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15 Vues
中草藥化學與分析. 參考書目: 中藥化學 吳立軍 主編 科技圖書出版公司. 緒言. 預防勝於治療,回歸自然之風 。 目前的西藥治療方法往往無法滿足老化及慢性疾病 人口的需求 。 世界上約有超過二萬種的藥用植物及 四千種草藥。 全世界約有八成人口使用草藥, 在美國約有 25% 藥 品由植物而來 。 近十年來,草藥之銷售額成長有四倍之多 。 1994, NIH 成立 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 美國國會於1994年通過了「營養副食品衛生暨教育
E N D
中草藥化學與分析 參考書目:中藥化學吳立軍 主編 科技圖書出版公司
緒言 • 預防勝於治療,回歸自然之風。 • 目前的西藥治療方法往往無法滿足老化及慢性疾病 人口的需求。 • 世界上約有超過二萬種的藥用植物及四千種草藥。 • 全世界約有八成人口使用草藥,在美國約有25%藥 品由植物而來。 • 近十年來,草藥之銷售額成長有四倍之多。 • 1994, NIH 成立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 美國國會於1994年通過了「營養副食品衛生暨教育 • 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 (DSHEA), 放寬對天然傳統藥物之管制。
緒言 • 1997, 美國FDA公佈Guidance on Botanical Products 草案。 • 美國 FDA 於2000年8月公佈了針對產業界的草藥遵行指南 草案 (Draft Guidance for Industry-Botanical Drug Products) 。 • WHO 近年來制訂了草藥評估準則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erbal Medicine) 等多種指導文件。 • 含人參﹑當歸﹑大蒜﹑銀杏葉等等保健製品在歐美市 場大量湧現﹐ 備受歡迎。 • 國際網路 (Internet) 上有關天然傳統藥物的主頁 (home page) 也大量出現﹐普及有關知識﹐積極推銷此類產 品。
FDA植物新藥法規帶來的機會 -FDA開始將植物來源產品納入藥品管理,療效可證明,商機大-以傳統方劑開發新藥研發時間短、研發成本低、成功機會大 植物新藥開發流程:研發時間3-5年,金額300-500萬美元 傳統方劑 臨床研究 Phase II/III 臨床前試驗 (藥理、毒理) 申請新藥許可 (NDA) 毒性研究 西藥新藥開發流程:研發時間10年,金額3.5-5億美元 發現新化學物質 臨床前試驗 (藥理、毒理) 臨床研究 Phase I、II、III 申請新藥許可 (NDA)
民族藥物(中、和、印……藥) 藥之來源 民間藥(草藥) 未用植物 先導化合物
例:青蒿素 單離有效成份 H 1~5植物抽取 新藥 IND 植物抽取新藥 (單、複方) 例:銀杏葉抽取物 非傳統方劑 30~50傳統方劑 及健康食品 IND 例:冠心1號、冠心2號 傳統方劑 技術層次 H 例;六味地黃丸、小柴胡湯、四物湯 L 風險
藥用天然物的開發 • 傳統藥物的使用 • 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 • 篩選模式的開發 • 活性抽取物與活性成分的研究
人參 藥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補脾益腎,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氣虛欲脫,脈微欲絕,食慾不振,體虛多汗, 惊悸健忘,血虛萎黃,腎虛陽萎,尿頻。 藥理:中樞神經調節,增強記憶,增強免疫,降壓,保護造血 功能,調節內分泌,降血糖,抗腫瘤,抗衰老,抗菌, 抗疲勞,強精效果 。 現代臨床研究:治療心氣虛症 治療冠心病 治療心律失常 治療老年病 治療陽萎早泄集精子缺少症 治療癌腫放、化療副作用
人參 • 主要成分
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 • 海洋也有許多生物或礦物,在經過萃取之後可以獲得醫藥上可使用的藥物,在明朝時,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就記載了許多海洋生物藥材,對人體健康都有不同的功用。海洋生物體萃取出的海洋天然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或癌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已經從海綿、珊瑚、海鞘、苔蘚蟲、海藻及細菌等生物體內萃取出非常多的天然有機化合物,而且經過實驗證明能夠抑制或使癌細胞致死的功效。
石珊瑚 柳珊瑚 軟珊瑚 海葵
活性抽取物的研究 銀杏(Cerenin)在耳鼻喉科、心臟科、及神經科等廣泛使用,主要為增加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代謝有很好的療效。 銀杏為一種植物,又名公孫樹,生長緩慢,爺爺手植,要等到孫子才成樹,中醫本草綱目記載:「葉似鴨掌,又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名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所以淵源甚久,老祖先已知其療效。
Cerenin 的藥理作用 西藥的Cerenin是由銀杏的葉子中萃取出EGB761,含銀杏葉萃取物40mg,其中含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24%,Terpenlactone 6%,前者能清除人體代謝過程所產生的過氧游離基,防止體內的脂質過氧化,故可抑制血小板之凝集及微細血管栓塞之形成,後者為如今市面上唯一之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ntagonist),因為血小板活化因子與發炎、過敏、支氣管收縮、血管通透性、血小板凝集有密切關係,故可適用於氣喘、休克、過敏、腦水腫、血栓等疾病的防治,另外實驗證據顯示尚有以下作用: 1. 末梢血管擴張作用 2. 增加腦循環之血流量 3. 促進身體對氧及葡萄糖的應用 4. 增強組織對缺血狀態的耐受性 5. 改善血液循環,調整適當血壓
天然物活性成分的合成 • 嗎啡 • 利血平 • 喜樹鹼 • 紫杉醇
以喜樹鹼為例 談 新藥開發
Camptothecia acuminata Decne 基源:珙桐科(Nyssaceae)喜樹屬植物 採集:果實秋末至初冬採收 喜樹鹼含量: 根:根皮:樹皮:果實:樹枝:葉 = 1:2 : 1 : 2 : 4 : >1 喜樹主要成分: *Camptothecin, Venoterpine, *10- Hydroxycamptothecin, 11-Hydroxycamptothecin, 10-Methoxycamptothecin, *Betulic acid, Vincoside lactam, #Abscisic acid, @Syringic acid, @Ellagic acid. *Anti-cancer and HIV; #Would healing; @Anti-oxidant
臨床抗癌藥物 從天然分離得到之喜樹鹼雖具有殺死癌細胞的活性,但是仍具有很強的毒性,因此國外的製藥公司根據上述的步驟成功合成CPT-11與Topotecan ,為新上市之臨床抗癌藥物。
青脆枝 茶茱萸科(Icacinaceae)鷹紫花樹屬植物 Nothapodytes foetida
抗癌化合物 (1), (2), (3), (4) 對各種癌細胞 的細胞毒殺活性 (ED50; mg / ml)
Antiviral activity Nothapodytine B HCMV: human cytomegalovirus
紫杉醇的研究 約在1966年時,美國的「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從太平洋紫杉(學名: Taxus brevifolia Nutt.)的樹皮中萃取出紫杉醇(Paclitaxel 商品名 Taxol),發現它具有抗癌的效果,經過一連串的臨床試驗,1989年正式製成製劑用來治療卵巢癌與乳癌。由於它的治療效果甚佳,使得太平洋紫杉被預言為「二十世紀對人類貢獻最大的植物」。
不過太平洋紫杉生長緩慢,從樹皮萃取紫杉醇的產量又甚低,以治療一個卵巢癌病患需要二公克紫杉醇而言,就需要砍伐二到三棵 50 ~ 60 年生的太平洋紫杉,如要萃取一公斤的紫杉醇,就需要砍伐二千至四千株的太平洋紫杉。所以當時一公克的紫杉醇售價高達八百美元,於是全世界研發人員開始投入如何量產紫杉醇的研究工作。 對化學家而言,則是利用合成的方式,由簡單且容易取得的化學單元體合成紫杉醇,1994年實驗成功了,總共經過 28 個步驟,化學家可在試管內完全合成紫杉醇,當時可是一件大事!雖然最後合成的紫杉醇產率僅有 0.5%,不過化學家並不氣餒,他們知道如果將合成的步驟縮短,就有商業化生產的價值。
經過多方尋覓,最後發現紅豆杉的萃取物中含有濃度甚高的紫杉醇主結構 10-去乙醯巴卡亭III(簡稱 10-DAB),這種成分在少數紅豆杉品種的枝葉中濃度高達 1,000 ppm(ppm,每公斤乾重的毫克數),是紫杉醇的三倍以上。利用 10-DAB 作為合成的起始物,只要約 10 個步驟就可合成紫杉醇,在實驗室中的合成率可達 80% 以上,這種方法稱為半化學合成法,以別於全合成法。 臺灣紅豆杉(學名:Taxus sumatrana (Miq.) de Laub.,紅豆杉科)或稱南洋紅豆杉,屬於裸子植物,是臺灣貴重針葉五木之一。
中藥化學的研究 • 有效成分的提取 • 文獻考查-植物基源考查 化合物研究成果考查 生理活性研究成果考查 • 有效成分的分離
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 • 溶劑法-利用有機溶劑或水將 有效成分提取出來 • 水蒸氣蒸餾法-抽取精油 • 昇華法-抽取易昇華物質
化合物結構的鑑定 化學方法降解-需要數百毫克至數克的純物質 核磁共振光譜法 質譜法 X-ray單晶繞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