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2014.4 月周历

2014.4 月周历. 4.14 星期一. 4.15 星期二. 4.16 星期三. 陈燕 六( 6 )班 15 号. 4.17 星期四. 4.18 星期五. 4.19 星期六. 4.20 星期日.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 1936 年 4 月 14 日 刘志丹牺牲.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2014.4 月周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4.4月周历 4.14星期一 4.15星期二 4.16星期三 陈燕 六(6)班 15号 4.17星期四 4.18星期五 4.19星期六 4.20星期日

  2.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刘志丹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1935年秋,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成立第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这年秋天,刘志丹受到机会主义分子诬陷,被关押起来。毛主席、党中央到达陕北,刘 1936年4月14日 刘志丹牺牲 志丹才得到释放,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 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队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4岁。后来,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3. 历史上的4月15日 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4月10日,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顿开始其处女航,为赢得北大西洋远洋轮的最高荣誉--蓝飘带奖,船长爱德华-史密斯选择了一条较短的夏日航线横越大西洋,冬季的航向通常不走这条航线以避免与冰山相撞。但船长史密斯仍以22节(等于时速41公里)全速穿越北大西洋的冰川地带向前航行。14日23时45分这条全长269公尺的巨轮与冰山相撞,右舷至船身中央被撕开一道90公尺的裂缝,海水大量涌入船身。船长史密斯立即发出CQD(速来,危险)及SOS求救信号,并下令放救生艇。由于救生艇数量太少,无法 容纳全部的2224名乘客,因而船上秩序大乱。装载着许多富人和名人的泰坦尼克号终于在4月15日凌晨2时20分沉没,有1513名乘客丧生,仅有711人生还。死者中包括一些工业界的精英人物,如创建著名的美国麦西百货公司的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和伊希多-施特劳斯,以及泰坦民克号的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

  4. 历史上的今天——4.16 • 1945年4月16日,苏军发起最后击败德军的攻克柏林战役。苏军参加这次战役的兵力达25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万多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000多辆,作战飞机7500架。希特勒集中了近100万的兵力,在柏林以东设了三道防线。5月8日24时,德军统帅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图为柏林的德军残部向苏联红军缴械投降。  

  5. 1895年4月17日 《马关条约》签订 1894年,日本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一味妥协退让,致使清军丧师失地:先败于朝鲜,后败于辽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军全面溃败,京津危急。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惊恐万状,决意乞和。  美国为扩大它的侵略利益,乘机“出面调停”,单独操纵中日之间的和谈,在美国的示意下,清政府于年底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广岛议和。日本方面认为张、邵两人官位太低,拒绝谈判,要求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鸿章去日本。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条约上画了押.“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朝鲜完全“自主”,实际上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我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赔款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付出了数目空前的赔款。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这种侵略的特点是资本输出与领土掠夺。这个条约的许多条款都体现了这些特征。《马关条约》签订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人们痛骂李鸿章是“卖国贼”,要求清政府严办李鸿章。台湾人民更是义愤填膺。

  6. 1948年4月19日 蒋介石当选总统  1948年4月19日,在国民政府“行宪国大”第十三次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此前,蒋介石因“宪法”规定总统仅是礼仪式上的国家元首,表示不参与总统竞选。为此,国民党中常委决定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的权力。后来,蒋介石答应参加竞选。   李宗仁在竞选中击败孙科而当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   国民党七届中委临时全体会议在台北举行。推举蒋介石为“总统”候选人,陈诚为“副总统”候选人。台湾第一届“国民大会”投票选举第二任“总统”。结果,蒋介石当选,陈诚当选为“副总统”。同时,“罢免”李宗仁副总统职务。

  7. 1927年4月18日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4月14日,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蒋介石、胡汉民、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邓泽如、陈果夫等在南京举行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并致电武汉:15日开四中全会。由于武汉方面执监委员未到.改为谈话会。   谈话会通过取消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建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取消武汉国民政府;取消跨党分子党籍等决议。 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蔡元培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受樱请在武汉的原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及原代理主席谭延恺来南京行使职权。成立典礼上举行了阅兵式。当日,发表《告国民革命军全体将士文》,要求“武装同志亦各以至诚为党国努力,受吴、蒋两同志之指导”。   接着发表《国民政府宣言》,声称:“在此国民革命急速进展与民众热烈盼望国民革命完成之时期中,政府谨遵总理遗志,接受多数同志之主张,依据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于四月十八日在南京开始办公。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民国之责任愈益重大。”

  8. 1995年4月20日 卢旺达连续发生惨案约5000人丧生 1995年4月20日,以图西族为主的爱国阵线武装士兵以武器被夺为由在卢旺达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内开枪射击,打死胡图族难民13人,打伤22人。4月22日,据国际救援机构人员证实,一批胡图族难民企图冲出设立在难民营周围的封锁线,但遭到爱国阵线武装士兵的开枪扫射,难民营内陷入一片混乱,混乱中又有不少胡图族难民被踩死。造成数百名胡图族难民死亡。4月23日,爱国阵线武装用迫 击炮轰击了卢西南部的基伯奥难民营,打死数千名胡图族难民。连续三天,基伯奥难民营内约有5000人丧生。   位于非洲中部的卢旺达,居民由胡图(占85%)、图西(占14%)和特瓦(占1%)3个部族组成。卢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先用图西人统治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导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一批又一批图西人被迫逃往邻国,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国外的难民多达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图西人,使殖民时代前两个原本和睦相处的部族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部族冲突或部族仇杀,这次内战便是卢部族矛盾长期积累恶化的结果。

More Related