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楊處長之遠 95 年 4 月 21 日. 報告內容. 前言 氣候變遷與國家安全 後京都時期減量規範 國際目前討論涉及我國之減量方案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討 2005 年全國能源會議檢視 我國立場分析 減量情景分析 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結語. 全球能源消費趨勢. 11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百萬噸油當量. 煤. 水力.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楊處長之遠 95年4月21日

  2. 報告內容 • 前言 • 氣候變遷與國家安全 • 後京都時期減量規範 • 國際目前討論涉及我國之減量方案 •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討 • 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檢視 • 我國立場分析 • 減量情景分析 • 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 結語

  3. 全球能源消費趨勢 11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百萬噸油當量 煤 水力 核能 天然氣 石油 前言 • 全球能源消費1994至2004年平均成長率2.1%。 • 多數西方石油公司在探勘原油的工作上,卻愈來愈困難。過去五年來,原油之儲量替代率(reserve- replacement ratio)平均在129%,但去年已經降至114%。 • 國際能源消費持續增加,開發卻逐漸下降,替代能源發展益形迫切。 原油儲量替代率趨勢 資料來源: 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5 2.Economist, “Improving their fieldcraft”, Apr 12th 2006 註:原油儲量替代率係指年度新增油氣量除以全年消耗量

  4. 氣候變遷與國家安全 • 美國堪薩斯州大學(2006)估計格林蘭冰川在1996年注入海中50立方公里的冰,到2005年升至150立方公里 ,溶解速度超過兩倍。 • Science(2006)指出格林蘭冰川滑動速度加速兩倍,到21th世紀底,水平面將上升20英尺。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指出,如果北極的冰溶化,在冰中的CO2被釋出,其排放量約為2000至8000億公噸。每年人類所排放量僅70億公噸CO2。 • 氣候變暖,北極熊漸失去大片賴以捕獵的浮冰,估計2060年前將滅絕。 資料來源: 1.Eric Rignot and Pannir Kanagaratnam,"Changes i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Science 17 February 2006. 2.Jonathan T. Overpeck and Bette L. Otto-Bliesner,"Paleoclimatic Evidence for Future Ice-Sheet Instability and Rapid Sea-Level Rise ",Science 24 March 2006. 3.Larry Schweiger,”Somewhere along that path, the polar bear drops out",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2006. 4. Time, Global Warming: Be Worried. Be Very Worried, 3 April 2006.

  5. 全球氣候變遷將衝擊及危害國家永續發展。 就經濟層面而看,我國屬於外銷型經濟,與國際連動關係強烈,國際公約與各國相關環保政策的制訂對我國的影響均相當顯著。 就環境層面而言,全球氣候變遷將直接衝擊國內環境永續性,降低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發展之承載力。 氣候變遷與國家安全

  6. 已開發工業化國家承諾約束 工業排放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證據 國際約束協商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京都議定書 技術轉移 Technology Transfer 發展中國家 Capacity Building 衝擊調適 Impact Adaptation 自願減量 Volunteer reduction 18世紀末 1970~1990年 1997~2005年 1900~迄今 1992~1994年 後京都時期減量規範 • 京都議定書採用共同但有差異(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原則,將締約國分為兩類:已開發國家優先承擔減量責任;發展中國家則進行因應氣候變遷之能力建構工作。

  7. 後京都時期減量規範 • 目前聯合國進行之後京都時期談判工作,仍以規範附件一國家為主要對象,惟部分研究機構開始討論非附件一國家(開發中國家)之減量責任。 • 後京都時期溫室氣體減量相關方案,自定性(Qualitative)到定量(Quantitative)或從約束性(binding)到非約束性(non-binding),其工具與特質各異。 • 國際間對於後京都時期減量規範,並非僅單獨考慮溫室氣體減量,其範疇涵蓋:國際金融與碳市場機制之結合、協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技術協助與轉移、落實國家永續發展目標等。 資料來源: 1. OECD & IEA, Approaches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une 2005 2. “International Climate Efforts beyond 2012”, Pew Center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November 2005

  8. 國際目前討論涉及我國之減量方案 • 國際間對於後京都規範之研究約有40餘種以上,計有3個研究提及我國責任。其研究方法係以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450ppm或550ppm情景)為考量,進而探討不同國家所需承擔之責任: • 荷蘭環境評估局及國家公眾健康與環境研究所(RIVM) • 認為我國2020年後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 2020年新興工業化國家需每10年減少17%~32%排放量。 • 比利時3E公司(3E):係接受歐盟環境總署委託 • 將我國、南韓、新加坡與南非等列為Group A(係指人均排放量大於9 噸之非附件一國家)。 • 2020年進入減量期,設定減量目標。 • 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 • 按國家能力與責任指數、人類發展指數分類。 • 我國與新加坡、南韓、以色列、南非、馬來西亞等列為第3階段(stage 3)國家,未建議明確減量目標。 資料來源: 1.M.G.J. den Elzen, “Countries’ climate mitigation commitments under the South-North Dialogue Proposal”, Report 728001032/2005, Netherlands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gency and RIVM, Dec. 8, 2005. 2. K. Blok, N. Hoehne, A. Torvanger, R. Janzic, “Towards a Post-2012 Climate Change Regime”, BPS098, 3E, June 22, 2005. 3. A. Torvanger, G. Bang, H. H. Kolshus and J. Vevatne, “Broadening the Climate Regime---Design and feasibility of multi-stage climate agreements”, CICERO Report 2005:02, May 2005.

  9. 13,406 7.3% 1.2% 7.4% 0.6% 51.0% 32.5% 單位:萬公秉油當量 7,303 11.9% 3.0% 4.4% 1.2% 52.8% 26.7% 3,810 16.0% 3.9% 2.9% 59.2% 18.0% 1984年 1994年 2004年 進口能源依存度: 88.8% 95.3% 97.9% 核能發電 水力發電 液化天然氣 天然氣 石油 煤炭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視 • 能源供應量從1984年的3,810萬公秉油當量成長至2004年的13,406 萬公秉油當量,年平均成長率達6.4%。 • 能源供給90%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其中煤炭比例大幅增加。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04年能源統計手冊,2005年6月。

  10. 進口成本佔GDP比例(%) 石油危機 億元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視 • 石油危機過後,近來台灣原油歷年進口成本有逐漸增加之趨勢,94年原油進口成本為5800億,原油進口成本佔GDP比例為5.27% 。 資料來源::能源進口值、原油進口值、進口總值之資料來源為財政部,GDP等經濟指標為行政院主計處。

  11. 公升油當量\千元 元\公升油當量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視 • 近年來,我國能源密集度開始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國內推動節約能源、提昇能源效率的工作,成效並未如預期。 • 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仍以降低能源密集度為主要減量措施,值得商榷。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指標季報,94年第3季。

  12.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視 • 台電公司歷年火力發電成本,以燃煤為最低。 成本(元/每度(kwh)) 民國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13. 我國過去執行成效檢視 • 台電公司進口燃料花費逐年增加,92年起燃煤成本大幅提昇。 成本花費(億元) 民國 • 進口燃料花費=能源進口量×單價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14. 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檢視 • 各相關部會承諾在2025年將削減我國能源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170百萬噸,亦即從基準情景(Business as Usual, BAU)531百萬噸下降至361百萬噸。所採取之主要措施依據:開發再生能源、提高天然氣使用量、能源密集度下降(節約能源)和調整電價。 • 迄今電價調整機制、再生能源開發尚無具體進展,恐影響溫室氣體減量成效。 • 2025年 • 工業部門能源密集度下降16% • 運輸部門累計年節約622萬公秉油當量 • 住商部門累計年節約546萬公秉油當量 • 太陽光電80萬瓩 •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 • 2006年276.3萬瓩 • 2007年306.3萬瓩 • 2008年350.8萬瓩 • 2015年 • 工業部門能源密集度下降10% • 酒精汽油200-600萬公秉 • 太陽光電32萬瓩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 2010年 • 天然氣總量達1300萬噸 • 酒精汽油100-300萬公秉 • 生質柴油10萬公秉 • 風力總裝置容量216萬瓩 • 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1萬瓩 • 2020年 • 天然氣達1600-2000萬噸 • 酒精汽油300-900萬公秉 • 生質柴油15萬公秉 • 太陽光電57萬瓩

  15. 94年全國能源會議模式國家總量(2025年361百萬噸)94年全國能源會議模式國家總量(2025年361百萬噸) 94年全國能源會議模式工業部門 以2004年為基準新增重大投資產業排放量 產業新增重大投資案檢視 • 經濟部以2025年排放總量361百萬噸做為目標,惟欲達成該目標需要積極推動減量工作;另新增重大投資所推估之二氧化碳增量應考量產業關聯效果。 • 該案除考量二氧化碳增量外,亦應考慮能源及水資源供應問題。 其他新增排放量空間 中油三輕更新(3.61) 國光石化(8) 台塑大鋼廠(14.9) 百萬公噸CO2 六輕四期擴建(10.38)

  16. 我國立場分析 • 歷經兩次全國能源會議,各界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之訂定,仍無法取得共識。 • 從氣候變遷因應角度:我國排放量在全球排第22名,占全球總排放大約1%,同時也身為容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島國,支持溫室氣體減量,有利於永續發展。 • 從國際環保政治角度:由於我國處境特殊,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減量機會有限,強制遵循京都議定書之減量模式未必有利。在國際環保政治中,各國所承擔之環境責任係經由談判協商決定,並非由單國自我設限。 • 從國家環境利益角度:我國單位面積污染負荷量(工廠及車輛數量密度)遠高於其他國家,耗用化石能源為造成環境污染負荷主因;溫室減量議題壓力可作為改善我國污染負荷之動力,集中目標積極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產業以取代能源密集產業,逐步改善我國能源及產業結構,有利減輕污染負荷量。

  17. 減量情景分析 • 預備及協商會議提出四項方案,包括:比照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目標、2025年降至2000年水準、俟非附件一國家被規範時始宣布我國目標(暫以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各部會承諾值評估)與2025年人均10噸(徐教授光蓉提案)。 2005年基準情景 (人均22.5公噸) 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人均15.3公噸) 2025年人均10公噸CO2 (徐教授光蓉提案) 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 (人均9.36公噸) 註:減量情景衝擊是工研院能環所以臺灣MARKAL-MACRO 能源工程模型推估。

  18. 減量情景分析 • 以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所訂定之目標,2025年降至2000年水準相較基準情景需削減310百萬噸,2025年人均排放量10公噸情景需削減295百萬公噸。對照於京都議定書規範主要國家責任來看,我國負擔較重之減量承諾。

  19. 減量情景分析 • 日本在1998年通過全世界第1個溫室氣體相關法律—「防制地球溫暖化推進大綱」,優先以法律規範政府各部門分工及人民責任;至2002年,歷經4年分析檢討,才提出各相關部門達成京都議定書之配套作法,並修法納入「防制地球溫暖化推進大綱」中,以法律形式推動國內減量工作。 •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若缺乏法律(國內法或國際法)規範,勢將僅停滯在行政指導階段,隨主政官員更迭而改變,無法落實。且溫室氣體減量工作、排放交易及徵收碳稅等,均涉及人民權利與義務,需要法律的明確授權及規範才能推動。

  20. 溫室氣體減量法法制作業 溫室氣體減量法架構 • 環保署已於95年2月16日陳報行政院審查,以落實依法行政,降低決策不確定性。 政府機關權責 (第5條至11條) 總則 (第1條至4條) 減量對策 (第12條至18條) 教育宣導 (第19至22條) 罰則及附則 (第23條至30條) • 成立跨部會溫室氣體減量推動小組 • 訂定溫室氣體減及因應氣候變遷推動方案 • 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並輔導排放源盤查、登錄、自願減量 • 國家能源、產業及運具結構政策檢討調整 • 地方主管機關權責 • 立法目的 • 專用名詞 • 主管機關 • 指定排放源進行盤查登錄及申報 • 訂定溫室氣體效能標準 • 實施限量管制與交易、碳稅制度時機與條件 • 一定規模以上新設排放源或排放實體增量規範 • 檢查與鑑定 • 教育宣導及民間參與 • 綠色採購 • 能源供應者責任 • 國民責任 • 未依規定盤查及申報之處罰 • 申報不實處罰 • 違反效能標準、限量管制處罰 • 規避、妨礙或拒絕之處罰 • 公布後一年施行

  21. 環保署立場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跨部會協調整合 衝擊評估及調適研擬 Impact and Adaptation 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GHG Mitigation 氣候變遷評估 調適策略 減量技術 法規規範 社會行為 探討極端氣候事件及頻率 建立相關評估模式 建立氣候變遷脆弱性預警指標 推動調適策略 發展生質能源 落實全國能源會議結論 產業GHG盤查及自願減量 溫室氣體減量法 GHG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行動 推動跨部會溫室氣體減量及因應氣候變遷推動方案

  22. 政府帶動 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行動 本行動方案著重於「提升社會行為潛力」 • 個人/家庭為宣導主體,以民生息息相關之住商交通行動措施為推廣範疇,強調簡單生活小作為。 • 整合各界活動能量及創意,輔以多元傳媒教育宣導方式,據以長期推動落實,致力於喚醒全民減量意識,落實減量成效及降低能源需求。 全民CO2減量 水、食物、能源

  23. 2006年4月20日全球油價持續上漲(達72美元/桶)之衝擊—溫室氣體減量事件之一。2006年4月20日全球油價持續上漲(達72美元/桶)之衝擊—溫室氣體減量事件之一。 油價上漲 • 原物料價格上漲 • 通貨膨脹上升 • 投資意願下降 經濟面向 社會面向 環境面向 • 再生能源開發成長 • 能源效率提升 • 溫室氣體及污染物排放減量 • 貧富懸殊加劇 • 生活消費行為改變 • 產生社會正義問題

  24. 環保團體與經建部門未達共識前,應先履行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承諾減量目標與措施。環保團體與經建部門未達共識前,應先履行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承諾減量目標與措施。 • 儘速完成溫室氣體減量法立法作業。 • 產業界應積極推動自願減量措施。

  25. 結語 • 優先完成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審查,完成立法工作;明確訂定各部會責任分工,落實依法行政。 • 積極落實溫室氣體減量: • 環保團體與經建部門未達共識前,應先履行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承諾之減量目標與措施。 • 減量績效查核: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各部會所承諾之各項減量措施及成效,應定期管控,同時訂定查核點,積極推動落實。 • 產業結構調整:改變高能源依賴之產業結構,降低能源供應高度不確定性之風險。 • 國際宣導:我國國際地位特殊,應定期向國際公布減量成果,展現對於國際公約及氣候變遷之重視。 • 碳稅徵收法制化:開徵碳稅涉及全民義務,應於評估各項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仍無法達成國家減量目標,並完成碳稅制度立法後實施。

  26. 簡報完畢敬請指正

  27. 台灣1994年與2004年能源用石油產品 各部門消費所佔比率之比較 1994年 2004年

  28. 附件:計算方式 • 原油進口成本= 進口總值 x 原油佔進口比例 x 匯率 (單位:元) • 進口成本佔GDP比例=原油進口總成本/GDP (單位:%) • 能源進口值、原油進口值、進口總值之資料來源為財政部(2005);GDP等經濟指標為行政院主計處(2005) • 能源生產力=國內能源消費/ GDP (單位:元/公升油當量) • 能源密集度= GDP /國內能源消費 (單位:公升油當量/元 ) • 第11頁能源密集度及能源生產力資料來源參考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指標季報,94年第3季。 • 第12頁台電公司火力發電成本利用: • 右表及台電公司提供燃煤、天然氣、石油進口量及單價換算而成. -

  29. 阿爾及利亞 2003 年各國鋼鐵(Iron and Steel) 、化學和石化(Chemical and Petrochemical) 非金屬礦業(Non Metallic Minerals) 業別占總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資料來源:統計自 IEA, 1971-2003 CO2 Emission from fuel combustion, 2005.

  30. 2003全球CO2排名 備註:a不包括國際航運排放CO2; b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及1995年美元幣值計。 資料來源: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IEA, 2005.

  31. 2003全球人均CO2排名 資料來源: IEA, 1971-2003 Fuel Combustion Emission, 200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