; • 政治体制变革促使资金积累增强

  16. 3、起飞阶段(相当于工业化中期) 三个前提条件:有较高的积累比例,占10%左右;有起飞的主导部门;制度上的改革或体制的完善; • 特征: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流动加强;资本大量流向工业领域;近代工业和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 4、向成熟推进阶段(工业化中后期) • 已吸收了技术先进成果,有能力生产想要的东西; • 新的主导部门建立并替代旧的主导部门; • “重化工业化”成为经济成熟的标志,并带动经济发展; • 对外贸易的作用加强,产业结构开始向高度化演变

  17.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动力服务需求增长,从而使相应的生产部门成为经济主导部门; • 企业竞争趋向垄断,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 • 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并存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代表居民生活质量的服务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 居民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呈现多样性与多变性; • 非物质条件对生活质量评价认同感加强

  18. (三)评价 1、该理论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借鉴意义的。 2、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关键在于第三阶段(起飞阶段); 3、培育各阶段的主导部门是经济成长的核心,主导部门是不断更替的; 4、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是起飞的顺利实现的保证; 5、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经济成长的轨迹(顺序不能随意变更),但现实经济发展表现并非是这种直线模式;

  19. 经济成展阶段 主导产业(群) 起飞前阶段 农业 起飞预备阶段 食品业、饮料业、烟草业、水泥业、砖瓦业等 起飞阶段 纺织业等 走向成熟阶段 钢铁业、煤炭业、电力业、化工业、铁路运输业等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汽车业等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服务业(含文教、卫生)、城市和城郊建筑业等 附:罗斯托的不同经济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序列

  20. 课外思考 结合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分析当前福建或福建的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21. 三、我国学者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补充) 1、不发展阶段或不发育阶段 • 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手段落后; • 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大; • 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规模狭小; • 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差; 2、成长阶段 • 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 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 商品经济开始发育,市场规模扩大,区域分工迅速发展,优势产业正在形成; • 区域经济增长极开始起动;

  22. 3、成熟阶段 • 区域经济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 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有较高水平,基础设施齐全,协作配套条件日趋完善,人口素质高; • 区域经济繁荣之下掩盖着潜在的衰退因素; 4、衰退阶段 • 原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恶化,区域经济开始走向衰退; • 衰退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并出现结构性产业衰退; • 区域经济在相对衰退时,再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可改变现状;

  23. 课堂讨论: 1、改革开放前,我国内地一些地区处于不发展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并不很高,有些甚至低于工业比重,为什么? • 指导—— 主要是解放后相当长时期的重工业导向与出于安全考虑的“内地”或“三线”大规模投资建设,但其投入产出效益却十分低。如西部某些地区。

  24. 2、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我国沿海一些地区处于成熟阶段域, 发展势头并没有减缓,反而更猛,而且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 也并非齐全和完善,为什么? • 指导性参考—— 一是产业结构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换;引进外资(或体制改革)注入新活力;走再工业化道路。 二是重工业导向尚未改变。前者如上海向浦东发展获得新生;后者如东北的某些重工业城市。

  25. 消费资料工业产值 霍夫曼系数(r)= 资本资料工业产值 四、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针对工业化进程而言) • R的变化范围:在4~6为第一阶段;在1.5~3.5为第二阶段;在0.5~1.5为第三阶段;r<0.5时为第四阶段。 • 工业化进程为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趋势,重化工比例加强。 五、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请自学,P161-163) 六、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自学,P163-164)

  26. 思考题 1、什么是绿色GDP?我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HDI)? 3、什么是霍夫曼定理?各阶段有何特点? 4、阐述罗斯托经济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并对该理论进行评价? 课外思考 1、收集实际资料,计算我国近期的人类发展指数,并进行分析? 2、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对某一区域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