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第三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水对我们有多重要?. 讨论. ( 1 )假如家里连续几日停水会怎么样? ( 2 )假如一天只给你一瓶矿泉水,你会怎么办? ( 3 )假如你为了有水喝,每天必须走几十里路,花几个小时去背水 ……. 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何?. 1. 水本身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如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桂林的漓江、杭州的西湖、 济南的趵突泉) 2. 水是大自然的雕刻师 (许多地质地貌的形成都离不开水,如卡斯特地貌如溶洞、雅丹地貌、 冰川 ).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水干涸以后的黄果树瀑布. 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何?.

quon-owen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2. 第一节 概述 • 水对我们有多重要?

  3. 讨论 (1)假如家里连续几日停水会怎么样? (2)假如一天只给你一瓶矿泉水,你会怎么办? (3)假如你为了有水喝,每天必须走几十里路,花几个小时去背水……

  4. 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何? 1.水本身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桂林的漓江、杭州的西湖、济南的趵突泉) 2.水是大自然的雕刻师 (许多地质地貌的形成都离不开水,如卡斯特地貌如溶洞、雅丹地貌、冰川)

  5.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6. 水干涸以后的黄果树瀑布

  7. 水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何? 3. 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水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很多风景名胜都离不开水。如园林的六大构景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山水,所谓“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水被誉为“风景的血脉”。如颐和园的昆明湖、北大校园的未名湖) 4.水成为现代满足游客参与的重要旅游资源 (如漂流、划船、冲浪、潜水、垂钓等等)

  8. 颐和园昆明湖

  9. 常见的水体旅游资源 • 1.湖(西湖)、海洋、冰川-----面状水 • 2.江河(长江、黄河)-----线状水 • 3.泉(趵突泉)、瀑布(黄果树瀑布)-----点状水

  10. 水体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 回顾旅游资源的特征: 区域性、观赏性、独立性和垄断性、文化性、不可再生性、整体性、时限性

  11. 1.地域性 位于不同纬度的河流具有不同的水量及河面景观(植被、水色等)特征: (1)世界上的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都是位于雨水非常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2)我国东部,自南而北,河川风景各有特色: • 亚热带:江水浩荡,水景优美,如珠江、长江、闽江等。 • 暖温带:流量四季变化大,如黄河。 • 中温带、寒温带:夏季葱绿,冬季可滑雪滑冰,如松花江、黑龙江等。

  12. 2.时间性 一年四季、一日之内水体景观各有不同特色。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李白)

  13. 3.多变性 • 水体的水相、水量、水色随环境而变化。水相有固态和液态之分,甚至还有气态。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14. 4.整体性 • 水体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 水体旅游资源是所有旅游资源的血脉和连接纽带 • 5.全方位感知(瀑布) • 不仅仅是视觉感官,还需要听觉、嗅觉甚至是触觉来感受 • 6.脆弱性 • 容易遭到污染和破坏(西湖)

  15. 水体的构景要素 1.水形 (如气势磅礴的江河、波澜壮阔的海洋、蜿蜒曲折的小溪等等) 2.水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 3.水态 • (湖泊、池塘的水是静态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江河瀑布的水是动态的) • 4.水色 (如大海是蓝色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水清澈见底,黄河壶口瀑布的水浑浊成黄色)

  17. 5.水味 • (如纯净水是无色无味的,但泉水却是甘甜可口的) • 6.水影 • (如山体、建筑等在水中的倒影)

  18. 思考?作业 • 针对水体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构景要素,作为现代的旅游业经营管理者,我们应当如何开发和保护水体类旅游资源?

  19. 第二节 江河 • 江河对旅游的意义: 1、江河一般都存在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之处 2、江河是重要的旅游交通要道 3、江河两岸一般都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地方 (长江两岸风光)

  20. 一、长江 世界三大河: 尼罗河:6690 KM 亚马逊河:6570 KM 长江:6300 KM • 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 全长:6300公里 • 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 发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

  21. 干流流经: 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 • 中国大部分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洞庭湖(湘)、鄱阳湖(赣)、太湖(苏浙)、巢湖(皖)、洪泽湖(苏)

  22. 长江上游——三峡 • 重庆奉节白帝城——湖北宜昌南津关 • 挺拔险峻的瞿塘峡(夔峡) • 最短,最狭,素有川东咽喉之称。

  23.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唐) • 幽深秀丽的巫峡

  24. 西陵峡以“险”著称,古人曾有“西陵滩如竹节稠”的说法。船行峡中,宽谷和峡道交替出现。峡道两侧峭崖壁立,奇峰耸峙,怪美不胜收。其叠峰秀嶂,奇构异形,钟灵奇秀。西陵峡以“险”著称,古人曾有“西陵滩如竹节稠”的说法。船行峡中,宽谷和峡道交替出现。峡道两侧峭崖壁立,奇峰耸峙,怪美不胜收。其叠峰秀嶂,奇构异形,钟灵奇秀。 • 滩险流急的西陵峡

  25.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白帝城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距奉节城四公里,原名紫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 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百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称名为白帝城,城垣(yuan)遗址至今仍然依稀可见。 • 刘备托孤 • 兵败退至白帝城 • 永安宫

  26. 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 • 屈原,名平,楚国人,BC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 • 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 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被放逐江南。 • 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BC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 《离骚》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7. 昭君故里(湖北秭归县宝坪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

  28. 毛延寿(画师)汉元帝——呼韩邪单于(北匈奴)毛延寿(画师)汉元帝——呼韩邪单于(北匈奴) 飘飘秀色夺仙春, 只恐丹青画不真。

  29. 小三峡悬棺 • 三峡悬棺 • 2000多年前濮人丧葬方式 • 为什么置于那么高? • “弥高者以为至孝” • 诸葛亮兵书葬悬棺 • 如何置于那么高的? 福广一带 龙虎山

  30. 二、雅鲁藏布江(2057m) • “高山流下的雪水”——发源于喜玛拉雅山 • 海拔最高的大江

  31. 雅鲁藏布大峡谷——人类最后的秘境 • 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谷(1994年) • 长:504m • 最深:6009m 1993年10月,由中日两国队员组成的探险队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日本一名队员因江水太急,艇翻失踪。新华社记者张继龙为报道这一事故,研读了中科院高登义、李渤生、杨逸畴合写的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气通道初探”。文中提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几百公里长”,且“峡谷平均深度在5000米以上”。凭着职业的敏感,张继龙意识到这些数字具有非凡的意义。他迅速与高、杨两位研究员联系,并敦促他们进行考察与论证。1994年4月16日,有刘东生院士参加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否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论证会召开了。17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完全由中国人发现并确认的地理大发现。

  32. 三、漓江(广西) • 源于越城岭的主峰猫儿山,下游叫桂江,在梧州汇入西江,全长426公里,属于珠江水系。 • 古人认为湘漓同源是由于海洋河被灵渠三七分水,两江相离,各加“三点水”,北去的叫湘江,南来的叫漓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