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第十七章 消食剂. 概述: 概念: 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适应范围及分类: 消法 消导 — 食 食积 — 消食导滞 — 保和丸 脾虚食积 健脾消食 — 健脾丸 消散 — 气 血 痰 火

pos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七章 消食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消食剂 概述: 概念: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2. 适应范围及分类: 消法 消导—食 食积—消食导滞—保和丸 脾虚食积健脾消食—健脾丸 消散— 气 血 痰 火 湿 虫

  3. 四、使用注意事项: 1、区别消食剂与泻下剂。(作用峻缓、病势、病程、剂型) 2、配伍(理气药、扶正健脾药) 3、消食剂属于克伐之剂,不宜长期服用。

  4. 第一节消食化滞 适应症: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消食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

  5.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用法]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或麦芽汤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6. 消食——山楂、神曲、莱菔子 山楂 神曲 莱菔子

  7. 理气化湿——半夏、陈皮、茯苓 半夏 陈皮 茯苓

  8. 连翘 麦芽

  9.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10. [方解] 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君 神曲:消食健脾,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臣 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 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佐 麦芽汤:有助消食。 —使

  11.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于食积内停者。 3、使用注意:本方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

  12. 第二节健脾消食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 药物选择: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山药等。

  13.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 木香 黄莲(酒炒) 甘草 白茯苓 人参 神曲 陈皮 砂仁 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 [用法] 丸剂,每服6-9克,温开水送服。也可按照原方比例酌减,用作汤剂。

  14. 补益脾胃——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15. 消食化滞——山楂、神曲、麦芽 山楂 麦芽 神曲

  16. 理气和胃——木香、砂仁、陈皮 木香 陈皮 砂仁

  17. 健脾止泻——山药、肉豆蔻、黄连 山药 肉豆蔻 黄连

  18.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19. [方解]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益脾胃。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除内停之食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 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 黄连:清热燥湿。

  20. [运用] 1、辨证要点:以脘腹痞闷,是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食滞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