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 诗歌的永恒主题。. 田园诗. 找找看:谁是田园诗?. <<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 << 别董大 >> 、 << 山居秋暝 >> << 赤壁 >> 、 << 过故人庄 >> << 钱塘湖春行 >> 、 << 春望 >>. << 山居秋暝 >> << 过故人庄 >>.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 歌咏田园生活.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蛐 蛐.

rama-laws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田园诗

  2. 找找看:谁是田园诗? •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 <<别董大>>、<<山居秋暝>> • <<赤壁>>、<<过故人庄>> • <<钱塘湖春行>>、<<春望>> <<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

  3.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 标举隐逸 • 寄情山水 • 歌咏田园生活

  4.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5. 蛐 蛐

  6.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7. 济慈墓志铭: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8. 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9.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整体把握

  10.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11. 大地的诗歌是什么意思? 诗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动听的声音, 比喻成“大地的诗歌” 如何理解“从来”一词的含义? • 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来不会”死亡的。

  12. 、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13.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14. 4、《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有什么特点?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点明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动景) 前后呼应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再次点明主旨) 宁寂严冬和温馨家庭(静景) 联想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15. 俄·叶赛宁

  16.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17. 反复朗读: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勾勒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18.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描写的意境 说说你最欣赏的诗句,为什么?

  19.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作者着力表现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感受。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和静景。

  20. 静夜——郭沫若 比较阅读: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泣珠?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你还能背诵有关夜色的文学作品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