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01 Vues
ADH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 二部曲.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 班級經營和親師合作. 講師:洪金瓶老師. 台中市信義國小老師 , 擁有 1 位精彩的過動兒 , 著有 : 紅蜻蜓 : 過動兒的寶貝窩 網誌. 改變?準備?. 我的學生是過動兒,不是我,為什麼是我上課,而不是他 ( 她 ) 上課? 是我的學生需要改變,不是我,是誰需要為改變做準備?. 因為 …. Russell Barkley 說: 你是個成年人, 如果你們兩人之間得有一人保持頭腦清醒, 那個人應該是你。. 導師的心情調適. 正確的認識 ADHD 是接納的第一步
E N D
ADHD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 二部曲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班級經營和親師合作 講師:洪金瓶老師 台中市信義國小老師, 擁有1位精彩的過動兒, 著有: 紅蜻蜓: 過動兒的寶貝窩 網誌
改變?準備? • 我的學生是過動兒,不是我,為什麼是我上課,而不是他(她)上課? • 是我的學生需要改變,不是我,是誰需要為改變做準備?
因為…. Russell Barkley說: 你是個成年人, 如果你們兩人之間得有一人保持頭腦清醒, 那個人應該是你。
導師的心情調適 • 正確的認識ADHD是接納的第一步 • 正向的思考:學不會改不了→發現哪裡可 以教、可以變 • 經營重於治好 • 尋求夥伴的慰藉 • 視家長為教育合夥人
有效教學策略 • 師生關係:教導代替指責 • 課程調整:動靜混合 • 指令:清晰、簡短、具體、複敘 • 課桌椅的安排 • 座位安排和獎勵系統一樣有效 • 作業量符合專心持續度的限制
有效教學策略 • 亮點治療 •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 • 看懂非語言的行為 • 舉手發言 • 不要一次改許多事:只注意1~2件事,要小心選擇你的戰場。不要到處打仗。 • 成功為成功之母:有機會在開始時就成功,這樣他們才有動機去做,然後再慢慢提高要求。 • 具體的回饋外,提供大量的社會性回饋(如讚美),這會讓你們之間增加許多正向的感覺。
讓家長成為助力 • 1.家訪 • 2.定時向家長具體的描述學生進步的狀況。 • 3.在聯絡簿上註明教作業日期和所需要支援,提升父母的效能。 • 4.聯絡簿上不描述症狀, 而是….. • 5.鼓勵家長參加成長團體或活動 • 6.事件記錄表
注意事項 *持續性很重要,若斷續做或該回饋時不給,效果就變差。 *確定學生瞭解你的期待:比如注意聽我說-是不清楚的說法,而是我講第一次時就將書本放好。 *確定要求是合理,合乎其年紀發展,不要設定讓自己和學生都挫折的目標。
地雷區 • Q1: 循環利息 • Q2: 校外教學 • Q3: 聯絡簿上的紅海 • Q4: 辛苦的人要一起加油
十四個教育過動兒的指導原則 原則一:即時給予回饋 原則二:經常給予回饋 原則三:加強或加重給予其行為的回饋 原則四:獎勵先於處罰 原則五:把時間具體展現出來 原則六:在做一件事的當下顯示具體的提醒 原則七:再作一件事的當下具體提醒動機
十四個教育過動兒的指導原則 原則八:讓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化 原則九:前後一致 原則十:採取行動,不要大呼小叫 原則十一:預做準備 原則十二:接納他的障礙特質 原則十三:不要把孩子的問題當作自己有問題 原則十四:練習原諒
有些家長 為何 執意不肯面對孩子的問題 (1)怕被貼標籤、被排斥。 (2)不相信自己的遺傳基因有問題(通常父親、祖父母較不願意面對),更擔心「面子」問題,以致常常都是無助的媽媽獨自應付孩子的所有問題。而且常誤以為「長大自然會好」!(長大後,某些症狀會消失或減輕,但「衝動控制」和「人際」問題依然存在。)
有些家長 為何 執意不肯面對孩子的問題 (3)至「身心科」看診,會讓家長『遲疑、擔心、害怕、抗拒』。其實它是腦部細微損傷造成的,是「生理」疾病,非「心理」疾病。 (4)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過動有「內咎」的心態,總以為是自己的疏忽造成, 再加上心疼孩子的困境,於是,不顧一切的保護、否認到底。
ADHD的醫療資源 1. 中山醫院大慶分院陳錦宏醫師 2. 榮總醫院林志堅醫師 3. 永森身心科黃淑綺醫師(中山堂對面麥當勞樓上4樓) 4.服藥第一至三周請觀察記錄孩子在校狀況提供醫師參考 5.準備就診的資料…證物
ADHD 參考書籍 ※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 ※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 譯者:何善欣 • ※教養過動兒─醫學沒告訴你的十件事 • ※過動兒的教養妙方 • ※分心就該這樣教 • ※讓過動兒也有快樂人生 • ※分心也有好成績-克服注意力缺陷,追求成功的人生
關懷家長成長團體 • 讀書會帶領人:洪金瓶 老師 (也擁有一位精采的過動兒孩子) • ◎ 時間:每個月第一個周日,下午2點 ~ 4點。 • ◎ 地點:信義國小北棟一樓美勞教室(一) • ◎ 費用:免費,只要帶著一顆學習的心 ♥ • ◎ 本學期讀書會:3/4、4/1、5/6、6/3 (共4次) • ◎ 閱讀書目 (書籍請先事購買閱讀並帶至讀書會) • ①《過動兒小米十三少年時》(3/4閱讀會用) • ②《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4/1、5/6、6/3讀書會用)譯者:何善欣 • ◎事先報名:kim01092@yahoo.com.tw
1.赤子心台中分會讀書會特教網 樂業國小單月第二周周六14-17時 2.陳錦宏醫師台中心動家族 日期:2012年3月17日 (六) 09:40~12:00 地點: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2F(0223教室) 地址: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中 山醫學大學) 報名電話:04-2473-9595 轉 38637 謝小姐或cshe534@csh.org.tw3
分享與討論 • 您用過何種有效策略?未成功經驗的探討? • 首部曲的分享後您曾發展出哪些升級版的策略?
只要方向對,路再遠總有一天可以走的到 ADHD的確是一種生理上的病 父母管教態度不是造成ADHD的原因, 但卻是明顯影響預後的關鍵 ADHD的可塑性相當高 也期待大人們可以看見他的好
結語 • 因為我知道您扮演著孩子生命中重要的角色,您對ADHD的孩子有更多的認識,就更能幫助這個孩子及影響孩子家長的觀念;甚至影響您班上其它孩子對待他的態度。請幫助這些節奏不一樣的孩子!他們何嘗不想跟上大家的節奏? • 發現優勢、創造成功機會、用樂觀進取的態度鼓勵孩子,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