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管理

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管理. 交通电子口岸连云港分中心 2012 年 9 月. 汇报内容. 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1. 连云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2. 建设经验及创新交流. 3. 3. 集装箱海铁联运 是一种以 优化集装箱整体 运输 组织 效益为目标的 运输 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 为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 是 目前 国际物流业公认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现代运输方式,也成为衡量 国家 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是十二五我国交通的重点目标。

quad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铁联运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管理 交通电子口岸连云港分中心 2012年9月

  2. 汇报内容 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1 连云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2 建设经验及创新交流 3 3

  3. 集装箱海铁联运是一种以优化集装箱整体运输组织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是目前国际物流业公认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现代运输方式,也成为衡量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集装箱海铁联运是一种以优化集装箱整体运输组织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是目前国际物流业公认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现代运输方式,也成为衡量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4.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十二五我国交通的重点目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十二五我国交通的重点目标。 目前、水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比重占到了68%,为国民经济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海铁多式联运建设,对于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两部协议: 《关于共同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合作协议》 《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的通知 》 ——确定了连云港、大连、天津、青岛、宁波、深圳6个示范点

  5. 国家发改委发函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在海铁联运等七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101号) 交通运输部通知文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 》 ——批复和通知中明确了开展连云港-阿拉山口的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并明确了工程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6. 国家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建设目标: 以现代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全程的联网联控,显著加强铁路与水路集装箱运输的信息共享效率与质量,提高集装箱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中的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建立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及运行机制,从而基本建成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应用体系,推动铁水联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发展。

  7. 货 主 运输方 第三方 国家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解决问题: • 信息不对称,运力资源难以达到最优化配置,成本难以降低 • 信息准确性、及时性不强,难以提供更好的查验及服务 • 运输过程不透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

  8. 总体布局: 大连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宁波 深圳

  9. 建设框架: 海铁联运物联网感知体系 铁水联运物联网信息传输体系 海铁联运物联网智能应用体系 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支撑体系

  10. 汇报内容 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1 连云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2 建设经验及创新交流 3 3

  11. 连云港基础条件-强烈的业务及信息需求 业务需求

  12. 连云港基础条件-强烈的业务及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

  13. 省交通 运输厅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海铁联运信息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签署合作协议并成功在连召开海铁联运现场会,确定六条海铁联运示范通道 交铁两部 连云港市 连云港基础条件-有力的政策支持 港口铁路集疏运占比达2/3,需求强烈;抢抓机遇,积极协调,务实推进

  14. 连云港基础条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独立完成40余个应用项目 取得20项软件著作权 获得多项省市级技术成果奖励 通过CMMI三级和ISO27001认证 108.44M 报文种类达183种 日均处理报文39167个 报文种类和业务处理量 在同规模口岸处于领先水平 37.28M 23.27M 1280 13.9M 1365 1563 1199 7.8M 350 运营当年实现微利, 最快实现收支平衡的同类机构

  15. 连云港海铁联运解决方案 EDI是解决 海铁联运 信息共享的 关键技术 监管单位 EDI 中心 铁路 港口 政府 部门 物流企业

  16. 连云港海铁联运解决方案 1、制定标准 • 装车货票 • 订单 • 运单 • 预确报等 • 港铁现车 • 港存 • 进出门 • 作业委托等 • 请车提报 • 船期 • 舱单 • 配装提单等 铁路 港口 口岸 数 据 元 规 范 化

  17. 连云港海铁联运解决方案 2、建立通道

  18. 待运货物存系统 铁路 港铁现车查询系统 连云港海铁联运解决方案 …… 3、应用开发 箱位调整系统 铁水联运 公共信息平台 应用系统 港口 装卸车委托系统 …… 铁运计划申请系统 口岸 配装提单系统 ……

  19. 连云港海铁联运初见成效 1、信息化成绩 两个突破 满足部省市各级需求 规范476个数据元 率先制定 技术标准 独特平台架构设计 制订34种报文标准 便于向公路监管拓展 信息安全传输方案 利于向类似港口推广

  20. 80% 78% 65% 235 集装箱 代理 散杂货代理 新增 报文流量 新增用户

  21. 1 2 3 4 5 6 国铁共享港口的船、货信息,辅助制定调度计划 国铁共享码头装车、过磅等数据,为自动生成铁路货票做好准备 港铁共享国铁货票及码头装卸车信息,降低火车在港停时 为货主等客户提供海铁联运货物追踪服务 实现货代办理请求车、装卸车委托等业务电子化 码头共享港铁的空重车信息,提高作业计划性 2、解决的问题

  22. 3、业务量突破 单位:车次 单位:小时

  23. 汇报内容 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介绍 1 连云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2 建设经验及创新交流 3 3

  24. 建设难点与经验 项目协调难度大:成立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由两部主管副部长任组长,统筹领导工程建设工作,研究决定实施方案,制定重大政策措施;成立工程办公室,由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相关部门共同牵头,各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持单位参加,负责联络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落实示范工程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技术融合难度大:建立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支持机制,制订相关技术要求、标准规范;突破物联网技术、信息交换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实施风险比较大:工程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落地难。实施应用新技术的风险比较大。

  25. 保障措施 政府推动 路港合作 技术支撑

  26. 理念创新 1、将供应链协同理念应用于海铁联运全过程业务链中,实现海铁联运的业务协同、信息协同以及技术协同,促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2、将物联网先进理念应用于海铁联运感知系统,整合RFID技术、ATIS技术以及信息交换技术,形成覆盖海铁联运示范通道沿线的联网联控布局,提高集装箱运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3、将标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海铁联运顶层设计框架中,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海铁联运业务标准、技术标准和信息化标准,促进海铁联运不同系统间的协调一致。

  27. 技术创新 首次提出将电子标签技术与数据交换技术应用相结合,实现多式联运联网联控和信息采集与跟踪,提高集装箱运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首次提出并建立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铁路、港口、公路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 通过海铁联运示范工程的建设,首次在多式联运数据交换、多式联运RFID电子标签应用方面提出并制定我国多式联运领域国家标准。

  28.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