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法

- 學生的知識與學習信念和其學習策略的使用有關嗎? Are Students’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Their Reporte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指導教授 : 鄭英耀 學生 : 趙英先.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法. 學生信念 與 學習策略 報告的思考與定位. [ 教心研 ] 報告前的小小分析 優勢 : 危機 :

ramo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生的知識與學習信念和其學習策略的使用有關嗎?Are Students’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ssociated with Their Reporte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指導教授:鄭英耀 學生:趙英先 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法

  2. 學生信念與學習策略報告的思考與定位 [教心研]報告前的小小分析 優勢: 危機: 1.本篇報告出於教心課選文章非天馬行空 1.例行性級務教學繁雜報告分析時間受限 2.能採用接受到英耀&文彬&瑞兒師長同學觀點, 2.報告是否仍有不同思考角度切入,需評估. 3.對本信念議題有興趣,可以持續深入 3.少了接觸其他研究主題的報告 劣勢:轉機: 1.教心研單一信念報告可能缺乏差異性 1.進一步深入評論主軸,加入憑鑑表主軸 2.信念與策略研究議題初始接觸有限 2.借老師與大家智慧,於學業與教學場域活用 3.信念與策略探討是否受大家重視    3.持續再信念相關議題探討       「為了更有效滿足需求,重整舊經驗與改進原有事物就是創造力 教心-完形心理學」 「假我數年,來指導教育活動,我就要改造世界(康美紐新J.A.Comonius, 1592-1671) 教心-[J.A.Comonius]改造」

  3. 「信 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教心研] 知識與學習 信念 論文評論 教師的思考與信念成為影響其做各種教育專業決定的關鍵因素, 也是教師創造及維持學習環境的能力(鄭英耀、黃正鵠,民84) 希伯來書 11:1

  4. 1.報告軸第一部份論文寫作七結構 (1)研究問題的背景? (2)為何這是重要的問題(學術旨趣與實踐旨趣)? (3)先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到什麼程度? (4)這些研究成果的限制為何? (5)為什麼需要進一步的探究? (6)如何探究(研究取向,理論依據)?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 (8)本篇研究的評論? (9)本研究跟我自己研究的主題有何意義? 2.評論參考循教研法教科書光碟 [教心研]小小評論架構 .感謝 英耀老師 & 同學的指導

  5.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康德 認識論 Schommer(1998) Rayn( 1984) (Jehng et al.1993;Schommer,1998b) 信念 [補充國內]王朝茂, 教師信念量表, 1996 [補充國內]張景媛&陳萩卿 國中知識信念實驗教學 Hofer & Pintrich(1997) Jehng,Johnson,and Anderson(1993)

  6. 康 德:認識論-信念 認識論的重點在於 一‧重點在於先驗 二‧先驗- 認為人對萬物的認識,其實從一種先於經驗而存在(即所謂的先驗)的綜合活動中得來。 四‧更重要的是:在我們認識桌子之前,過去的人已經為桌子下了許多明確的定義,我們後人只是透過學習得知而已。 三‧舉例說,我們看到一張桌子,會知道它為桌子而不是椅子。這就代表我們已經知道桌子的形狀為何,也知道桌子的用途為何,不會與椅子搞混。

  7. (1)研究問題的背景? 相當多文獻已經研究了信念和學習策略成果 (Schommer,1990,1993a,1993 b; Schommer &鄧內爾斯,1997) , 卻很少已經看在信念和實際學習的過程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探討關於學習與知識信念和成功的正文理解相關 的策略使用的報告的信念之間的關係。

  8. (2)為何這是重要的問題(學術旨趣與實踐旨趣)?(2)為何這是重要的問題(學術旨趣與實踐旨趣)? 1.了解了關於知識與學習的信念 2.了解學術學習任務與閱讀學習理解策略。 3.進行了學習策略的測量。 4.暸解關於知識和學習的信仰的測量。 5.研究了解在信念和大學報告學習之間的關係。

  9. 本文「知識與學習 信念」定義: 1.知識與學習必然基於信念系統(認識論), 或多或少不依賴而獨立於另ㄧ人,Schommer(1998)。 2.認識論信念是『社會分享直覺』(socially shared intuitions); 直覺基於『知道限制、知道必然、與知道標準』 Jehng,Johnson,and Anderson(1993)。 3.信念學習方面研究顯示出特別文化原則 -例如:年紀-年輕學習者較年長學習者傾向於具更天真信念, 尤其當年長者有更高的教育程度時更具明顯。 -例如:文理領域-學習軟(soft)科學的學生較學習硬(hard)科學的學生 更傾向於相信知識是不明確的。(Jehng et al.1993;Schommer,1998b)。 SEQ量表-在挪威本土的學前教育已進行。 (3)先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到什麼程度?1

  10.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11.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12.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補充國內-相關的知識信念實驗教學〕國中知識信念實驗教學 知識信念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及改變知識信念的方法 張景媛* 陳萩卿 慈濟大學教研所教授 台師大心輔所博士 「究竟是哪些內在歷程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讓他們表現出不同的學習行為呢?」為更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在認知歷程,近年愈來愈多研究(Baxter Magolda, 2004; Schommer, 1990, 1994; Schommer-Aikins, 2002, 2004)發現學生的知識信念(epistemological beliefs),亦即學生對學習與知識的基本假設,這些基本假設會使學生採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學習與知識,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運作過程。 本研究以Bendixen與Rule(2004)知識信念改變的整合模式為理論基礎,採用經驗學習的教學方式,提出調整知識信念的教學策略,設計適用於國中生的十六週實驗課程。 學生的知識信念與其學習表現密不可分,設法調整學生的知識信念(價值澄清、分組討論導向),才是從根本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值得未來進一步加以探討。

  13.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14.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補充國內-相關的學習信念論文〕國中生學習信念量表 臺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 作者:曾玉玲 指導教授:陳皎眉 政大教育研究所  第一部份為編選及發展適合國中學生使用之學習信念、學習態度與學業行為量表。 第二部份則分析高智商(學業性向)低成就國中學生及與其智力(性向)相當的成就生在學習信念、學習態度與學業行為等三個量表與其分量表上得分的情形。 學習信念量表為其預測變項,其子量表為:「自我效能」、「無習得無助」、以及「制握信念」(控制信念)。

  15. 知識與學習信念:基於認識論

  16. [補充]國內學習策略量表舉偶:

  17. 「知識與學習 信念」定義: 1.[本文]知識與學習信念(Hofer & Pintrich,1997)epistemological beliefs是個人對知識及知曉(knowing)本質的看法,是個人對學習與知識的基本的假設。 2.[補充國內觀點]張景媛與陳萩卿在知識信念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及改變知識信念的方法中:學生的知識信念與其學習表現密不可分,設法調整學生的知識信念,才是從根本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值得未來進一步加以探討。 3.SEQ量表(美) (3)先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到什麼程度?2

  18. (3)先前相關的研究成果到什麼程度?3 [本文採用SEQ量表] 1.已被Kras&Lyng在1999年以挪威文使用於早期學習。 【三位譯者:ㄧ位以英文為母語,二位以挪威文為母語】 2.翻譯過程(Double check程式): 第一步-由二位母語挪威文學者譯為挪威文; 第二步-再由母語為英語的學者回譯成英文確認;以進行雙向檢查。 翻譯目標-題目項次儘可能逐字地翻譯,避免脫離改變概念上的意義。 SEQ內容-由關於知識與學習的63個題目項次組成。 其中28個負面否定項次。 做答-以Likert五點量表回應每個情境。

  19. (4)這些研究成果的限制為何?(北美美國人的與歐洲挪威人的)(4)這些研究成果的限制為何?(北美美國人的與歐洲挪威人的) • [限制1.文化方面]本研究限制在於,跨語言文化的SEQ量表與MSLQ量表,美國發展的英語SEQ量表與MSLQ量表是否適切於挪威的國情。因挪威與美國不同的教育文化對於信念的概念方向是否簡明眾所皆同,挪威版的SEQ量表部分與MSLQ量表部份分析出來的結論是否皆是正確的。 • [限制2.信念與報告策略能否具象]單運用兩個量表是否可表示可以將人們複雜的「信念」與「報告學習策略」定義與評價甚至測量了出來,值得進一步探究。

  20. (5)為什麼本篇需要進一步的探究? 本研究進一步探究的主要目的在於, 希望能夠澄清「信念」與實際報告中「學習策略過程」的存在意涵。 進一步探討可能影響 信念 與 學習策略 歸因的主要變項。

  21. (6-1)如何探究(研究取向,理論依據)? 研究假設: 估算信念可以預測個人實際報告學習策略歸因。 從研究假設了解學生報告時信念可能與哪些學習策略相關,進一步再探討信念與報告學習的歸因。

  22. (6-2)如何探究(研究取向,理論依據)? 研究目的: 1.澄清「認識論信念」與「實際學習過程」之間的意涵。 2.報告上運用學習策略是否顯示成功的文本理解力。 3.進一步探討可能影響認知論信念歸因的主要變項。

  23. (6-3)如何探究(研究取向,理論依據)? 研究方法一: 1.研究母群-挪威大學生。 2.樣本取樣- a.便利抽樣法。 b.從兩所學校取樣-一所為中型大學、另一所為 大型學院。 c.研究樣本-1.81位參予者均勻地從六學科中劃分 出來語音學 ( 6 ) ,心理學 (10 ), 社會人類學(10),社會學(10),藥學(25),以及幼兒 保育教育(20)選出。 3.自願參予,參予者為21位男大學生,60位女大學 生。平均22.6歲。

  24. (6-4)如何探究(研究取向,理論依據)? 研究方法二: 4.實施步驟- 1.抽樣與施測日期聯繫 2.決定施測對象 3.參照美國SEQ問卷以挪威母語與英語母語學者聯譯成挪威文翻譯版。 4.以相同的翻譯程式以挪威文翻譯MSLQ量表。 5. MSLQ測學生的自我報告的學習策略(排練,精心計畫,關鍵的 思想, 組織和後設認知-挪威文翻譯版)。 5.資料分析- ㄧ.採探索性因素分析。 二、描述統計 1.進行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2.迴歸分析 3.簡單相關(B型):皮爾森積差相關

  25.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ㄧ)?(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ㄧ)? 本研究的「信念」基於「認識論信念」。 研究主要貢獻:了解有信念怎樣有助於報告策略運用的過程,知識如何清楚被獲得的。

  26.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二)?(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二)? SEQ與MSLQ兩量表統計分析一-以SEQ為本位的分析 研究結果推估學生計畫,顯示,和調節獲悉看起來與簡明&修整二個信念有關︰

  27.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三)?(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三)? SEQ與MSLQ兩量表統計兩者間的回歸分析- 一、兩量表回歸分析:五個MSLQ子量表:覆誦、精緻、批判思考、組織、後設自我調整(Rehearsal、elaboration、critical thinking、organization、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ion)在ㄧ些領域上,顯示出SEQ量表的簡明信念與修整信念在學生學習與報告策略選取時會使用; 反之,敏捷信念與確立信念只表示學生報告策略選取時僅些微使用。

  28.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四)?(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四)? SEQ與MSLQ兩量表統計分析二-以MSLQ為本位的分析 二、兩量表回歸分析指出: 1.覆誦與組織策略:簡明信念者至始自終相信知識如何統整於網路中,在表述學生報告使用複誦策略(table 2)與組織策略時具有值得注目的貢獻(table 3)。 2.精緻化與批判思考策略:使用精緻化策略者相信知識是被修整的(table 4),使用批判思考略者也是相信知識是被修整的(table5)。認知論的新手越多相信知識是修整的,就越少可能在報告上使用精緻化策略與批判思考策略。 3.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簡明信念與修整信念值得注目的貢獻就是在於學生報告時討論使用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越少,也就是說學生凡相信知識是簡明與修整的就越少可能在報告時使用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 策略之間的高度相關 而認知策略選取與後設認知學習策略選取兩者間又有高度的相關。

  29.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五)?(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五)? 5.SEQ包含測量認知論信仰的週圍,卻無法包含測量MSLQ知識策略本質。

  30. (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六)?(7)從本篇的進一步探究中可以獲得什麼(具體貢獻六)? 在學習與知識 信念的認知層面 1.特別文化原則:知識與學習信念方面研究顯示出特別文化原則- 並非全球皆適用,但信念有助於文化知識的獲得。 2.澄清與推敲:本研究針對挪威的大學生想法,進一步澄清與推敲 了「 知識與學習信念」與「實際報告學習歷程中」中的意涵。 3.推估:推估了簡明信念與修正信念在檢視實際報告的需求上 -這兩信念對學生報告有獨特意義促進文本基礎結構與情 境雛型。 -這兩信念也使報告後設認知與報告行為調整策略聯結。 4.增加認知:增加對信念的正確認知,研究得知: 大學生報告信念選擇與其認知與其後設認知策略之間有相 當大與直接的關係。 確信信念-早期研究顯示只影響讀者,非在報告質性策略使用。

  31. Table1 評論一 SEQ MSLQ

  32. × (table 2)覆誦策略: 簡明信念者至始自終相信知識統整在網絡中,在表述學生報告使用複誦策略具有值得注目的貢獻(t呈顯著)。

  33. (table 3)組織策略:簡明信念者至始自終相信知識如何統整於網路中, 在表述學生報告使用組織策略時,具有值得注目的貢獻(F值t值呈顯著)。

  34. (table 4)使用精緻化策略:使用精緻化策略者相信知識是被修整的 認知論的新手-越相信知識是修整的, 就越可能在報告上使用精緻化策略。

  35. (table5)使用批判思考策略:使用批判思考略者也是相信知識是被修整的。(table5)使用批判思考策略:使用批判思考略者也是相信知識是被修整的。 認知論的新手-越多相信知識是修整的, 就越可能在報告上使用批判思考策略。

  36. (table6)使用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簡明信念與修整信念值得注目的貢獻就是在於學生報告時討論使用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越少,也就是說學生越相信知識是簡明與修整的, 越少可能在報告時使用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策略。 策略間的高度相關:而認知策略選取與後設認知學習策略選取兩者間又有高度的相關。

  37. (8)本研究的評論為何?(北美美國人的與歐洲挪威人的)(8)本研究的評論為何?(北美美國人的與歐洲挪威人的) • [評論1.學術格式方面-非嚴謹APA格式]本研究是跨語言文化的SEQ量表與MSLQ量表,美國發展的英語SEQ量表與MSLQ量表但是本文量表table1表達上是否合乎APA格式。因並不了解挪威是否也依循美國心理學會APA格式,還是挪威版有自己或歐規的學術表達格式。 • [評論2.研究法方面-是否適切]運用兩個量表與六個table來表示「信念」與「報告學習過程」與table間與個別內部解釋,是否正確,除了信念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學習策略的選擇,如:目標、動機。

  38. [教心研]西文論文評論第一部份的學習「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到你」 。 約伯記42:5

  39. (9)本研究跟我自己研究的主題有何意義? [教心研延伸]採用創造力部分概念,希望延伸能發展出測評研可親可近的國小創意領導教學量表! 一.創造力早期的4p概念:person, process, product, place 二.當代Csikszentimihalyi: Flow Experience『福樂』-心流經驗動態系統觀person,field,domain三次系統交會 三.[延伸]民91,吳靜吉等: 個 人(中山碩ㄧ生), 領域知識(教育學:教研評論), 社會組織(家庭.中山大學.教學領域) 三者間動態互動 創造力概念由早期重視個人特質.歷程.產品與環境,演變成越來越重視彼此間的互動關係,以本評論希望能用於表徵創意領導教學的信念延展性!

  40. [NSYSU]創意的藍海-Csikszentmihaly

  41. 初期用草編的校門高雄醫學院成立典禮於愛國國小搭建的牌樓,還是用榕樹結札而成。初期用草編的校門高雄醫學院成立典禮於愛國國小搭建的牌樓,還是用榕樹結札而成。 全台第一所私立醫學院 -由愛國國小開始- 1.本地早期居民:多務農維生,後火車站一帶,除了提供居民生計的農田外,放眼望去,仍盡是荒煙蔓草與墓園。2.高醫籌創人:西元1954年,由前高雄市長陳啟川捐資校地(民43),與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教授共同創建全台第一所私立醫學院,開始了南台灣現代醫學教育的奠基。3.本校愛國:創校之初沒有校舍,杜校長跟王校長借用愛國國小教室才完成了第一年的學業。高雄醫學院歷數年建設後,三棟校舍與圖書館陸續聳立於新大港地區的曠野中。

  42. 愛國國小禮堂影像回顧一高醫創校典禮杜聰明校長向61位醫學生致詞-創校訓示:「榮神益人」愛國國小禮堂影像回顧一高醫創校典禮杜聰明校長向61位醫學生致詞-創校訓示:「榮神益人」

  43. 信念敎學從早年的愛國國小說起親歷近半世紀:愛國校史五十年的面貌信念敎學從早年的愛國國小說起親歷近半世紀:愛國校史五十年的面貌 分享:愛國國小 呂 貞 老師

  44. 愛國半世紀,風華五十年 早期的二部制 • 談到愛國,就有說不完的輝煌歷史,早期的愛國,全校學生有幾千人,每個年級都有十幾班,曾有三年級以下各班,上『二部制』,每班人數都有五、六十人。 • 當時資訊不發達,每次紙筆考試,都是老師們刻鋼板、印考卷,但老師們在教學上都很認真,堅守自己的崗位。

  45. 愛國半世紀,風華五十年 高市市政文本檔案室 • 高雄市的檔案室,曾設在愛國國小。早期愛國教室的屋頂上是蓋瓦片的。有一座大禮堂,也有個橢圓型的跑道,全長一百四十五公尺,但培育出不少的運動好手,諸如: • 甲、棒球隊的訓練,由教練林德川叔叔栽培下,戰績輝煌,曾多次獲得全市二、三、四名,也曾代表高雄市到台北參加全國比賽。所栽培出來的國手如下:三十四屆-賴玠豪;三十五屆黃閔清、黃振勝、張旻哲。 • 乙、合唱團在陳碧燕、陳碧娥、楊秀女諸師的教導下,連拿高市十次優選,更代表高雄市參加全國合唱比賽屢創佳績。 • 丙、田徑隊、桌球隊在校長陳正光大力推展下,在高雄市全市兒童運動會中,,常以黑馬出現。桌球隊隊員努力以赴,在她們畢業前夕,奪得全市冠軍,留下好句點。 • 丁、以前高雄市教育局,很注重舞蹈比賽,每年都有民族舞蹈、古典舞、現代舞比賽。而愛國連拿十年的現代舞比賽冠軍。 • 戊、在體操方面也用很多的心,曾多次獲得全市冠軍,培育不少的人才。

  46. 諮詢鳴謝陳順像校長校史一手資料提供鳴謝劉一枝主任.廖麗惠老師.黃美容老師.分享鳴謝世賢主任.智文老師.鳴謝受訪與指導教師劉潤興主任.曹秀美.施素芬.陳麗如.孫睿文.曾繁鈞.林秀巒.黃淑貞.郭馨雅.呂 貞.許懷中.鐘智文.趙英先…老師 鳴 謝 英耀老師與 各位學長姐同學的指導期待 能有一同討論合作的機會謝 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