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39 Vues
营养状况评价. 佛山市中医院 临床营养科. 营养评价: 通过临床检查、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人体组成测定、综合性营养评价等手段,判断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临床检查. 1 、病史采集 膳食调查 病史 精神史 用药史 生理功能史. 临床检查. 头发 面色 眼 唇
E N D
营养状况评价 佛山市中医院 临床营养科
营养评价: 通过临床检查、人体测量、生化及实验室检查、人体组成测定、综合性营养评价等手段,判断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临床检查 1、病史采集 膳食调查 病史 精神史 用药史 生理功能史
临床检查 • 头发 • 面色 • 眼 • 唇 • 舌 • 齿 • 龈 • 面(浮肿) • 皮肤 • 指甲 • 心血管系统 •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 2、体格检查 WHO专家委员会 建议特别注意 下列13个方面: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皮褶厚度与臂围 体重 体质指数 身高 人体测量项目
体重--测定标准操作规范 体重的测定须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一致。 对住院病人应选择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着病房衣服、免鞋测定。 体重计的感量不得大于0.5kg,测定前须先标定准确。
体重的评定指标 理想体重(kg) 男:=身高(cm)-105 女:=身高(cm)-100 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100% 结果判定: 肥胖:>120% 超重:110%~120% 轻度营养不良:80%~90% 中度营养不良:70%~79% 重度营养不良:0~69%
体重改变用公式表示为:(通常体重-实测体重)÷通常体重100%[体重单位为kg]体重改变的评价标准体重改变用公式表示为:(通常体重-实测体重)÷通常体重100%[体重单位为kg]体重改变的评价标准 时 间 中度体重减少 重度体重减少 1周内 1-2% >2% 1月内 5% >5% 3月内 7.5% >7.5% 6月内 10% >10%
身高--测定标准操作规范 被测者赤脚直立于地面上,两脚跟靠紧,脚尖呈40°~60°角,膝伸直,肩自然放松,上肢自然下垂,头正,眼耳在同一水平面上。 早晨6~8时测量,采用经过校正的标尺,精确到0.5cm。 由于骨关节病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无法直立的病人,可以用身长、坐高等来代替。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体重(kg)/身高2 (m2) BMI被认为是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 中国成人BMI正常参考值标准: 18.5~23.9kg/m2 不适用人群: 6岁以下、运动员(肌肉发达)、孕妇及哺乳妇女(生育期间体重增加)
皮褶厚度与臂围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可推算体脂总量,并间接反映热能的变化。 受试者自然站立,充分裸露被测部位。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 正常值:男11.3mm~13.7mm 女14.9mm~18.1mm
上臂围(MAC): 受试者自然站立,手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后方,,找到肩峰、尺骨鹰嘴部位,用软尺测量并用油性笔标记连线中点,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中点上,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 ▲目前未有统一标准值 以下是我国北方地区成人上臂围参考值 男 25.9 cm~27.1cm 女 24.5 cm~25.6cm
皮褶厚度与臂围 注意单位换算哦! 上臂肌围(AMC)=MAC(cm)-3.14xTSF(cm) 可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相关。 正常值: 男 22.8 cm~27.8cm 女 20.9 cm~25.5cm
营养不良及其分类 1、消瘦型/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 2、水肿型/低蛋白血症型/急性内脏蛋白消耗型营养不良 3、混合型/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1 2 4 3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血清蛋白测定 营养成分的血液浓度 营养代谢产物的测定 吸收代谢相关酶活性 头发指甲中营养素
本院检验科已开展“营养监测”这一项目 “营养监测”项目内容包括 • 离子:钾、钠、氯、钙、磷、镁; • 肝功能:ALT、AST、AS/AL、GGT、ALP、TBIL、DBIL、IBIL; • 肾功能:BUN、Cr、UA; • 生化: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IgA、IgG、IgM、TP、GLO、A/G、GLU。
营养监测 白蛋白(ALB): 半衰期14~21天 正常值34~48g/L ▲有效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手术后患并发症及死亡率相关;合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浆皮质醇过高、出现肝实质性病变及生理上的应激状态下等情况。
营养监测 转铁蛋白(TF): 半衰期8~10天 正常值2~4g/L ▲可反映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急性炎症、口服避孕药、妊娠后期。 减少见于肾病综合症、肝硬化、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
营养监测 前白蛋白(PA): 半衰期2天 正常值150~400mg/L ▲其半衰期很短,故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营养监测 • 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正常值8~18g/L • ▲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固定补体作用。 • 增高: • ①IgG、IgA、IgM均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淋巴瘤、肺结核、链球菌感染及其他胶原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 • ②主要见于IgG多发性骨髓瘤(MM)等。 • 降低: • 见于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重链病、轻链病、病毒感染、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晚期和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营养监测 • 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正常值0.9~4.5g/L • ▲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作用。 • 增高: • 见于IgA型MM、SLE、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湿疹和肾脏疾病等。 • 降低: • 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营养监测” • 监测项目全面,价钱较“住院生化”便宜! • 建议:新入院的患者先查住院生化,结果异常者定时复查营养监测! • 该检查逢周一、三、五抽血作检测(二、四、日开验单;抽血用灰、黄两支试管)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人体组成测定: • 1、生物电阻抗法(BIA): • 单频、多频 • 2、双能X线吸收法(DEXA) • 3、总液体容量法(TBW) 人体成分分析仪
营养状况评价项目 人体测量 生化及实验 室检查 临床检查 人体组成 测定 综合评价 指标
综合性营养评价指标 • 预后营养指数(PNI) ——预计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 • 及死亡的可能性 • 营养危险指数(NRI)——表示手术危险性 • 营养评定指数(NAI)——表示营养状况 • 住院病人预后指数(HPI)——预计患者的生存概率 • 微型营养评定(MNA)——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 • 主观全面评定(SGA)——以病史和临床检查为基础 • 的综合性营养评价
以上各种评价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其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和营养不良程度往往存在差异。 1987年成立的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工作小组,根据近20年来发表的128个随机对照研究(RCT)来分析和评价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制定出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的规范方法。 2004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NRS2002:是临床营养支持标准化操作的有用工具 1、以住院患者为对象 2、具有循证基础: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基于 128个随机对照研究 3、相对简单易用无创: 耗时少、培训快 选择和推荐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作为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的筛查工具
NRS2002 表格版 NRS2002总分为7分,若患者总得分≥3分,则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THANKS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