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926 Vues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危害 1 . 概况 (1)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 ( 了解 ) 。 (2) 特征:① 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 ④ _______ 、⑤ _______ 、⑥ _______ 。 (3) 人类活动在⑦ _________ 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 的⑧ _____ 、⑨ _________ 、⑩ _________ ;但不 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复杂性. 周期性. 突发性. 多因性. 潜在性. 群发性. 一定程度. 频率.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
E N D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危害 1.概况 (1)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了解)。 (2)特征:①_______、② _______、③ _______、④ _______、⑤ _______、⑥ _______。 (3)人类活动在⑦_________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的⑧_____、⑨_________、⑩ _________;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复杂性 周期性 突发性 多因性 潜在性 群发性 一定程度 频率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
2.危害 (1)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 (2)危害:造成直接⑪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各种⑫_________;甚至影响⑬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⑭____________、⑮___________、⑯ ___________、⑰________。 (4)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⑱_____和⑲ _____。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社会稳定 间接损失 和持续发展 灾害种类多 发生频率高 影响范围广 灾情重 干旱 洪涝
1.我国为什么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答案:我国南北、东北跨地域范围广大,我国地形三级阶梯,山区面积占全国2/3,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我国又邻着世界两大地震带,东面临着海洋,且属于季风气候区,故多自然灾害。
2.我国大河为何多水患? 答案:我国地势高级阶梯、西高东低的特点,我国大的河流从西向东流,季风气候的雨带推移自南向北,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易酿成洪水灾害。
教材图4-32 自然灾害的特征 本图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①周期性 ②突发性 ③多因性 ④群发性 ⑤潜在性 ⑥复杂性 教材107页表 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
表中列举了20世纪以来大的自然灾害事件,其目的在于增加对自然灾害危害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严重,从而树立防灾和减灾意识。表中列举了20世纪以来大的自然灾害事件,其目的在于增加对自然灾害危害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严重,从而树立防灾和减灾意识。 教材108页表 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据表分析: (1)据表格说明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2)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答案:(1)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严重。答案:(1)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严重。 (2)洪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
①工程措施 a.修建水库,退耕还湖,可以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水库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并削减洪峰;枯水期释放蓄水,补充稳定河流径流。 b.修筑堤坝,可以防止洪水漫溢;如黄河、淮河和海河泥沙含量大、河床淤积抬高,需修筑堤坝。 c.疏浚河道,可以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可以降低水位等。
②非工程措施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建立统一的减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
d.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d.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 e.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如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2)题。如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2)题。
(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合的是()(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 (2)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解析:(1)诗句描写的是瀑布景观,瀑布应该在集水山谷的断层出现,图中都画有陡崖断层,但a处画的陡崖其实是错误的,b处虽然符合瀑布形成的条件,但落差太小,没有诗句的效果,d图两个陡崖都是在山脊上发育的断层,不能集水成瀑布。只有c图既是集水的山谷地形又有很大的落差。解析:(1)诗句描写的是瀑布景观,瀑布应该在集水山谷的断层出现,图中都画有陡崖断层,但a处画的陡崖其实是错误的,b处虽然符合瀑布形成的条件,但落差太小,没有诗句的效果,d图两个陡崖都是在山脊上发育的断层,不能集水成瀑布。只有c图既是集水的山谷地形又有很大的落差。
(2)甲处是陡崖,陡崖的形成一般就是断层的产物,说明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应该发育有不少裂隙,山体不坚实,南方地区多雨季节使得土壤中含水量大,减小了山体的摩擦系数,容易产生滑坡。(2)甲处是陡崖,陡崖的形成一般就是断层的产物,说明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应该发育有不少裂隙,山体不坚实,南方地区多雨季节使得土壤中含水量大,减小了山体的摩擦系数,容易产生滑坡。 答案: (1)C(2)A
1.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2010年1月12日中美洲海地发生7.3级地震 ②2007年3月4日强风暴潮袭击渤海湾
③“……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④2006年11月23日波兰南部的哈伦姆巴煤矿因操作不当引起爆炸,23名矿工全部遇难③“……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饥相食……” ④2006年11月23日波兰南部的哈伦姆巴煤矿因操作不当引起爆炸,23名矿工全部遇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第(1)题中事件③描述的“民饥相食”的现象,说明自然灾害具有的特性是() A.周期性 B.群发性 C.潜在性 D.突发性
解析:明确“自然”事件“只有对人类活动造成损失”才能成为自然灾害,这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就是发生蝗灾,导致粮食绝产是解答第(2)题的关键。解析:明确“自然”事件“只有对人类活动造成损失”才能成为自然灾害,这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飞蝗蔽日,食禾至尽”就是发生蝗灾,导致粮食绝产是解答第(2)题的关键。 答案:(1)B(2)B
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
图示法记忆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图示法记忆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
2.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 洪水的成因复杂,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3.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为例分析洪灾的成因与防治措施3.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为例分析洪灾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4.洪灾的防治措施 目前,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
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空间上看,都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1)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空间上看,都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结合下表中的资料分析说明:
①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①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 ②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涝灾害分布一致的是__________,不一致的是____________,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既与__________有关,也与__________有关。 (3)对暴雨的防御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___。 (4)对洪水防范可以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
解析:洪涝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洪涝主要是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的,对人民财产和国民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洪涝灾害、降水情况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解析:洪涝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洪涝主要是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的,对人民财产和国民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洪涝灾害、降水情况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答案:(1)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东部 (2)①粤、桂 台风影响 ②黑、吉、辽、豫、湘、鄂、粤、桂 晋 暴雨 地形 (3)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并准确预报 (4)工程 非工程
(1)甲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潮水堆高,漫过甲区域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答案: B
(2)假如乙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答案: A
时事材料 材料一 2011年2月华北地区持续100天大旱,八省冬小麦受旱面积9611万亩,受旱八省冬小麦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八成以上,许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