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电磁感应. 测量电路. 被测非电量. 自感系数 L. U 、 I 、 f. 互感系数 M. 自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互感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4.1 自感式传感器. 线圈. 铁芯. δ. Δ δ. 衔铁. §4.1.1 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线圈匝数. I 为线圈中所通交流电的有效值。. 总磁阻. 图 4-1 变磁阻式传感器. 两式联立得 :. 2. 导磁率 H/m. 磁导率. 而. 其中. 空气导磁率.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

  2. 电磁感应 测量电路 被测非电量 自感系数L U、I、f 互感系数M 自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互感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3. §4.1 自感式传感器 线圈 铁芯 δ Δδ 衔铁 §4.1.1 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线圈匝数 I 为线圈中所通交流电的有效值。 总磁阻 图4-1 变磁阻式传感器 两式联立得: 2

  4. 导磁率H/m 磁导率 而 其中 空气导磁率 如果A保持不变,则L为δ的单值函数,构成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若保持δ不变,使A随被测量(如位移)变化,则构成变截面式自感传感器

  5. L L= f (A) L= f (δ) δ,A 图4-3 电感传感器特性

  6. F 实验: 220V

  7. 气隙变小,电感变大,电流变小 F

  8. 线圈 铁芯 δ Δδ 衔铁 §4.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衔铁下移

  9. 忽略高次项:

  10. 衔铁上移 忽略高次项:

  11. §4.1.3 差动式自感传感器 在实际使用中,常采用两个相同的传感线圈共用一个衔铁,构成差动式自感传感器,两个线圈的电气参数和几何尺寸要求完全相同。这种结构除了可以改善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温度变化、电源频率变化等的影响也可以进行补偿,从而减少了外界影响造成的误差。

  12. 3 1 4 4 3 4 3 1 2 4 2 1 图4-4是变气隙型、变面积型及螺管型三种类型的差动式自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当衔铁3移动时,一个线圈的电感量增加,另一个线圈的电感量减少,形成差动形式。 (a) 变气隙型 (b) 变面积型 (c) 螺管型 图4-4 差动式自感传感器 1-线圈 2-铁芯 3-衔铁 4-导杆

  13. L1 R1 δ R2 L2 衔铁 变气隙型差动式自感传感器 衔铁下移:

  14. 上式中不存在偶次项,显然差动式自感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在±Δδ工作范围内要比单个自感传感器的小得多。上式中不存在偶次项,显然差动式自感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在±Δδ工作范围内要比单个自感传感器的小得多。 忽略高次项: 提高一倍

  15. 差动式与单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相比,具有下列 优点: ① 线性好; ② 灵敏度提高一倍,即衔铁位移相同时,输出信号大一倍; ③ 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外界干扰等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由于能互相抵消而减小; ④ 电磁吸力对测力变化的影响也由于能相互抵消而减小。

  16. Rc C Z Re L §4.1.4 自感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实际传感器中,线圈不可能是纯电感,它包括线圈的铜损电阻RC;铁芯的涡流损耗电阻Re;由于线圈和测量设备电缆的接入,存在线圈固有电容和电缆的分布电容,用集中参数C表示。 图4-6 等效电路

  17. Z1 R1 ZL R2 Z2 §4.1.5 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1. 电阻平衡臂交流电桥 差动的两个传感器线圈接成电桥的两个工作臂(Z1、Z2为两个差动传感器线圈的复阻抗),另两个桥臂用平衡电阻R1、R2代替。 图4-7 交流电桥 设初始时 Z1= Z2= Z = RS+jωL; R1 = R2 = R ;L1= L2= L0 。

  18. 对差动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可见,电桥输出电压与Δδ有关,相位与衔铁移动方向有关。由于是交流信号,还要经过适当电路(如相敏检波电路)处理才能判别衔铁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19. L/mH 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δ/mm 1 3 4 2 1、2为两线圈的电感特性, 1 3为两线圈差接时的电感特性, 2 图线4为差接后电桥输出电压与位移间的特性曲线。 说明:电桥输出电压的大小与衔铁的位移量Δδ有关,相位与衔铁的移动方向有关。 4 -Δδ Δδ 若设衔铁向上移动Δδ为负,则U0为负;衔铁向下移动Δδ为正,则U0为正,相位差180°。 3

  20. ~ 电桥两臂Z1、Z2为传感器线圈阻抗 I C 电桥A点的电位为: Z1 A C点为正 Z2 D D点为正 B 图4-8 变压器交流电桥 B点电位为

  21. 初始位置 衔铁下移

  22. 衔铁上移 若线圈的Q值很高,损耗电阻可忽略,则 由上式可知,当衔铁向上、向下移动相同的距离时,产生的输出电压大小相等,但极性相反。由于是交流信号,要判断衔铁位移的大小及方向同样需要经过相敏检波电路的处理。

  23. 变压器电桥与电阻平衡臂电桥相比,具有元件少,输出阻抗小,桥路开路时电路呈线性的优点,但因为变压器副边不接地,易引起来自原边的静电感应电压,使高增益放大器不能工作。变压器电桥与电阻平衡臂电桥相比,具有元件少,输出阻抗小,桥路开路时电路呈线性的优点,但因为变压器副边不接地,易引起来自原边的静电感应电压,使高增益放大器不能工作。

  24. 交流电桥的不平衡状态 ① 单臂交流电桥 ② 半桥差动电路 ③ 全桥差动电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